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概
运动饮料国标定义

运动饮料国标定义
一、引言
运动饮料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饮用的特定饮料,旨在满足运动员的水分和能量需求,以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能力。
运动饮料国标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运动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产品信息和标准。
二、国标定义
1.名称和分类
运动饮料应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运动饮料”字样,并根据其功能和成分分为两类:功能型运动饮料和能量型运动饮料。
2.成分要求
(1)功能型运动饮料应包含适量的水分、电解质(如钠、钾、镁等)以及维生素B群等,以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水分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2)能量型运动饮料应在功能型运动饮料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和蛋白质,以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
3.营养标签要求
运动饮料的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的成分、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并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标签规定。
4.质量要求
运动饮料的生产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无菌和无污染,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三、结论
运动饮料国标的制定对于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运动饮料的名称、分类、成分要求、营养标签要求和质量要求等方面,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提供了依据。
希望运动饮料国标的实施能够促进运动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产品选择。
运动饮料作用

运动饮料作用运动饮料是一种专门为运动员或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设计的饮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提高运动表现和促进身体恢复。
首先,运动饮料作为一种能源补充品,可以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在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身体会消耗较多的能量,运动饮料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葡萄糖等成分,可以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延缓运动疲劳,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持久力。
其次,运动饮料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久而久之,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
电解质包括钠、钾、氯等,它们在运动中起着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滋润组织和平衡体内电解质浓度的作用。
运动饮料中含有适量的电解质,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预防运动性脱水,保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
再次,运动饮料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抗氧化、促进能量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消耗的能量和营养较大,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因为呼吸加快而加速消耗,此时运动饮料的添加可以帮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此外,运动饮料还可以加快运动后身体的恢复。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肌肉疲劳、骨骼肌损伤等问题,运动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肌肉修复和恢复,减轻运动后的酸痛感,加快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运动饮料作为一种专门为运动员或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设计的饮料,具有丰富的能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促进身体恢复等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饮用运动饮料可能会导致能量过剩和摄入过多的糖分等问题,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正常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是更为重要的。
在选择和使用运动饮料时,应根据个人的情况和运动强度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摄入和依赖性。
健身时喝什么:12种运动饮料评测

健身时喝什么:12种运动饮料评测展开全文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都会在健身时选择喝运动饮料,因为它不仅能补水,还能够补充运动时流失的能量和电解质。
但是,其实不同的运动饮料功能也不同,适合不同的人群。
最近达人君亲测了市面上最常见的12 种运动饮料,从口味、营养成分、功能等方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过,在公布结果之前,来点运动饮料的干货吧!一、什么是运动饮料?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疲劳消除的作用。
饮料中一般含有糖分,来缓解运动中大量糖原的消耗;维生素的添加,尤其是维生素B12,有利于人体的机能活动;适量的电解质能够减轻出汗导致的钾、钠等电解质流失,从而避免身体乏力、抽筋等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
二、运动饮料的分类广义上的运动饮料可以分为低渗饮料、等渗饮料、高渗饮料、以及功能饮料。
1.低渗饮料——快速补充水分低渗透压饮料含有的盐和糖浓度低于人体,一般不含电解质,适合在运动中快速补充水分,同时不会出现胃里水“晃荡”的情况。
脉动、水动乐属于此类饮料。
2. 等渗饮料——补充能量和矿物质等渗透压饮料适合在大多数运动中饮用,主要为身体补充能量和矿物质,它所含的盐分、糖分和人体体液相似。
