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技教案
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

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教案标题:五年级小学劳动课教案20篇教案1:主题:认识劳动的重要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了解到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2. 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3. 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劳动的定义和分类,并列举一些劳动的例子。
3.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劳动的特点和意义。
4.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劳动项目进行实践,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劳动的报告。
5.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报告,并进行总结讨论。
6. 拓展: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采访一位从事特殊劳动的人,并写一篇采访报告。
教案2:主题:学习农田劳动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技巧,并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内容:1. 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意义2. 农田劳动的技巧和方法3. 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劳动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农田劳动的兴趣。
2. 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农田劳动的内容和意义,并列举一些农田劳动的例子。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农田劳动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农田劳动实践,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5. 总结:学生总结归纳农田劳动的内容、技巧和意义,并进行分享。
6. 拓展: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当地农田劳动的现状,并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案3:主题:学习家务劳动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家务劳动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学会一些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的内容和重要性2. 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 分担家务劳动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务劳动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章节二: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实用的收纳、整理、维修与保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品收纳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2. 教学重点:学会实用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品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民间文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示范用收纳盒、维修工具、编织材料、木工材料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收纳盒、编织材料、木工材料等学生自备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收纳、整理、维修保养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演示收纳、整理、维修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编织技巧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以木工技艺为例,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收纳、整理、维修保养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编织和木工技艺的实践操作。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收纳方案,并说明收纳方法。
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工作品,如小木勺。
2. 答案:收纳方案: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收纳空间和收纳方法。
木工作品:根据教材示例,选择合适的木料,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五篇【篇一】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可爱的小陶童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二.设计制作方案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三.学学做做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四.作品展示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五.课外扩展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篇二】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植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篇三】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小钱包教学目标: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教学过程:一.作品赏析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主题:小钱包二.学生做做: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2.娤拎带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缝制织片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②学生练习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三.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优劣四.课堂交流扩张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五.课堂总结【篇四】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奇妙的针法组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教学准备:普通绒线棒针2根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③翻至里侧的第2行,编织下针④重述上述编法B、学生尝试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②与样品进行比较2.