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诗歌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
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酒的诗词名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李商隐《风雨》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王维《酌酒与裴迪》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酒的诗词100首

酒的诗词100首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也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
诗歌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奇葩;酒是人类物质劳动生产的精华。
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咏酒诗词,编者从中选取精华100首以年代为序编辑成篇,发于此。
希望大家能喜欢。
咏酒古诗词100首001.别诗(汉)苏武交朋友也有原因。
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谁是过客。
我是一棵树,我和我的儿子一样。
过去他们长短差不多,苗若虎和秦差不多。
然而,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善良一天比一天更新。
吕四野草可以比喻客人。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002.短歌行(三国)曹操一杯接一杯地呼唤宋,我们还有多少日子?如朝露,去日本就难多了。
慷慨时,忧难忘。
如何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只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过马路越多,浪费越多。
谈酒席,记旧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003.送应氏诗(三国)曹植很难时不时的说清楚,但是遇到好的也不稀奇。
没有终极天地,人生如霜。
我愿意给颜万看,我朋友的北边。
亲亲相送,在此河买酒。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004.百一诗(三国)应璩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005.咏怀诗(三国)阮籍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007.饮酒诗之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菊花篱下,悠然见南山。
天公作美,鸟语花香。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06.饮酒诗之十四(晋)陶渊明所以,人家欣赏我的情趣,我和酒相处。
酒的诗句以及所抒发的感情

酒的诗句以及所抒发的感情酒与诗:醉意中的情感抒发自古以来,酒与诗似乎总是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在酒的催化下,诗意盎然,人们的情感得以更深刻的抒发。
本文将通过探讨酒的诗句及其所抒发的感情,来感受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酒中寄情:诗意与情感的交融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自古以来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饮酒,醉意中寻找灵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如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里的酒成了诗人消解忧愁的良药,同时也成了表达情感的载体。
二、酒诗中的情感世界:喜怒哀乐皆成诗1.喜悦之情酒能助兴,使人心情愉悦。
在欢庆的时刻,酒成了人们表达喜悦之情的最佳伴侣。
如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所写:“欢言得意溢青瓷,笑撷金樽醉玉池。
”这里的酒成了欢庆的象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1.哀愁之绪酒也能消愁,让人在醉意中忘却烦恼。
在悲伤的时刻,酒成了诗人抒发哀愁之情的媒介。
如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忧思》中所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诗中的酒成了诗人排遣忧思的工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之绪。
1.豪情壮志酒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让人在醉意中抒发豪情。
如李白《行路难》中所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里的酒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现出诗人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酒诗背后的文化内涵:人生百态与情感抒发酒的诗句不仅仅是对酒的赞美和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
在酒的催化下,诗人们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些诗句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同时,酒的诗句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诗酒文化。
诗与酒的结合,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情感的真诚与执着。
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宝库,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关于酒的诗及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关于酒的诗及赏析11.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杨万里飞来须面旋,欲堕更横斜。
不遣诗人嬾,惟禁酒力加。
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
谁会欧苏律,徫吟别一家。
2. 《泉大道赞》释如净棒头挑起葫芦,手里伸出钵盂。
噇酒噇肉破落户,天上人间大丈夫。
3. 《次韵云岩》许月卿权舆於我屋渠渠,久敬如君世莫如。
明月清风诗满案,好天良夜酒连车。
樽前远韵轻盈菊,醉后分题烂慢书。
凡此坐中人十九,铭枢玉带客金鱼。
4. 《荔子》曾几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5. 《夜泊淮阴》项斯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21. 《偈颂十九首》释绍昙抛舍箕裘要出家,学卢行者去担柴。
脊梁不具黄金骨,碓米坊中被活埋。
2. 《山居诗》雪山法师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3. 《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刘克庄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
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
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4. 《幽居》陆游殊方飘泊向谁论,小住僧庐亦所欣。
得饱罢挥求米帖,爱眠新著毁茶文。
摘蔬篮小沾清露,斸药鉏轻带湿云。
从此生涯足幽事,宦游虚用半生勤。
5. 《开岁愈贫戏咏》陆游谢事贫过筮仕初,归装仅有一柴车。
笥衣尽典仍耽酒,囷米无炊尚买书。
涧底饱观苗郁郁,梦中聊喜蝶蘧蘧。
商山几许功名事,老子如今却笑渠。
关于酒的诗及赏析31.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李洪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御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
诗歌与酒的关系

