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恢复概念原理
数据恢复的原理

数据恢复的原理
数据恢复是一种通过软件或硬件技术,可以从损坏、格式化、删除或无法访问的存储介质中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的过程。
其原理基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删除或损坏并不意味着数据的彻底消失,只是文件系统将被删除或损坏的数据的存储空间标记为可复用的空间,在物理存储介质上仍然存在。
数据恢复的主要过程包括扫描存储介质、定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重建文件系统结构,以及将恢复的数据复制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
具体的恢复步骤如下:
1. 扫描存储介质:通过访问存储介质的物理结构,读取数据片段来确定文件系统的结构。
这一步骤通常是通过读取存储介质上的分区表、目录结构等信息进行扫描。
2. 定位丢失或损坏的文件:通过扫描存储介质的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找到被删除或损坏的文件的存储位置和相关信息。
3. 重建文件系统:根据扫描获得的信息,重建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文件名等信息,以便正确地读取并定位文件的数据。
4. 恢复数据:根据文件系统重建完成后的信息,读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片段,并将其复制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以完成数据的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恢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损坏程度、操作系统的影响、数据被覆盖的情况以及数据丢失的时间。
在进行数
据恢复时,应避免对存储介质进行写入操作,以免进一步破坏原本可以被恢复的数据。
数据恢复原理与技术

数据恢复原理与技术
哇塞,今天咱们来聊聊数据恢复原理与技术,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很重要的话题呢!
你有没有过不小心删掉了重要文件,然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或者是电脑突然出问题,里面的数据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别担心,这时候数据恢复技术就可能大显身手啦!
那数据恢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就好比我们丢了东西,然后想办法把它找回来一样。
数据在我们的设备里就像宝贝被藏在一个大宝藏里,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藏起来或者弄丢了,而数据恢复就是找到这些宝贝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删除文件的时候,其实它并没有真正从我们的设备里消失哦,只是被标记为可以被覆盖的状态。
这就好像我们把东西放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它还在那,只是我们不太容易发现它了。
数据恢复技术就是能找到这个角落,把东西再拿出来。
还有啊,有时候设备出故障了,数据好像不见了,但其实它们可能还在那里,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找到它们。
这就好像宝藏被埋在了沙子下面,我们得用合适的工具把沙子挖开才能找到宝藏。
数据恢复技术有很多种呢。
有软件恢复,就像我们有了一个智能的小助手,能帮我们在设备里到处找丢失的数据。
还有硬件恢复,这就像是请了一个专业的挖掘队,能处理更复杂的情况。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数据恢复技术,那得有多糟糕啊!那些珍贵的照片、重要的文档,要是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那该多可惜呀!所以说,数据恢复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
总之,数据恢复原理与技术就是我们在数字世界里的救星,能帮我们找回那些不小心丢失的重要东西。
我们可一定要了解它,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
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电脑数据恢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恢复误删除、丢失或损坏的数据。
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对于平时使用电脑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本文将介绍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技术的运作方式。
一、数据恢复概述在开始介绍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据恢复的概念。
数据恢复是指通过专业的软件和技术手段,从储存设备中恢复被删除、丢失或损坏的数据的过程。
这些储存设备包括硬盘、固态硬盘、闪存驱动器等。
二、数据删除的原理在理解数据恢复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数据删除的原理。
当我们在电脑中删除一个文件时,实际上并不是将该文件从硬盘中彻底清除,而是通过修改磁盘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表信息,告诉操作系统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可以被重用。
因此,被删除的文件依然存在于硬盘中,只是无法通过正常手段访问到而已。
三、数据恢复的原理电脑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扫描存储设备,寻找并重建被删除或损坏的文件。
具体而言,数据恢复软件通过以下过程进行数据恢复:1. 扫描存储设备数据恢复软件会对存储设备进行扫描,找到已被删除或损坏的文件。
这个过程需要对存储设备的每个扇区进行逐个扫描,以寻找文件的数据结构和标识信息。
2. 重建文件结构当数据恢复软件找到一个被删除或损坏的文件时,它会尝试重建文件的数据结构。
这个过程包括恢复文件名、日期、大小等属性,并确定文件的存储位置。
3. 恢复文件内容一旦文件的结构被重建,数据恢复软件将尝试从存储设备中读取文件的内容。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能恢复文件的部分内容,这取决于文件的状况和存储设备的状态。
四、数据恢复的限制尽管数据恢复技术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恢复数据,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1. 物理损坏如果存储设备发生了物理损坏,如硬盘磁头损坏或磁盘驱动器无法正常工作,数据恢复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 被覆盖的数据当我们继续使用电脑并写入新的数据时,这些新数据可能会覆盖被删除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
数据恢复原理详解

