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实验三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3•掌握各种寻址方法以及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包括汇编程序清单、调试步骤、调试方法以及对程序结果的分 析等。
2•本实验要求在PC机上进行。
3•本实验只要求在DEBUC调试状态下进行,包括汇编程序,调试程序,执行程序。
4•熟悉建立源文件,进行汇编和连接的全过程,并对程序进行调试。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准备
1分析题目,将程序中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的存取方式确定好。
2写出算法或画出流程图。
3写出源程序。
4对程序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准备好上机调试的过程。
2•本实验要求在PC机上进行。
3•汇编过程中出现问题,可用DEBU(进行调试。
xorax,ax pushax movax,data movds,ax leasi,data1 leadi,data2 leabx,data3 moval,[si+3] movah,[di+3] an dal,0fh an dah,0fh addal,ah oral,30h mov[bx+3],al moval,[si+2] movah,[di+2] an dal,0fh an dah,0fh adcal,ah oral,30h mov[bx+2],al moval,[si+1] movah,[di+1] an dal,0fh an dah,0fh adcal,ah oral,30h mov[bx+1],al moval,[si] movah,[di] an dal,0fh an dah,0fh adcal,ah
;exercize21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微机硬件设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深入理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机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一台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结构,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熟悉实验箱的电源、复位、运行等按钮的使用方法;(3)学习微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加电、复位、启动等过程;(4)观察微机系统启动后的运行状态,了解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
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CPU、内存、I/O接口等硬件模块;(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包括寄存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等;(3)学习内存的存储原理,了解ROM、RAM等存储器的特点;(4)学习I/O接口的工作原理,了解中断、DMA等传输方式。
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1)学习微机指令系统的基本格式,包括操作码、地址码等;(2)掌握微机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3)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过程,了解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等概念。
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1)学习微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2)编写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下的数据访问;(3)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1)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定义、指令编写、程序结构等;(2)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数据交换、排序等操作;(3)学习微机程序的调试方法,包括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2)观察实验箱中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3)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之间的传输;(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在接口技术中的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题目)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实验一开发环境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伟福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包括源程序的输入、汇编、修改;工作寄存器内容的查看、修改;内部、外部RAM内容的查看、修改;PSW中个状态位的查看;机器码的查看;程序的各种运行方式,如单步执行、连续执行,断点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在伟福开发环境中编辑、汇编、执行一段汇编语言程序,把单片机片内的30H~7FH 单元清零。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30H-7FH 执行前后的内容变化。
五、实验思考1.如果需把30H-7FH 的内容改为55H,如何修改程序?2.如何把128B的用户RAM全部清零?六、程序清单文件名称:CLEAR.ASMORG 0000HCLEAR: MOV R0,#30H ;30H 送R0寄存器MOV R6,#50H ;50H 送R6寄存器(用作计数器)CLR1: MOV A,#00H ;00 送累加器AMOV @R0,A ;00 送到30H-7FH 单元INC R0 ;R0 加1DJNZ R6,CLR1 ;不到50H个字节,继续WAIT: LJMP WAITEND实验二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掌握MCS-51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应用,通过实验,切实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各种不同的寻址方式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编制一段程序,要求程序中包含7中不同寻址方式。
2.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38H~3AH中。
3.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1000H~1002H 中。
