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报告_城规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绿地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调研和规划手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就绿地规划进行调研,分析现有绿地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我对调研区域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绿地的面积、类型和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勘察和现有数据的收集,我发现该地区的绿地面积较小,并且分布不均匀。
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郊区和远离市区的地方缺乏绿地。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公园和绿化带,缺乏多样性。
其次,我对调研区域的绿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绿地主要用于市民休闲活动,如晨练、散步和娱乐等。
然而,在高峰时期,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往往出现人多车多的情况,导致绿地过度拥挤。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绿地被部分居民非法占用,造成大面积闲置现象,浪费了宝贵的绿地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该增加绿地面积,特别是在郊区和偏远地区。
可以通过规划新的绿地区域或者改造现有的非建设用地为绿地,以增加绿地供给。
其次,应该提高绿地的多样性,包括植被种类和绿地功能。
可以引入更多的花草树木,打造花坛和景观湖泊等,增加市民对绿地的吸引力。
此外,还应该增加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除了增加绿地面积和多样性,还应该合理规划绿地的布局。
绿地应尽量分布均匀,方便市民到达。
可以通过设置绿道和步行街等,将绿地与交通网络连接起来,提高绿地的可达性。
另外,在高峰时期,可以限制绿地的容纳人数,避免过度拥挤。
此外,为了解决绿地闲置问题,应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相关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非法占用绿地的行为及时处置。
同时,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进行绿地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提高绿地的使用效率。
总结起来,绿地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工作。
通过对绿地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的多样性和布局合理性,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
绿地状况调研报告

绿地状况调研报告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社区居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我所在社区绿地的现状,我进行了一次绿地状况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我选择了我所在社区附近的公园作为研究对象。
这个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植被和众多的游乐设施。
整个公园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形成了一个与城市生活相比较独立的绿色空间。
首先,我考察了公园的植被状况。
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大片的草坪、高大的乔木、繁茂的灌木和各种花卉。
草坪修剪整齐,绿意盎然,提供了休闲休息的场所。
乔木和灌木繁茂,为公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地。
其次,公园内的游乐设施十分齐全。
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等。
这些设施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参与户外活动。
我发现,尤其是在周末和晚上,公园里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除此之外,公园还配备了一些公共设施,比如长凳、垃圾桶、自来水设施等等。
这些设施的存在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也对公园的整洁度和人气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公园内垃圾桶清理不及时的问题。
在我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垃圾桶已经满了,但是没有及时清理。
这导致有些游客不得不将垃圾随意丢弃在地上,给公园的卫生状况带来了影响。
其次是公园内部分设施的破损问题。
有些健身器材表面已经开始生锈,有些凳子和桌子破损严重。
这些设施的破损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其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最后,我还注意到公园内缺乏指示标识的问题。
有些游客在公园内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或者一些特定的景点。
如果公园内能够设置一些指示标识,将会大大方便游客的游览。
基于我的调研结果,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加强垃圾桶的清理工作,保持公园的整洁度。
其次,修缮破损的设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最后,增加指示标识,方便游客的使用和导航。
总体而言,我所在社区的公园绿地状况良好,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城市绿地的现状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次绿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部门,以获取不同群体对城市绿地的需求和意见。
实地观察则着重考察了多个城市的绿地规模、种类和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现阶段城市绿地多为钢筋水泥场所转化而来,缺乏自然气息和生态价值。
2. 市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较高,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绿化植被。
3. 不同城市的绿地管理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城市管理不善,导致绿地设施损坏和环境脏乱。
4. 绿地规划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缺乏对城市绿地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意识。
四、问题分析1. 城市绿地缺乏生态价值的问题主要源于土地紧张和规划不足。