起伏编织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是编织下针①起针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学生尝试: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教师示范:①起针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三、学生尝试编织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四、织品展示: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五、课堂总结【篇五】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茶杯套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您对于劳动课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菜园劳动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给幼儿园除杂草、拣石头等,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生活活动的乐趣。
2.懂得维护幼儿园的整洁和干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卫生意识。
活动准备:1.事先向家长发通知,鼓励孩子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2.了解拔、拣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一、事先向每个家庭分发一份周末活动告家长书,告知此次活动的目的,并让幼儿在家也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向幼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所劳动的地方——幼儿园花坛。
三、提出要求:1.在拔草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拔下的杂草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意放置。
四、幼儿分成三小组,分别有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共同负责好孩子的安全和劳动的各个事项。
五、检查并体验劳动的成果。
六、清理杂草并回教室整理个人卫生。
活动反思:幼儿因为是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因此显得很高兴,跑来跑去的人很多,顾着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的人也好多,不过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草很小但是孩子们还是觉得很开心,眼看着小小的草被孩子们一棵一棵的拔掉了,他们的心里都感到了满足。
劳动教育课程教案篇二一、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课前准备: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较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三、班会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第一章:纸工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掌握基本的纸工制作技巧。
2. 通过纸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纸飞机、纸船等纸工作品。
教学步骤:1. 讲解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纸飞机、纸船的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二章:简单木工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锯子、锤子等基本木工工具。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学会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如小木桌、小木椅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简单木工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三章:陶艺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掌握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花盆、小动物等。
教学步骤:1. 讲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章:编织与钩针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编织与钩针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
2. 制作简单的编织与钩针作品,如围巾、帽子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编织与钩针的基本技巧,示范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编织与钩针制作。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五章:电子制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基本电子元件,了解简单的电子电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
2. 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如电子小夜灯、电子蜂鸣器等。
小学五年级劳技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劳技。
2.学生了解劳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材料进行劳技活动。
4.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劳技活动,如剪纸、折纸、编织等。
2.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如剪刀、纸张、绳子等。
3.教师提前了解劳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
4.教师准备一些鼓励学生动手和尝试的激励性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劳技的概念,让学生猜测什么是劳技。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劳技活动。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自己对劳技的认识。
二、新课(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劳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木工制作家具、厨师烹饪美食、车间制造机器等。
2.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劳技活动,如剪纸、折纸、编织等,并向学生解释如何进行这些活动。
3.教师示范一项劳技活动,如剪纸,让学生跟随做一遍。
4.教师提醒学生在进行劳技活动时注意安全。
三、实践(4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项劳技活动进行实践。
2.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劳技活动,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总结(10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劳技作品,并讲解制作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
