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音乐教育学复习资料

音乐教育学复习资料

ISME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级各类的音乐教育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一方面是以音乐作为主要的媒介,实施对人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等的全面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以教育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实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音乐教育的目标:美育目标-实施美育,文化目标-传承文化,学科目标-学习音乐,终极目标-绿化的事业。

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

其是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涉及范围广,20世纪才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通常分为哪几类分别简述其对象与任务1.两类: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

2.专业音乐教育培养音乐专门人才,发展我国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普通音乐教育的对象:除专业音乐院校外的普通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家庭等非学校因素的音乐教育。

任务:推动、普及进步音乐,教育鼓舞全民大众,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了解我国传统的与世界文明的音乐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持续、稳定的发展。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及科学研究方法1.研究范围:a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哲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史学等。

b音乐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实习、评价、研究方法等。

2.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现状调查区别调查发展调查)【调查法】:1问卷法(a设计问题必须单一;b问题必须中性;c问题必须明确。

问题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

基本结构: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与选择答案结束语。

回答方式的编制:选择式排序式是否式等级式填空式数量式。

2调查表法3访谈法音乐教育哲学从哲学层面上阐明了音乐教育方向,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并为音乐教育新思想的产生提供共同的基准点。

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新闻来源:人民音乐发布日期:2009-12-04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oiety of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全球性音乐教育组织。

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级各类的音乐教育和谐发展。

它在历史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中,能够发挥世界性、权威性组织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推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理念,把握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动向,促进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ISME创建于1953年比利时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至今(2008年8月)已组织过28届会议(参见表一)。

历届会议的主题,是根据每次会议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国际教育界的发展动向,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各项计划和目标,还考虑会议东道国的情况,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性的思考出发设定的。

下面是ISME历次国际会议的时间、地点和中心议题(主题)。

通过分析ISME历届会议主题、出台政策以及参会人员发表的文章等,我们可大致了解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现总结如下:一、彰显国际音乐教育的民族化特色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现任主席莉安娜女士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2010·北京)新闻发布会时说,“当前,保护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防止其遭到冲击和破坏,是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太空时代”的到来,寻求本民族文化优势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的自觉行动,突出本民族音乐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彰显音乐教育的民族化特色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1980年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14届ISME大会:“民族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动力”,这一主题吸收了民族音乐学多元音乐文化的意识,强调“世界范围内音乐的多样性”、“对保留文化纯洁性具有更敏感的意识”及“尊重世界各种音乐的基本不同点”。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音乐学的发展历程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学开始形成,被认为是一门与哲学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序的声音组合,可以通过数学原理来解释和理解。

这一理论对后来音乐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音乐学开始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教堂音乐成为当时音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音乐学家通过研究教会音乐的演唱和谱写,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此时的音乐学主要关注音乐的宗教意义和宗教仪式中的运用。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学开始与人文主义相结合。

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热衷,使得音乐学家开始研究古代音乐的理论和实践。

音乐学家将古代的音乐理论与当时的音乐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被称为文艺复兴音乐。

18世纪,音乐学开始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音乐理论家开始研究音乐的物理特性和声学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释音乐现象。

这一时期的音乐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如和声学和音乐分析等,为后来的音乐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音乐学开始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学家开始研究音乐教学的方法和理论。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音乐心理学和音乐认知,探索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20世纪,音乐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

音乐学家开始关注音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研究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音乐学理论,探索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现代音乐的各种形式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等。

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音乐学家开始研究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探索音乐与科技的结合。

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同时,音乐学家也开始研究跨文化音乐和世界音乐,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和交流。

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一、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音乐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是近代才有的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有关于音乐教育的系统研究和实践。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国音乐教育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音乐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诸多创新和变革。

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1、个性化、差异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每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爱好和需求都不尽相同。

因此,音乐教育需要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

2、技术+艺术现代音乐教育不仅应该注重技术方面的培养,还应该注重艺术方面的提高。

纯粹的技术培养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但是却无法让音乐艺术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艺术灵魂之中,所以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未来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3、多元化教学模式传统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单一化、刻板化的缺陷。

而多元化教学模式则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结合文化、历史、哲学等多方面内容,推出跨学科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全面的音乐人才。

4、数字化音乐教育数字化音乐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将音乐教育数字化。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更符合现代人的学习习惯。

5、英语+音乐教学随着国际化的浪潮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英语的学习。

而英语+音乐教学则是一种非常新颖、前沿的教学模式,将英语和音乐结合起来,既能学习英语,又能学习音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语音、语调等技能,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性。

