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曹操三个儿子的太子之争何以让最笨者胜出
煮豆燃萁的历史故事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
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个阴招。
他把曹植找来,对他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
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
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着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
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成语煮豆燃萁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
萁,豆秸。
比喻兄弟间或亲朋内的互相迫害、残杀。
成语七步之才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人思路敏捷,富有才华。
曹操:一个人越成功心计越深,谁善良谁倒霉!

曹操:一个人越成功心计越深,谁善良谁倒霉!疯狂的管理桑2019-05-20 19:22:00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便是历史上纵横捭阖,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也不例外,其实所谓的成功者都是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如果仅仅是自己受罪倒也罢了,家人也要跟着他们一起受罪。
别看曹操的诗写的很潇洒,动不动就写: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何其逍遥?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厚黑学的李宗吾说对了,曹操的心的确是黑的。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代枭雄,但其实您可能并未理解什么是枭雄。
所谓的枭雄就是为了成功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达野心不择手段的人。
你除了知道曹操是个军事家、谋略家、诗人这些动听的头衔之外,你可知道他其实是个精于算计,喜欢耍阴招的小人吗?你知道他其实跟袁绍是亲家,是汉献帝的老丈人吗?一厚黑的曹操的女儿在他的眼里一直就是棋子般的存在,把女儿作为工具去拉拢别人一直是曹操最擅长的事情的。
比如官渡之战仅仅两年,袁绍就去世了。
于是他的两个儿子发扬了老袁家的光荣传统,争夺袁绍留下的遗产,最终两个儿子袁谭、袁尚水火不容,袁谭为了对付兄弟,投靠了曹操。
曹操为笼络他,收买人心,当即决定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
曹操知道袁绍的儿子袁谭并非一心归顺自己,但为了不让袁谭再与袁尚联手,离间两人,于是让其子曹整娶袁谭女儿为媳妇以安其心。
曹操还封其为青州刺史。
来个亲上加亲,只不过这辈分就彻底乱了,但是枭雄曹操丝毫不在乎这些。
即便如此,袁谭还是叛乱了。
你猜曹操会怎么做?曹操马上亲自带兵征讨袁谭,一点也不客气的地砍掉了女婿袁谭的脑袋,让自己的女儿成了寡妇。
儿女就是曹阿瞒的棋子,联姻只是他的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是曹操的枭雄。
二联姻从来都是曹操的一个权谋手段,相比袁谭只娶到他一个女儿而言,当年曹操为了拉拢汉献帝可就豁出去了,把自己三个女儿一起嫁给了汉献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看官,你不会以为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真的就只是简单囚禁汉献帝吧,曹操深知困住汉献帝的人,不如拉拢汉献帝的心。
历史趣谈:曹植失宠原因 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当继承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曹植失宠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放弃曹植当继承人
导语: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
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同时是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个儿子。
生前曾任陈王因为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同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的诗笔力雄健,其散文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的薛灵芸评价曹植天下才有第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可见其文学修养之高。
曹植从小便极其聪慧,才气逼人,十岁出头便能诵读《诗经》|《论语》等辞赋,思路敏捷的他每次在曹操的面前都能对答如流,脱口成章,所以深得曹操的喜爱。
加上曹植为人坦率自然,不追求华丽,这更是让曹操对曹植偏爱几分。
公元206年,15的曹植便随从曹操第一次出征讨伐海贼。
此后便经常随曹操出征,像曹植的《求自试表》、《白马篇》就是记叙了他出征的事。
虽然曹操十分喜欢曹操,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但是在后期和他的哥哥曹丕的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由于曹植过于放纵自己加上曹丕又工于心计,曹丕和曹操打起感情牌,导致曹操对曹植逐渐丧失信心,最终曹操对曹植失去信心,立了曹丕为太子。
但是作为文人,曹植精通诗歌、书法、音乐、围棋,是当时的文学领袖,为当时的建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代表作有《白马篇》、《洛神赋》、《七哀诗》、《飞龙篇》等等,和曹操、曹丕并称“三曹”。
曹植的故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现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自小非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中十大憾事 竟让国人屈辱千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历史中十大憾事竟让国人屈辱千年
导语:历史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是按照命运写好的剧本进行着的,哪怕结局很荒谬,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能扼腕痛惜,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在中国
历史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是按照命运写好的剧本进行着的,哪怕结局很荒谬,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能扼腕痛惜,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很多的人或事在不断的流逝中给我们带来了千载的遗憾。
No.1赵高乱秦
历史同秦始皇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命,连半个世纪都不到;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秦始皇暴死后,赵高威逼利诱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昏庸的胡亥作皇帝,赐太子扶苏死!扶苏死后,赢氏子孙不但尽数被诛,胡亥当了皇帝不但毫无建树,只知道享乐,朝廷大臣随意被杀,李斯也没能幸免,而且还实行更严酷的暴政,最后导致农民大起义。
幕后主使赵高还嫌不够,最后还逼死了秦二世胡亥。
也就三年时间,秦始皇苦心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就这样被赵高搞的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大秦帝国,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色?
