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最新完整版)-(6105)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
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
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
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
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
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
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
在演示头部粘贴的时候,强调一下,眼睛、嘴巴、脸先粘到头上,并且是粘在布的这一面,因为我们制作的是布贴娃娃,所以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用布做成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将布的这一面朝外;提问学生为什么课件演示先粘手、腿,后粘裙、鞋;讲解头发怎样粘。
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最新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最新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今天我当家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的概念。
2.关注饮食健康。
教学准备:1.收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资料。
2.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
二、知识应用1.研究如何鉴别熟食、水果和冷饮的质量。
2.组织讨论,交流意见。
三、内容升华1.展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
2.通过观察图片和日常生活现象,认识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相互关系。
2.设计食谱教学目标:1.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能够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通过亲自烹饪可口的饭菜,关注饮食健康。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关注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二、问题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合理营养的科学道理。
2.根据学生对合理营养的见解,板书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搭配合理、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内容。
三、知识应用1.展示一份学生设计的午餐食谱。
2.组织讨论,评价午餐食谱的合理性。
3.介绍“为长辈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活动并展示评价情况。
四、课后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交流研究收获。
3.我来露一手教学目标:1.学会烹饪一些简单的家庭菜。
2.通过亲自烹饪可口的饭菜,关注饮食健康。
教学准备:食材若干。
教学过程:一、谈话:讨论常见的面类及自己会煮的面类。
二、研究烹饪技能,制作拌面、紫菜蛋汤、拌空心菜和青菜炒肉片。
烹调过程举例:青菜炒肉片。
首先切好肉片,然后滚好菜心。
接着起油锅,炒肉片和菜心。
最后调味即可。
在课堂上出示菜谱,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制作小书签的方法和用途,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激发热爱劳动和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掌握制作书签的方法,并动手制作书签。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用彩色纸条贴出精美的图案,以及学会打装饰绳结扣。
为了准备好本节课,需要准备制作书签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彩色纸、卡纸、剪刀、美工刀和固体胶。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

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篇一】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加生活的乐趣,培育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预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涌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争辩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留意:模具的外形要简约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外形: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留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确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径直在阳光下暴晒,否则简约裂开)四.作品展示1.同学作品展示,评价沟通2.请个别同学进行阅历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篇二】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疼惜花草树木,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同学难以把握教学预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削自然灾难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进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由于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削,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控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奉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削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四周挖成高15�C20cm 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取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末盖土成丘(留意:第一次浇水时确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沟通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对比,我们应当做些什么事情呢?2.同学沟通争辩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当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同学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篇三】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致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加强同学的动手技能,设计技能,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致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同学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酷爱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2.�狭啻�①老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同学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老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同学练习留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选择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留意图像色调三.作品展示同学作品展示评价优劣四.课堂沟通扩张1.作品评价:应留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控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五.课堂总结【篇四】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奇异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进展同学的动手技能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运用的针法,依据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预备:一般绒线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测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老师示范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同学尝试①同学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2.起伏编织老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同学尝试:同学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老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依据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同学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转变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篇五】五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茶杯套教学目标:1.观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劳动实践五年级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劳动实践的意义,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