三、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发展空间不足,只能依赖改革和变革推动其发展。

中外声乐教学发展简述

中外声乐教学发展简述

中外声乐教学发展简述2019-08-09内容摘要:⽂章主要对国内外声乐教学的起源及发展做了概述,旨在让学习声乐的学⽣从中能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好的学习⽅法,从⽽培养学⽣的学习兴趣,为声乐学习打下扎实根基。

关键词:声乐教学起源发展⼀、国外声乐教学的起源及发展公元前约7世纪末到6世纪初,据记载有⼀位名为萨福的⼥诗⼈创建了第⼀所歌唱学校,当时的歌唱已经有声部之分,男⽣分为⾼、中、低三个声部。

到公元前4世纪,歌唱艺术进⼊了古希腊的戏剧舞台,成为了后来的歌剧的雏形,⽽那时也已有专业的歌唱演员了。

古希腊声乐的类型分为弗兰(Fran),即悼歌,葬礼仪式上的⼀部分;潘(Pan),即颂歌,为奉献阿波罗的胜利颂歌;酒神之歌(Gifirami),即歌曲,是节⽇庆典及竞赛所使⽤的歌曲,后发展成为了舞台剧。

古罗马时期,⾳乐作为表演艺术开始独⽴,歌唱学校中的教师有了明确分⼯,有专门训练学⽣扩展⾳域的,增强嗓⾳⼒度的;有专门训练学⽣如何改善⾳⾊、调节共鸣的;还有训练学⽣⾳准、节奏及艺术表现的。

到了中世纪(5―14世纪),歌唱艺术分成了两⼤类:⼀类是宗教圣咏,⼀类是世俗的(包括民歌和游吟演唱),特别是宗教演唱,为欧洲歌唱艺术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教皇格⾥⾼利⼀世、格⾥⾼利⼆世、塞求斯⼀世、塞求斯⼆世、埃天奈⼆世、保罗⼀世、雷奥三世等全部是著名的歌唱家。

但当时有关圣咏演唱技巧及教学⽅⾯的理论著作⼏乎没有,只有⼀些有关声乐教学⽅⾯的个别见解,如勃爱齐亚(470―527年)指出:“声⾳是传到听觉的空⽓的振动……发展嗓⾳的⽅法甚多,要看⼈们是在唱歌还是在说话,嗓⾳可以或多或少地加以扩张(指⾳域),它可以有不同的性质……呼吸这⼀活动制约着声⾳的延续……⼈的嗓⾳就像⼈体⼀样,有其⽆法逾越的限度(指⾳域)。

以科学为根据的技能和由智慧所操纵的听觉好像是管理歌唱艺术的两个机构。

”①中世纪声乐理论家、教育家、⾳乐美学家叶罗尼姆·莫拉弗斯基认为:“嗓⾳应当是⾼亢的,⾼亢的声⾳在远处⽅能够听清;应当是柔美的,声⾳柔美能感染听众;应当是清晰(嘹亮)的,清晰嘹亮的声⾳⽅能萦绕于⽿际。

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摘要:本文将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即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文中主要描述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上音乐教育较为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学发展概况,以为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外国;音乐教育学;发展概况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

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规律,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从而全面指导音乐教育的实施。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实践与理论两方面。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教学过程、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大纲、音乐教材、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管理等。

在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比较音乐教育学等。

音乐艺术教育一、音乐教育学的形成时期1640年至1688年在英国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从这开始直到19世纪末的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与巩固下来。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各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它必然要求新的教育的发展,以致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在这一历史时期确立了本国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

[1]从这一时期开始,这些国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同时也得到发展,由此音乐教育学研究开始起步。

在英国,从1800年后陆续建立了一些由教徒捐款筹建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开设有音乐课。

1833年英国政府首次批准国家教育,学校音乐教材建设开始不久,由赫勒编著的《手册》于1841年获政府许可作为中小学音乐课教材使用。

20世纪初英国一些音乐教师提倡将音乐欣赏纳入音乐教学内容,麦克佛森著的《请你作为一门语言文学教音乐》(1908)标志着"音乐欣赏运动"的开始;留声。

国际现代音乐教育协会

国际现代音乐教育协会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国际现代音乐教育协会(IMMEA)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现代音乐家、教育家联合成立,2018年根据香 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条例》依法成立于中国香港地区。
组织体系Βιβλιοθήκη 组织体系协会构架:理事会、理事单位、专家委员会、特聘教师、专业会员等。
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现代音乐大赛、国际艺术研讨会、国际艺术交流会、大师班、现代音乐师资认证 等活动
国际现代音乐教育协会
非营利性组织
01 发展历史
03 建设成就
目录
02 组织体系 04 人才培养
基本信息
国际现代音乐教育协会(IMMEA)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现代音乐家、教育家联合成立,协会的宗旨是 致力于促进全球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帮助现代音乐教育人才发展,创造良好专业的环境 而贡献。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培养发展:认真、严谨、专业的致力于现代音乐演奏人才、教育人才的培养
谢谢观看

