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合集下载

浅谈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的抽象艺术

浅谈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的抽象艺术

浅谈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的抽象艺术一、抽象艺术的特点抽象艺术是一种以形式、色彩、线条等抽象元素作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

相比于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更加注重表现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抽象艺术不受限于对象的具体形态,通过对色彩、形式等抽象元素的运用,实现对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表达。

抽象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追求简约:抽象艺术作品追求简约,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抽象艺术作品往往不做过多的修饰和装饰,而是通过简单的形式和色彩来诠释主题。

2、强调意境:抽象艺术作品更加强调意境的表达,通过线条、色彩和形式的运用来表现抽象的情感和想法。

艺术家在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时,更加注重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使观者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3、丰富想象力:抽象艺术更加注重对想象力的挖掘和发挥,通过对色彩、形式的运用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想象和情感。

抽象艺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的表现形式,而是通过对抽象元素的运用来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以上便是抽象艺术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也为抽象艺术在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风格。

二、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抽象艺术的应用陶瓷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抽象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陶瓷作品具有其特有的形态和材质,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抽象元素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抽象艺术在陶瓷美术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的运用:色彩是抽象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陶瓷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组合和运用,使陶瓷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从而表达出抽象的情感和想法。

2、线条和造型:线条和造型是陶瓷作品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线条和造型的设计和运用,艺术家可以表现出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抽象艺术作品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式来诠释主题,而这种抽象的线条和造型在陶瓷美术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意境的表达:陶瓷作品中的意境表达也是抽象艺术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意境的塑造和表现,艺术家可以使陶瓷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表现魅力。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在艺术中,抽象和创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抽象指的是将现实中的物象通过简化、夸张、变形等手法抽离出来,以表达艺术家对事物本质和内在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创造则是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抽象艺术是一种将事物抽象化的艺术形式。

在抽象艺术中,艺术家摒弃了现实世界物象的描绘,而是通过形状、线条、颜色、空间等元素的组合来表达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抽象艺术不受物象和形态的限制,更加注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形式和颜色的自由运用,抽象艺术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

抽象艺术追求的是在简约和纯粹中寻找美的价值,以独特的形式和手法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创造是艺术家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创造不仅是重塑现实,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再造和诠释。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平凡的事物和形象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创造是一种自由的过程,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地创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造力可以通过实验、变形、组合等方式进行发挥和展示。

抽象和创造在艺术中密不可分。

抽象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创造是一种能力。

通过抽象,艺术家可以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意义抽离出来。

通过创造,艺术家可以将个人的思考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抽象和创造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

艺术家可以通过抽象和创造,创作出令人震撼和感动的作品,给观众带去深入思考和感受的机会。

在艺术中,抽象和创造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塑等形式的艺术作品中,也包括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艺术,抽象和创造都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的重要方式。

通过抽象和创造,艺术家可以打破常规和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作品,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

浅谈抽象艺术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浅谈抽象艺术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浅谈抽象艺术教学中的几点认识摘要: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

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

因此,学生对抽象艺术一般不太了解,但是在我们今天的艺术殿堂中,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东莞这个现代文明城市的高中生,非常有必要了解抽象艺术。

因为抽象艺术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艺术观。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让学生认识抽象艺术,欣赏与解读抽象艺术,创作抽象艺术作品等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喜悦,体会抽象艺术的奥妙所在,使美术欣赏具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关键词:教学、抽象艺术、高中生我国美术欣赏从2003年起就成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课),全国上下都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但在现实教学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和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并不协调,美术欣赏课教学依然是海棠依旧,参淡经营,这正所谓:欣赏教学难于实践,尤其是现代作品的欣赏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学生只会感到陌生和茫然,讲得太深学生会认为它高深莫测,难于理解,讲得太肤浅学生会认为是乱涂乱画。

那怎么引导他们来欣赏抽象绘画艺术,让学生体验到它在表现形式上的美感特点及价值,成为教师教学的难点。

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尝试中的几点感想:一、揭开抽象艺术的神秘面纱,正确认识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相对应于写实艺术、具象艺术而存在并被定义的。

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在理论纲领上,抽象艺术的前提是:艺术是一个自为目的领域,只被自身的和作用于自身的规律所统治。

因此,抽象艺术的理论进一步认为,从这里出发,作为主观感受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就是“无物象”的。

然而,正是这种“无物象”的表现形式对于高中生来说很难接受,更不用说欣赏,大多数学生将凡是非写实的绘画作品认为是抽象画,或者“看不懂”的作品都是抽象画。

因此,在讲抽象艺术时,我针对学生误用抽象一词,我首先从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参阅《辞海》“抽象”条目),再让他们比较联系视觉上的抽象与具象的形态。

抽象艺术的理解

抽象艺术的理解

抽象艺术的理解抽象艺术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摒弃了传统艺术中对于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而追求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抽象化手法。