含糖比一般在5-8% 左右,其中可溶性颗粒比例与人体接近,能迅速被身体吸收。
此次测评中的宝矿力水特、佳得乐、尖叫、农夫山泉维他命都属于等渗饮料。
3.高渗饮料——补充碳水化合物等高渗透压饮料盐和糖的浓度均高于人体,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碳水化合物。
但高渗饮料不利于快速补充水分,且从胃部排空慢。
建议运动休息一段时间过后再饮用。
4. 功能饮料——消除疲劳功能饮料中一般添加牛磺酸,可以在运动前、疲劳时饮用,可以快速消除身体疲劳感,红牛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常见的运动饮料测评(多图预警)1.脉动2.水动乐3.宝矿力水特4.佳得乐5.尖叫-多肽型-西柚味6.尖叫-纤维型-柠檬味7.农夫山泉维他命水-柠檬风味8.农夫山泉维他命水-石榴蓝莓风味9.启力10.体质能量维生素饮料11.红牛12.红牛加强型四、总结看了这么多,如果你还没弄明白到底什么饮料适合你,那达人君给你个简单明了的参考好啦:最适合力量、爆发力训练:佳得乐最适合耐力训练:宝矿力水特最提神醒脑:红牛/红牛加强版。
运动饮料产品定义

运动饮料产品定义运动饮料产品定义1. 引言运动饮料是一种专为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设计的饮料。
它们提供了水分、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以满足运动期间和运动后的能量需求。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健身意识的提高,运动饮料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运动饮料的定义、功能、成分以及其与其他相关产品的区别。
2. 运动饮料的定义运动饮料是一类专为提供运动所需营养的饮料。
它们在饮料市场上独立于能量饮料、功能饮料和普通饮料等其他类别。
运动饮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提供水分补充、补充电解质、提供能量和促进运动恢复等功能。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场合,如耐力运动、团队竞技、个体运动和健身训练等。
3. 运动饮料的功能3.1 水分补充运动饮料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水分补充。
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人体往往会大量出汗,水分丢失过多会导致脱水和体能下降。
运动饮料中的水分可以有效补充体内的流失,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运行。
3.2 电解质补充电解质是人体维持水平衡和正常肌肉功能所必需的。
运动饮料中常常添加了钠、钾、钙和镁等电解质,这些成分能够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水平,预防低血钠和脱水等问题。
3.3 能量提供运动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满足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所需的能量消耗。
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取可以提高耐力和延缓疲劳,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3.4 促进运动恢复运动饮料中有些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素,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肌肉修复和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并减少训练后的肌肉酸痛。
其他添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恢复过程。
4. 运动饮料的成分运动饮料的成分通常包括下列几种:4.1 水分作为基本成分,水分是运动饮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稀释其他成分,实现饮料的口感和吸收。
4.2 碳水化合物运动饮料中常添加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能量,常见的形式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糊精等。
4.3 电解质电解质是运动饮料中的关键成分之一,包括钠、钾、钙、镁等。
运动饮料的分类

运动饮料的分类运动饮料是一种旨在提高体育运动表现的饮料,通常包含许多营养物质,如电解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
运动饮料可提高身体对水分、热量和能量的吸收效率,并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增加耐力。
基于其成分和功效,运动饮料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解质型运动饮料这类运动饮料主要含有电解质,如钠、钾、镁和钙等。
这些电解质在运动过程中因大量出汗而流失,导致体液失衡,从而影响运动表现。
电解质型运动饮料能补充体内电解质,并帮助维持水分平衡,增加运动能耐。
这类运动饮料适用于中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长跑、足球、篮球等。
2.高碳水化合物型运动饮料这类运动饮料主要含有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运动时补充高碳水化合物型运动饮料可提高肌肉糖原的含量,延迟肌肉疲劳的发生,从而增强运动表现。
高碳水化合物型运动饮料适用于中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长跑、自行车等。
3.氨基酸型运动饮料这类运动饮料主要含有氨基酸,如谷氨酸、精氨酸等。
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运动时补充氨基酸型运动饮料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组织的体积和力量,还可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此类运动饮料适用于肌肉训练、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举重、拳击等。
4.含有咖啡因的运动饮料这类运动饮料主要含有咖啡因,以提高身体的兴奋剂作用,增强身体活力,提高精神焦虑感。
运动时补充咖啡因型运动饮料可提高警觉性,延迟疲劳的出现,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然而,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心跳增快、失眠等。
此类运动饮料适用于长距离耐力运动,如马拉松、越野滑雪等。
无论哪种运动饮料,它们都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增强体能和耐力,有助于恢复和保持体力。
然而,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和运动时段。
使用运动饮料前,应先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以确保使用适当的运动饮料,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功能概述

脱 水 还 会 造 成 电 解 质 的 代 谢 紊 乱
持机 制
2 2
.