数据恢复原理详解数据恢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用于从损坏、丢失或受损的存储设备中恢复数据。
无论是因为硬件故障、误操作、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原因,数据恢复都可以帮助用户恢复丢失的文件和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恢复的原理,以及一些常用的数据恢复方法。
首先,要了解数据恢复的原理,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分布方式。
当我们将文件保存在硬盘、闪存驱动器或其他存储媒介上时,操作系统会将文件划分为一个个的数据块,并将这些数据块存储在不同的扇区或页中。
每个数据块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操作系统能够准确地找到它们。
当文件被删除或存储设备受损时,其实际数据并没有被立即擦除或损坏。
相反,操作系统只是将文件系统的索引表中的相应条目标记为“删除”或“空闲”。
这意味着文件系统不再将这些数据块视为占用的,并且可以被新的数据覆盖。
但是,在数据被覆盖之前,这些标记为“删除”的数据块仍然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进行恢复。
数据恢复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数据采集和数据重建。
数据采集是指从损坏或受损的存储设备中读取数据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物理读取、逻辑读取或其他方法来实现。
物理读取是直接从存储设备上读取数据,而逻辑读取则是通过操作系统来读取数据。
数据采集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原始数据,以便在后续的数据重建过程中使用。
数据重建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可用文件的过程。
这包括解析文件系统的结构、还原文件的目录结构和文件分配表,以及将数据块组合成完整的文件。
数据重建需要依靠特定的算法和技术,根据数据的特征和结构来恢复文件。
例如,在恢复照片时,可以通过分析文件头和图像特征来确定图像文件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并将它们组合成完整的图像。
除了数据采集和数据重建,数据恢复还需要考虑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数据恢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数据块受损或缺失的情况。
为了确保恢复的文件能够正常使用,需要修复或补充这些损坏或缺失的数据块。
这可能涉及到数据的修复、数据的恢复或其他技术手段。
数据恢复的名词解释

数据恢复的名词解释在当今数字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无论是企业的商业数据、个人的照片和视频,还是学术研究的数据,它们都是珍贵的财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据恢复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数据恢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将已经丢失或损坏的数据重新恢复到正常可用的状态。
尽管技术细节可能复杂,但数据恢复的基本概念是相对容易理解的。
下面将对数据恢复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
1. 数据丢失和数据损坏数据丢失和数据损坏是导致数据恢复需求的两个常见原因。
数据丢失是指数据完全消失,无法被访问或找到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误删除、格式化、病毒攻击、硬件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数据损坏是指数据部分或完全受损,在其原有的形式下无法正常使用。
数据损坏可能是由于存储介质的物理损坏、软件错误、电力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2. 数据恢复的原理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寻找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并将其恢复到可用的状态。
数据恢复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数据恢复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这一步骤将涉及到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或硬件设备,对原始数据进行扫描和分析。
通过扫描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结构、文件系统等信息,技术人员可以确定丢失或损坏的数据的位置和状态。
2.2 数据重建与修复一旦已经确定了丢失或损坏的数据的位置,接下来就需要尝试恢复这些数据。
这可能会涉及到使用各种算法和技术来重建丢失的数据。
例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模式和结构,通过复制潜在的碎片文件来重建丢失的数据。
对于数据损坏的情况,修复可能会涉及到修复文件系统、恢复丢失的数据块等操作。
2.3 数据验证与保存一旦数据恢复成功,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数据的验证与保存。
数据验证是指对恢复的数据进行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和正确性。
保存是指将恢复的数据存储到可靠的介质中,以防止数据再次丢失或损坏。
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与原理

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与原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常常会遇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这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扰,更对个人和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据恢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原理。
一、数据恢复技术的应用领域1. 个人用户个人用户是数据恢复技术的重要应用对象。
个人用户的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是由于误操作、病毒攻击、硬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数据恢复技术可以帮助个人用户从磁盘、U盘、移动设备等存储介质中恢复误删除、被格式化或损坏的数据。
例如,当我们误删了重要的文件时,可以借助数据恢复技术将其找回,极大地方便了个人用户的日常使用。
2. 企业和组织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数据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
数据丢失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都是不可小觑的。
数据恢复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从各种存储介质中恢复数据,以应对硬件故障、系统错误、黑客攻击等造成的数据丢失。
