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第一章:生活中的劳动技巧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学习如何正确叠衣服、整理床铺;1.2.2 学习如何清洁房间、扫地、拖地;1.2.3 学习如何洗衣服、晾晒衣物。

1.3 教学活动:1.3.1 演示正确的叠衣服、整理床铺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1.3.2 演示清洁房间、扫地、拖地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1.3.3 演示洗衣服、晾晒衣物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劳动技巧。

第二章:厨房里的劳动乐趣2.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厨房里的基本劳动知识,提高烹饪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学习如何正确洗菜、切菜;2.2.2 学习如何烹饪简单的菜肴;2.2.3 学习如何摆放餐具、整理餐桌。

2.3 教学活动:2.3.1 演示正确的洗菜、切菜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2.3.2 演示烹饪简单菜肴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2.3.3 演示摆放餐具、整理餐桌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厨房里的基本劳动技巧。

第三章:环保劳动教育3.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3.2.1 学习如何分类垃圾;3.2.2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用电;3.2.3 学习如何保护植物。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学生跟随操作;3.3.2 进行节约用水、用电的实践活动;3.3.3 带领学生去植树、保护植物。

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

第四章:手工制作劳动4.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2 教学内容:4.2.1 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4.2.2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4.2.3 创作自己的手工艺品。

4.3 教学活动:4.3.1 演示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4.3.2 学生自由创作手工艺品;4.3.3 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打扫校园教学⽬标:1、通过劳动,提⾼学⽣的动⼿能⼒与实践能⼒。

2、在劳动中培养学⽣的责任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不同的地⽅采⽤不同的劳动⼯具教学准备:⼤扫帚,⼩笤帚,拖把,簸箕,铁锹,洒⽔壶,⽔盆,抹布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要靠我们的创造和保持。

打扫校园是每个同学应尽的义务。

⼆、讨论交流⼤家先说⼀说⾃⼰打扫校园的经历和感受A:打扫校园很⾟苦,我们要注意保持校园整洁。

B:垃圾要分类存放。

C:要选⽤合适的⼯具。

三、打扫校园在做卫⽣打扫时,不同的地⽅采⽤的⽅法和⼯具也不⼀样。

1、硬化地⾯硬化地⾯可以⽤⼩笤帚扫,⾛廊、过道可以⽤拖把拖。

2、⼟质地⾯⼟质地⾯清扫前,要先把杂物捡⼲净,拔出地⾯上的杂草,不平整的地⽅要⽤铁锹铲铺平整。

扫的时候不要⽤⼒过猛,可以提前洒⽔。

3、整理花坛整理花坛主要是拔除杂草,把落叶埋到⼟层下,并给花草浇⽔。

4、清理墙壁针对墙壁上,树⼲上乱涂乱画的污痕,要先⽤⽔浸湿,过会⼉再⽤抹布擦除。

四、实践活动分组打扫我们的教室和清洁区,看看哪⼀组做得⼜快⼜好。

五、拓展活动1、将垃圾先分类,再分别投放到合适的垃圾桶⾥。

2、不再利⽤的垃圾要及时回收。

⼆、折餐⼱花教学⽬标:1、学习折餐⼱花,提⾼学⽣的动⼿能⼒。

2、提⾼学⽣的审美能⼒并教会学⽣热爱⽣活。

教学重点:餐⼱的不同折法教学准备不同材质的餐⼱或⼿绢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同学们,把⼀块块普通的餐⼱折叠成赏⼼悦⽬的餐⼱花,摆放在餐桌上,既美化餐台,⼜调节⼼情、增加⾷欲。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款餐⼱花的折叠⽅法。

⼆、基本折法1、折单瓣荷花第⼀步:将餐⼱对折两次。

第⼆步:按图⽚所⽰,将实,虚线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捏折。

第三步:将底⾓按虚线(约在餐⼱的三分之⼀处)向上折,然后放⼊杯中。

第四步:打开四个⾓,整理成型。

⽼师边做⽰范边讲解。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篇一】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篇二】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篇三】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学生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2.娤拎带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学生练习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三.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优劣四.课堂交流扩张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五.课堂总结【篇四】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奇妙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准备:普通绒线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学生尝试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2.起伏编织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学生尝试: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教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学生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篇五】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茶杯套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手工制作、简单维修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技工具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劳技工具及其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教学内容:介绍锤子、螺丝刀、胶水等基本劳技工具,演示工具使用方法。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手工工具,制作简单的工艺品。

教学内容:学习剪、折、粘等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简单的工艺品。

3. 第三课时:植物种植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学会种植一种植物。

教学内容:学习植物种植方法,动手种植一盆植物。

4. 第四课时:简单维修教学目标:学会简单的维修技巧,能够修复一些日常用品。

教学内容:学习螺丝的拆卸与安装,动手修复一个损坏的玩具。

5. 第五课时:环保意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讨论环保问题,提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五、教学资源1. 劳技工具:锤子、螺丝刀、胶水等。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植物种植工具:铲子、水壶等。