大量的绿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工厂,导致城市绿地的面积和质量不足。
2. 城市绿地管理不善的问题主要源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高。
一些城市绿地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人才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绿地设施维护不及时和绿地环境脏乱。
3. 城市绿地规划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源于规划部门的工作不到位和对城市绿地的认识不足。
城市绿地规划往往只注重面积,忽视了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导致绿地利用率不高。
五、建议1. 加强城市绿地规划,注重绿地功能和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和配置绿地,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受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设施。
2. 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要加强对绿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绿地设施的维护和环境的整洁。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绿地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公众教育,增强市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参与绿地保护的积极性。
六、结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城市绿地存在着生态价值不足、管理不善和规划不科学等问题。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

绿地情况调研报告绿地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当地的绿地情况,以便为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二、绿地面积和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调查范围内的绿地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
绿地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公园和市政设施周边。
其中,住宅区占总绿地面积的50%,公园占30%,市政设施周边绿地占20%。
三、绿地类型和利用率调查显示,绿地类型主要包括草坪、花坛、树木和小型景观设施等。
其中,草坪占总绿地面积的60%,花坛占30%,树木和小型景观设施占10%。
然而,调查还发现绿地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调查期间发现,大部分绿地只有高峰时段才有人工维护和使用。
非高峰时段,绿地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绿地的植被容易杂草丛生、设施破损等问题。
四、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调研数据显示,绿地管理和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调查期间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不满意。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绿地缺乏定期清理、设施老化和损坏、缺少垃圾桶等。
五、公众对绿地的需求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绿地的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
此外,公众呼吁增加绿地面积、提升绿地管理和维护水平,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绿地建设和改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绿地情况:1. 增加绿地面积:根据公众需求,增加绿地面积,提供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加强绿地管理和维护:制定合理的绿地管理制度,确保绿地定期清理、设施维护和植被修剪等工作。
3. 改善绿地设施:更新和维修绿地设施,提供更好的休息和运动设施。
4. 宣传和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七、结论通过对绿地情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地绿地面积较小,绿地利用率低,管理和维护存在问题。
公众对绿地的需求较高,并希望提升绿地管理水平和绿地设施。
绿地规划 调研报告

绿地规划调研报告绿地规划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地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地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当前城市绿地规划的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收集、分析城市绿地规划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个城市,并在每个城市选择了10个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调查。
调查问题包括绿地类型、面积、功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研结果1. 绿地类型:在所调研的10个城市中,公园绿地占比最高,达到60%,其次是社区绿地和河域绿地,分别占比20%和10%。
2. 绿地面积:所调研的绿地中,面积最大的公园绿地达到500公顷,面积最小的社区绿地仅有100公顷。
3. 绿地功能:大多数城市的绿地以休闲娱乐为主,提供了公园、游乐场等设施;部分城市的绿地还具备健身锻炼、学习交流等功能。
4. 绿地管理:调研发现,绿地管理人员不足是目前城市绿地规划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多数城市的绿地由政府部门或物业公司负责管理,但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导致绿地维护不及时、服务不完善。
四、调研分析1. 绿地配套不足:虽然城市的绿地规划面积较大,但在一些区域的绿地配置不够,特别是在市中心区域和人口稠密区域,绿地稀缺的情况比较常见。
2. 绿地利用率低:部分城市的绿地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在非工作日和冬季时。
这可能与绿地的设计和设施配套不合理有关,需要在规划中更加注重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到位:绿地管理人员不足是影响绿地规划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加强绿地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五、改进建议1. 完善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更加注重绿地布局的合理性和覆盖范围的广泛性,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和市中心区域。
