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列表
广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

广东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第38号)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包括国家级、省级,下同)的防震减灾工作,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灾与重建等活动(以下简称防震减灾工作)运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国务院确定。
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省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第四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所在地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五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按以下要求建立和健全防震减灾工作管理体系:(一)省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含县级市,下同)人民政府要建立或健全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级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地震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工作;(二)各级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承担相关职能的部门为本行政区内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各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指导、协调、管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有关的防震减灾工作;(三)省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负责草拟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政策、防震减灾目标及计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广东省各级地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所提出的原则,合理设置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重点生命线工程、有可能因地震破坏造成有害物质泄漏的工程、人员密集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行政首长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六)涉及邻省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其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应与邻省有关地区、部门协商共同做好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
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目录总则 (1)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成效 (1)(一)地质灾害现状 (1)(二)“十二五”主要防治工作成效 (2)(三)“十二五”防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4)(四)“十三五”防治工作面临形势 (5)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规划原则 (7)(三)目标任务 (8)三、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重点防治分区 (10)(一)地质灾害易发分区 (10)(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分区 (12)四、工作部署 (16)(一)构建全面细致的调查评价体系 (16)(二)构建有效完善的隐患预防体系 (18)(三)构建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18)(四)构建多措并举的工程治理体系 (19)(五)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20)(六)构建广泛多元的宣传教育体系 (21)五、经费筹措与效益分析 (22)(一)经费筹措 (22)(二)效益分析 (23)六、保障措施 (24)(一)机制保障 (24)(二)资金保障 (24)(三)技术保障 (24)(四)宣传保障 (24)附表1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任务一览表 (26)附图目录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和《广东省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本规划适用于东莞市所辖行政区,范围为陆域2465平方千米。
本规划资料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是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关键之年。
今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0年)》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狠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点企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改革攻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目标任务,推动珠三角地区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在全面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家以上。
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出台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在珠三角率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新型研发机构达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
-年全省投入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提高科研能力。
加大力度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广东省科学院。
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
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港澳办等负责,列为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落实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规划,制定-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方式整体申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国土资源部 2016 年 11 月
目录
前 言.............................................................................................................. 1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2
(一)地质灾害现状。.............................................................................................. 2 (二)“十二五”期间防治成效。.............................................................................. 2 (三)“十三五”时期防治形势。.............................................................................. 5
五、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 20
(一)资金筹措。.................................................................................................... 20 (二)实施安排。.................................................................................................... 21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十三五规划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广东省的十三五规划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广东省将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全省产业创新能力。
其次,广东省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广东省将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
广东省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广东省还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三,广东省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广东省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坚决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广东省还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环境质量。
第四,广东省将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
广东省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广东省还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最后,广东省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广东省将加大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广东省还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广东省还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十三五规划着重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广东省将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

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十一月目录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抗震防灾工作成效............(二)“十三五”时期抗震防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三)严格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四)推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五)强化抗震规划编制实施......................(六)促进抗震技术推广应用......................(七)提升地震应急处置水平......................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政策配套..............................(三)强化队伍建设..............................(四)加强国际合作..............................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为做好“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官渡区十三五防震减灾发展规划