4. 损坏的玩具或其他日常用品。

5. 环保相关资料。

六、第六课时:简易木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木工知识。

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如锯子、凿子、砂纸等。

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木工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木工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演示如何使用锯子、凿子和砂纸等工具。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家务劳动、手工制作、种植养护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学习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基本家务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习惯。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技能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串珠等。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第三课时:种植养护技能学习基本的种植养护知识,如播种、浇水、除草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4. 第四课时:厨艺技能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面条、炒菜、制作凉菜等。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饮食观念。

5. 第五课时: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等。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技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劳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技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实际操作的准确性、熟练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家务劳动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种植工具、烹饪器材等。

3. 课件:交通安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第六课时:环保意识与实践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七、第七课时: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团队游戏、讨论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第一章:纸艺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纸艺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制作纸花、纸飞机等纸艺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纸艺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3. 示范:演示如何制作纸花、纸飞机等作品。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纸艺作品。

5.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第二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织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围巾、帽子等。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编织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3. 示范: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编织作品。

5.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第三章:烹饪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制作简单的烹饪作品,如炒菜、煮面等。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烹饪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3. 示范: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烹饪作品。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烹饪作品。

5.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章:环保手工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作品。

2. 制作环保手工作品,如废旧瓶子改造、纸盒制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展示环保手工作品。

2. 讲解:讲解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作品。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第一章:纸工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掌握基本的纸工制作技巧。

2. 通过纸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纸飞机、纸船等纸工作品。

教学步骤:1. 讲解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纸飞机、纸船的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二章:简单木工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锯子、锤子等基本木工工具。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学会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如小木桌、小木椅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简单木工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三章:陶艺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掌握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花盆、小动物等。

教学步骤:1. 讲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章:编织与钩针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编织与钩针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简单的编织与钩针作品,如围巾、帽子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编织与钩针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五章:电子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基本电子元件,了解简单的电子电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

2. 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如电子小夜灯、电子蜂鸣器等。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劳技概述1. 了解劳技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劳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手工制作1. 学习纸工、泥工、布工等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2. 完成手工作品的创作和展示。

第三章:劳动工具的使用1. 学习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掌握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常识。

第四章:家庭劳动1. 学习家庭常见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第五章:农业知识1. 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如农作物种植、养殖等。

2. 体验农耕活动,感受劳动的辛勤和乐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技知识和技能。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劳技下册》2. 教具:讲解PPT、手工制作材料、劳动工具、农作物种植基地等。

3. 参考资料:相关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案例、故事等。

六、第四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家庭日常清洁、衣物洗涤、烹饪等基本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家庭劳动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家庭劳动技能,学生跟随操作。

2.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家庭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家庭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网袋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过程:(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

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⑺依次往下编,最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绳头,合拢打个结,并修剪整齐。

⑻将口袋绳两头连结起来,完成编织。

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

如:⑴对折线绳骑搭在口袋绳上时,可边骑搭边打结,搭一根打一个结。

⑵将线绳对折后双股骑搭在口袋绳上,将并拢的双线头从对折口中穿过,拉紧。

⑶先打好数排结,再设法把袋口绳围成环状(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用手撑着),一排排首尾合拢完成。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评比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网袋,大家议一议这些网袋好在哪里,并请他们说说编网袋的收获、体会。

(四)拓展活动1、想一想: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怎样掌握网袋眼的大小?2、课余收集一些不同质地的线绳,根据需要编结不同式样的网袋。

常见的金属制品和常用的金工工具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金工工具一套。

2、学生准备:相关的金工工具及信息资料或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金工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制品,激发兴趣1、出示金属工艺品,供学生欣赏。

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吗?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由金属制成的工艺品。

(二)介绍、交流,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1、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作成的?是用什么金属制作成的?你知道哪些金属?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⑴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金属和金属制品的图片资料。

⑵介绍、交流金属的相关知识(种类、特性、用途等)。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那么,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它又是怎么制成金属制品的呢?让我们来观看一下录象片段,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及金属物品的制作过程。

(观看录象片断)(三)自主探究,认识常用的金属工具1、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金属及金属制品的知识。

把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物品常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2、出示常用的金工工具,请学生指认自己知道的工具,说出工具名称。

3、你们知道这些工具的用处和具体用法吗?4、试比较常用金工工具与我们学习过的木工工具的联系与区别。

⑴比较:羊角锤与小铁锤;G形夹与台钳。

⑵请学生演示部分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金属、金属制品及常用的金工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

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制作金属制品时,要用到铁捶、起子、钳子、锉刀、锯子、扳手等金工工具。

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了解一些金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节课,我们将要用到这些工具来制作小金属制品,学习最基本的金工技术。