抽象艺术以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本文将从抽象艺术的起源、特点以及对观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抽象艺术的起源抽象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一些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感到厌倦,他们试图通过新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俄国画家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11年创作的《蓝骑士》系列作品中,将色彩和形式进行了极度的简化和抽象化,使观者无法直接辨认出具体的对象,而是通过色彩和形式的组合来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二、抽象艺术的特点1. 非具象性:抽象艺术摒弃了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不再追求形象的相似性,而是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2. 色彩的重要性:在抽象艺术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传达情感和表达主题,色彩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都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3.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在抽象艺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创造出形式的变化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具有动感和节奏感。

4. 观者的主观参与:抽象艺术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解读作品,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抽象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抽象艺术对观者的影响抽象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观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抽象艺术通过形式、色彩和线条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往往会被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所触动,产生共鸣。

2. 拓宽观者的思维空间:抽象艺术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解读作品,这种自由的解读方式拓宽了观者的思维空间,激发了观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艺术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产物,通过创造和抽象的过程,艺术家可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在艺术中,抽象和创造是密不可分的。

抽象是一种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简化和概括的表现方式,而创造则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

艺术中的抽象可以是将具体事物抽象化为符号、形状和色彩等元素,从而达到表达和传递感情,或者表达抽象思想和概念的目的。

通过抽象,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转化为形式化的艺术语言,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抽象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使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想象力对作品进行解读和理解。

抽象艺术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抽象绘画。

抽象绘画不再以传统的写实手法描绘具体的景物,而是通过线条、色块和形状等抽象元素构图,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境。

抽象绘画的魅力在于它给予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解释的自由度,每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理解作品。

而艺术家则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抽象元素,打破传统的视觉观念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创造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材料,为观众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创造可以是将不同的元素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是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改造和演绎,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创造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同时还需要勇于冒险和突破传统的束缚。

艺术家往往通过大胆的尝试和反复的实践,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达到更高的水平。

创造也需要艺术家对自我进行反思和审视,不断探索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并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作品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

初中美术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

初中美术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

初中美术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还要求他们理解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内涵。

其中,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初中美术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

一、抽象艺术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抽象艺术是一种摒弃自然形象和具体情节,以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为核心,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进行构成的艺术形式。

2.特点:抽象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形式简洁;(2)色彩丰富;(3)构图自由;(4)寓意深刻。

二、抽象艺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1.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抽象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独特。

2.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抽象艺术强调个性化和独特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3.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抽象艺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表现力。

4.促进学生的情感抒发:抽象艺术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创作抽象作品,释放自己的情感,提升情感素养。

三、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内涵1.理论教学: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让他们了解抽象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经典抽象艺术作品,分析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抽象艺术的魅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抽象艺术的创作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抽象艺术的内涵和创作乐趣。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通过抽象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情感素养。

5.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创作过程。

如何理解和欣赏抽象画

如何理解和欣赏抽象画

如何理解和欣赏抽象画抽象艺术,作为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常让人们感到陌生和困惑。

相比于传统的写实绘画,抽象画更加具有挑战性,需要观众有着更深层的思考和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抽象画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抽象艺术的魅力。

感受情绪和表达抽象艺术常常是艺术家对世界和情感的抽象表达。

观看抽象画时,不一定要追求画中物象的具体意义,而是要着眼于艺术家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试着与画中的色彩、形状和线条产生共鸣,感受其中蕴含的情绪和能量。

深入作品背后的故事每幅抽象画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创作故事和艺术家的思想。

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有时候,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会让您对抽象艺术有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探索多样的风格与技巧抽象艺术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如抽象表现主义、色彩场面派等。

通过了解不同的抽象艺术流派,可以让您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抽象画。

尝试观看不同风格的作品,体验其中的艺术之美,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自由联想与想象在欣赏抽象画时,不必受限于现实世界的束缚,允许自己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

想象力是欣赏抽象艺术的重要因素,尝试从画中的形状和色彩中寻找新的联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作品进行对话。

鼓励探索和思考最重要的是,欣赏抽象画需要鼓励探索和思考。

不要试图一次性理解作品的所有含义,而是慢慢品味、思考,与作品进行互动。

通过反复的观看和思考,您会逐渐发现抽象艺术的深邃之处,体验到作品带来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欣赏抽象画是一场富有趣味和挑战的心灵之旅。

通过感受情绪和表达、深入作品背后的故事、探索多样的风格与技巧、自由联想与想象以及鼓励探索和思考,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抽象艺术的独特魅力。

打开心扉,与抽象画作品深度互动,享受艺术带来的惊喜和启发。

我的欣赏抽象画不仅是一种艺术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与作品进行对话,您将发现抽象艺术中无限的可能性和乐趣。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

浅谈艺术中的抽象与创造艺术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展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中,抽象和创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抽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简化、挖掘和抽象事物的本质,以一种非具象的方式来表达。

创造则是指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本文将从抽象和创造两方面来谈论艺术中的这两个关键概念。

首先我们来谈谈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展现出对物质和形式的解构和重新构建。

抽象艺术试图超越客观现实,表现出内在的情感和思维,这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

抽象艺术的特点是形式的简化和抽象。

艺术家通过简化和提取对象的特征和形式,将其表现为抽象的形式和符号。

在抽象艺术中,艺术家放弃了对客观物体的描述和再现,而是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达内在情感和想象。