国际音乐发展历程

国际音乐发展历程

国际音乐发展历程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下面是国际音乐发展的历程:1.原始音乐时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音乐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存在的。

原始人类使用简单的乐器,如骨笛、敲击乐器等来表达情感和交流。

这种音乐通常与宗教和社会仪式相关。

2.古代音乐时期:随着文明的发展,一些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拥有高度发展的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音乐开始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成为一种娱乐形式。

3.中世纪音乐时期: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音乐成为主导。

教堂音乐和修道院音乐成为主要的音乐形式,发展出了诗歌、宗教颂歌等形式。

此外,民间音乐也开始出现,反映出不同地区和文化间的差异。

4.文艺复兴音乐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逐渐从教堂解放出来,成为贵族和市民的娱乐活动。

音乐开始出现在宫廷、剧院和音乐厅中,作曲家们开始创作不同风格的器乐和声乐作品。

5.巴洛克音乐时期: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和复杂。

作曲家们采用了更加精确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管弦乐和键盘音乐作品。

6.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

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通过创作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等形式使音乐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7.浪漫音乐时期:在19世纪的浪漫音乐时期,作曲家们开始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和音乐的想象力。

他们通过创作大型交响乐、歌剧和钢琴独奏曲等形式,将音乐的表现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8.现代音乐时期:20世纪以后,音乐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作曲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现代音乐更加注重个体创造力和音乐技术的创新。

9.当代音乐时期:从20世纪末至今,音乐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电子音乐、嘻哈音乐、世界音乐等各种风格兴起,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通过以上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际音乐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断演变和丰富,反映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特拉肯 (n r ee ,16 It l hn 9 6年 ) eo 、第戎 ( in 9 8 ) 莫 斯科 ( ocw 9 0年 )和突尼斯 ( u i, Dj ,16 年 、 o M so ,17 T ns
17 92年)等地 召开了世界大会。17 年 ,学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 un s i s 91 B eo r )和拉普拉塔 ( a l a Ae L a ) Pt
议 的主题是 “ 音乐在青少年和成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实际上 ,在此之前,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筹 备
委员会 已经召开过 四次会议 。筹委会成立于 15 年 ,委员会成员包括伯纳德 ・ 91 索尔 ( enr hr)和 B ra Soe d 阿诺德 ・ 沃尔特 ( ro l r( A nl Wat )联合主席 )马塞尔 ・ d e 、 库瓦列尔 ( acl uee)瓦 内特 ・ M r vlr、 eC i 劳勒 ( aet V nt
C IA UIEUAIN 4 卞目砉 H M S ) l N C 1C O 叙言 21 8 ol { u
… …
一 …

