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一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一
散 露 和
sǎn(散文) sàn(解散) lù (露珠) lòu(露出)
hé (和平) hè (和诗)
多音字
冠 弹 调
guān (张冠李戴) guàn (冠军) tán (弹射) dàn (弹药)
diào (调度) tiáo (调和)
多音字
藏 盛
cáng (隐藏) zàng (宝藏) shèng (盛世) chéng (盛饭)
4.《索溪峪的“野”》写了索溪峪的奇丽 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 者畅游于大自然的无比愉快的心情。
技法回顾
1.《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中大量地运用 了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写作手法。
2.《索溪峪的“野”》中除了运用上述的习作技法之外,在 结构上采取“总分结构”,先概述,后分述,并通过具体 事例说明事物特征。
易错音
峭 侠 津
qiāo qiào √ xiá √ xiā
jīn √ jīng
易错音
谧 yì mì √
巷 xiàng √
xiāng
烘 hōng √
gōng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 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以前学过《桂林山水》《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 等写景文章,都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真实生动地描绘,让读者体 会到景物的壮观与美丽。而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山中访友》 《山雨》两篇课文,不仅有作者对景物的真实描写,更加入了 作者奇特的想象,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还知道其他描写大自然的名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两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丁香花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语。

(3)分组朗读,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1)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2)结合课后练习,进行句子仿写。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内容:(1)草原(2)丁香结(3)古诗两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4)语文园地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背诵。

(2)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文笔记以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课文笔记: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草原》- 作者:老舍- 主要内容:作者描述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 好词好句:-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丁香结》- 作者:宗璞-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对丁香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好词好句:- 参差不齐、潇洒、朦胧-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建德江的夜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 名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暴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名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主要内容:这首词通过描写夏夜乡村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 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花之歌》- 作者:纪伯伦- 主要内容: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花的作用以及花的追求。

- 好词好句:- 硕大无朋、婆娑起舞、心驰神往-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总结这一单元的课文主要以大自然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学会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练习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练习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信息匹配1.选词填空。

玲珑剔透立地顶天摇摇欲坠巍然屹立张家界以“岩”称奇。

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____);有的像铜墙铁壁,(____);有的如晃板垒卵,(____);有的若盆景古董,(____)……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二、填空题2.根据语境填空。

(1)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花儿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还知道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组课文中的“___________”这个成语就源于此句。

(2)“如果冬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雪莱这句饱含希望的诗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

它与张维屏的诗句“_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里,车里的一切看似一动不动,其实我们正一起飞快地向前移动着,这样的情景让我想到了“卧看满天云不动,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4)人们的所见所闻总能给自己的内心带来一些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虫儿的叫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奉天的气息;“些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杨柳》的曲调引发了李白的思乡情;“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傲霜的风骨,让我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3.把下面的“一”字诗补充完整。

一____一____一渔舟,一位________一钓钩。

一____一____一场笑,一江________一江秋。

4.读一读,写出怪体诗的下句。

龙湖湖湖湖湖虎虎海海海海望会山山山仙仙仙仙仙仙仙仙一龙二虎望三山,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一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一PPT课件》

瀑布 陡峭 挺拔 奥秘 侠客 静谧 烘烤 音韵 演奏 亲吻 德高望重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 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 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 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 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为科举场上舞弊之风盛行,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屡试不第。 后来,换了一个公正无私的考官,这个书生就打点行装上京赶 考。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等他日夜兼程赶到京城的时候,考试 已经结束了。书生好说歹说,总算打动了考官,准许他补考。 主考大人以“一至十”为题,要书生做一个上联。书生就把一 至十这10个数字嵌入上联,诉说一路上的辛苦,于是开口说 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 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听了暗暗称奇,但是 还想继续考考他,于是又让他用十至一再做一个下联。书生就 把他身居寒窗。潜心苦读的情况写成了下联:“十年寒窗,进了九八 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 一定要中。”主考官听了也不由得佩服他才思敏捷,于是这一 年的状元桂冠就被这名迟到的书生夺得了。
南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 句,意思是:躺在床上看满天的云没有 动,殊不。 知,云和我一起往东飘去。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偏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 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再 没有其他。 花开放了
司马相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千百十九八 七六五四三二一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与写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与写作