。
氧化提 供能量 蛋 白质 在 运 动 中供 能 的 比 例
一
般情况 下 较 小
,
约 占总 热 能 需 要 的
肌 肉糖 原 耗 竭 以 后
5 %
,
~
7 %
。
在 耐力 运 动 项 目 中
。
,
氨 基 酸 的供能 比例增 加
在 丙 氨 酸
。
体
内绝 大 多 数 氨 基 酸 都 可 以 进 入 到 三 羧 循 环 或 无 氧
酵 解 代 谢 途 径
,
经 氧 化 产 生 能 量
一
。
葡 萄
都 是
一
种 急 性 过 程
。
一
,
般 也 不 会 对 身 体 机 能 造 成 免 疫 功 能 也 应 很 快 恢 复
糖 和 谷 氨 酰胺
进 入 肌 肉细 胞
一
、 、
具
基 酸
必 需 氨 基 酸 包 括 亮 氨 酸
、
缬 氨
有 调 节 心 肌 细 胞 膜 功 能
、
抗 氧 化 和 解 毒
-
、
维 持 细
Jl ~:
,
酸 酸
、
苏 氨 酸
赖 氨 酸
、
蛋 氨 酸
。
、
苯 丙 氨
胞 内外 渗 透 压 等 作用
一
,
与 谷 氨 酸 形 成 的
是
、
组 氨 酸 (婴幼儿 期 )
它 们 在 人 体 内不 能合成 或
j 足 量 的 补 水 是 最 有 效 的 治 疗 措 施 之
各类运动饮料和保健饮品的成分和价值比较

各类运动饮料和保健饮品的成分和价值比较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运动和保健饮品在市场上的份额与日俱增。
运动饮料和保健饮品可以有效地为人们提供能量和养分,促进身体健康。
然而,不同的品牌和类型的饮品成分和价值各不相同。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类运动饮料和保健饮品的成分和价值的比较。
一、运动饮料1.能量饮料能量饮料通常包含高糖分、高咖啡因、泛醇和其他刺激性成分。
它们可以迅速提高人体的能量和注意力水平,但过度的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失眠等健康问题。
因此,建议在摄入之前仔细阅读标签中的成分含量,不要过量饮用。
2.体育饮料体育饮料通常包含水、糖分、电解质和其他添加物。
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恢复体力和补充流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
适量饮用可提高体力和耐力,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建议在运动前后饮用,注意控制摄入量。
3.蛋白质饮料蛋白质饮料通常包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提供长时间的能量补充和促进肌肉生长。
它们是一些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的选择,可以较好地促进身体健康,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二、保健饮品1.益生菌饮料益生菌饮料通常含有种类繁多的益生菌,可以维护肠道健康和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
适量的摄入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预防和缓解肠胃问题。
对于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的人来说,益生菌饮料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膳食纤维饮料膳食纤维饮料通常含有多种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排泄废物、降低胆固醇和预防便秘等功能。
适量的摄入可以帮助维护肠道健康和体重控制,改善血脂水平,防止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3.营养补充饮料营养补充饮料通常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一些老年人、体弱者和病患者均可以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饮料,以维持健康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运动饮料和保健饮品成分和价值各不相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饮品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健康需要,不过度依赖和过量摄入。
功能饮料有哪些

功能饮料有哪些
功能饮料是指添加了一定的功效成分,以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的饮料。
这些功能成分可能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可以提供能量、提神、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平衡等各种效果。
根据不同的需求,功能饮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能量饮料:
能量饮料是目前最为广泛流行的功能饮料之一。
其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牛磺酸、维生素B群等,可以提供短时间的能量补充,提神醒脑。
然而,过度饮用能量饮料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适度饮用。
2. 电解质饮料:
电解质饮料主要包含了钠、钾、镁等电解质成分,可以补充运动过程中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特别适合在剧烈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饮用,以恢复体力和水分平衡。
3. 维生素饮料:
维生素饮料添加了多种维生素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
群等,可以补充日常饮食中不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C有抗氧化、促进免疫力的作用,而维生素B群对神经系统和新陈代谢功能有促进作用。
4. 功能饮料:
在市场上还有一大类功能饮料,包括了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消化等功能。
比如添加了益生菌的功能饮料可以调
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而添加了芦荟提取物的功能饮料可以促进消化和解毒等。
功能饮料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但我们要注意合理饮用。
过量饮用或长期大量依赖功能饮料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儿童和对某些成分过敏的人来说,应避免或减少功能饮料的摄入。
保持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维护健康的长久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功能概述一、有关水和电解质代谢除了氧以外,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水的供给,即使没有食物,生命也可以维持数十天。
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井下的煤矿工人们被困整整27天,没有任何食物供应,但是由于有充足、并且相对洁净的水供应,他们奇迹般的生存下来,终于等到了救助人员的到来。
如果缺水,生命仅能维持几天。
倘若在沙漠地带,环境极度干燥,温度极高,在没有水供给的情况下,24小时内就可导致死亡。
当发烧、运动、高气温等各种原因造成机温升高时,机体调节体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增加出汗来降低体温。