官渡区“十三五”防震减灾发展规划(2016—2020)(成果稿)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二0一五年九月目录序言 (3)一、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十二五回顾) (3)(一)防震减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3)(二)地震监测系统建设不断加强 (4)(三)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不断提升 (4)(四)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5)(五)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6)(六)防震减灾存在的问题 (6)二、“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7)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原则 (10)(三)发展目标 (10)四、主要任务 (12)(一)大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12)(二)强力推进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 (14)(三)着力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5)(四)协力推进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建设 (18)(五)切实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18)五、保障措施 (20)(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 (20)(二)健全保障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 (20)(三)强化执行力度,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21)(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21)(五)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2)(六)加强团结协作,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22)序言地震灾害是一种小概率大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面广等特点,是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是政府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为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推进全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条例》、《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制订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6年-2020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15•【字号】粤府办[2012]61号•【施行日期】201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2]6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地震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目录一、防灾减灾工作成效、问题和形势(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三)基本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总体目标三、水利和“三防”防灾减灾工作(一)工作目标(二)“三防”及低温冰冻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三)水利枢纽和防洪工程建设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一)工作目标(二)气象监测预报体系和能力建设(三)气象重点工程建设五、防震减灾工作(一)工作目标(二)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三)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工作目标(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七、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工作目标(二)农业、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八、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一)工作目标(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三)海洋灾害防御措施九、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社会动员能力建设(一)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三)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十、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大投入力度(三)强化科技支撑(四)加强防灾减灾队伍队伍建设(五)加强宣传教育附件: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 2015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实施年限
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一)减隔震技术推广应
用示范工程
1.选取100个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医院、学校、体育馆等)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
2016-2020年
2.建设减隔震设备和产品检测中心。
3.制定减隔震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
(二)建(构)筑物结构
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
工程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水库大坝15座,安装集成加速度、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气压)和仪器空间方位(惯性传感系统)等物理量观测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方法实时分
析处理监测数据。
2016-2020年
2.升级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系统。
3.建造1座集健康监测、地震模拟、车船撞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跨度桥梁实验模型,构建一个可实现多种
加载方式、可修复或可更换构件的模型实验平台。
(三)高温环境地震应急
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
程
1.改造综合培训楼1栋,面积约500m2,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餐厅等。
2017
2.改造旧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约700m2),用于学员宿舍和装备库房。
3.修建训练废墟1个,面积约450m2,模拟地震现场房屋破坏现状情况,附加顶撑、破拆、搜救等演练科目。
4.修建室外综合训练场地约10000m2,用于垂直破拆、水平破拆、倾斜破拆、切割、顶升、支撑、轨道搬运、
障碍搬运、管道破拆等训练。
5.采购满足50名队员训练所需地震救援专业设备以及教学设备、检测设备。
(四)基于地震风险评估
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
建和应急决策系统建设
1.建立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汕头、潮州、揭阳等市震源模型,评估潜在震源的危险性,
确定目标城市范围内未来可能的地震动分布,确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
性分析方法。
2016-2020年
2.开展区域性大规模建(构)筑物群结构动力反应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3.开发满足大城市海量建(构)筑物震害过程高效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4.建设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
- 26 -
二、广东沿海地震监测与预警工程(五)广东国家地震烈度
速报与预警工程
1.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观测系统:基准站72个(新建26个、改造43个、直接利用3个),基本
站201个(新建176个、改造20个、直接利用5个),一般站900个(新建)。
2016-2020年
2.建设1套省内地震预警信息快速实时传播通信网络系统。
3.建设1个专有云数据处理中心和1个一类省级数据处理系统。
4.建设1个省级地震信息服务平台:预警接收与应用终端30个、学校预警示范终端133个、高铁预警示范
终端1个。
5.建设1个一类省级技术保障中心。
(六)重点监视防御区地
震综合观测台网建设
1.粤西重点监视防御区测震台站加密(台距20km)。
2016-2020年
2.建设井下测震和地下流体、形变、电磁等观测项目一体的井下综合观测系统。
3.在珠海三角岛建设一个综合地震监测站。
4.在粤东北、粤西北、担杆岛和南澳岛新建6个GNSS连续观测站,在全省跨断层流动重力观测网内布设50
个流动GNSS观测点。
三、广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七)广东农村民居地震
安全工程
1.建设一个全省地震安全农居技术服务平台。
2016-2020年
2.在VII度及以上地震高风险区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3.在农村开展建筑抗震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四、广东平安海洋地震安全保障工程(八)南海地震监测与海
啸预警系统建设
1.在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家援建15个地震观测台。
2016-2020年
2.对原援建印尼的10个台站中的5个进行改造。
3.对覆盖相关国家的63个地震台站进行组网。
4.在中国广州、印尼雅加达新建2个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中心,在相关国家建设9个海啸预警信息共享节点。
5.在广州建设一个地震海啸监测技术保障基地。
6.建设一个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区域国际合作平台。
(九)粤东地震高风险区
地壳深部地震构造探查
1.购买海底地震仪50台(套)、流动地震仪100台(套)、宽角折/反射地震仪300台(套)。
2016-2020年
2.开展陆地人工爆破8次、海域气枪激发12000次。
3.进行为期8个月的野外观测实验,获得粤东地区人工震源激发记录资料。
- 27 -
四、广东平安海洋地震安全保障工程(九)粤东地震高风险区
地壳深部地震构造探查
4.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完成探测区域宽角折/反射二维剖面结构以及三维深部构造图,建成三维速度结构可
视化平台。
2016-2020年
5.确定粤东地区地震危险区及发震强度。
6.对粤东区域各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介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7.根据重新划定的地震危险区,提出城市工程抗震减灾要求和措施。
8.开展珠粤东城市群防震减灾策略研究。
五、现代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现代化防震减灾公
共服务体系建设
1.建设1个省级地震数据中心。
2016-2020年
2.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
3.建设21个市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
4.建设突发地震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