No.2曹操的赤壁之败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制于北方,此消彼长,刘备和孙权则因此胜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是赤壁之战的赢家,曹操父子尊重文化重视人才,绝不是司马昭父
生活常识分享。
曹操哪个儿子最聪明

曹操哪个儿子最聪明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
他有多个儿子,他们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记。
那么,究竟曹操哪个儿子最聪明呢?曹操的第一个儿子曹昂,是曹操当时的独子,因此备受宠爱。
他聪明好学,很早就能读书写字。
他还有很强的领导才能,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任命为曹操的军师,参与策划了很多战争。
然而,曹昂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取义而殉国。
尽管他才华横溢,但是他英年早逝也使得他的聪明才智没有得到更多的施展。
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则被誉为“文学之神”,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他身体虚弱,但精神头很好,很早就开始学诗文和音乐,有卓越的才华。
曹植与曹丕之间的皇位纷争也是三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之一。
曹植卓越的才华使他在文学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他喜欢自由奔放的性格,不喜欢遵守规章制度,这使得他在朝堂上并不受到普遍的欢迎。
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有着非常高的统治才能和完善的政治智慧。
他年轻时在曹魏政权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博学多才,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具有出色的决策能力。
在新学政策中有突出的领导表现,为曹魏朝廷带来了更多的稳定和繁荣。
曹丕的才华也得到了曹操的肯定,于是曹丕继位成为曹魏的第二位皇帝。
曹丕的政治才能使他成为曹操儿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位。
综上所述,曹操的三个儿子都有着不同的才华和天赋。
曹昂虽然年轻英俊,聪明才智也十分出众,但他早逝使得他的才华无从施展;曹植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在政治上表现并不优秀;而曹丕则有着高超的统治才能和完善的政治智慧,使他成为曹操儿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位。
因此,在我看来,曹操哪个儿子最聪明,答案是曹丕。
历史趣谈曹操的儿子有哪些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操的儿子有哪些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导语: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课异常耀眼的明星,因为他的雄才大略,他的抱负雄图,是当时许多割据势力都没有的。
但是宋代以后曹操被负面化,所以至今...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课异常耀眼的明星,因为他的雄才大略,他的抱负雄图,是当时许多割据势力都没有的。
但是宋代以后曹操被负面化,所以至今我们对曹操的了解也仅在奸雄之所。
曹操一生有许多的女人,那么曹操的后代有多少呢?曹操生前最喜欢哪个儿子?
曹操的儿子有哪些
根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分别是曹昂、曹铄、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冲、曹据、曹宇、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干、曹茂。
曹操的儿子中曹丕是第一位当皇帝,就是魏文帝,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丁夫人被废后的正室)的长子,曹丕在位6年,曹魏国力增强,版图扩大。
曹操真正的长子是曹昂,生母是丁夫人的丫鬟,但由丁夫人抚养长大,后来在救曹操时和典韦一起被张绣所杀,是曹操儿子中武力较强之人,曹操病重时也常提起曹昂。
曹彰是曹丕的同母弟,武艺过人,但曹操死后3年也病死了。
曹植是曹操儿子中文学成就最大的,可以说是一代诗宗,与哥哥曹丕曾有“太子”之争,因为曹操对曹植寄予了厚望,但是最后做了几件让曹操很失望的事,从此失去曹操的信任与宠爱。
曹操的第7个儿子是曹冲,有神童之称,曹操曾有意立曹冲为世子,但是可惜曹冲13岁就病死了。
燕王曹宇和曹冲生于同母,曾深受魏文帝和魏明帝的信任,两朝皇帝托孤于曹宇。
曹操的儿子中许多都很早去世了,只有以上的几个有所事迹被人称
生活常识分享。
读通鉴随笔68曹操立嗣之争

读通鉴随笔68曹操立嗣之争曹操立嗣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政治斗争,发生在东汉末年,也是三国时期的开端。
这场争斗的结果对于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天下大乱。
当时的皇帝刘备已经年迈,身体虚弱,而曹操在北方拥有强大的势力。
曹操以其英勇果敢的形象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治理天下的最佳人选。
然而,曹操的儿子曹丕却并不是继承父亲权力的理想人选。
曹丕虽然聪明机智,但性格狡诈,不受朝臣和百姓的喜爱。
与此同时,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冲虽然年幼,但天资聪颖,深受百姓的喜爱,被誉为“曹操之龙子”。
由于曹丕的野心,曹操立嗣之争开始悄然展开。
曹丕借助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积极争取朝臣的支持。
他通过打压异己、贿赂官员等手段,逐渐掌握了朝廷的控制权。
曹冲虽然年幼,但他的才华和德行得到了朝臣和百姓的一致认可。