饮中八仙”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分别是贺知章、李琎、李琎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 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我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诗词之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酒国。
在古代文人眼里,有酒必有诗,无酒诗不神。
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时的高雅情调,于是,酒助诗兴,诗借酒力,诗酒相会,产生了许多描写宴集饮酒的宴饮诗。
这些宴饮诗有的借酒助兴,有的借酒消愁,有的借酒抒情,但无一不酒香盎然。
体现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和不同的感受。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客中行》诗。
李白一生钟爱美酒,但他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喝酒,也不是不想故乡,然而,这一切都在兰陵美酒前被冲淡了。
诗人身在异地,却因为美酒而不觉身在他乡,这正是此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诗。
此诗为李白失意时在山中与某隐士喝酒时所作,整首诗的用词十分口语化,显示出诗人在饮酒时那闲散、无聊和疏狂的情调。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花下醉》诗。
诗人传神地写出了他在花下人醉心也醉的情景。
同时还重点写出诗人把握好了最后的时光,来欣赏眼前的美景,因为一到天亮,这般迷蒙混沌的景色就要消失于无形了。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诗。
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咸阳游侠堪称人中之杰。
关于酒的诗歌10篇

关于酒的诗歌10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关于酒的诗歌10篇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陶渊明与酒有关的诗

陶渊明与酒有关的诗陶渊明与酒有关的诗引导语:陶渊明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下文是他的与酒有关的诗,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饮酒十一》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2.《饮酒十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3.《饮酒十三》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4.《饮酒十四》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5.《饮酒十五》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6.《饮酒十六》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7.《饮酒十七》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8.《饮酒十八》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9.《饮酒十九》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喝酒的经典古诗中国古代最著名的