这时就需要增加饮水和补充电解质来弥补汗液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当腹泻和摄入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时(酒精、咖啡因等),机体通过肠道和尿液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增加,此时也同样需要增加饮水和补充一定的电解质来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合理的补充水和电解质,还有助于预防和纠正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造成的体液酸碱平衡。
这里,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都应根据丢失情况进行科学的配比,不合理的电解质补充会延缓、甚至不利于各种代谢紊乱和脱水的纠正。
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艺术就在于饮用水的同时,补充特定成分和数量的无机盐;也在于合理的液体温度、含气量、渗透压、补充量、补充时间和其它有益成分的补充。
在运动和发烧等体温较高或高气温的情况下,补充的液体的温度低一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饮料中含有一定的糖,即可以补充能量,在适宜的浓度下(<6-7%),还有助于促进肠道对水的吸收。
此外,饮料的渗透压对其通过胃肠的速度和肠道的水吸收也有影响。
因此,防治脱水的饮料,其渗透压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设计。
防治脱水的饮料一般也不鼓励充气,一方面含气饮料会引起胃肠胀气,产生不适感,同时也降低可补充的液体量。
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并非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交换和变化的过程中。
细胞内外的水和无机盐在不断的交换、不同组织间的水和无机盐也在不断的交换、体内的水和无机盐同时还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换。
通过这种交换,水和无机盐在机体细胞内外和各个组织之间的分布和含量等方面形成特定的动态平衡,同时也使水和无机盐在机体内形成的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动态平衡。
当水平衡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时,机体就发生脱水。
脱水可以在大量出汗、尿液分泌增加、呼吸失水和饮水不足等情况下发生。
高气温、运动、蒸汽浴、紧张或者衣服穿得过多,都可以增加出汗量。
身体浸在水中(游泳、洗澡)、寒冷、酒精和咖啡因等可以刺激尿液的分泌,低温和干燥的环境可以增加呼气带走的水份,腹泻时,会从肠道丢失大量的水。
这些情况都使体内的水丢失增加,如果得不到适量的液体补充,就会造成脱水。
脱水时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血管负担加重,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和缺氧;脱水降低出汗率,不能充分散失体内的热量,造成体温升高;脱水还会造成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影响神经功能,出现肌肉无力、烦躁、焦虑等症状。
严重脱水可以造成人的虚脱、衰竭、神志不清、昏迷等,以至于死亡。
脱水造成细胞内外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破坏,对免疫细胞以及整个免疫系统必然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不可能承受长时间的脱水,脱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种急性过程,一般也不会对身体机能造成长久的损害。
因此机体的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急性变化得到纠正后,免疫功能也应很快恢复。
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免疫指标的变化还没有见到系统的研究。
但是,在疾病过程中发生的脱水,如发烧,及时足量的补水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理论上讲,这一过程中观察到的疾病症状的缓解和免疫指标的改善与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纠正有必然的联系。
水和电解质代谢平衡是机体中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免疫功能。
因此,通过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机体正常的水和电解质的代谢有助于保护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但是并不能理解为这种补充可以增强免疫力。
二、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人类体内已发现有20余种氨基酸,它们按照一定序列编码连接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立体结构。
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差异决定了它们生理功能上的差异。
人类有9种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和2种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婴幼儿期)。
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满足不了代谢需要,必须由膳食供给。
胱氨酸和酪氨酸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一)维持血糖由于体内糖储备的耗竭,血糖水平的降低是肌肉疲劳和中枢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
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是体内维持血糖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体内绝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以后的碳骨架都可进入糖的代谢途径,并可转化为葡萄糖。
其中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占氨基酸异生葡萄糖的30%。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丙酮酸,与赖氨酸等氨基酸通过转氨基反应生成丙氨酸。
丙氨酸进入血液,回流到肝脏,经过糖异生代谢途径生成葡萄糖,增加运动中血糖的来源。
因此,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对运动中血糖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谷氨酰胺的生糖过程同样存在着与此类似的谷氨酰胺-葡萄糖循环,也参与运动中血糖的维持机制。
(二)氧化提供能量蛋白质在运动中供能的比例一般情况下较小,约占总热能需要的5% -7%。
在耐力运动工程中,肌肉糖原耗竭以后,氨基酸的供能比例增加。
体内绝大多数氨基酸都可以进入到三羧循环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经氧化产生能量。
