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一. 问题描述某人到市场买水果,他看到一家水果摊上卖苹果,价格为每公斤10元;橙子,价格为每公斤8元。
他预算购买4公斤水果,但他只有60元的预算。
他该如何在限定的预算内购买最多的水果呢?二. 解决思路设购买苹果的重量为x,购买橙子的重量为y,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x + y = 4 -- 表示购买水果总重量为4公斤10x + 8y = 60 -- 表示总价不超过60元三. 解决方法1. 首先,我们将第一个方程进行变形,得到等价的 x = 4-y。
2. 将第一个方程的x代入第二个方程中,得到以下方程:10(4-y) + 8y = 60。
3. 接下来,根据方程进行求解,化简得到:40 - 10y + 8y = 60,即 -2y = 20 ,从而解得y = -10。
4. 将y的值代入第一个方程中求得x的值:x = 4-(-10) = 14。
5. 到这一步,我们得到了方程的解,即购买14公斤苹果和-10公斤橙子,但是橙子的重量不可能是负数,所以我们需要对此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6. 由于橙子的重量不可能是负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人在他的预算内不能买更多的水果了。
因为他的预算只够买14公斤苹果,也就是总共花费10元/公斤 * 14公斤 = 140元。
7. 因此,他在限定的预算内购买最多的水果是买14公斤苹果。
四. 结论在预算60元限制下,购买苹果是最佳选择。
最多能够购买14公斤的苹果,总价为60元。
由于橙子的价格较低,购买较多橙子可以购买较少的苹果,但总重量会减少,因此不是最佳选择。
五. 解决方案的应用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人们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购买其他商品时,也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预算来计算出最佳购买方案,从而实现合理的开销。
六. 总结本文通过一次函数的应用题,解决了一个关于购买水果的问题。
通过列方程,进行求解并得到最佳购买方案。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人们在有限预算下进行合理的购买决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次函数的应用

(3)设货车从甲地出发 x 小时后再与轿车相遇,根据轿车(x-4.5)小时 行驶的路程+货车 x 小时行驶的路程=300 千米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例 1 [2013·山西] 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 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 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不需要.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 y(元)与印刷份数 x(份)之间的关系如图 11-1 所示: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1)填空:甲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__y_甲__=__0_.1_x_+___6; 乙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___y_乙_=__0_._1_2_x.
段函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寻找分段 函数的分界点;(2)针对每一段函数关系,求解相应的函数解析式; (3)利用条件求未知问题.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探究三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其他生活实际问题
命题角度: 函数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 3 甲、乙两地相距 300 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 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 11-3,线段 OA 表示货车离甲地距 离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 BCD 表示轿车 离甲地距离 y(千米)与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 答下列问题:
度上升和下降阶段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
图 11-4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解:(1)由图象知,服药后 3 小时血液中药物浓度最高. (2)当 0≤t≤3 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设关系式为 y=kx(k≠0),
一次函数应用题(讲义及答案). (1)

一次函数应用题(讲义)➢课前预习1. 一条公路旁依次有A,B,C三个村庄,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村、B村同时出发前往C村,甲、乙之间的距离s(km)与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 两村相距10 km;②出发1.25 h 后两人相遇;③出发2 h 后甲到达C 村庄;④甲每小时比乙多骑行8k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知识点睛一次函数应用题的处理思路:1.理解题意,梳理信息结合图象、文字信息理解题意,将实际场景与图象中轴、点、线对应起来理解分析.①看轴,明确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②看点,明确起点、终点、状态转折点表示的具体意义,还原实际情景,提取每个点对应的数据.③看线,观察每段线的变化趋势(增长或下降等),分析每段数据的变化情况.2.辨识类型,建立模型①将所求目标转化为函数元素,借助图象特征,利用表达式进行求解;②将图象中的点坐标还原成实际场景中的数据,借助实际场景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3.求解验证,回归实际1➢精讲精练1.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 400 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 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 米/分;②甲走完全程用了40 分钟;③乙用16 分钟追上甲;④乙走完全程用了30 分钟;⑤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 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2.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快车到达乙地的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以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求a 的值;(3)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40 千米?3.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一共用了6 小时.在加工过程中乙机器因故障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后,乙机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持不变,继续加工.甲机器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不变.甲、乙两台机器加工零件的总数y(个)与甲的加工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A-AB-BC,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这批零件一共有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个零件,乙机器排除故障后每小时加工个零件;(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4.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C,B 三地,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从A 地骑自行车去B 地,途经C 地休息1 分钟,继续按原速骑行至B 地,甲到达B 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A 地;乙步行从B 地前往A 地.