同时,数据恢复技术还可以用于恢复服务器、数据库等关键系统的数据,保障企业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3.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研究者辛辛苦苦收集和整理的宝贵财富,因此数据恢复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无论是实验数据的丢失还是实验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科学研究的中断和结果的丧失。
借助数据恢复技术,科研人员可以从崩溃的设备、受损的存储介质中恢复数据,保障研究工作的进行。
二、数据恢复技术的原理1. 逻辑恢复原理逻辑恢复是指通过软件手段恢复因误操作、病毒感染等导致的数据丢失。
逻辑恢复主要是通过对文件系统的分析,找回被删除、被覆盖或被格式化的文件。
恢复软件通过扫描存储介质,识别已删除文件的文件头信息,然后根据文件剩余的数据进行恢复。
逻辑恢复技术适用于较为简单的数据丢失情况,但对于严重的物理损坏或磁盘故障则无能为力。
2. 物理恢复原理物理恢复是指通过硬件手段恢复因硬件损坏、磁头崩溃等造成的数据丢失。
数据恢复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数据恢复技术实践
硬盘数据恢复
技术原理
硬盘数据恢复主要基于存储数据的物理特性。当数据被删 除或因系统崩溃、病毒攻击等原因丢失时,其物理痕迹仍 然存在于硬盘上。数据恢复技术通过特定的软件和工具, 定位并提取这些物理痕迹,从而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
1. 数据扫描
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对指定硬盘进行全面扫描,识别出可恢 复的数据。
个人数据恢复案例
01
个人数据恢复案例 一
某用户不慎将重要照片删除,使 用数据恢复软件成功找回珍贵回 忆。
02
个人数据恢复案例 二
某学生因操作失误导致毕业论文 丢失,寻求专业数据恢复服务后, 顺利完成论文答辩。
03
个人数据恢复案例 三
某摄影师误格式化存储卡,经过 数据恢复技术处理,成功恢复了 珍贵的照片作品。
特殊数据恢复案例
特殊数据恢复案例一
某考古团队发现古老硬盘,通过先进的数据恢复技术 成功提取出珍贵的历史资料。
特殊数据恢复案例二
某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硬盘损坏,数据恢复专家成功 还原藏品信息,保护了文化遗产。
特殊数据恢复案例三
某法医实验室硬盘损坏,数据恢复技术协助警方成功 恢复了关键证据。
05
数据恢复的挑战与未来 发展
数据恢复的挑战
数据损坏的严重性
数据恢复的时效性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技术更新与变化
数据损坏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 起的,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 、病毒攻击或人为错误。数据 损坏的严重性可能因情况而异 ,从轻微的文件损坏到整个存 储设备的故障。
在数据丢失后,尽快进行数据 恢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时间 的推移,数据可能被覆盖或永 久丢失,导致恢复难度增加。
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一、引言数据恢复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损坏的存储介质中恢复丢失的数据。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用户,都需要这种技术来保护他们的数据不被损坏或丢失。
本文将介绍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二、存储介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存储数据的物理设备,例如硬盘、U盘、SD卡等。
这些设备都有自己特定的文件系统和分区表,这些信息保存在设备上,并帮助操作系统找到存储在其中的文件。
三、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用于管理存储介质上文件和目录结构的软件。
它定义了如何组织和访问数据,并提供了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操作的接口。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FAT32、NTFS、EXT4等。
四、数据恢复原理当存储介质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保存在其中的数据。
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数据仍然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技术来恢复。
1. 删除误操作当用户误删除一个文件时,该文件并没有真正从磁盘中删除,而只是被标记为可以被覆盖的空间。
因此,只要在文件被覆盖之前,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就可以将其恢复。
2. 格式化当存储介质被格式化时,文件系统的分区表和文件目录都会被删除。
但是,数据仍然存在于磁盘上,并且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软件来找回。
3. 硬件故障硬件故障可能导致存储介质无法读取或写入数据。
例如,硬盘的机械部件损坏、电路板烧毁等。
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硬件修复工具来解决。
4. 数据损坏数据损坏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不完整的写入操作或不良扇区等原因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恢复软件可以尝试从磁盘中读取和重建受损的数据。
五、数据恢复软件数据恢复软件是一种用于从存储介质中恢复丢失或删除文件的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扫描整个存储介质,并查找标记为可覆盖但未被覆盖的文件。
六、注意事项1.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务必备份您当前的数据。
2. 如果存储介质受到物理损坏,请不要尝试自行修复,而是寻求专业的帮助。
3. 在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时,请勿将其安装到您要恢复数据的存储介质上,以免覆盖现有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Defect(缺陷 缺陷) 缺陷
在硬盘内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称为 Defect。 如果某个磁头状态不好,则这个磁头 为Defect head。 如果盘面上某个Track(磁道) 不能被正常访问,则这Track为Defect Track. 如果某个扇区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正确记录 数据,则该扇区也称为Defect Sector. 可以认 为Bad sector 等同于 Defect sector. 从总的 来说,某个硬盘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称 这个硬盘为Defect hard disk.