他以无私的态度和谦虚的品质,赢得了众多人的心。
然而,曹操却对曹冲的威胁感到忧虑,担心曹冲长大后会威胁到曹丕的地位。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左右为难。
一方面,他希望继续执掌大权,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继位;另一方面,他也不忍心辜负曹冲的才华和人民的期望。
最终,曹操在考虑再三后,决定立曹丕为太子。
他认为曹丕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和能力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而曹冲虽然有着出众的才华,但他还年幼,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成熟度。
曹操的立嗣决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反对声。
一些朝臣认为曹冲是更好的继承人选,他们认为曹操的决策是出于私心和个人利益考虑。
然而,曹操坚持自己的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巩固了曹丕的地位。
曹操立嗣之争的结果是曹丕继位成为魏国的皇帝,而曹冲则成为了历史的悲剧。
曹丕继位后,开始了魏国的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升了国家的实力和地位。
曹操立嗣之争的结果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统治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历史趣谈: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才高八斗的曹植当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才高八斗的曹植当皇帝?
导语: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
从小就文采横溢,出口成章,“建安七子”之一。
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
从小就文采横溢,出口成章,“建安七子”之一。
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曹植的《洛神赋》,被公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就取材于这篇名赋。
东晋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从此,曹植以“才高八斗”名传天下。
曹操这个人最喜欢有才的,按说以曹植的才气曹操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应该选他啊。
但是曹操却选了曹丕,这是为什么呢?有那么几点原因:1.曹丕是嫡长子。
2.曹植天真率然,没有城府,跟曹丕差很多。
3.曹植爱饮酒,不知道节制,多次因饮酒误事。
4.曹植身边的智囊团不如曹丕。
曹操当时因为选继承人而举棋不定,于是下面的人就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曹植,另一派支持曹丕。
支持曹植的有杨修等人,杨修这个人我们知道,聪明,把曹操的心思猜的透透的,但是他也就会耍小聪明,猜完曹操心思还宣扬出来,让领导难堪,这么个主帮曹植,能出什么好计谋。
反观曹丕那边,有贾诩,贾诩是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在谋略上一个人顶曹植那边一帮,教给曹丕的都是大道理。
而且曹丕这个人,他其实很全能,文学上他是建安三子,武功上他能和当时武林高手对招。
而且曹丕城府深,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就是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操三个儿子的太子之争何以让最笨者胜出
导语:曹操是三国枭雄,他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
老曹家的家族基因太优秀,选谁当太子?哥仨个个都是最佳人选,不好办,老曹当年很纠结,
曹操是三国枭雄,他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
老曹家的家族基因太优秀,选谁当太子?哥仨个个都是最佳人选,不好办,老曹当年很纠结,只好暗地里实行竞聘制度。
最聪明的以称象而闻名天下的小儿子曹冲,早早地被老天爷清盘了,剩下的曹丕和曹植竞争更厉害:曹植曹子建会写诗,文化界和民间粉丝一大把,经常一不小心,一夜之间又增粉丝数千;而曹丕曹子桓的诗才虽然稍稍在子建之下,他却善于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暗中吃货,收买关键人物的选票。
两人走势很接近。
行情不好比,比什么呢?就比谁不出事。
有时候,不出事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曹子建却出事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出事。
曹子建第一次出事是在皇家大院醉驾——曹操最伤心最顶不顺的是哪一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这一年工作不顺利,十二月在赤壁大败;家庭不顺利,聪明儿子曹冲于五月病故,才十三岁。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不了从头再来,可这么聪明的儿子没了,那可不是从头再来的事,那么好的智商,那么好的天分,老天爷未必能再制作一个出来,因此,一向不信天命,不后悔自己所作所为的曹孟德,为的这个最心爱的儿子,违背了自己长期坚持的唯物主义原则,求天求地求神仙,“太祖亲为请命”,曹操也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了:“悔杀华佗。
”老曹本想以曹冲为继承人,曾经在多个公共场合当着广大干部的面,表述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有欲传后意”。
然而,老子的不幸,却是其他儿子的大幸。
对于当时22岁的曹丕而言,等于少了一个竞岗对手,剩下的对手只有17岁的四弟曹植了。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