喝酒的经典古诗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代的诗人通常是饮酒为诗,以诗赠友,有很多的古都对喝酒的情怀进行了描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喝酒的经典古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喝酒的经典古诗篇1《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与诗歌摘要: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
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
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关键词:诗歌酒鬼诗仙诗酒交融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
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
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
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
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
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从古至今中国就是酒的王国。
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
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练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
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
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
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提到诗歌,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唐诗,其实中国的诗歌早在大唐之前一千多年的商周时代就产生了,而中国的酿酒业也正是从那个时代起出现的。
传说中的杜康造酒就是商代之事,而杜康就是商朝的一代国君,似乎这诗和酒一出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据历史记载,诗歌一经产生,就与酒结下不解的姻缘。
如《诗经》305首诗歌中就有40多首关于酒的。
从《诗经》开始,我国古代的诗辞歌赋,无不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荆轲的《易水歌》、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都是酒后抒发的壮志豪情。
当时三国时期的曹操虽然因从严治军而禁酒,但他在诗歌中也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魏晋时代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都是个个嗜酒如命,醉里成诗的。
有人说,中国喝酒成风源于传统,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若以脍炙人口的传世诗词为证,文人武士孰能离得开美酒,真可谓世事一番醒醉,人生几度炎凉。
试看在高兴时要喝酒,为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落魄时也要喝酒,叹的是“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在忧愁时更要喝酒,想的是“饮尽东风三百盏,醉来愁断几回肠”;武士出发征战时要喝酒,怎奈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夜色朦胧中独酌,抒幽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实者当数屈原,愤世嫉俗吟九歌,哀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浪漫者必推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免,欢歌“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但细思量,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酒,使诗人们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诗情;酒,也使诗人凭借勇气和力量,突破传统成规而写出直抒胸臆、浪漫奇特的诗篇。
写诗的人大都好酒,大都饮酒。
许多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甚是暧昧,每到文思枯竭,使劲捏须之时,三杯两盏下肚,便又可洋洋洒洒。
王羲之酒后成书《兰亭集序》,唐伯虎大醉而作《桃花庵歌》,王勃饮罢而就《腾王阁序》;陶渊明性嗜酒,李白痴酒,喝醉的李白抽出一把刀断水,一股水流进唐诗,一股水流进酒坛,诗成了千古名篇,酒成了中华佳酿。
白居易善酿,欧阳修自称醉翁,苏轼爱豪饮,甚至李清照都常常沉醉不知归路。
他们那些才华横溢的诗篇文章,恐怕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酒。
东晋时出现了第一位山水田园大诗人陶渊明,他一生追求天下安乐的桃源之境,然仕途艰辛,官场污浊,只好退耕田园,淡泊度日。
他在自传体短文《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可称酒痴也。
在他的组诗《饮酒》中,诗人更是一次又一次表现了自己对自然风光和美酒琼浆的无限神往与喜爱。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当然还要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他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太白平生以“诗伯”、“酒仙”齐名,其中“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成为诗酒交融的名句。
他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只好终日与酒为伍,时时长醉,醉中则诗兴大发,连杜甫写诗也叹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李白留下的千古佳句不胜枚举,他一人独处花前月下,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可以花以月下酒。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可见李白对酒的理解已近仙见。
又诗云:“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此乃李白醉中抗旨而成的名篇。
为了饮酒,可卖五花马、千金裘,可散尽千金,甚至典当三尺龙泉剑也在所不惜。
李白之所以用酒咗诗,以酒度日,皆因当时政治浑浊、佞臣当朝,自己才无可施。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故而他心灰意丧,以酒消愁。
实际上,李白所说的饮者大都是那些“以文载道,以才扬名威的人物,饮酒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1]最后,李白月夜游江,舟中豪饮,醉后入江捉月而亡。
以酒醉入江捉月来结束了他豪放、飘逸、浪漫而有孤寂的一生。
几乎所有李白的事迹都与酒有关。
“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位诗仙在《将进酒》中吟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杜甫的咏酒绝唱,称著于世。
可以说酒与诗人是形影不离,酒助诗兴,诗扬酒名,“诗仙”、“酒鬼”相得益彰。
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先后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皮日休等等。
从唐代诗人嗜酒,诗歌繁荣,可以看出诗酒交融的盛况。
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
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现诸城),中秋节饮酒,喝到微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
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
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
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其实,鸟是知人之乐,且与人共乐的。
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身怀一腔报国济世之志,但是,朝廷腐败、苟安偷生,他北伐去收复失地的宿愿终不能实现,也只好以酒为友、借酒解愁。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读罢此词,谁的心中能不生出一股酸楚?诗人悲时饮,喜时亦饮。
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情绪,又颇有恬然自得、欣然忘怀的情调。
诗人写饮酒,意不在酒;写醉酒,未必真醉,更多的是借酒抒情咏志。
[2]我国古代的诗人们,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去体验酒、赞美酒,为我国的酒文化做出了别具一格的贡献。
琼浆玉液,浇灌出了多少风流千古的传世佳作啊!难怪有人戏称中国的诗人大都是些“有文化的酒鬼”。
酒与诗人的忧乐相伴,诗人的悲喜与酒相依。
酒中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思,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怀,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豪情,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闷,有“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的无奈,有“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洒脱。
倘无酒,中国的诗,还会这样的美妙么?倘无诗人,中国的酒,还会如此的有味道么?[3]纵观古代诗坛,诗人们高兴时,美酒是他们快乐的兴奋剂;诗人们痛苦时,美酒是他们悲伤的忘忧水。
酒可以遥寄相思,也能够排遣孤独。
昂扬奋进时诗人用酒壮行色,没落挫折中诗人以酒解忧愁;失意时诗人在酒中寻找解脱,苦闷时诗人在酒中寻找慰藉;黑暗中诗人借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顺境中诗人施展抱负的同时也不忘畅饮抒发豪壮情怀,逆境里酒更成了诗人愤世嫉俗、对抗黑暗社会的最好工具。
酒鼓舞诗人意气风发,承载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在诗中酒似乎化作了诗人的热血豪情,铸就了诗歌激昂澎湃的生命,变成了牵动诗人艺术哲思、引发诗人艺术灵感的灵丹妙药。
诗人们借助酒抒发的感情和抒写的生活丰富多彩。
酒是一种物质性和生命性的东西,他真正激发的是我们的生命精神,唤起的是我们心灵的声音。
而诗是天地之心,是精神性和艺术性的。
生命精神经过诗心的点化,诗意的提升,诗情的催发,而进入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生命诗境。
[4]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感慨地咏吟:“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中国是一个慕古文化国家,从遗留下来如烟海的诗与酒交融的史料中,摘取点点,可窥豹一斑了。
对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的形成,从史料上看,诗的形成到酒的出现,两者即结合在一起,诗酒撞击的灿烂火花,一直照耀着诗酒文化漫长的画卷。
审视诗与酒文化,象参观历史博物馆,又象游览奇特的乐园,风光无限,目不暇给。
[5]诗人艾青把诗酒交融,比喻为“诗酒联姻,源远流长”。
诗人贺敬之把诗酒交融誉为“诗情如酒,酒意如诗”。
诗人绿原对诗酒从各自的内涵向对方伸延,说:“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
参考文献:[1] 思羽.中国酒文化,北京物价,1995年Z1期,69-71[2] 李文.陶渊明的诗与酒——兼论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72-74[3] 胡晓明.诗如盘,酒如丸──刘扬忠《诗与酒》书后,东岳论丛,1994年03期,113-114[4] 单永军.诗与酒:心灵的自远,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2期,66-69[5] 王同书.双悬日月照乾坤──中国诗与酒文化扫描,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5期,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