停歇的蝴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旅行的蜗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结 网 的 蜘 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移情自然,极尽想象
假如,你就是它们或它们当中的 一员,在你的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 的、动人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呢? 请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作天马行空 的神游吧。
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后,其余树虎轮流喂食
沙滩上的贝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劳 动 的 甲 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诗人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 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道: 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 的家乡和亲人呢?
(南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 意思是:躺在床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
云和我一起往东飘去。
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某自然景物,你 应该具体描述某一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 你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采用第 一人称的口气,让你所想象的自然景物来 说话。
比如你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白云、风、雾、 露珠等等,可从它的形态、颜色、静态或动 态、变化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和想象,在 具体写作的时候,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 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有趣的生活细节,可 以写它们的对话、行动、活动等等,使所描 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当然, 如果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科 学的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 有知识性,那就更好了。
介绍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 也可以是自己从阅读的资料中得来的。但 不管资料是怎样得来的,都要加以思考加 工,充分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描述的 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等修辞 手法,力求把文章的语言叙述得生动有 趣。 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上下文之间 的衔接、过渡,力求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 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回顾拓展 交流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回顾拓展 交流平台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 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 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 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 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 神来之笔。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 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 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 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 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 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 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 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 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 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 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 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 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思考: 同是描写大自然,第一单元的课文
《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 《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 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 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 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如,“我脚下 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 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 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 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
小组交流
自己读过后,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你 们划的句子,并说一说作者这样表达得好 处?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 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 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六年级上册语文小报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小报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小报第一单元一、单元概述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带领学生们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自然的美好。

本单元选文包括《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等,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重点知识1. 词语积累:本单元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

学生们需要认真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2. 句子赏析:本单元中的课文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

学生们需要认真阅读、理解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3. 背诵与默写:本单元的《草原》和《丁香结》都是要求背诵的课文。

学生们需要认真背诵,并默写其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拓展延伸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们阅读与大自然相关的课外书籍,如《森林报》、《自然之谜》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们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如《秋天的田野》、《校园里的花坛》等,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四、学习方法1. 预习与复习:学生们需要提前预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大意和重点知识;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主动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同学。

3. 批注与笔记:在阅读课文时,学生们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或写笔记,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方便复习和回顾。

4. 合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掌握重点知识、拓展延伸相关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让我们一起努力,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大自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回
顾拓展
一、导入。

美丽的景色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咏的对象,本单元文中我们已经跟随作者李汉荣到山中访友,跟随赵丽宏享受了一场美丽动听的山雨,与作者郭枫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最后,我们还与作者曹敬庄一起来到了张家界的索溪峪,看到了那里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物是野的,人也是野的。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第一单元,去感受自然的灵性。

二、复习字词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会了不少的词语,请翻到词语盘点,读一读这些词,在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下面打个三角,并记一记,接着马上听写。

2、听写词语:
清爽
陡峭
静谧
吟诵
勤勉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核对,指名读词语。

3、老师已经把这些词分成了两组,自由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描写景物:你知道描写景物的词还有哪些?(花草树木、山水)
有时候,一个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串联学生刚才所讲的词)。

大自然真是美不胜收,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第二组一般写人:在作者笔下呢?类似于这样写景物的词文中还有很多。

悠闲自得
全神贯注
忙忙碌碌
熙熙攘攘
驻足痴望
勤勉劳作
大街小巷
意味深长
小结: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多么有声有色,有情有
意,那是因为作者——(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三、回顾文
在想象的引领下,我们感受到眼前的自然是多么的富有灵性呀!让我们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
(一)
(一)
听自然之声
我们先来听一段自然之声。