-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 介绍劳动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 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2. 劳动技能:-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种植等。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3. 团队合作:- 设计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吗?劳动有什么意义?2. 故事导入:- 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价值。
(二)新课讲解1. 劳动的意义:- 讲解劳动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劳动?2. 劳动技能:-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
-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团队合作:- 设计团队合作活动,如分组打扫教室、种植花草等。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
(三)实践操作1. 打扫卫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教室打扫实践。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2. 整理物品:- 教师示范如何整理物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 引导学生注意物品的分类和摆放。
3. 种植花草:- 教师讲解种植花草的步骤和方法。
- 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
(四)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体验,交流心得体会。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意义和收获。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讲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教授学生如何整理书包和书桌。
演示如何扫地、拖地和擦窗户等家务劳动。
3. 第三课时:学习劳动安全知识讲解劳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避免受伤。
4. 第四课时:体验劳动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劳动实践,如打扫教室、种植花草等。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
5. 第五课时: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反思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己在劳动中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采用演示法,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收获。
4. 采用分享法和反思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劳动体验,并思考劳动的价值。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体验,评价学生的感受和认识。
3. 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安全教育视频资料。
2. 劳动工具和材料,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3. 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表。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受伤。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参与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六、第六课时:探索不同职业的劳动引入不同的职业和他们的劳动内容,如医生、教师、农民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要求和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劳动都是社会运转的重要部分。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介绍各种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强调劳动安全知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劳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进行劳动安全知识问答,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2. 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劳动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学活动:1. 分组进行家庭劳动技能的实际操作,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劳动计划,互相学习和鼓励。
第三章:学校劳动岗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劳动岗位,培养学生承担学校劳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学校的劳动岗位,如清洁员、绿化员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学校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劳动岗位,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2. 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劳动的种类,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活动:1. 观看社会劳动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等社会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第五章:创意劳动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如自制工具、改进工艺等。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铁锹等。
2. 讲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强调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其名称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中使用劳动工具的经验。
3.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进行劳动工具使用的小组竞赛,提高兴趣。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强调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练习掌握这些技能。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如打扫教室、整理图书馆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劳动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师提供一些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建议,如制定劳动计划、定时检查等。
4. 学生制定自己的劳动计划,并在教师的监督下执行。
第四章:学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家庭劳动技能,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讲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教学过程一、聆听《劳动歌》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
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 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
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教案今天我当家1注意食品卫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品卫生安全。
2、关心饮食和健康。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2、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言: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相关的食品安全。
表演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星期一的早晨,小刚不吃早餐去上学,在升旗仪式上晕倒了,被送到校医室,,认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
二、知识应用1、熟食的鉴别、水果类食品的鉴别、冷饮的选购。
2、组织讨论交流。
三、内容升华1、展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相互关系。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2设计食谱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能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通过亲自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饮食和健康。
重点和难点重点:关注合理营养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言: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合理营养。
二、问题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归纳学生对合理营养的见解并板书:一日三餐 , 按时进餐 , 每餐食品要搭配合理 , 饮食多样化 , 不偏食 , 不挑食 ,不暴饮暴食。
2、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表述自己对合理营养的见解。
懂得合理营养的科学道理。
三、知识应用1、展示一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 三人份量 ): 炒肉丁、蒸排骨(排骨500 克)、清蒸鲫鱼(鲫鱼 400 克)、炒豆芽(豆芽 250 克)2、组织讨论:这份午餐设计合理吗?3、分组讨论、交流评价该午餐食谱的合理性。
4、介绍本班开展“为长辈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活动的情况,展示老师、学生、家长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四、课后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3我来露一手教学目标:1、动手实践,学会煮一些简单的家庭菜。
2、能通过亲自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饮食和健康。