在丙氨酸-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葡萄糖循环过程中,部分由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在肝脏转化生成的葡萄糖,可以重新进入肌肉细胞,氧化产生能量;而在肌肉组织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的生成过程中,提供氨基的氨基酸转化为a-酮酸,进入有氧代谢途径氧化供能。
此外,肌肉还可以利用血循环中的氨基酸。
一些研究显示,运动中肌肉摄取支链氨基酸速率增加,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其氧化数量可以增加数倍。
因此,补充支链氨基酸的强力作用曾经引起很多关注。
虽然在理论上应用支链氨基酸能够改善运动肌肉的能量供给,但是到目前为止,在设计严谨的人体实验中,还没有证实这种做法可以改善运动能力。
(三)氨基酸与生长激素分泌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可以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但是,运动员服用以后,观察不到生长激素水平增高的现象。
目前为止,也还没观察到它们可以刺激肌肉合成和帮助运动员增加肌肉力量的作用。
(四)牛磺酸牛磺酸在肌肉和神经系统中的浓度最高。
具有调节心肌细胞膜功能、抗氧化和解毒、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等作用,与谷氨酸形成的二肽,是一种神经介质。
(五)蛋白质营养与免疫功能蛋白质营养不良时,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发生感染。
一些氨基酸对免疫功能有独特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显示谷胺酰氨的补充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的能量供应。
牛磺酸的抗氧化作用,也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改善。
大强度运动训练,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一些研究显示此时的免疫功能降低。
因此在大强度运动训量期间,更应保证与免疫功能有关的营养供给。
三、有关维生素营养维生素指体内一类小分子化合物,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各种维生素在体内都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食物中的供给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可以产生各种缺乏症状,严重时可以引起相关的缺乏病。
因此,在特定生理情况下,各种维生素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摄入量,才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
但是,一些维生素在过量摄入时可以产生毒性。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A、D、E、K)和水溶性(B 族、C等)两类。
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和转换、参与运动的骨关节、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都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功能状态。
根据各种维生素所参与的生理功能,有关维生素的代谢会受到运动影响。
理论上,运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加机体对这些维生素的需要:(1)运动员的瘦体重大,维持增加的肌肉、骨骼等组织的代谢,有关维生素的需要量更高;(2)运动对胃肠功能和肠道能量供给(如谷氨酰胺)的影响,使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3)运动时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也加快了维生素的周转;(4)运动还可以使一些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过汗液和尿液的丢失增加;(5)运动中要求快速的代谢反应,如能量生成,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处理更多的底物。
为此,机体对训练的适应性反应,会合成更多与运动有关的功能分子(如酶和辅酶),有关的维生素的组织水平也相应增加;(6)运动引起的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和外伤的预防及修复过程,也需要更多维生素的参与。
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群和强度,确定某一个维生素在运动时需要增加的供给量,要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
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自于有关维生素在运动人群中的代谢研究。
此外,设计严谨的人群调查数据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维生素B6目前建议每克蛋白质摄入应供给0.19mg维生素B6。
当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时,B6的需要量应相应增加。
肌糖原分解,乳酸和氨基酸的生糖作用都与B6相关。
运动中血浆磷酸吡哆醛(PLP)增加,据认为这种增加可能与运动强度无关。
而且这种变化通常在运动后一小时恢复,因此也不说明这种升高是运动加速能量代谢的结果。
但是血PLP增加,可以同时增加吡哆酸(4-PA)的生成,从而增加尿的丢失。
Rokitzki推算一个马拉松跑的全过程可以丢失1mg维生素B6。
另外,在男性跑步者每天摄入1.5±0.1mg维生素B6的情况下,有17%的人血浆PLP低于正常水平,而有35%的人红细胞转氨酶活性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外。
但是,别的学者在运动人群进行的代谢实验没有证实运动增加B6的需要量。
维生素B12运动可以加快血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也可以诱发氧化应激,肌肉体积的增加也伴随着核酸代谢加强,这些过程都需要维生素B12参与,而运动使这些代谢速率增加的同时,是否也增加了维生素B12的需要量,目前还没有报道。
运动可以诱发氧化应激,这一变化可以影响运动中的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过程。
而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有多种维生素的参与,包括维生素E、C、B2、叶酸、B6、B12等。
这些维生素缺乏,可以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一些学者认为,额外补充这些维生素,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有报道在90公里超级马拉松前和其后的3周中,每天服用600mg维生素C,与服用安慰剂组相比,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明显减少。
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有关应用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有的实验结果还不肯定。
此外,有些学者认为,补充维生素的免疫调节和强力作用也许并不应该仅凭某些免疫指标的变化、跑步时间的缩短或最大耗氧量的增加来衡量其功用。
维生素对免疫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可能和许多营养因素一样,其作用是微小的、潜在的、但又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