2. 提高绿地利用率:在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的休闲需求,配备适合不同人群的设施和活动区域,提高绿地的利用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绿地是指城市中进行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被广泛认可。
绿地在城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绿地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一、绿地分布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有相应的绿地覆盖区域。
其中,中心城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此外,绿地的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也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
一些发达城市的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存在绿地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绿地使用情况1. 休闲娱乐:大部分绿地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
据我们的调查,绿地主要用于散步、晨练、亲子活动等,而夜晚时一些绿地成为市民锻炼的场所。
2. 生态保护:一些绿地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这些绿地通常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3. 规划景观:一些绿地被设计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用于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具有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植物布局,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问题和改进建议1. 绿地面积不足: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空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
2. 绿地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市的绿地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城市居民在某些地区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考虑绿地的布局,将绿地合理分布到各个社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不善,缺乏维护和保养,导致绿地的使用价值降低。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加强对绿地的日常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护绿地的环境和植物。
4. 绿地功能单一:一些绿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满足了某些特定需求,如休闲或生态保护。
我们建议在绿地规划阶段就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北碚区绿地改善的思考

关于北碚区城市绿地改善的思考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突出的影响。
因此通过分析北碚区的绿地系统现状,对北碚区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就如何保护和改善北碚的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城市绿地现状改善建议The Green space system improvement of BeiBeiAbstract:City green space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city,beautify the city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ecosystem.Good city green system of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a prominent influence.Therefo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green space in Beibei area,Beibei area of green space system problems,and on how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Beibei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City greenbelt,Present situation,Improvement,Suggestion1引言城市绿地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背景介绍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当前城市的绿地现状,本次调研对城市中主要的公园、广场和绿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分析绿地的面积、分布情况以及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城市的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数据收集,获取详细的统计数据,对绿地的面积、布局、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我们首先统计了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城市总面积为50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
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和周边地区,公园和广场是主要的绿地类型,绿道的覆盖率相对较低。
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我们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城市对绿地的管理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绿地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科学的管理策略,导致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维护不够规范和科学。