纸编彩蝶一、教学目的: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细心地把编织线从上到下依次切开。

2、难点:编时,露出纸条的颜色与底条色点上的颜色相同。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编彩蝶图及其他纸编图案。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一幅图案。

四、教学模式:"四步创造"教学模式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目标1、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完成一幅图画,你会用哪些方法呢?2、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新的作图方法,那就是用彩色纸条编图画。

(出示已完成的纸编图案)。

这种画独具一格,别有情趣,你们一定会喜欢,想学吗?3、板书:纸编彩蝶(二)示范授知,指导方法1、录相演示纸编彩蝶的制作进程。

2、学生观看后,说说你看慢了哪一步骤。

还有哪一步没懂?3、板书:一、设计画面。

二、切割编织线。

三、编织画面。

四、折叠画框。

4、重点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不懂的地方再播放一遍。

(三)组织训练,动手实践1、运用方法,五人一组动手制作彩蝶图。

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音乐,营造制作氛围。

2、学生如遇到困难,教师及时帮助或纠正错误,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

(四)作品展示,评议创新1、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2、小组评议纸编彩蝶的成败。

3、启发创新:除了纸编彩蝶外,我还可以利用纸条编出其他丰富多彩的图案。

4、小组讨论,设计其他纸编图案后分工合作完成纸编图案。

5、评各组完成的纸编图案,由组长谈谈作品制作设想成功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

6、今天同学们掌握了纸编图案的方法,每组同学完成的作品都很好。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计制作其他图案的纸编彩画,并将作品展览出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穿编一、教学目标:1、通过此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经纬编织的方法。

2、了解有关穿编的知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穿编作品后,生能通过仔细观察及动手做做,掌握其中两到一种穿编的方法。

三、教学具准备:师:准备各种彩色纸条\穿编作品\多媒体课件\事物投影仪等。

生:生活中的穿编生活用品、废旧报纸、彩色纸条、安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一) 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生活用品(实物与电教相结合)了解穿编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阶段:{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编织物品,师从制作材料和艺术价值方面引导学生对穿编物品进行鉴析}。

师:首先老师先给大家来表演一个魔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从1数到10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师利用这段时间穿上穿编的披肩戴上编织的帽子配上编织的袋子)。

时间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有什么变化?师播放课件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经典的穿编艺术品。

总结:1 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金属.草芒.木片.毛等。

2 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 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范例,生研究其制作方法发展阶段:{生自学穿编技能,在尝试过程中了解纸条交错穿插的规律,在练习中如有疑问可先与同学探讨,不能解决的可在向老师请教。

主要是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摸索,学会老师提供的几种穿编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看了那么多穿编制成的物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来做做,体验一下穿编的乐趣!生:想.师:老师做了两个用废旧纸条编织的装饰品,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猜猜老师是怎么样把它们制作完成的.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也可以自己动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穿穿编编.看看你能找到穿编的方法吗,想明白的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纸编装饰品(一平面作品二立体作品)生观察讨论或自己动手做一做,师巡视与学生一起交流.(有学生琢磨出了方法)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穿编方法,说制作过程(师生互动,在交流讨论中,纠正制作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几种最基本的穿编方法)1 上下式(课件演示)2 波浪式3 旋转式4 交叉式师:老师的这两个穿编装饰品中有好多的穿编方法,单用一种穿编方法显得比较单调,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就体现的丰富多彩一些,那就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多种方法制作出好看的纸编作品来。

师:穿编方法我们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要注意的是平面和立体制作时步骤和重点,同学们一起来说说看-------(三) 讨论简单物品的编织总结阶段{师组织学生分析几种生活用品的穿编制作,归纳穿编过程和穿编要点.}如:杯垫。

(平面的穿编较容易,可在花色图案上多加思考)如:墨水盒。

(立体的穿编相对较难,制作时可结合课本的技巧图例,用合作的方法可以减少制作时的困难.)以上由师生共同完成。

(四) 提出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实践阶段{师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到两件彩纸编织物品,编织方法最少要两种,图案编织注意和谐,可以相互合作也可自己完成。

}学生根据所带的材料,运用穿编的方法制作一装置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篮子,包,杯垫等)。

(五)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六) 学生中有作品出现,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相互交流。

师组织学生自评: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样?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七)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用绳带穿编装置品,(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用绳带进行穿编的装置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 整理教室家政——编织一、教学目标:1、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三、教学重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难点: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五、教学过程:1、欣赏与观察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

大家先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

(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

(多媒体课件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挑花图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穿编艺术原理,学习图案的几何画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挑花图案。

二、教学重难点:1、讲解挑花的艺术原理、用途、设计方法和步骤。

2、确定简笔画内容后,怎样设计明确而美观的挑花图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1、带有挑花图案的生活用具若干。

2、范图若干幅。

3、设计软件:Animator Pro 二维计算机绘画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