8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G-list(增长缺陷表) (增长缺陷表
当然,G-list的记录不会无限制,所有的硬盘都 会限定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如火球系列限度是 500,美钻二代的限度是636,等等。超过限度, Automatic 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这就 是为何少量的“坏道”可以通过上述工具修复 (有人就概括为:“逻辑坏道”可以修复), 而坏道多了不能通过这些工具修复(又有人概 括为:“物理坏道”不可以修复)。
6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G-list(增长缺陷表) (增长缺陷表
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defect sector。 按“三包”规定,只要出现一个defect sector, 商家就应该为用户换或修。现在大容量的硬盘出现一个 defect sector概率实在很大,这样的话硬盘商家就要为售 后服务忙碌不已了。于是,硬盘厂商设计了一个自动修复 机制,叫做Automatic Reallcation。有大多数型号的硬盘 都有这样的功能:在对硬盘的读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 defect sector,则自动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替换该扇区,并 将该扇区及其替换情况记录在G-list中。这样一来,少量的 defect sector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20
低格过程分析
D. 对所有物理扇区进行重新编号。 对所有物理扇区进行重新编号。
编号的依据是P-list中的记录及区段分配参数(该参数决 定各个磁道划分的扇区数),经过编号后,每个扇区都 分配到一个特定的标识信息(ID)。编区(用户不必在乎永远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坏)。如 果这个过程半途而废,有可能导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区被 报告为标识不对(Sector ID not found, IDNF)。要 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编号过程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 进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逻辑参数(以 16heads 63sector为最典型)来进行低格,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 操作。
13
硬盘参数讲解
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硬盘有不同的初始化参 数集,以Fujitsu硬盘为例讲解内部初始化 参数的原理。 通过专用的程序控制硬盘的CPU,根据 BIOS程序的需要,依次读出初始化参数集, 按模块分别存放为69个不同的文件,文件名 也与BIOS程序中调用到的参数名称一致。
14
硬盘参数讲解
17
低格过程分析
A. 对扇区清零和重写校验值。 对扇区清零和重写校验值。
低格过程中将每个扇区的所有字节全部置零,并将每个 扇区的校验值也写回初始值,这样可以将部分缺陷纠正 过来。譬如,由于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不对应, 通常就被报告为校验错误(ECC Error)。如果并非由 于磁介质损伤,清零后就很有可能将扇区数据与该扇区 的校验值重新对应起来,而达到“修复”该扇区的功效。 这是每种低格工具和每种硬盘的低格过程最基本的操作 内容,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低格能“修复大量坏道” 的基本原因。另外,DM中的Zero Fill(清零)操作与 IBM 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样的功效。
数据恢复原理篇
1
硬盘修复——目前误区 目前误区 硬盘修复
1.硬盘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物理坏道不可修复。 坏道并不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可以分为按逻辑地址 记录的坏扇区和按物理地址记录的坏扇区。 2.硬盘出厂时没有坏道,用户发现坏道就意味着硬盘进入 危险状态。 每个硬盘出厂前都记录有一定数量的坏道,有些数量甚至 达到数千上万个坏扇区,相比之下,用户发现一两个坏道 算多大危险? 3.硬盘不认盘就没救,0磁道坏可以用分区方法来解决。 有相当部分不认的硬盘可以修好,而0磁道坏时很难分区。
硬盘参数讲解
上述参数仅仅是初始化参数的一小部分,盘片中记录 的初始化参数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硬盘的CPU在通电 后自动寻找BIOS中的启动程序,然后根据启动程序 的要求,依次在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读取相应的参数。 如果某一项重要参数找不到或出错,启动程序无法完 成启动过程,硬盘就进入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 用户可能看不到硬盘的型号与容量等参数,或者无法 进入任何读写操作。 近来有些系列的硬盘就是这个原因而出现类似的通病, 如:FUJITSU MPG系列自检声正常却不认盘, MAXTOR美钻系列认不出正确型号及自检后停转, WD BB EB系列能正常认盘却拒绝读写操作等。
7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G-list(增长缺陷表) (增长缺陷表 也有一些硬盘自动修复机制的激发条件要严格一些, 需要用某些软件来判断defect sector,并通过某个端 口(据说是50h)调用自动修复机制。比如常用的 Lformat, ADM,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 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数工具包中的wddiag, IBM Wipeinfo wddiag, 的DFT中的Erase等。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运行过后 消除了一些“坏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 Automatic Reallcation(当然还有其它原因),而 不能简单地概括这些“坏道”是什么“逻辑坏道”或 “假坏道”。 用查看G-list的专业工具运行过后就知 道,G-list将会增加多少记录!“逻辑坏道”或“假 坏道”有必要记录在G-list中并用其它扇区替换么?