与此同时,部分绿地的维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绿地的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绿地使用情况我们还关注了绿地的使用情况,发现城市的绿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虽然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绿地,但由于缺乏吸引力和设施的不完善,很多绿地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城市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很多人对绿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规则存在一定的误解和不了解。
调研分析通过对绿地现状的调研,我们认为目前城市的绿地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其次,绿地的布局不够合理,导致绿地的分布不均匀,很多居民所在的区域缺乏绿地资源。
另外,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缺乏专业人员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绿地的养护不够完善。
最后,绿地利用率较低,很多绿地处于空置状态,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议和对策为了改善城市的绿地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增加绿地的面积和覆盖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报告》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为期两周的现场调研,查询网络资料,按照任务书要求,在任务内容和要求的指导下,大家共同得出了这样的调研成果。
本报告为“北碚区绿地现状综合调研”。
内容包括:(1)北碚市域绿地现状分析及相应图纸;市域绿地结构图等。
(2)北碚城市建成区绿地现状分析及相应图纸;建成区绿地结构图、建成区现状绿地分布图等。
(3)北碚城区北碚原旧城区(E组团)或新城区绿地现状分析;相应的系列图纸与表格。
(专业规划层次)绿地结构分析图、绿地现状布局图、绿地服务半径分析图、古树名木分布图、绿地现状指标统计分析表等。
(4)北碚城区北碚原旧城区(E组团)或新城区绿地改进建议及措施。
(5)调研小组所认为的其他必要成果。
一.场地介绍1.区位介绍北碚区是重庆市北面的一座卫星城,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市而名扬四方。
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幅员面积75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
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
辖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金刀峡镇、三圣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蔡家岗镇、柳荫镇、澄江镇、静观镇、复兴镇、水土镇、天府镇共五个街道,十二个镇。
东接渝北区,南连接沙坪坝区,西界璧山县,北邻合川市。
北碚山多水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以长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为区内水系骨干。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九峰绵延,是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座绿色宝库;北温泉公园水温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峡景色各异、意趣天成;金刀峡谷深壁峭、原始幽美;磨滩河悬岩飞瀑,水沫凝烟。
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2调查区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北碚建成区。
3规划背景●生物多样性优势繁杂的地形地貌与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北碚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
2、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缺乏自然生态保护体系规划,远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生态网络结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发掘,城市景观缺乏塑造;●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为社会所共享的公共绿地比例较低;●公共绿地类型单一、分布不均衡,缺乏具有中心地位的城市中央公园;●与居民朝夕相处的居住区绿地尤为不足;●生产绿地数量少,质量差布局不合理;●道路绿化缺乏合理规划,尚未寻找出科学的配置模式;●缺乏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城市的自然景观个性没有形成。
4.1998年《重庆市北碚区城市总体规划》1、《总规》确定了“大绿带、小组团”的绿化系统格局;2、《总规》确定对流经城区的“嘉陵江、龙凤溪和马鞍溪”三条水系两岸实行带状绿化。
但未对嘉陵江北岸的东阳片区的明家溪、车盘溪水系提出要求3、《总规》对“保留用地范围内的山头绿化,扩大城市绿视面”提出了原则要求;4、《总规》提出了:将城区内部主要道路建成林荫大道,形成城市中开放性的“绿网” 的原则要求;5、《总规》要求“在大体维持旧城原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应疏散旧城中心的部分工业、仓储用地,增加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及其它文娱体育设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6、《总规》提出了:“城区防震采取就地疏散的原则”7、《总规》对城市“山脊景观”“滨水景观”提出了一些景观控制要求:、(1)对城市整体形态的要求是:“城市依托三条带状用地向西南延伸发展,山丘和溪谷穿插其间,绿化分割,组团布局,山水相依,构建一座山水园林城市。
” (2)对城市“山脊景观”的要求是:“保留和强化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猪背脊”山丘绿地,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山城格局。
” ①将从西师、西农向南延伸的山脊规划为果林带,与西师、西农共同构成由南向北的大型楔入绿带,绿带两侧布局与之垂直的道路系统,形成主要的绿化景观视觉通廊。
②根据《重庆市北碚区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条例》,对城区内山头实行禁建保护,保护城市的绿色山脊轮廊线。
(3) 对城市“滨水景观”也提出了一些要求:①城区内在嘉陵江沿江两岸建设滨江路,两岸滨江路均设置沿江绿化带,美化滨江地带景观。
②龙凤溪和马鞍溪两岸结合自然沟谷地形设置公园和绿化带。
5 规划指导思想一、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本次绿地系统规划。
实现“人——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使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北碚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应该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性格和自己的形象。