… … ……


圈— 一 P
育学会 世界大会。此 外,学会 还鼓 励许多地区召开 区域会议 ,大量发 行 国际音乐教育大会会 刊,并与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和 国际音乐理事 会展开友好合 作,将活动舞 台扩展 到许 多东方国家。其中,16 9 3年
的东京大会把学会的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在 第二个十年间 ( 9 3 9 3年 ) 16 —17 ,学会发展成一个更 加团结 、独立的团体 ,学会成员对 国际音乐 教育界 同人的友好 关系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此期间, 学会相继在布达佩瓤 B d ps,9 4年) ua et16 、
两地召开了一个 国际研讨会,实现 了音乐活动向拉丁美洲拓展的 目 。这十年间,学会的一个重 大发展 标
就是于 16 9 8年又成 立了三个委员会—— 研究委员会 、发展 委员会 和发行委员会。但在 6 年 代末至 7 0 0 年代初 ,学会与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及 国际音乐理事会 间的合作 日益减 少,这促使学会领导人开始对学会 的议程 和活动进 行多方面的反思。他们认 为有必要重新 调整学会 结构 ,扩充 学会 会员,增收 民族 和 — 9 7 发展计划 ”这样 的前瞻性战略。
在接下来的第三个 十年间 ( 9 3 18 17 - 9 3年) ,学会主要致力于 这个 “ 五年发展计划 ”的实施 。为扩 充成 员,建立一个 全民支持 的网络系统 ,学会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 。另外,学会还在大会 和委员会 这两 块工作上取得了诸多重 大的进展 。在珀斯 ( et) Pr 大会 ( 94年 ) ,学会就会议的组织 、规模 和参与 h 17 上 这 三个方面确立了一个新 的会 议模式 。在 接下来 的蒙特勒 ( ot u )大会 ( 9 6年 ) M n ex r 17 ,伦敦 ( o dn Ln o ) 大会 、安大略 ( n r )大会 ( 9 8年 ) O ti ao 17 及华沙 ( r w Was )大会 ( 9 0年 )上,这一新 的会议模 式及随 a 18 后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南都 1 3 益显现 出成效。在布里斯托尔 ( r t ) Bio 大会 ( 9 2 ) s1 18 年 之后, 罗纳德 ・ 史密 斯 ( o a m t)开始着手 准备 一个更为详尽 的报告,并为之后 的会 议最 终制定 了 R nl S i d h 一个 统一 的标准 。 此外,委员会 由最初的_ - - 扩展 到七个,分别是 :  ̄A 音乐教师培训委员会 ( 94年一 ) 17 ,专业音乐教育委
Lwe) al 、雷蒙德 ・ r 卢舍尔 ( am n ocer、埃伯哈德 ・ R y odLuhu) 普鲁斯那 ( bradPesnr、莱恩霍尔 E e r r se) h u
德・ 施密德 ( e hl h i)以及查尔斯 ・ R i o S md , n dc 西格 ( hr s egr C a e ee) lS 。当时, 国际音乐理事会秘书长杰克 ・ 博尔诺夫 ( akB ro )是筹 委会和 国际音乐理事会之 问最主要的联 络员。而美 国音乐教育者全 国大 Jc onf 会也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的成立提 供了大力的支持, 特别是通过其副秘书长瓦内特 ・ 劳勒的影响和努力。 之后 ,泛美联盟音乐与视觉艺术科前领导人查 尔斯 ・ 西格在布鲁塞尔会议 上向大会呈递了一份正式的提 案,提议成 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并获得大会 通过。学会设 立了三个委员会,分别是 : 普通音乐教育与
音乐教师培训委员会1974年一专业音乐教育委员会1974年一技术媒体委员会1974一l980年成人教育委员会1974年后改为社区音乐活动委员会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委员会1974年一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音乐政策委员会1976年一及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委员会1978年一o1978年的学会二十五周年庆典使得制度认知意识更加深入到每个学会成员的心中
^ … - SR : pe 甏ir ep co at l
纵观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S IME) 的发展历史
-玛丽 ・ 麦卡锡 ( r C r y Mai Mc at )著 e h ■蔡 丽红 译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 简称 IME 于 15 S ) 9 3年成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 国际会议 上。该会议 历时十天 ( 月 2 —7 9日) 6 9日 月 ,它是在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音乐理事会的共 同组织下召开的,会
专业音乐培训委员会 、社区音乐教育委员会以及音乐教师培训委员会。
学会在其发 展的初期就确立了自己的理念 和 目标 ,即 : 享 国际信息与 资源 ,鼓励所有不同形式 共 和不同背景下 的音乐教育,以促 进世界各 国的音乐教育,增进 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学会开展 的所有活
动都始终 围绕着这些 目标。 学会倡导一种全面的音乐教育观,因而开创 了一个独特的论坛,供使 用各种语 言的人们探讨 校园 音乐 、社 区音乐 、特 殊背景下的音乐乃至更为广 阔的社会政治 背景下的音乐 等相关 问题 。在加强各项
活动和方 案的同时,学会还力求通过音乐教育这个媒 介来促 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
学会 领导人试 图在其 成员和官员间获得更为广泛 的国际代表性。在此 过程中,学会致力于建立音 乐教育者全球 网络系统 ,让音乐教育成为普通教育和社区生活的组 成部分,成 为音乐这个宽广领域中的

个专业 。学会之 所以会吸引国际成员的加入 ,部 分原因在于其使 用多种语 言的论坛 和向欧美诸 国的
发展。
最初的十年 ( 9 3 16 15 - 9 3年) ,学会 的工作 重心在于活动 目标和活动方案的确定 。在此期 间,学会 取得 的成就主要有 : 9 0年创办了《 16 国际音乐教育者 》期刊 ; 为许多国家扩充了大量有关音乐教育状况 的资料 ; 相继 在布鲁塞 尔 ( rs l,15 年 ) 道 ( idu 、苏黎世 ( ui ,15 ) Bus s 9 3 ,林 e Ln a ) Z r h 95年 ,哥本 哈根 c ( oeh gn 98年 ) C pn ae ,15 ,维也纳 ( i n ,16 Ve a 9 1年 )和东京 ( o y ,16 n Tko 9 3年 ) 等地组织了国际音乐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