4.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40H~42H中的数据与片外RAM2000H~2002H中的数据互换。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逐段编制程序,汇编无误后,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程序的运行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实验思考1.如何把片外RAM中1000H~100FH单元中的数传送到片外RAM中2000H~200FH单元中?2.如何把ROM中0200H~0207H单元的数传送至片外RAM0000H~0007H单元中?实验三数码转换一、实验目的掌握采用软件方法进行不同形式数据之间的转换,如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十六进制数与BCD码的转换、BCD数与ASCII码之间的转换、非压缩BCD码与压缩BCD码之间的转换。
微机原理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3. 循环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⒈掌握移位指令的使用方法。
⒉学会循环结构程序的编程方法。
⒊利用DEBUG调试程序查看循环程序循环过程中CS和IP的变化情况。
二、实验要求⒈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记录运行结果。
⒉用DEBUG调试程序调试所编程序,查看并记录每条指令内存单元地址及执行结果(包括F标志寄存各位值。
)⒊注意观察并记录每条指令执行后CS和IP寄存器值变化情况,以加深对循环程序的概念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⒉编写统计15个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程序。
要求:分别统计出低于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的人数,并存放到S5,S6,S7,S8,S9,S10对应内存单元中。
源程序代码;DATA SEGMENTDATA1 DB 55,60,65,88,67,70,75,80,77,85,90,66,95,53,100DATA2 DB 5 DUP(?)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CX,15LEA SI,DATA1LEA DI,DATA2AGAIN:MOV AL,[SI]CMP AL,90JB NEXT1INC BYTE PTR[DI]JMP NEXT0NEXT1:CMP AL,80JB NEXT2INC BYTE PTR[DI+1]JMP NEXT0NEXT2:CMP AL,70JB NEXT3INC BYTE PTR[DI+2]JMP NEXT0NEXT3:CMP AL,60JB NEXT4INC BYTE PTR[DI+3]JMP NEXT0NEXT4:INC BYTE PTR[DI+4]NEXT0:INC SILOOP AGAIN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掌握移位指令的使用方法。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1 实验目的:掌握TD-PITE 80X8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实验系统的操作,熟悉Wmd86联机集成开发调试软件的操作环境。
2 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3 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将00H~0FH 共16 个数写入内存3000H 开始的连续16 个存储单元中。
4 实验步骤:1. 运行Wmd86 软件,进入Wmd86 集成开发环境。
2. 环境调试,“设置”选项中选择汇编语言。
语言环境选择界面3. 新建文档,编写程序,程序如下:SSTACK SEGMENT STACKDW 32 DUP(?)S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S:SSTACKSTART: PUSH DSXOR AX, AXMOV DS, AXMOV SI, 3000HMOV CX, 16AA1: MOV [SI], ALINC SIINC ALLOOP AA1AA2: JMP AA2CODE ENDSEND START4. 编译连接,程序无误下载:信息界面5. 连接PC与实验系统的通讯电缆,打开实验系统电源。
6. 下载程序,查看内存3000H 开始的连续16 个存储单元中的内容,显示如下:8.由于该内存段原始数据与实验数据相同,便于区分观察,将该内存段初始化,然后查看:9.点击运行程序,在此查看该段内存:10.设置断点,执行程序:5 操作练习编写程序,将内存3500H 单元开始的8 个数据复制到3600H 单元开始的数据区中。
通过调试验证程序功能,使用E命令修改3500H 单元开始的数据,运行程序后使用D命令查看3600H 单元开始的数据。
1、编写程序如下:SSTACK SEGMENT STACKDW 32 DUP(?)S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S:SSTACKSTART: PUSH DSXOR AX, AXMOV DS, AXMOV SI, 3500HMOV DI, 3600HMOV CX, 8AA1: MOV AL, [SI]MOV [DI], ALINC SIINC DILOOP AA1AA2: JMP AA2CODE ENDSEND START2、执行过程如上,内存变化如下:程序执行前程序执行后实验二:数制转换实验1、实验目的1. 掌握不同进制数及编码相互转换的程序设计方法,加深对数制转换的理解;2. 熟悉程序调试的方法。
微机原理实验3

《微机原理》上机实验第一次实验内容一、8086宏汇编系统盘构成1. masm.exe 宏汇编系统程序把汇编语言源程序(.asm)汇编成目标文件(.obj)2. link.exe 连接程序把目标文件(.obj)连接生成执行文件(.exe)3. cref.exe 索引程序4.Lib.exe 库管理程序5. 汇编源程序编辑工具。
二、8086宏汇编上机实验步骤第一步:编辑源程序(程序名.asm)Edit 程序名.asm(Alt+F 选择存盘)第二步:对源程序(.asm)进行汇编masm 程序名(提示两个0 ,表示源程序,程序名.asm编辑正确,否则需进入第一步,修改源程序)第三步:对目标文(.obj)件进行连接Link 程序名第四步:运行执行文件,查看结果程序名三、实验实例1、利用8086宏汇编语言,编程在屏幕上显示“Hello!”程序清单:Data segmentA db ‘Hello!$’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Lea dx, aMov ah,9Int 21h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三、DEBUG上机1. DEBUG常用命令如何启动DEBUG?在DOS提示符下,输入命令DEBUG 回车出现_ 提示符,所有的DEBUG命令在_提示符下进行。
(1)汇编命令格式:A [地址](2)退出DEBUG命令格式:Q(3)文件命名格式:N 文件名(4)显示寄存器内容格式:R [寄存器名](5)写盘命令格式:W(6)运行命令格式:G(7)单步执行命令格式:T(8)反汇编命令格式:U实验二:利用DEBUG编程计算5+3,并显示结果。
程序指令清单Mov al, 5 Add al, 3 Mov dl, al Or dl,30 Mov ah,2 Int 21 Mov ah,4c Int 21《微机原理》实验3一、实验目的:通过本节课实验,使学生掌握DOS中断调用的格式以及DOS常用中断调用;掌握宏指令的定义及调用格式;掌握8086模块程序的定义及调用格式、对段间模块程序调用进行汇编的命令格式;掌握程序正常结束返回DOS的两种方法。