抽象艺术的创造力在于它鼓励艺术家放开对客观世界的束缚,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艺术家在抽象艺术中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通过创造出独特的符号和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悟。

抽象艺术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情感和思维的表达上的创造性。

抽象艺术通过简化和抽象,使得观者可以更加集中地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领观者进入一种更加纯粹和本质的体验。

抽象艺术不仅是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它通过独特的方式来呈现人类的想象和感悟。

接下来我们谈谈艺术中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核心能力,它包含了对于事物的重新组合、想象和创新。

创造力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展现出多少独特性和深度。

创造力在艺术中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对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更包括了对于情感和思想的创造。

通过自己的创造力,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真正具有独特性和深度的作品,这些作品能够给观者带来深刻的触动和启发。

创造力的发挥需要艺术家有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作者:崔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4期
摘要: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

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关键词:抽象;意派;理解;思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070-01
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是抽象艺术。

西方社会70%的公共空间悬挂着抽象画。

西方社会发达国家至少有60%以上的画廊是专卖抽象画的。

抽象艺术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艺术,是每个人都熟悉的艺术形式。

西方几乎从小孩时开始,就接受抽象艺术审美教育,普及度很高。

抽象艺术属于非功利的艺术,追求非功利的审美价值。

抽象艺术是生命的本体艺术,生命本体的价值是非功利的。

西方艺术史上真正出现抽象艺术,是20世纪前期作为艺术流派并具有艺术思想的抽象艺术。

那时,法国的巴黎画派和德国的青骑士及桥社画家们都在绘画中完成了从具象走向半抽象,并最终转向纯抽象的过程。

康定斯基既是抽象艺术家,有是抽象艺术理论家。

欧洲的抽象绘画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

在20世纪前半期,美国抽象绘画的主力军是移居北美的欧洲画家,而且有很多北美画家也到欧洲投身于抽象艺术活动中。

抽象绘画就艺术语言而言,大致可分两种:第一,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第二,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

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创作依据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和理解来减去被认为是次要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

后者即纯抽象则分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类。

热抽象的代表艺术家是康定斯基、米罗等;以蒙德里安则称为冷抽象的代表艺术家。

康定斯基走向抽象之路的开始是在1910年创作了《构图2号》。

康定斯基的理念在于表现“内心的和本质的”感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和偶然的东西。

冷抽象的代表蒙德里安把造型视为一种手段。

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

他希望用几何形体这些基本要素,加上提炼的色彩,创造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正对抽象的强烈要求构成一种动力,它要从对外在世界的专断和明显的偶然中移走个体事物,并以抽象形式的方式使之永恒——威廉·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

抽象艺术文化在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代艺术文化。

然而在中国现在的抽象艺术的无论是历史、创作理论、审美理论、价值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都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抽象艺术学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抽象艺术的学术争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美术》杂志第10期刊载了吴冠中《关于抽象美》一文而引起了艺术学术界历时多年的争论,而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最终被戴上“堕落的欧美抽象派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然而在1989年上海画家周长江的抽象作品《互补系列NO.120》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标志着抽象艺术进入国家官方主流艺术认可的范畴。

所以,在学术上疏理分析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与面临的社会与文化等深层次问题,对全面了解与把握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9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关抽象艺术的展览几乎都在上海举办,由此,上海成为了中国抽象艺术最具活力与影响的地区。

高名潞近年来试图用一个具有中国化的名字“意派”,来区别西方抽象主义。

他认为中国30年来的抽象艺术,“是…意派‟而不是抽象”;他强调“中国抽象艺术,如何将国粹与西方艺术结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有的艺术家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创作理念,可以归类到“意派”,摆脱了西方语言模式,大量引入本土语言、图式和画面结构;抽象绘画也在形式和趣味上开拓了更为广泛的领域——表现性抽象、观念性抽象、理性抽象等。

但是,也有很多用的是国际抽象思维,是国际视觉图式,那么用“意派”就不合适了,他们还得用“抽象”。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日益成熟。

中国现在还没有称之为绝对意义上的当代抽象艺术之父,走在最前面的吴大羽,就是比较典型的纯西方风格抽象画,他的抽象画受表现主义和野兽派影响比较大。

冷抽象是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产物,代表画家是丁乙,他的画也是来自西方思维,得到了西方艺术的认可。

周长江的抽象画,属于热中有冷。

周长江抽象画的命名“互补系列”,运用了中国“和合”“阴阳”的概念,并不断研究国学,试图将自己的抽象画吸收更多的中国元素。

周长江和丁乙这两位艺术家被公认为是中国一流的抽象艺术家。

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十八大又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伟大事业复兴的计划,当我们实力随之增强,本民族艺术也会随之得到西方的认可。

然而抽象艺术来自西方,是西方思维,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带着“写意精神”的,正向巴西人对足球的敏感一样,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特殊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而中国应当追求自身的民族文化。

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学习西方抽象艺术的同时,将本民族“意派”与之融合的“中国抽象”会得到更宽广的舞台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陶宏.当代抽象绘画的语言和探索[J].美术报,2012年11月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