甲、乙两人距A 地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的骑行速度为米/分,点M 的坐标为;(2)求甲返回时距A 地的路程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甲从A 地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乙?5.某工厂安排甲、乙两个运输队各从仓库调运物资300 吨,两队同时开始工作,甲运输队工作3 天后因故停止,2天后重新开始工作,由于工厂调离了部分工人,甲运输队的工作效率1降低到原来的;乙运输队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2不变.甲、乙运输队调运物资的数量y(吨)与甲的工作时间x(天)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a= ,b= .(2)求甲运输队重新开始工作后,甲运输队调运物资的数量y(吨)与工作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写出乙运输队比甲运输队多运50 吨物资时x 的值.6.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480 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慢车因故停留1 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甲地行驶,到达甲地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快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快、慢两车距乙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慢车的行驶速度为千米/时,a= ;(2)求快车的速度和B 点坐标;(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的路程为200 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 D➢ 精讲精练1. ①②④2. (1)线段 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140x + 280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280 千米;(2)a 的值为 210;(3)出发 1 h 或 3 h 时,两车相距 140 千米.3. (1)270,20,40;⎧50x (0 < x ≤1) (2) y = ⎪20x + 30(1 < x ≤3);⎪60x - 90(3 < x ≤ 6) (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 1.5 小时或 4.5 小时时, 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4. (1)240,(6,1200);(2) y = -240x + 2640 ;(3)甲从 A 地出发,经过 8 分钟在返回途中追上乙;5. (1)5,11;(2) y = 25x + 25 (5 ≤ x ≤11) ;(3)乙运输队比甲运输队多运 50 吨物资时,x 的值为 6 或 9.6. (1)60,360;(2) 快车的速度为 120km/h ,B 点的坐标为(4,0);(3) 两车出发14 h , 34 h 或14 h 时,相距的路程为 2009 9 3千米.。
一次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次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次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函数,其形式为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
常数,且k ≠ 0。
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次函数常见的题型包括:
1.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k 和b 的值,画出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函数的增减性、与坐标轴的交点等性质。
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或一些点的坐标,要求我们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3.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路程、速度、时间等问题,要求我们根据题意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求解。
解题方法:
1. 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们可以先根据 k 和 b 的值计算出函数的
表达式,然后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分析其图像和性质。
2. 对于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我们可以使用待定系数法或两点式等方法求解。
3. 对于一次函数的应用题,我们需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意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最后求解模型得出答案。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题目:已知直线 y = kx + b 与 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 A(-3,0) 和 B(0,2),求该直线的解析式。
解题方法:
1. 首先,我们可以将点 A(-3,0) 和 B(0,2) 的坐标代入到直线方程 y = kx +
b 中,得到两个方程:
-3k + b = 0
b = 2
2. 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 k = 2/3 和 b = 2。
3. 因此,该直线的解析式为 y = 2x/3 + 2。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 巩固一次函数的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 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运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各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应用。
三、考点分析: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求最值,这是近三年中考应用题的新特点。
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一次函数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与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多样,填空、选择、解答、综合题都有,主要考查学生应用函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此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次函数的一些知识,认识了变量间的变化情况,并系统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应用,且用函数观点重新认识了方程及不等式,利用函数观点把方程(组)、不等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我们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更方便了.例1. 乘坐某种出租汽车,当行驶路程小于2千米时,乘车费用都是4元(即起步价4元);当行驶路程大于或等于2千米时,超过2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5元.(1)请你求出x≥2时乘车费用y(元)与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按常规,乘车付费时按计费器上显示的金额进行“四舍五入”后取整(如计费器上的数字显示范围大于或等于9.5而小于10.5时,应付车费10元),小红一次乘车后付了车费8元,请你确定小红这次乘车路程x的范围。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2)解题思路:注意审题。
注意考虑函数的取值范围,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1)根据题意可知:y=4+1.5(x-2),∴y=1.5x+1(x≥2)(2)依题意得:7.5≤1.5x+1<8.5∴≤x<5解题后的思考: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解一次函数应用题的两种策略

运 输 时 间 , 费 每 吨 减 少 m 元 ( 0)其 余 路 线 的 运 费 不 变 讨 论 总 运 运 m> . 试
费最小 的调 运方 案. 解 :1列表 如下 . ()
表 1
C
A ( 4 - 吨 2 0 x)
D
( 4 吨 一 0)
I
总计
2 0 吨 0
一
次 函数 应 用 题 语 言叙 述 较 多 .