微机实验三-进制转换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报告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项目名称进制转换实验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员无实验日期 2016/06/28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转换规则。
2、熟悉算术运算指令及移位指令的运用。
二、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汇编—流程图)2.1 画实验逻辑原理图三、程序分析1、十进制转二进制(此处时代码,但是由于上传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添加)将存放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值,并通过移位的方式将寄存器中的每一位转换成对应的字符显示出来就成了对应的二进制。
2、二进制转十进制(此处也是代码,只要把代码复制进去就行。
也可以私聊我,我分享代码给你们。
)用系统功能调用将上面程序除出来的每一位转换成字符输出到显示器上来,从而完成2进制向10进制的转黄。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4.1 实验结果数据二进制转十进制实验结果: 00001111B=15D;十进制转二进制实验结果:27D=00011011B;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的实验结果:0011H=17D4.2 结果数据分析二进制转十进制结果分析:((0*2+1)*2+1)*2+1)*2+1=15;十进制转二进制结果分析:该数在计算机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即0,1,每次输出时,根据最高位判断一下是1还是0;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结果分析:(0*16+1)*16+1=17五、实验问题分析、思考题与小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16位的10转2中,其高位会出错通过检测盘查发现,错误出在对于寄存器的界限上以及高低位的使用上有问题。
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的系统功能调用,如从键盘上输入字符以及从显示器上显示对应的字符。
了解了在汇编语言中如何实现子函数调用,利用call 指令调用对应的函数,从而减少程序的重复性以及方便程序的可读性。
在整体实验中熟悉了移位指令,算术指令以及堆栈相关的指令,对于这些指令的用法进一步了解了。
并通过在编写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加深了自身的编程习惯。
微机原理继电器实验

实验三 继电器控制要求和代码 二、实验原理与内容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编程使用8253定时,让继电器周而复始的闭合5秒钟(指示灯亮),断开5秒钟(指示灯灭)。
5V 1、将8253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3,计数器1设置为方式0串连使用,CLK0接1MHZ 时钟,设置两个计数器的初值(乘积为5000000)启动计数器工作后,经过5秒OUT1 输出高电平。
通过8255A 口查询OUT1的输出电平,用C 口的PC0输出开关量控制继电器动作。
2、继电器开关量输入端输入“1”,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电路接通,指示灯亮,输入“0”,开关断开,指示灯熄灭。
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机控制直流继电器的原理2、进一步熟悉8255和8253的应用2主程序Data segmentio8255 equ 28bhio8255a equ 288hio8253 equ 283hio82530 equ 280hio82531 equ 281h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mov dx,io8255mov al,90hout dx,almov al,01 ;置位out dx,alcall delaymov al,0 ;复位out dx,alcall delayjmp startdelay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push dxmov dx,io8253 ;设8253计数器0为方式3mov al,36hout dx,almov dx,io82530 ;8253计数器0写初值mov ax,1000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mov dx,io8253 ;设8253计数器1为方式0mov al,70hout dx,almov dx,io82531 ;8253计数器1写初值mov ax,50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press:mov ah,6mov dl,0ffhint 21hjz next ;无键按下跳转mov ah,4chint 21hnext:mov dx,io8255ain al,dxtest al,01h ;测试jz presspop dxret delay endpcode endsend sta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表现、 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项各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依据报告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及书写态度综合考核。 实验报告采用百分制, 占实验总成绩的40%, 教师请阅本报告后需签字并给出实验报告百分制成绩。
2.本实验报告各项内容的具体格式、字数可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各项内容可另附页,为便于归档,附页尺寸不得大于本实验报告尺寸,并注意粘牢于附页粘贴处。
3. 实验报告封面中的 “实验名称” 应为实验教学大纲上所列的规范名称, “实验地点”应写出实验室的具体名称。请确认无误后再填写。
4. 实验报告的建议格式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三、本次实验内容
(一)实验项目名称(按本次实验各项目填写)
1、原理或接线图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预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具体实施步骤、实验原始数据、 计算过程与结果、 数据曲线、 图表等。 具体格式按指导教师要求)
6. 实验报告需按要求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交给指导教师,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实验报告如有明显抄袭者或不交者,实验总评成绩按 0 分记。
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A
实验项目名称顺序程序设计
实验学生班级电力093
实验学生姓名武晨晨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2012.3.29
实验地点9-229
实验报告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电力工程学院二OO七年制
说 明
1. 验报告为实验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 每个实验必须定一份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