、说到自然界的声音,相信同学们的脑海里会冒出一大堆的象声词,考考大家,描写雨声的词语,你知道哪些?
哗啦啦
啪啪啪
淅沥沥
嘀嗒嘀嗒
叮咚叮咚……
2、听这一段雨声,你感觉又有什么不同?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指名读,谈体会:
(1)很美。

从哪里体会到美?(把雨丝想象成轻捷柔
软的手指、把山中的景物想象成琴键,将雨声想象成小曲。

)(2)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这中间可能有雨水落在岩石上的啪啪声,可能有雨水落在草丛里的沙沙声,可在作者的想象中这一切都不再单调,而是变得美妙而神奇。

齐读。

(二)
(二)看自然之景
听了自然之声,让我们再去看看自然之景。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
(1)这段话描绘了哪些景物?
(2)
(2)你感受到作者写这些景物的特别之处了吗?(拟人,把景物想象成了人。


(3)
(3)你最喜欢作者对哪一种景物的想象,自己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4)
(4)师生合作读。

(三)
(三)品自然之“事”
自然界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事,比如蝴蝶彩花,蜜蜂酿蜜,蚂蚁搬运食物,这些最平常不过的现象,在作者的想象中,又变得多么有情有意呀!
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

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1)
(1)你看到了一什么事?(一只娇小的黑甲虫迎接游侠归来。


(2)
(2)在你的想象中,他们可能是什么关系?(夫妻、父女、兄妹)
(3)
(3)是呀,他们也许就是一对夫妻,丈夫长期戍守边
关,今天终于归来,所以——
他们也许是一对父女,父亲长年在外劳作,今天终于归来,所以——
他们也许是一对兄妹,由于时势变迁,他们已多久不见,今天终于再见面,所以—
扇动想象的翅膀,我们感受到了甲虫一家浓浓的亲情。

(四)
(四)文中像这样运用想象描写自然之声,自然之景,自然之事的地方还有很多,快速浏览文,你能找到一两处吗?交流。

四、拓展提升
(一)写景诗句拓展
、自然就是这样的多姿多彩,有情有意,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句,一起来读读吧。

2、像这样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还有很多,你都知道有哪些呢?(春、夏、秋、冬、花、草……)
描写景色的诗歌,散文还有很多,同学们外再去好好的学习和品读。

(二)跟随想象品诗句
想象自古就是文学作品的催化剂,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描写景和物的诗句,有古诗,也有现代诗,跟随作者的想象,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在作者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西湖美。

美在哪里?
(3)你能背诵整首诗吗?
(4)是呀,晴天去看西湖很美,哪怕碰上下雨,也不要气馁,西湖它多像美丽的西施姑娘,它——
()这是作者用想象描写自然之——景
2、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叶圣陶《瀑布》
(1)这是作者用想象描写瀑布之——声
(2)作者这样一想象,马上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3)试着用半分钟的时间,记一记这瀑布的声音。

反馈。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这句诗中,你看到想象了吗?
(2)想象到了蜜蜂把蜂蜜奉献给了人们,人们享受蜂蜜的情景。

是呀,蜜蜂无论平地与山尖,辛勤采蜜,却为谁辛苦——为谁甜。

(3)想象到的仅仅是蜜蜂把蜜奉献给人类吗?作者脑中想到的还可能有什么?
比如说许多像蜜蜂一样的人?有哪些人?(农民、医生……)是呀,他们辛勤劳作,却为谁辛苦为谁甜?
(4)蜜蜂酿蜜这样的小事,就让作者有了那么丰富的想象,想到了那么多乐于奉献的物和人,所以写下了这句诗——
五、深化练笔
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然也同样能领着你走进更为奇妙的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一段声音,展开想象,看看你能听到哪些声音,看到什么景,什么事?
第一次播放声音。

再次听声音,注意抓住景、声或事的任意一个方面展开想象。

把你想象到的声音,景物或事情选一个方面写下来。

交流。

六、小结
借助想象这对翅膀,同学们已经领略到了自然的丰富,愿你们的生活中,有想象常相随,你们的人生会有别样的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