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下劳技教案范文

五下劳技教案范文劳技教案:我会做凉皮一、教学目标1.了解凉皮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的能力。
3.通过制作凉皮,培养学生爱劳动的精神和学习乐趣。
4.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1.了解凉皮的制作过程。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凉皮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凉皮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凉皮的产地、原料和制作方法。
2.呈现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凉皮的制作过程,分析不同的步骤和原料的使用,并做相关的示范。
3.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选料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4.合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工合作,制作出一份完整的凉皮。
5.总结学生讨论凉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总结制作凉皮的要点。
6.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凉皮进行展示,并向同学讲解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7.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讲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资源和方法1.教学资源:凉皮的原料、制作工具和食材。
2.教学方法:示范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操作和问题导向。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凉皮的制作技巧和口感,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品尝和感受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凉皮的制作方法。
5.在评价学生时,除了注重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中表现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延伸。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篇一】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篇二】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篇三】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学生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2.娤拎带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学生练习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三.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优劣四.课堂交流扩张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五.课堂总结【篇四】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奇妙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准备:普通绒线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学生尝试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2.起伏编织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学生尝试: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教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学生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篇五】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茶杯套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最新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最新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2、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金属制品与金工工具之间的关系。
二)讲解知识,介绍金工工具1、介绍金工工具的种类和作用,如锤子、钳子、剪刀、钻头等。
2、详细讲解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锤子有不同的形状和材质,可以用来锤打、整形、刻印等。
3、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工具的形状、质感和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体验金工制作1、向学生介绍金属制品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如冷锻、热锻、冲压、焊接等。
2、让学生动手操作金工工具,制作简单的金属制品,如钥匙扣、书签等。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评价,分享经验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金属制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和研究。
五)拓展延伸,探究应用1、让学生探究金属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门锁、家具、电器、汽车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金工工具制作更加实用和美观的金属制品,如手表、首饰、工艺品等。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发挥金工工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教师手持纸编彩蝶图,向学生介绍图案的构成和编织方法。
3、指导学生按照图案进行编织,注意线条的顺序和颜色的搭配。
三)自主操作,巩固技能1、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图案,准备彩色纸条进行编织。
2、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注意细节和技巧。
3、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自主完成作品。
四)展示评价,提高审美能力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总结反思,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编织的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
2、教师提出拓展思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案进行编织。
3、教师可以展示其他纸编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四步创造"教学模式,通过激趣导入、示范授知、自主操作、展示评价和总结反思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纸编彩蝶的制作技巧,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介绍各种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强调劳动安全知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劳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进行劳动安全知识问答,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2. 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劳动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学活动:1. 分组进行家庭劳动技能的实际操作,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劳动计划,互相学习和鼓励。
第三章:学校劳动岗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劳动岗位,培养学生承担学校劳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学校的劳动岗位,如清洁员、绿化员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学校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劳动岗位,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2. 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劳动的种类,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活动:1. 观看社会劳动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等社会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第五章:创意劳动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如自制工具、改进工艺等。
劳动与技术五下教案心锁环

劳动与技术五下教案心锁环教案标题: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1.学会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与珍惜,理解劳动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2.学会使用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笔、教具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工具箱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引出本课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劳动与技术,劳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们知道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吗?”二、呈现(1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劳动场景,询问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2.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劳动的定义和分类,并对不同的劳动进行解释和举例。
