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抽象艺术超越意识形态------朱雨泽
当代艺术的终极追求--自由------朱雨泽

朱雨泽张卿媛艺术的自由,自由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无数先哲都对之进行过探索,我认为艺术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的,自由是艺术的自然属性。
自由的艺术代表着思想的活力,只有自由的艺术才是批判的和创新的。
当然,自由的艺术不能离开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如果离开了这个土壤那么艺术就会成为幻想家想入非非的东西。
幻想虽然也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满足,但毕竟是个体性的且不能为生活提供直接的指引,艺术本身也将因此变成一种无意义的“荒诞”。
在现代艺术发生之前,由康德开创、黑格尔集大成的美学作为艺术哲学之路与当时人们对艺术的概念定位紧密相关。
古希腊以来“艺术就是模仿”的古老观念在18世纪中后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艺术在于表现”成为近现代以来人们关于艺术的主要观念,这就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品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谢林、黑格尔所强调的艺术哲学中,艺术是作为“精英艺术”而存在的,艺术活动只是少数天才或精英才能拥有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艺术作为脱离了功利性的、想象的或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能与一种窒息心灵世界的环境相抗衡。
艺术作品也成为独立于人的现实生活之外的、本身能够表达真理的美的化身,但这些依然未能使艺术的自由真正得以表达。
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的自由以及自由的艺术被艺术家和哲学家充分认识和探讨。
黑格尔认为精神的最高定性是自由,这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他认为艺术应越过各种有限领域,通过人类对自然需求的满足,以至对知识、意志方面的需求的满足,达到高度的自由。
他认为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艺术里,仍受感性的有限性的束缚,没有达到绝对的、完全的自由。
只有在概念中,才最终调和了彼此限制的对立性而达到了最真实的自由,满足了精神的最高需要。
而“这种把握真理的概念,就是哲学的任务”。
黑格尔把这种一步一步超出了自然需求和知识意志等方面的需求,超出了一切感性有限性束缚的概念。
在海德格尔的思想语境中,人类进入到现代文明后,“科学时代”是一个本质上具有形而上学内涵的概念,标识的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完成阶段。
建构新抽象艺术------朱雨泽

建构新抽象艺术朱雨泽八五思潮让中国现代艺术向西方世界伸望,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在那里已是一个经历了高度发展、并有相当多的探索。
作为与西方古典艺术体系的分野,抽象艺术开创了人类艺术历史的第二进程——摆脱了客观的“现实形象”和可辨识的“相对造型”,由纯粹的艺术语言建构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绝对造型”世界,抽象艺术也就成为了人类文化精神新的纪元。
在西方抽象艺术经过近百年的萌发、形成、拓展,抽象艺术逐步成为艺术主流,并以西方哲学为基点基本上走完了它的逻辑进程。
但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发展,近30年来它经受着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双重打压,并没有很好的成长。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最高境界,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营造理想中的精神乐园,与自然抗争,与宗教抗争,与统治阶级抗争,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艺术创新之火一直不曾熄灭,艺术家正是从这一不竭的源泉中不断汲取力量、灵感,来进行美的创造。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程,也强烈地冲击着艺术的各个领域,在许多方面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而引起了许多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忧虑和思考。
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重建,它是一个“价值颠覆”的过程,即传统的价值观念、意义消解与新价值体系重新建立的过程。
