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最后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板书:法布尔)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假如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身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局部词语: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2、请同学读自身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身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五个字。

能正确读写“纵横、闪烁、光泽、责骂、中毒、观察、可恶、痴迷”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语句,从中体会并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以及研究的执着精神。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即结合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能结合小标题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揣摩文章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人物。

1、你喜欢在衣袋里装些什么东西?(学生自由回答,师评议)这些可都是你的小宝贝!有一个孩子也喜欢往衣袋里装自己的小宝贝,可是他装的东西和你们的不太一样。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校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朗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为什么把昆虫装进口袋?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同学们手中的学习指导,快速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完成学习指导1、2小题。

1)认读生字词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2)课文主要写的是著名的昆虫学家( )从小就对昆虫非常( )的故事。

3、关于法布尔,你都了解些什么?师简单介绍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昆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运用,指导他们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针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加深印象。
3.精讲课文,深入理解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安排观察昆虫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作者为什么喜欢昆虫?
-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述昆虫的?
-你觉得作者对昆虫有什么样的情感?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给予补充。
(四)课堂练习
1.课堂问答: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膨胀”、“蠕动”等特殊词汇的运用。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_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会欣赏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昆虫图片3.研讨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昆虫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四)小组活动a.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观察并记录它的特点。

2.各小组汇报观察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法布尔的短文。

2.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会观察、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的童趣和好奇心。

学习生字词,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

学会观察、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昆虫,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昆虫?它们有什么特点?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法布尔的童趣和好奇心。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内容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选取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探讨。

5.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提问:你们对法布尔的童趣和好奇心有什么感受?2.课文深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关注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

3.观察与思考教师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征。

4.课后作业根据观察结果,写一篇关于昆虫的短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学习能力。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完成质量。

3.课后实践评价:关注学生观察昆虫的情况,以及课后写作的成果。

五、教学反思1.对于生字词的教学,要注重实际情景的运用,让学生真正掌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迷恋
①(2-3 )法布尔因抓一只虫而迟回家,引得父母虚惊一 场。
②(4-10)法布尔边放鸭边捕虫,受到父母责骂后依然坚 持捉虫。
痴迷
三(11):法布尔由痴迷昆虫将他引入了科学的殿堂。
着迷 ,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 _________ 父母的责骂丝毫也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 痴迷 , 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_________ _________ 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明确的中心
良好的开头
典型的选材
本文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细致的描写
精妙的结构
成功的标题
明确的中心
良好的开头
典型的选材
细致的描写
读2-10自然段的两件事,说说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 非常着迷。
精妙的结构 成功的标题
4 1
5 2
3
11
6 7
8 9 10
法布尔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
4 1
5 2
3
11
6 7Leabharlann 8 9 10著名 圣莱昂 纺织娘
昆虫学家 小溪纵横 蠕虫
痴迷 花草丛生 五彩缤纷
殿堂 鸟栖虫居 穿梭 闪烁光泽
细心观察 鼓鼓囊囊
着急 怒气冲冲
满载而归
责骂
撑破裤兜
中毒
兴致勃勃
垃圾堆
着迷
一(1):介绍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交待他从小就 对昆虫非常着迷。
二(2-10):由两件事情表现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迷恋。
为学家,文学家、昆虫科学
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
荷马”,昆虫界的“维吉
尔”。著有《昆虫记》。
明确的中心
良好的开头

五年级上语文课件-装满昆虫的衣袋_苏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课件-装满昆虫的衣袋_苏教版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12021/8/12021/8/12021/8/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正是这种对昆虫察 迷恋 满载而归 责骂 殿堂
法布尔高兴极了。 夕阳西下,发布尔赶着 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 滋滋的。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 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 得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 垃圾堆。
法布尔高兴极了。 夕阳西下,发布尔赶着 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 滋滋的。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 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 得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 垃圾堆。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2021/8/1August 1, 2021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 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 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 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 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 的殿堂。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 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 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 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 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 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 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 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 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作业: 1.写一篇观察昆虫的日记。 2.阅读《昆虫记》。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导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

(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

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

(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

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

(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
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父母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对昆虫的痴迷——→进入科学的殿堂
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