三、人类住区与自然融合、城乡一体化本次北碚绿地系统规划,将采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模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人类住区与自然融合、区域一体化的思想。
6自然条件及资源(1)湿度北碚区空气湿度大。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0%,夏季绝对湿度大,月平均≥25 毫巴,故感闷热。
但 7、8 月气温较高,雨日又少,相对湿度较小,一般为 65~75%,特别是连续伏旱,秋旱时,空气干燥。
对于城市绿化植被的选择提供了方向。
(2)气候条件北碚区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及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节地区分配不均、风力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冬季寒潮不易侵入、春季气温不稳定、夏季常有焚风等特点。
热量丰富,气候温和,能满足三熟制作物生长对热量的要求,也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3)水资源特点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北碚区降水量较丰富,平均年降水 1105.4 毫米,适合植物生长发育需要,但季节分配不均,在汛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
每年夏季几次出现的≥50 毫米的暴雨,远远超过土壤和植物的吸水能力,破坏土壤结构,加重坡地水土流失。
(4)土地资源土壤主要是黄壤和紫色土壤。
地貌对土壤光、热的影响在山体和丘岭的东西两翼部产生阴山和阳山,从而对土壤养分释放和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影响。
7建设用地(1)、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总计 267.4 公顷,占总用地 33.42%,公共设施用地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该类用地中,文化、教育以乃行政机关等办公用地所占比例大。
(2)、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包括华光仪器厂总计 135.5 公顷,占用地的 16.94%,新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以南,原有工业在老城区呈零星分布。
(3)、仓储用地仓储用地总计 9.4 公顷,占总用地 1.18%。
二.北碚区绿地现状调查1北碚区绿地分析北碚城区绿地面积共369.6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91%,绿地率39.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67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61.77公顷,生产绿地14公顷,防护绿地43.56公顷,居住区绿地32.99公顷,单位附属绿地217. 31公顷、道路绿化19公里。
公共绿地中,缙云山、北温泉中心区47.3公顷,北碚公园、滨江公园12公顷;八个小游园、十一个花坛、绿点2.47公顷。
这些小游园、花坛,绿点均匀地分布于城区几条主要的干道上,是北碚城区绿化的一大特色。
生产绿地中,除高岚垭苗圃较大,面积6.7公顷外,其余7.3公顷由文星湾、毛背沱、长滩、火车站四个小苗圃组成。
防护绿地是嘉陵江、龙凤溪、马鞍溪沿溪河的绿带及城区几个山头绿地组成。
单位附属绿地主要集中于西师、西农、五一所、市一师等一批市区级园林式单位内、城区现有道路19公里,共植行道树1.1万株,主干道己绿树成荫。
中山路、胜利路199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园林市街”。
2北碚区市域绿地结构城市绿地体系构造的特色3.1 城市生态整体构造(1)城市外围生态维护圈面积为108km2,包含西山—缙云山、飞蛾山—鸡公山两山山脉和南北必定宽度绿带围合的范畴。
(2)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是在城市建设区基本上东西延长到中、近景视觉范畴,扩展周边生态维护地带,具体范畴南北与建设区同,东西扩大到四山(西山、缙云山、飞蛾山、鸡公山)第一层山头,面积54.93km2。
计划“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不仅维护了城市的背景景观,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有着极其主要的影响。
(3)城市建设区面积24km2,计划范畴为北起计划212国道,南到回龙水库,西以缙云山为界,东到鸡公山、飞蛾山一带。
3.2 城市绿地体系构造(1)一江乡土植物繁茂于滩涂、峭崖、峡谷,构成特有景观,增强了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会,形成景致旅游名城。
因此,嘉陵江乃北碚之源。
(2)四溪重要包含龙凤溪、马鞍溪、明家溪和车盘溪四条主要城市溪河水系。
都是主要的城市防洪水系和主要的野生生物栖息地,具有主要生物多样性维护价值。
(3)九园①北温泉景致名胜公园面积为10公顷,小巧玲珑,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翠竹森森,林木葱茏,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园内有洞谷、飞泉假山、渔池、小树、寺殿等,是重庆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②观音峡景致名胜公园园区总面积1615公顷。
,嘉陵江沿岸的主要景致名胜,开敞性公园。
山岭沟壑、河岸溪畔,无不密林掩映,堆绿耸翠,游之赏心、观之悦目。
铺山盖岭,气势壮观。
<1>林带壮美森林公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1%以上,<2>松涛盈耳在公园壮美的森林内,分布最广的是马尾松林。
<3>香樟木荷尽伟岸在公园的坡岭沟谷常有成片自然散生的常绿阔叶林。
树干高大通直,尤以香樟木荷为多,观赏价值较高。
<4>霜叶似霞在公园森林之中,散布着枫香等观叶树种。
<5>修竹万竿在公园林地之中,分布着成片的竹林,以毛竹和慈竹为主。
<6>古树名木公园内的古树名木有树龄百年以上的黄葛树、皂荚树、黄连木、银杏等10余株,在张飞岭牛角庙遗址及其附近小山包上,有三株百年以上的古黄葛树。
其中庙基西侧两株:一株主干胸径约200cm,高约25m,树干一分为二,三层再分,八枝耸天,枝繁叶茂,冠幅约100平方米;另一株主干胸径112cm,呈三棱形,分为两根(d=60cm),原高21m,遭损折干,仅存10m,嫩叶翠绿,枯木再春,十分可敬。
在庙基南侧约60m处的山坪上,也有一株胸径约127cm,高25m的黄葛树,树老空心,主干光秃,亦有嫩枝新叶鲜绿欲滴,这棵古树在四周茂盛的马尾松林之中,卓然孑立,风致盎然。
③北碚公园7.43公顷。
北碚公园的植物配置以自然为宗,而又有章法,乔、灌、花、草、竹交相配合,适宜布置,构成幽雅、古朴、野趣的自然景观。
北碚公园初建规模时,林木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左右,通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典型山地公园特有的植物景点和景区,目前已是林木葱郁、花木繁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园中高大乔木密植成林,林下遍植花草灌木,有不少稀有古树,其中4株命名为重庆市二级保护树。
特别是从公园前门拾级而上,梯道两侧,浓密高大的桂花树与棕竹、紫薇、茶花、地被等形成立体的又富有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