中国的抽象艺术发展要独立于西方旧有的和现在的抽象艺术范式,就必须依靠自身的文化哲学精神来建构,同时也必须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
在艺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形式的不断颠覆下,人们的艺术鉴赏也将随着艺术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的。
中国新的抽象艺术理论和艺术实验正朝气蓬勃带着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带着走向新世纪的崇高,并正在宣告“旧绘画”和旧的“文艺规范”藩篱的将彻底瓦解,因为它更具有真正的艺术精神。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当今的抽象艺术家们正在秉承着这种精神把抽象艺术向纵深推进。
道与艺术的境界----朱雨泽

道学与艺术境界(1)---------朱雨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和学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讲的是入世,形而下的东西较多,所以也并不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求,佛家讲的色空,中道,圆融与道家讲的阴阳,有无在最高层面的境界是相近的和相通的,固受古今文人墨客所推崇。
但传统文化又始终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桎梏,不会发生象欧洲文艺复兴式的梯级发展。
道家思想起自久远,李聃创记五千真言,庄周论天道求自由之精神,见素抱朴的葛洪,创玄而又玄之说的成玄英,著书教道的陶弘景等等逐渐自成体系.“无为”是老庄思想的核心,并着重论证“天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老子的“道”又称为“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后来佛家讲的色空,心境现依是同等层面的精神境界和认识论。
庄子所述的道家最高境界用今天的语言来概括就是“自由”,逍遥游,精神的逍遥,是排除由外物引起的一切杂念之后使思想在无穷的心灵环宇中任意弛驞飞翔。
艺术的终及追求也是自由,那么如何达到“自由”呢,艺术家在思考在探索。
这不仅是观念和思想上的磐涅,而且要找出到达“自由”之门的路。
西方的后现代哲学家正在研究道家思想,他们认为道学和禅学的境界是大自由,应该成为世界的主流的认识论和思想追求。
怎样使人思想高尚起来,在哲学与宗教里各有不同的认识与方法。
传统哲学认为提高优美的审美意识,现代哲学认为是崇高的诗意境界。
但是当代人认为崇高太玄远,其实人恰恰是需要向往天上的玄远才能得以安然地在地上生存与追求,崇高是有限对无限的崇敬感,正是它才能推动着有限者不断超越自身。
艺术无疑也要肩负起哲学的实践任务,要不断超越艺术内涵与形式的自身,超越有限的目标。
道学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万物”后还要归一,天人合一。
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生二就是哲学的主客二分法,二生三是阴阳合合产生新的生命体,三生万物,生命不断繁衍。
这里道家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高于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
抽象--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主语法------朱雨泽

创作杂谈——朱雨泽自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西方艺术追求就逐渐从对客观的再现转向以主观表现为主的现代艺术。
“后哲学”成为体系之后,以超越主客两分的真正抽象艺术渐成主流,抽象水墨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它的画面审美和宗旨是提升人的境界,而不是讲故事和对现实的图解。
◆创新就是要识破思想和观念的束缚。
◆继承传统要先悟透水墨的内涵与精神。
◆创新就要对塾知的技法不得不另眼相看。
◆继承传统就是要将传统墨法、笔法研究透,进而完善。
◆抽象水墨是水墨艺术创新的必然。
◆创新就要入弃师承,不破不立,面对传统先死而后生。
◆帕洛克(Jackso◆Pollock)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义无返顾地放弃传统的技法。
◆创作抽象也并不是执,只是它能表述心中想往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心性。
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创作杂谈——朱雨泽自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西方艺术追求就逐渐从对客观的再现转向以主观表现为主的现代艺术。
“后哲学”成为体系之后,以超越主客两分的真正抽象艺术渐成主流,抽象水墨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它的画面审美和宗旨是提升人的境界,而不是讲故事和对现实的图解。
◆创新就是要识破思想和观念的束缚。