三、讲解(20分钟)1.教师以农民劳动为例,向学生介绍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和技术。
2.解释和演示一些常见的农具,例如锄头、镰刀等,并教给学生正确使用方法。
四、实践(30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小组合作进行花坛修整、菜园杂草清理等。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正确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实践活动,加深对劳动工具使用的理解与熟悉。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概括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2.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发表对劳动的看法,强调劳动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庭成员的劳动情况,并写下观察感受。
2.教师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前交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劳动的定义与分类,了解了不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掌握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关系;2.常见劳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劳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1.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掌握并熟练使用常见劳动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关系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已经了解到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技术,并引导学生思考二者的关系。
2.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关系,以及技术在劳动中的作用。
通过示例、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身边的劳动和技术,并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结果。
4.概念总结(5分钟):对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常见劳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劳动工具,并提问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分类。
2.分类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一些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让他们进行分类讨论,并找出各类劳动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操作实践(20分钟):准备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如锤子、扳手、铁锹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4.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总结不同类别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1.组织活动(15分钟):选择一种适合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清扫、花坛整理等,让学生分组参与。
每个小组负责一项具体任务。
2.实施活动(30分钟):学生按照分配的任务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教案(全册)

五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教案(全册)五年级劳动教案(全册)缝补衣服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缝补衣服的方法,受到酷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准备:针、线、布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通过《周总理的寝衣》讲述一件故事,引出缝补衣服的重要性。
2.导入主题:即使衣服破了,我们也应该自己动手拿起针线缝补。
3.讨论:缝补衣服的步骤有哪些?4.反馈:穿针引线、打结、选取碎布片、缝补。
5.用手针缝补衣物应注意的事项:选用适合的针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线步要均匀,针路要平直;缝补完毕后要打结。
6.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用布做小花鹿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制作小花鹿,学生能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针线、剪子、棉花、钮扣等。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2.讨论:读课文,看看步骤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3.交流:制作方法:画出图样;缝制各部件;填充小花鹿;装饰使其更漂亮。
注意事项:缝耳朵时要小心;填充棉花时要均匀、饱满;不要弄伤手指。
4.自由缝制小花鹿。
5.展示制作成果。
收录机的利用教学目标:认识收录机的重要功能,会正确地使用收录机。
教学准备:收录机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2.熟悉功能开关:收音;放音;录音。
3.让个别学生到教台上讲解。
4.实践:利用对讲录音;对电台节目进行录音。
5.交流实践心得。
晒衣架的制作教学目标:熟悉各类晒衣架的制作,会制作一样的晒衣架。
教学准备:铁线、钳子、晾衣架教学过程:1.出示各类晒衣架的样式。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晒衣架。
3.讨论材料和工具:铁丝;塑料套管;钳子。
4.讨论制作过程:塑料管套好铁丝;用铁钳将铁丝弯成形状;拧紧接口。
5.自由制作,小组评议。
6.总结。
家具的保养教学目标:1.谈话:了解家庭中需要保养的家具。
2.家具保养方式: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倾斜和摇晃,不能在顶部放置重物;避免暴晒,及时修理;竹制家具要注意杀灭蛀虫;皮制家具要避免被尖硬或被发热的物品烧坏,烫伤表面;金属家具要经常擦拭,多喷蜡防锈。
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单元一:手工制作第一课时:制作纸风车- 目标:通过制作纸风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教学内容:- 材料:彩纸、铜线、剪刀、胶水。
- 制作步骤:1. 根据模板剪下彩纸的形状。
2. 折叠彩纸,固定好形状。
3. 用胶水粘贴铜线,作为风车的支撑和转动轴。
4. 利用胶水将彩纸粘贴成风车的形状。
-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结合学生自主制作。
- 教学评价:- 学生按要求制作出纸风车。
- 能够合理运用工具,并注意安全。
- 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纸风车。
单元二:简单的家常料理第三课时:制作水果拼盘- 目标:教会学生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意识。
- 教学内容:- 材料:苹果、橙子、香蕉、刀具。
- 制作步骤:1. 洗净水果,去除果皮。
2. 把水果切成块状。
3. 将切好的水果摆放在盘子中,形成美观的水果拼盘。
-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结合学生自主制作。
- 教学评价:- 学生按要求制作出水果拼盘。
- 切割水果时注意安全,刀具使用正确。
- 拼盘美观且合理搭配。
单元三:常见家居故障的维修与处理第五课时:织边绣花- 目标:培养学生的手工织边绣花能力,让他们了解简单家居故障的处理方法。
- 教学内容:- 材料:布料、线、针。
- 制作步骤:1. 选择一个布料,并将其折叠成适当大小。
2. 使用线和针进行织边绣花,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图案。
-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结合学生自主制作。
- 教学评价:- 学生按要求完成织边绣花作品。
- 织边绣花线路清晰,线与针使用正确。
- 创作了有创意和个性的织边绣花作品。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的部分示例,供参考使用。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技能第1课插花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插花的一些知识,花名、花语、插花需要的工具、插花方法等。
2、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难点:插花的艺术性和技巧。
课前准备: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喷雾器、花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大家喜欢吗?(播放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婚礼中一种高雅的礼品。
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出示课题:插花)二、新授(一)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世界上有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二)演示插花步骤:1、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
要讲究意境:如以松表示高洁、长青、刚强等主题;以竹表示清高、平安等主题;梅表示孤高、迎春等题材。
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
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2、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
我以扇形为例。
3、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4、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也就是确定视点中心,困此,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
我选用非洲菊。
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5、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
配花的选择要根据主花而定,不要杂、多,只起点缀作用。
我选用康乃新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学生制作: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
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选择插花容器和花材。