数 据 量 较 大 , 同学 们 的 审 题 、 题 带 给 解 来 很 多 不 便 , 造 成 了 较 多 失 误 . 里 也 这
向 同 学 们 介 绍 两 种 处 理 这 类 问 题 的 常 用 策略 , 参 考. 供
策 略一 : 表法 列
980 0≤ 1 O-x ≤ 1 . 2
~
\ 县 A
白变 量 的 取 值 范 围是
0≤ l 一( 0~ ≤ l 2 1 ) 2,故 0
0≤ ≤ 6. 0 ≤ 6-x≤ 6.
≤ ≤ 6
( ) ( ) 知 ,P 着 的 增 大 而 减 小 , 当 x 6时 , 运 费 最 低 2 由 1可 "随 L i 故 = 总 最
( ) 最 低 总 运 费 , 说 明 总 运 费 最 低 时 的运 送 方 法 . 2求 并 分 析 : 题 中所 给 的信 息量 大 , 据也 较 多 . 梳 理各 个 量 之 问的关 本 数 为 系 , 们 可 以采 用 如 下 的 图 形 整 理 信 息 . 我
强
/
日 县
解 : i 依 题 意 有 w 3 x 8 6 ) 4 ( 0 ) 5 [ 2 1 一 ] 一 + () = 0 + 0( 一 + 0 1 一 + 0 1 一( 0 ) : 4
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直接代入法直接代入法是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转化为代数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东风商场的一种毛笔售价为25元,一本书法练本售价为5元。
商场制定了甲、乙两种优惠方式:甲为每购买1支毛笔赠送1本书法练本,乙为按照购买金额打9折付款。
某书法小组想购买10支毛笔和x(x≥10)本书法练本。
1)分别列出甲、乙两种优惠方式下的实际付款金额y甲(元)和y乙(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比较不同数量的书法练本时,哪种优惠方式更省钱。
3)商场允许选择一种或两种优惠方式购买,请设计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1)y甲=10×25+5(x-10)=5x+200(x≥10)y乙=10×25×0.9+5×x×0.9=225×0.9+4.5x2)比较y甲和y乙的大小,得到:当y甲=y乙时,5x+200=225×0.9+4.5x,解得x=50;当y甲>y乙时,5x+200>225×0.9+4.5x,解得x>50;当y甲<y乙时,5x+200<225×0.9+4.5x,解得x<50.因此,当购买50本书法练本时,两种优惠方式的实际付款相同,可以任选一种;当购买的书法练本数量在10到50之间时,选择甲优惠方式更省钱;当购买的书法练本数量大于50时,选择乙优惠方式更省钱。
3)设按照甲优惠方式购买a(0≤a≤10)支毛笔,则可以获赠a本书法练本。
按照乙优惠方式购买10-a支毛笔和(60-a)本书法练本。
总费用为y=25a+25×0.9×(10-a)+5×(60-a)=495-2a。
因此,当a最大(即a=10)时,y最小。
因此,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是先按照甲优惠方式购买10支毛笔,然后按照乙优惠方式购买50本书法练本。
一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题型归纳及方法

一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题型归纳及方法一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题型归纳及方法一、基础概念梳理1.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一次函数是指函数 f(x) = ax + b,其中 a 不等于 0。
其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 a,截距为 b。
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现为直线过原点或不过原点。
一次函数的性质包括斜率和截距等。
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呈线性关系,表现为直线。
斜率决定了直线的斜率和方向,截距决定了直线和 y 轴的交点。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二、易错题分析2.1 斜率与线性关系易错点:部分学生对斜率的计算和理解存在困难,无法准确求解斜率或理解斜率的意义。
解决方法:要重点训练学生如何计算斜率,以及斜率对线性关系的影响。
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2.2 截距的求解易错点:学生在求解截距时常常出错,或者无法正确理解截距的含义。
解决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加深学生对截距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截距的含义。
2.3 点斜式方程易错点:学生在转化为一般式方程时,容易出错或混淆概念。
解决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点斜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之间的转化,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三、高级拓展题3.1 一次函数的应用在生活中,一次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这些应用题往往涉及到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建模和解题能力。
3.2 特殊题型及解法除了基本的一次函数题,还有一些特殊的题型需要引起重视,包括两条直线的关系、两个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等。
这些题型需要学生拓展思维,掌握各种解题方法。
四、总结回顾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题型时,学生需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实例练习,培养解题思维,拓展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易错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个人观点及理解对于一次函数的学习和掌握,我认为重在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核心提示:一次函数应用题语言叙述较多,数据量较大,给同学们的审题、解题带来很多不便,造成的解题失误较多。
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下3种解题方法,任何与一次函数应用题有关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使用直译法求解一次函数应用题