◆继承传统要先悟透水墨的内涵与精神。
◆创新就要对塾知的技法不得不另眼相看。
◆继承传统就是要将传统墨法、笔法研究透,进而完善。
◆抽象水墨是水墨艺术创新的必然。
◆创新就要入弃师承,不破不立,面对传统先死而后生。
◆帕洛克(Jackso◆Pollock)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义无返顾地放弃传统的技法。
◆创作抽象也并不是执,只是它能表述心中想往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心性。
英国思想家卡莱尔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创作杂谈——朱雨泽自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西方艺术追求就逐渐从对客观的再现转向以主观表现为主的现代艺术。
“后哲学”成为体系之后,以超越主客两分的真正抽象艺术渐成主流,抽象水墨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它的画面审美和宗旨是提升人的境界,而不是讲故事和对现实的图解。
简论当代水墨的发展方向------朱雨泽

简论当代水墨的发展方向
----分形几何是当代水墨发展的方法论
朱雨泽
当下,关于当代水墨的创作、展览、艺术探索很多,艺术家们正以自己的认识方式在创作着,然而有些仍旧是在重复着八五时期的水墨实践,依然在以主观的张扬和宣泄为创作理念和形式,这些仍旧是现代主义的东西。
我认为传统绘画是以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为方法论作为支撑,现代艺术是欧氏几何为推动。
进入本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数学突破-----分形几何,其发现者曼德布罗特对分形几何的揭示,超越了欧几里德几何对空间结构的视野,把审美的眼光从人造的形体扩展到大自然更富于原生特性和天然生机的形态。
分形现象所具有的自生成、自相似和自嵌性等特征与许多审美规律相通,它不仅隐藏在文艺中许多生动的美中,而且已经被具体运用到艺术和文学创作中。
分形几何对于从美的生态生成为视角深入认识美的奥秘所具有的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特别值得当代艺术家和理论家重视。
以自然美为特殊的中介,分形几何是为科学与艺术结缘的一个精灵。
在打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传统壁垒的时代趋势中,艺术与科学的沟通受到特殊的重视。
其实在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那里,艺术的修养和对美的热烈执着的追求是他们取得卓越成果的必要条件。
而在睿智和胸怀博大的艺术家们那里,科学精神和科学修养也始终是他们成就中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水墨的发展要遵从科学的发展,以分形几何为方法论,以超越现代艺术的思维进行发展。
(待续)。
后现代主义之后是什么------朱雨泽

后现代主义之后是什么-----呈现自然是人类艺术发展史的未来朱雨泽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创作是追寻真理的实践过程,或说是试图接近真理的本质过程,真理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自由境界。
艺术的性质和本源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和美学领域的课题。
人类所有伟大的艺术变革都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的。
艺术的核心本质就是在于创造,就是探索生命的内核、彰显人生的价值。
艺术家若不视创造为艺术最高追求,若不以创作为人生之终极价值,那么他的艺术人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意义。
今年9月24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博物馆和艾尔伯特博物馆举办了《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9)》展览,并召开了学术研讨会。
英国作家爱德华*多克斯在《展望》上发表文章说:“这等于是正式宣布后现代主义的死亡与终结”。
他们认为后现代主义之后将是“本真主义”,这个“本真”是哲学美学的概念。
我和李广明等人也多次探讨后现代艺术之后是什么,以及超越后现代主义的中国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它因该是:呈现自然,在这个前提下探索艺术的形式发展,通过艺术的方式传导尊重自然并批判工业的思想,这是对艺术反思的必然。
其实后现代主义在国内始终是被误读着,现在也好在是,它在国际上已成为过去时了。
在中国艺术领域里,许多西方现当代艺术探索的学术课题,国内现在还尚未涉猎,比如从哲学和宗教层面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探寻,对人类的心理空间与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相互规律的揭示等等。
在国内纯水墨艺术的探索以及材料自律性和呈现艺术本体精神等课题也是极少数艺术家开始涉猎。