五、拓展延伸1.学生在家里进行劳技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烹饪等,并向同学们展示和分享。
2.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劳技活动,如缝纫、绘画等。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劳技在身边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劳技课的教学,学生对劳技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劳技活动,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实践,学生通过劳技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劳技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介绍,并提供更多的劳技活动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小学五年级劳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劳技课教案【篇一:五年级劳技教案】小学劳动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1、洗化纤衣服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衣服洗涤标志,了解洗衣服常识,学会洗化纤衣服。
重点、难点:学会洗衣服.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1、认识洗涤标志,了解含义。
分清化纤衣服。
2、你知道洗衣服的常识吗?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3、学洗衣。
清水浸湿、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漂洗、挂晒二、拓展活动: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尝试洗小件衣物的化纤衣服。
四、总结。
洗化纤衣服忌讳三点:1、热水烫。
2、硬搓硬拧。
3、阳光暴晒。
2、洗毛衣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懂得:讲究卫生,注意清洁,才能增进健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会洗毛衣的方法。
二、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的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物尽其用”的勤俭节约观念和讲求科学合理、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经济效益的现代生活意识。
课前准备:一、课上讲授课下实践。
教学过程:一、通过谈话,向学生阐明: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里,各种物品、食品都会被周围存在的细菌和到处发扬的尘埃污染;人体穿着的衣物也会粘附皮肤汗腺的排出物,甚至染上各种污浊渍。
学习洗毛衣的方法。
二、边出示洗涤样品,边讲解介绍其性能用途,并通过演示操作交代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程序。
1.肥皂:用于一般衣物的洗涤除污。
2.香皂:用于人体的洗涤沐浴。
3.药皂:因含有特种药物,所以除具有与香皂同样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菌、祛臭作用。
4.洗衣粉:适用于对衣服、物件的洗涤除污。
5.洗洁精:专用于餐具、水果外表皮的洗涤除污。
6.洁厕灵:专供清洁厕所、浴室的瓷具、瓷砖用。
7.练习洗毛衣。
三、让学生分组,进行用洗衣粉洗涤衣物的实践练习。
对于其他各种洗涤用品,可提问学生复述,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回家认真按要求实践使用。
四、市场上洗涤用品种类繁多,要指导学生会识别常用洗涤用品的功能,并根据需要和价钱合理的原则去选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技术教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周次内容课时一平针法绣字 1 二绣十字花小狗 1 三排针法绣花 1 四单色绣字 1 五绣装饰线条 1 六蛋壳工艺品 1 七蛋壳花艺术 1 八易拉罐空筒小制作 1 九孔雀花瓶 1 十瓶景制作 1第一课平针法绣字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手的灵活性,眼的准确性;2、提高注意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针距大小要求基本一致,布面要平整;教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生活中我们见过刺绣吗?学生:……你对刺绣有什么看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刺绣。
二、教学新课1、刺绣师:刺绣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独特工艺,刺绣可以锻炼我们手的灵活性和眼的准确性,以及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审美能力。
2、刺绣的分类钮线绣、彩色绣、贴花绣和绒绣等多种。
3、平针平针法是一种基本的刺绣方法。
平针法的用针技法是从识物的背面进针、正面出针、正面和背面的针距相等。
4、课堂练习让学生练习平针法三针。
三、做中学方法引导:1、印字2、拿针3、绣字四、课后练习利用平针法按笔画顺序在方格布上绣出“劳动技术”四个字。
第二课绣十字花小狗教学内容:教材第8——13页十字花刺绣。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十字花刺绣的方法。
2、通过十字花刺绣练习来美化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布面要平整、针迹要整齐、绒线松紧要适度。
材料工具:方格坐标纸一张、绣花针一根、红线若千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什么是刺绣?2、刺绣分为哪种类?3、检查评比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4、引入新课:“绣十字花小狗”。
二、教学新课1、十字花刺绣十字花属于刺绣的一种花纹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这种刺绣方法可以绣出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用来美化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
十字花图案实际上是以小方格为底板,以一个十字为一段绣花支线、多个十字构成的图案。
2、做中学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绣十字绣花小狗。
步骤引导:1、画小狗;2、绣小狗;3、方法指导;四、课后练习利用十字花刺绣方法绣一只放大的小狗第三课排针法绣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是常用的一种绣花针法。
2、让学生会排针法的支针方法,能够用排针法绣花。
教学重难点:绣制方法的指导和针迹的均匀度练习。
材料工具:白布一块、红线、绿线、褐色线各若干根,绣花针一根,剪刀一把、蓝色圆珠笔一支、复写纸一张,白纸一张、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十字绣花的方法。
2、十字花绣制小狗的步骤是什么?A画小狗B绣小狗3、检查评比本课的练习作品。
4、引入新课:板书“排针法绣花”二、教学新课1、排针法师:排针法是常用的一种绣花针法,这种针法的针脚整齐美观。
用这种方法绣制的花叫做“穿线花”。
2、排针法绣花的方法。
A教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p14第二段的支线方法。
3、练习排针法的支线方法。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做中学让学生用排针法练习绣制字母“a”“b”。
四、课外操作练习方法引导:1、画图2、复印3、配线4、绣制。
课题:第四课单色绣字教学内容:教材p20-25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单色绣字是刺绣中的一种方法。
2、让学生学会单色绣字方法,能够进行单色绣字。