在大家插花之前,我有个要求:请给作品起出名字,并派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立意构思及寓意。
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四)作品展评: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
你们比较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作者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四、教师小结。
五、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2课电冰箱的使用教学目标:1、让学了解双门电冰箱的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用途。
2、学习双门电冰箱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双门电冰箱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一)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什么方法冷藏食品?学生交流发言。
(二)引入新课:电冰箱的使用二、探究学习(一)学生自学教材8-12页内容。
(二)教师出示双门电冰箱图片,介绍双门电冰箱的结构。
(三)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双门电冰箱主要部件的用途。
(四)全班交流。
(五)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电冰箱的使用方法。
教师强调合理地存放食物是正确使用电冰箱的技术要点。
(六)教师介绍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家里的电冰箱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改进。
第3课钢笔的修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钢笔常见的问题。
2、让学生学会修理钢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应用钢的修理方法进行修理钢笔。
课前准备:有毛病的钢笔数枝,零号砂纸1张,蜡烛一根,火柴1盒,小针1根,刀片1片,旧牙刷1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一)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己的钢笔出现过哪些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二)引入新课:板书“钢笔的修理”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一)让学生自学教材第17、18页内容。
(二)师质疑: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钢笔常见的问题?(三)学生现在组内交流,在全班汇报。
1、钢笔不出水或出水不畅;2、钢笔漏水;3、笔尖刮纸。
(四)学生介绍钢笔常见问题的修理方法。
(五)教师介绍强调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动手实践修理钢笔。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4课水龙头漏水的修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水龙头的构造。
2、让学生学会水龙头的修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水龙头的修理方法。
课前准备:胶皮垫圈已损坏的普通水龙头1个,扳手1把,剪刀1把,厚胶皮1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一)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来水龙头漏水的情况,它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学生说一说。
(二)引入新课:板书“水龙头漏水的修理”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一)教师出示水龙头的剖面图,介绍水龙头的构造。
(二)学生在图上找一找水龙头的相关部件,同时说一说相关部件名称。
(三)学生自学教材第23-25页“步骤方法”。
(四)学生介绍修理水龙头的步骤方法。
(五)教师介绍修理水龙头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修理水龙头。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教师适时点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回家亲自修理损坏的水龙头。
第5课自行车保养的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自行车的构造和相关部件。
2、学会自行车的保养方法,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教学重难点:学会自行车的保养方法。
课前准备:自行车结构图及各部分名称说明图。
需要保养的自行车1辆,扳手1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一)教师谈话:同学们都喜欢骑自行车,谁知道自行车怎样保养?(二)引入新课:板书“自行车的保养方法”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一)介绍:出示自行车结构图,介绍自行车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二)学生自学教材第29-31页的内容。
(三)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行车的保养方法”(四)在全班交流:1、保持清洁。
2、保护轮胎和油漆部件。
3、检查螺丝。
4、加润滑油。
(五)教师讲解强调保养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六)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教师适时点评并小结。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学生回家在无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独立对自己的自行车进行保养。
第二单元种植技能第6课玉米种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到一些种植玉米的知识。
2、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种植玉米,体验劳动的甘苦。
教学重难点:学到一些种植玉米的知识。
课前准备:玉米种子、1株盆栽玉米。
教学过程:一、利用实物或挂图向学生讲述课文,使学生学到下列一些初步知识。
(一)知道玉米的种子和植株的样子。
(二)知道玉米有什么用途。
(三)了解我省适宜在什么时候种玉米。
(四)懂得怎样翻挖土地。
(五)懂得怎样播种。
(六)懂得怎样定苗。
(七)掌握田间管理方法。
(八)学会人工辅助授粉。
(九)学会采收玉米。
二、布置学生进行种植实践活动(一)可分发种子让学生回家用花盆活动。
(二)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学校的种植园地中完成种植过程。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做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7课玉米人工辅助授粉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玉米人工授粉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玉米人工授粉的方法和时机。
教学难重点:学生掌握玉米人工授粉的方法和时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一)介绍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作用。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授粉的不足,使植物授粉从偶然变为必然,从而减少植物果实的缺粒。
(二)出示课题:玉米人工辅助授粉(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8—49的内容和要求二、探究学习(一)学生现在小组里交流自学成果。
(二)全班交流。
1、怎样对玉米进行采粉?2、怎样对玉米进行授粉?(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1、授粉的时间与时机:雌花花丝露出后1-2天内;花的颜色较为鲜艳时。
2、雌花的生长不同步,所以玉米开花末期应在授粉1-2次。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回家后到玉米开花时,进行玉米人工授粉实践活动。
第8课花卉的繁殖教学目标:1、掌握花卉繁殖的含义与意义。
2、知道花卉繁殖的分类。
3、了解花卉繁殖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难重点:压条繁殖的具体做法及操作过程。
课前准备:几盆花(可利用教室窗台上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科学课里曾经学习过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谁来给大家说说?(学生回答:胎生、卵生、自身分裂、孢子等方式)明确它们可归纳为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花卉的繁殖也分为这两种方式,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花卉的繁殖。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讲述)花卉繁殖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教师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节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一:有性繁殖就是种子繁殖,通过播种来繁殖新个体;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新个体,分为扦插、压条、分生、嫁接等方法。
问题二:压条繁殖的方法压条繁殖是将木本植物的枝茎埋入土中,给予生根条件,待它生根后,再将其与母体切断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植株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扦插、嫁接不易成活的植物,有时用于一些名贵、稀有花卉。
压条繁殖分为曲枝压条、堆土压条、高空压条。
(三)材料工具及步骤方法见课本(四)压条后的管理:1、埋压实时要压紧实,防止弹出土。
2、压条后立即浇水保持基质湿度。
3、压后常松土,保持通气促进生根。
4、切断与母体的时间应因生根的时间而定,有些当年,有些次年切。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能概括内容即可。
四、展示评比、交流收获(一)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二)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三)请制作的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第9课无土栽培(一)——幼苗的培育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无土栽培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学会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幼苗。
教学难重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