人类的视觉艺术在20世纪从具象到抽象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之后成长、成熟的或在这时期进入创作高峰的艺术家,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的创作反映出对艺术发展史的自觉意识和对艺术理论问题的重视和探索。
在当代西方艺术中,艺术家自身强烈的个人痕迹和后现代的符号印迹,正被慢慢淡化,逐渐将主观成分剥离的特性成了体现当代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论纯粹抽象与艺术的呈现------朱雨泽

论纯粹抽象<一>纯粹的抽象取代移情朱雨泽在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已朝着完全的抽象视觉转向表明,这个趋向与前进的科学技术是相符的。
创建精神分析理论的佛罗依德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电的使用、汽车和摩天大楼快速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于这些剧烈的变革,美国的艺术家率先试验了不同于传统的技术和材料。
给美国带入现代主义的关键活动是1913年现代艺术的国际展览会,较今天的“军械库展”更著名,展览第一次展露给美国观众的抽象派艺术受到许多人嘲笑,然而后来他们接受了抽象并欣赏抽象艺术风格,并且这一新的艺术样式逐渐被并入到了美国视觉艺术词汇里,并成为时尚和主流。
特别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抽象表现主义发展的影响,在20世纪40年代从纽约开始的,这是个关键。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虽在他们的技术实践上有所不同,但分享了对绘画变革作为内部创造性的能量。
波洛克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其最著名的是放置帆布在他的工作室地板上,他在画布附近走来走去扔涂料,创造了颜色和纹理复杂的色象,后人称之为“滴彩法”。
更多的艺术家使用不同于传统的技术,纽曼和卢斯科创造了更大胆的色彩抽象,但是相互有着相似的图案,他们的尺幅巨大,这些工作甚至动用飞机扑洒颜色。
这些艺术家大胆地使用着纯净的颜料,其在色彩饱和上的微妙的变化是他们心情和审美情趣的使然。
在这些非写实艺术里,颜色从客观上被释放并且本身成为主题,但是这些早期的抽象艺术往往还是主观表现主义层面的,大多表现艺术家自己主观的张扬。
在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哲学家们在面对物欲横流、追求物质享受无度,自然界受到疯狂的开发所造成的恶果等等的现实面前,他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论对世界的负面影响,人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哲学和人生态度来面对当今的世界?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念将如何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不断更新的世界并指导我们的行动呢?西方现当代哲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哲学的新概念,既超越传统哲学,扬弃传统哲学理念(并非抛弃),其实马克思在其晚年也说过哲学应当终结的话,特别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他赞成“消灭哲学”、“否定哲学”,这里的哲学显然是传统概念的哲学。
让我无奈的“牧丹王”------朱雨泽

让我无奈的“牧丹王”
朱雨泽
某日,在北京的某画院,一进门看到画室里有一老妇女在一张两丈四的宣纸上画牡丹。
说实话,我没画过几幅如此大幅的巨作。
听别人介绍:她是河南的“牡丹王”,专画牡丹,画了近十几年的牡丹,挣钱很多了。
在10米长的宣纸上画了十几朵牡丹花,大红大绿的颜料没少用,好似大花被面,听说俩丈四的宣纸市价要3000多元。
宣纸当然是公家的了。
本人真是有幸,总是有机会遇上什么箩卜王,白菜王,竹子王,虾王,,,。
在别人引见后,她知道了我的身份和艺术创作风格,突然问及“艺术”的画题,问我是如何看待艺术与创作的,我心猿意马地答了几句,心里想你的“艺术”只不过是“画”而已。
看我不太做声,此妇咵咵咵地谈起她的“艺术观”,第一是能卖钱的就是艺术,因为市场是检验艺术的标准嘛。
第二,是艺术就是要让老百姓喜欢的,老百姓喜欢啥就画啥,老百姓看不懂的绝对不是艺术。
许多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买她的画送礼收藏,说明她的艺术水平高。
第三是国外的艺术中国人看不明白,所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它们就不是艺术,中国老百姓永远也不接受。
第四她认为古往今来没人画过两丈四的牡丹,所以她是创新,她的是艺术创新.第五.艺术理论家今天讲一个理,明天又讲一个理,通通是胡说八道,啥学术不学术的关键是有多少人拥护你,拥护你的人多你就是学术专家大师。
第六.搞现代艺术的和抽象艺术创作的都是有毛病,脑子有问题了.不会画画,还引用了齐白石的一句话,画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骗老百姓的,等等等等.