教学准备:食物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生活中常见的面类,有哪些?你会煮哪些面类?二、学学·做做煮拌面、紫菜蛋汤、拌空心菜、青菜炒肉片1、举例讨论烹调过程:(青菜炒肉片)⑴、切肉片;⑵、滚菜心;⑶、起油锅;⑷、炒肉片、炒菜心;⑸、调味。
2、出示菜谱,做一做。
三、小组讨论、总结。
小巧手1制作书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书签的制作方法和用途。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制作小书签的技能与方法,能亲手制作精美书签3、激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掌握制作书签的方法,并动手制作书签。
教学难点:如何用彩色纸条贴出精美的图案;学会打装饰绳结扣。
教学准备: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彩色纸、卡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揭题同学们,有位叫小明的同学是个书迷。
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助他想想办法?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很爱看书,有一天他在读《西游记》,读完后顺手把书一放就去睡觉了。
可是第二天他想接着往下看,却找了大半天才找到昨天看的那一页。
他觉得很麻烦,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怎样能又快又好地找到那一页书呢?这节课老师向你们介绍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制作书签。
(板:书签)二、欣赏书签,感知美感师:书签制作的材料不同,形状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美的书签。
(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书签;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签;不同图案设计的书签等。
)师:欣赏完这些各式各样的书签后,你有什么感受吗?(指生回答)三、联系生活,了解用途1、师:书签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有很多作用,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2、学生反馈。
3、教师进行小结。
四、引导探究,学会制作1、书签的形状各种各样,你准备设计一张什么形状的书签呢?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反馈。
3、作品引导,探究书签制作的步骤:教师出示已做好的各式各样卡纸做的小书签,并给每小组发一个书签的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研究探讨制作小书签的方法或步骤。
4、学生汇报制作的步骤,课件出示书签制作的步骤,教师小结:(1)在卡纸上剪出书签的基本形状。
(板书:剪)(2)裁好各色纸条备用。
(板书:裁)( 3)用纸条贴出图案。
(板书:贴)(4)在顶端穿一个小洞,系上装饰线,小书签就做成了。
( 板书:穿系)5、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1)在打洞时洞不能太大。
(2)装饰线要短一点。
(3)在打洞时要注意安全。
(4)纸张的颜色要搭配协调,要合理利用纸张。
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六、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2、根据评价标准,每组派二人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设计者5名,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2泥塑活动目标:1、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3、运用搓,压等技能做椭圆形,方形,水滴形。
4、学习用辅助工具刻成老鼠。
活动准备:人手 1 份橡皮泥,泥工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出示十二生肖 )教师: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今天我们就做十二生肖中的大哥——老鼠。
( 视频展示台 )2、教书示范:搓成水滴状,圆形等基本构架。
分别捏成老鼠的各个部分,再进行组合。
3、学生制作:(1)“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2)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4、活动小结:(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 视频展示台)(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3废旧物品的利用活动目标: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活动过程: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学生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瓶口、瓶颈、瓶腹)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学生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学生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学生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学生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四、装饰教室,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学生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学生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养养种种1绿色食品目的要求:1、了解我过农业生产的历史,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
2、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
2、懂得什么是绿色食品。
难点: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能珍惜农民的辛勤劳动。
教学过程:一、了解农村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过程1、你去过农村吗?说说你见过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2、看书上的图,了解什么是塑料大棚。
3、你知道很早以前农民是怎么劳动的吗?4、看组图,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
二、认识绿色食品。
1、农民在种植农产品的时候,如果遇到有害虫的情况会怎么办?2、读“化肥和农药的对话”,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能明白些什么?3、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有什么好处?4、想一想,你在超市里看到的绿色食品都有哪些特征?5、你知道哪些食品是属于绿色食品?填写在表格内。
6、学生交流。
7、绿色食品对人类有哪些好处?8、小组合作:写一份购买绿色食品的倡议书。
9、学生交流、展示。
三、学习“小贴士”出示内容,简单介绍。
2种植蔬菜教学目标:1、认识种菜的用途。
2、了解种菜的一般过程及各程序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有没有观察过你的父母种过蔬菜,他们一般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在种菜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种菜的过程。
(板书课题)二、知识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种菜的一般流程图是什么?(确定项目→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2)我们这里主要栽培的蔬菜有哪些品种?农民为什么选择栽培这些品种的蔬菜呢?(3)选种的要求有哪些?(用优良的品种、进行种子处理)(4)“苗床”育苗需要做好哪三方面的工作?(5)为什么说“定植”是菜苗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难关”?(6)田间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7)在蔬菜的收获阶段,怎样进行适时采收和科学贮藏?三、实践巩固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4—P26的内容。
2、引导学生完成P26“调查探究”。
3种西红柿教学目标:1、认识种西红柿的用途。
2、了解种西红柿的一般过程及各程序的要求。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种西红柿的过程。
(板书课题)二、知识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种西红柿的一般流程图是什么?P27-28(2)田间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三、教你一招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8的内容。
想想西红柿的用途。
四、实践思考1、动手种西红柿。
2、引导学生完成P29的表格。
走进田间地头1认识常见的农具教学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教学过程:1、讲解什么叫农具?讨论:想想这些农具有什么作用?2、小观察:认识扁担、锄头、铁锹、镰刀、柴刀、畚箕等。
讨论:想想这些农具有什么作用?3、动手实践:学会用一用这些农具4、调查与研究(1)了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使用到哪些农具?(2)到实践基地体验农业生产活动。
2认识农业机械教学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业机械。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教学过程:1、讲解什么叫农业机械?讨论:想想这些农业机械有什么作用?2、小观察:认识拖拉机、脱谷机、插秧机等。
讨论:想想这些农业机械有什么作用?3、调查与研究还有哪些农业机械?想想这些农业机械有什么作用?4、引导学习“小贴士”,背诵“二十四个节气表”3参加植树活动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树木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植树造林是事关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千秋大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从小爱护树木,注重环保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在植树节前后,城乡到处都掀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潮。
参加植树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希望我们亲自种下的树木能和我们一样茁壮成长二、新授。
植树活动需要的劳动工具有: 锄头或铁揪、水桶等。
植树有以下环节 :1.挖穴。
2.种树。
3.浇水。
4.保护。
注意 : 参加植树活动要注意安全,要有大人带领,或由学校、社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