15
硬盘参数讲解
这些参数一般存放在普通用户访问不到的位置,有 些是在物理零磁道以前,可以认为是在负磁道的位 置。可能每个参数占用一个模块,也可能几个参数 占用同一模块。模块大小不一样,有些模块才一个 字节,有些则达到64K字节。这些参数并不是连续 存放的,而是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读出内部初始化参数表后,就可以分析出每个模 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然,也可以修正这些参数, 重新写回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把一些 因为参数错乱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硬盘“修复”回正 常状态。
3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Bad cluster 坏簇
在用户对硬盘分区并进行高级格式化后,每个区都会建立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FAT中记录 有该区内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况和相互的链接关系。 如果在高级格式化(或工具软件的扫描)过程中发现某个 cluster使用的扇区包括有坏扇区,则在FAT中记录该 cluster为Bad cluster,并在以后存放文件时不再使用该 cluster,以避免数据丢失。有时病毒或恶意软件也可能在 FAT中将无坏扇区的正常cluster标记为Bad cluster, 导致 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 cluster包括若干个扇区,只要其中存在一个坏扇区,则整 个cluster中的其余扇区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M硬盘内部的基本管理程序
- PL永久缺陷表 - TS缺陷磁道表 - HS实际物理磁头数及排列顺序 - SM最高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 SU用户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 CI 硬件信息,包括所用的CPU型号,BIOS版本,磁头种类, 磁盘碟片种类等 - FI生产厂家信息 - WE写错误记录表 - RE读错误记录表 - SI容量设定,指定允许用户使用的最大容量(MAX LBA),转 换为外部逻辑磁头数(一般为16)和逻辑每磁道扇区数(一般为63) - ZP区域分配信息,将每面盘片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各个区域上 分配的不同的扇区数量,从而计算出最大的物理容量。
2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Bad sector(坏扇区 坏扇区) 坏扇区
在硬盘中无法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都称为 Bad sector。一个扇区能存储512Bytes的数据,如果在 某个扇区中有任何一个字节不能被正确读写,则这个扇区 为Bad sector。除了存储512Bytes外,每个扇区还有数 十个Bytes信息,包括标识(ID)、校验值和其它信息。 这些信息任何一个字节出错都会导致该扇区变“Bad”。例 如,在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每个扇区都分配有一个编号, 写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错就会导致这个扇区无法被访问 到,则这个扇区属于Bad sector。有一些Bad sector能够 通过低级格式化重写这些信息来纠正。
16
低级格式化
不同的工具所做的低格对硬盘的作用各不一样(进 行低格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多种:有用厂家专用设备 做的低格,有用厂家提供的软件工具做的低格,有 用DM工具做的低格,有用主板BIOS中的工具做的 Debug 低格,有用Debug工具做的低格,还有用专业软件 做低格…… )。 有些人觉得低格可以修复一部分硬盘 有些人则觉得低格十分危险,会严重损害硬盘。 我们认为低格是修复硬盘的一个有效手段。
5
硬盘缺陷——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修复相关概念 硬盘缺陷
P-list(永久缺陷表 永久缺陷表) 永久缺陷表
现在的硬盘密度越来越高,单张盘片上存储的数据量超过 40Gbytes. 硬盘厂家在生产盘片过程极其精密,但也极难 做到100%的完美,硬盘盘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厂家在硬盘出厂前把所有的硬盘都进行低级格式化,在低 级格式化过程中将自动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记录在P-list中。并且在对所有磁道和扇区的编号 过程中,将skip(跳过)这些缺陷部分,让用户永远不能 用到它们。这样,用户在分区、格式化、检查刚购买的新 硬盘时,很难发现有问题。一般的硬盘都在P-list中记录有 一定数量的defect, 少则数百,多则数以万计。如果是 SCSI硬盘的话可以找到多种通用软件查看到P-list,因为 各种牌子的SCSI硬盘使用兼容的SCSI指令集。而不同牌 子不同型号的IDE硬盘,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查看其 P-list要用针对性的专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