听了之后我很无奈,也无语了,咳,看来中国画就是毁在他们手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粹的抽象艺术超越意识形态
朱雨泽
中国现在处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从货物到文化均可现金交易”。
艺术作为文化的分支,也难免其商品化的噩运,艺术与商品社会的合流致使其自身品格的堕落,并延及为既存社会现实进行意识形态操纵的工具。
针对商业经济社会现实中艺术蜕变的事实,我们认为艺术只有具有抵制社会的拜金意识才能存活下去。
首先,艺术的社会性及形式自律性。
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的最大特征就是形式
中心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新批评乃至神话一原型理论,这些理论派别都将艺术视为独立自主的实体,从而割裂了艺术同社会的关系。
我们认为无视艺术品的社会性实质上是对社会压抑或控制的怯懦逃避,把艺术当成了逃避现实的精神寓所。
因此,我们要对艺术的社会性进行普遍关注。
但是,我们都知道,传统马克思主义把艺术视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对现实反映的产物,其社会性来自于其意识形态性。
而如果把艺术的社会性视为意识形态性,就不可避免地会使艺术物化为传声筒、宣传品,沦为受社会意识形态操纵的工具,从而丧失其对于物化社会的批判性。
所以,我们认为,尽管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劳动的产品,就其某一方面而言始终是一种社会事实。
但作为社会事实,艺术是站在社会的反面批判社会的,“艺术等于是社会的反题,是不能直接从社会中推演出来的”。
因此,艺术不是社会的附庸,不在社会的他律的支配之下,恰恰相反,艺术是异化于社会的。
艺术处在社会语境之中,它是对异化社会的一种反应,所以“艺术应当是对现实的否定性认识”。
同时,艺术否定社会的这种社会性,不在于它作为某种美化寄存社会意识形态的超验性载体,而在于它自律的形式所蕴含的同社会统治体系或现实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
艺术观念中的形式、内容不是对立的,内容不再是一种外在的意义,而是显现于形式的,艺术的核心与实质在于形式。
正如马尔库塞所说,“美的不同涵义,似乎皆归之于‘形式’这个概念”。
“我用形式指代那种规定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
同时,艺术形式本身是自律的,艺术对于社会的否定和反抗,只能通过其具有自律特性的审美形式来展示,艺术正是因其形式的缘故才超越了现存现实,才在既定现实中与现实作对。
艺术是自律的审美形式,是人类主体性的活动的观念分不开的,作为人类主体性活动的艺术,不应是他律的,而应是自律的。
而艺术既然是否定、反抗异化了的现实社会的,它只有拒绝现实的经济体制及超越其意识形态才能固守其自律的本质。
艺术自律的王国,是由审美形式建立起来的。
抽象艺术始自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和至上主义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产生了许多流派和形式各异的艺术品,但大多还是未彻底抛弃绘画的主观性和相对造型,与创造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第一自然的客观世界相比,前期的抽象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仍然有很多能被人们明显看得出来的人为因素,这些人为因素依然与画面的整体和谐有相背之处。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抽象艺术家所秉承的哲学理念,就是沿倚抽象符号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不及物性,以自然的艺术手法创造“第二
自然”,显现自然,使画更接近“第一自然”的美,其在创作上必然是反对主题先行的绘画形式。
纯粹的抽象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其基本思想。
现代艺术带着强烈的社会关注性和意识形态,后现代语境下的抽象艺术家们不满“现代艺术”对形式和体系,观念等的定义和束缚,也不愿看到艺术创作的停滞不前,这种新的抽象艺术继续着对艺术本质的探求。
这本身就体现了后现代艺术颠覆传统无止境之精神,表现了艺术对于颠覆旧的文化所表现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后现代抽象艺术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之目的不是不要艺术,而是在寻求没有任何限制的新艺术和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