所谓直译法就是将题中的关键语句“译”成代数式,然后找出函数关系、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1.东风商场文具部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
该商场为促销制定了甲、乙两种优惠办法。
甲:买1支毛笔就赠送1本书法练习本;
乙:按购买金额打9折付款。
某校书法兴趣小组打算购买这种毛笔10支,这种书法练习本x(x>=10)本。
(1)分别写出按甲、乙两种优惠办法实际付款金额y甲(元)、y乙(元)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比较购买不同数量的书法练习本时,按哪种优惠办法付款最省钱。
(3)如果商场允许既可以选择一种优惠办法购买,也可以用两种优惠办法购买,请你就购买这种毛笔10支和这种书法练习本60本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分析:只需根据题意,按要求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再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即可。
解:(1)y甲=10×25+5(x-10)=5x+200(x>=10)
y乙=10×25×+5××x=+225(x>=10)
(2)由(1)有:y甲-y乙=
若y甲-y乙=0
解得x=50
若y甲-y乙>0
解得x>50
若y甲-y乙<0
解得x<50
当购买50本书法练习本时,按两种优惠办法购买实际付款一样多,
即可任选一种优惠办法付款;当购买本数不小于10且小于50时,选
择甲种优惠办法付款省钱;当购买本数大于50时,选择乙种优惠办
法付款省钱。
(3)设按甲种优惠办法购买a(0<=a<=10)支毛笔,则获赠a本书法练习本。
则需要按乙种优惠办法购买10-a支毛笔和(60-a)支书法练习本。
总费
用为y=25a+25××(10-a)+5××(60-a)=495-2a。
故当a最大(为10)
时,y最小。
所以先按甲种优惠办法购买10支毛笔得到10本书法练
习本,再按乙种优惠办法购买50本书法练习本,这样的购买方案最
省钱。
说明:本题属于“计算、比较、择优”型,它运用了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解决了最优方案的设计问题。
二.使用列表法求解一次函数应用题
列表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各个量列成一个表格,从而理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于从中找到函数关系的解题方法。
例题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kg,乙种原料290kg,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
已知: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kg、乙种原料3kg,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kg、乙种原料10kg,可获利润1200元。
(1)若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共有哪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2)设生产A、B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是y元,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件数是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说明(1)中的哪种生产方案可以获得最大总利润。
最大的总利润是多少
分析:本题中共出现了9个数据,其中涉及甲、乙两种原料的质量,生产A、B 两种产品的总件数及两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等。
为了清楚地整理题目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我们可采用列表法。
解:(1)设安排生产A种产品x件,则生产B种产品是(50-x)件
产品每件产品需要甲种原料(kg)每件产品需要乙种原料(kg)每件产品利润(元)件数
A93700x
B410120050-x
根据题意得:
解不等式组,得30<=X<=32
因为x是整数,所以x只可取30、31、32,相应的(50-x)的值是20、
19、18。
所以,生产的方案有三种:生产A种产品30件,B种产品
20件;生产A种产品31件,B种产品19件;生产A种产品32件,
B种产品18件。
(2)设生产A种产品的件数是x,则生产B种产品的件数是50-x。
由题意得:y=700x+1200*(50-x)=-500x+60000(其中x只能取30、31、32)
因为-500<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0时,y的值最大
因此,按(1)中第一种生产方案安排生产,获得的总利润最大
最大的总利润是:-500×30+60000=45000(元)
说明:本题是先利用不等式的知识,得到几种生产方案,再利用一次函数性质得出最佳生产方案。
三.使用图示法求解一次函数应用题
所谓图示法就是用图形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观察出函数关系的解题方法。
此法对于某些一次函数问题非常有效,解题过程直观明了。
例题3.某市的C县和D县上个月发生水灾,急需救灾物资10t和8t。
该市的A
县和B县伸出援助之手,分别募集到救灾物资12t和6t,全部赠给C县和D县。
已知A、B两县运资到C、D两县的每吨物资的运费如下表所示:
A县B县
C县4030
D县5080
(1)设B县运到C县的救灾物资为xt,求总运费w(元)关于x(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2)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
分析:本题的信息量大,数据也较多,为梳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图示整理信息。
解:(1)w=30x+80(6-x)+40(10-x)+50[12-(10-x)]=-40x+980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6
(2)由(1)可知,总运费w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6时,总运费最低。
最低总运费为-40×6+980=740(元)。
此时的运送方案是:把B县的6t全部运到C县,再从A县运4t到C县,A县余下的8t全部运到D县。
说明:本题运用函数思想得出了总运费w与x的一次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