教学重难点:单色绣字做到颜色鲜明,轮廓清晰,针迹不能露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简述排针法绣花方法。
2、排针法绣花的步骤是什么?3、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4、引入新课:板书“单色绣字”二、教学新课1、介绍单色绣。
2、单色绣的针法。
A教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支线的方法和要求。
3、练习单色绣的支针方法。
A教师示范讲解印字——上绷——配线——绣字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三、做中学让学生用排针法练习绣制“人”字。
四、课外操作练习单色绣“永”字课题:第五课修装饰线条教学目标:1、是学生学会在已经绣好的绣布上绣装饰线条。
2、让学生体会装饰线条的装饰效果,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连环针法的绣制。
材料工具:绣布1块、白纸1张、复写纸1张、大头针数根、铅笔1支、剪刀1把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单色绣字的方法。
2、单色绣字的步骤是什么?3、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4、引入新课:板书“装饰线条”二、教学新课1、介绍:有时在一幅美丽绣花的边或角绣制线条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也能够突出主题。
2、连环针法的绣制针法A教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P27支线的方法和要求。
3、练习连环针法的绣制单色绣的支针方法。
A教师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三、做中学让学生用连环针法绣制准备图案的装饰线条。
四、课外操作练习用连环针法为准备好的小图案绣制装饰线条。
1、印线条2、上绷3、起头4、绣制课题:第六课蛋壳工艺品——金鱼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周围的废弃物品制作工艺品。
2、让学生学会使用制作蛋壳工艺品——金鱼。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蛋壳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周围的废弃物,保护我们的环境的意识。
材料工具:鸡蛋1个、打针1根、红色彩纸1张、剪刀1把、彩色笔1盒、绣花针1根、白乳胶1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绣装饰线条的方法。
2、绣装饰线条的步骤是什么?1、印线条2、上绷3、起头4、绣制3、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4、引入新课:板书“蛋壳工艺品——金鱼”二、教学新课1、介绍蛋壳工艺品的制作:我国民间有不少用蛋壳制成的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2、蛋壳工艺品——金鱼的制作A教师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要求三、做中学1、讲解制作步骤做鱼身子——做鱼眼睛——剪鱼鳍和鱼尾——上色2、动手操作A教师先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四、课外操作练习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蛋壳工艺品——金鱼课题:第七课蛋壳花艺术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周围的废弃物制作工艺品。
2、让学生学会蛋壳花艺术的制作与加工。
教学难重点:让学生掌握蛋壳花的制作方法材料工具:鸡蛋壳数个、白纸一张、胶水一瓶、镊子一把、水粉颜料一盒、小排笔一支;教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蛋壳工艺品——金鱼的制作步骤是什么?(1)做鱼身子;(2)做鱼眼;(3)剪鱼暨和鱼尾;(4)上色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3、引入新课:板书“蛋壳花艺术”二|教学新课1、介绍蛋壳花艺术2、讲解蛋壳花艺术品德制作;A、教师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5——47页的内容和要求三、做中学1、讲解制作步骤和要求。
蛋壳涂色——画花——粘贴蛋壳2、动手操作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四、课外操作练习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蛋壳花艺术品课题:第八课易拉罐空筒小制作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废弃易拉罐空筒进行工艺品制作。
2、让学生学会易拉罐小制作的制作方法。
材料工具:易拉罐空筒三个、细线一根、通用双管胶一盒、绳子一根、剪刀一把、锤子一把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蛋壳花艺术品的制作步骤和要求。
蛋壳涂色——画花——粘贴蛋壳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介绍易拉罐空筒小制作易拉罐花篮易拉罐笔筒2、讲解易拉罐空筒小制作的相关知识A教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p51-54相关内容及要求三、做中学1、讲解易拉罐花篮制作步骤和要求去盖修整易拉罐空筒粘合装泥土,种植植物2、动手操作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四、课外操作练习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易拉罐花篮艺术品。
课题:第九课孔雀花篮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喝完饮料的绿色塑料瓶进行孔雀花篮的制作。
2、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一些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
材料工具:绿色塑料饮料瓶一个、透明胶带一个、通用双管胶一盒、剪刀一把、一条长15厘米、宽2厘米的硬纸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易拉罐空筒小制作易拉罐花篮易拉罐笔筒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介绍塑料饮料瓶工艺品的制作2、讲解孔雀花篮小制作的相关知识A教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p58-60相关内容及要求三、做中学1、讲解孔雀花篮制作步骤和要求去瓶口剪片条做篮耳剪孔雀尾巴做蓝边2、动手操作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四、课外操作练习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孔雀花篮艺术品。
课题:第十课瓶景制作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喝完饮料的绿色塑料瓶进行瓶景的制作。
2、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瓶景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
材料工具:绿色塑料饮料瓶一个、透明胶带一个、通用双管胶一盒、剪刀一把、一条长15厘米、宽2厘米的硬纸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简述孔雀花篮小制作的步骤及要求去瓶口---剪片条--做篮耳--剪孔雀尾巴---做蓝边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介绍瓶景工艺品的制作2、讲解平瓶景小制作的相关知识A教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p64-67相关内容及要求三、做中学1、讲解瓶景制作步骤和要求制作瓶底和瓶身栽种植物加罩管理2、动手操作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四、课外操作练习制作一个点缀美观、结构合理的瓶景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