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合集下载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
一、改进实验的目的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及学生都感到实验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

为解决这个问题,特设计了一套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微型化装置,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良好。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直径约4mm、长为10cm的玻璃管两根,酒精灯一个,石灰水,乳胶管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取其中一根玻璃管用酒精喷灯将一端封口,制成微型试管,内装事先准备好的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另一根弯成近90。

作为导管;用乳胶管将微型试管和导管连接,然后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四、实验操作部分
①将直径约4mm玻璃管截取两根长为10cm,其中一根用酒精喷灯将一端封口,制成微型试管,另一根弯成近90°作为导管;
②取0.1gCuO粉末和0.01g碳粉,在白纸上轻轻混匀后,把药品小心送入自制微型试管底部,将管口稍稍向下倾斜固定于微型操作台上;
③小心敲动试管,使药品平铺在试管底壁上;
④用胶管将微型试管和导管连接,并通入盛有2ml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中。

如图所示:
⑤用酒精灯加热微型试管,加热约1min后,微型试管出现水珠,这是药品中含有少
量水分;加热至10min时,澄清饱和石灰水出现混浊;加热至12min移去导管,移去酒精灯,冷却后,微型试管壁附有一层红色铜,现象十分明显。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首先本实验所用的药品,用量较少,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完,给老师上课赢得了时间;其二,实验装置所需材料简单,有利于学生课内外开展实验;其三,加深了学生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性质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记忆。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的探究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的探究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的探究
宋婷卢一卉李远蓉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400715)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关于碳的还原性的实 验,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学生可掌握其反应原理,初 步了解还原性、氧化性的概念,为高中氧化还原反应 的学习打下基础。
经过实践和分析,该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实验 效果欠佳等问题。一是使用普通酒精灯加灯罩的方 法不能达到实验所需的高温;二是未指明氧化铜与 木炭的质量比;三是未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
表3微型试管实验组的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38·
3.普通小试管与微型试管实验效果比较。 比较表2、表3,可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自制三芯灯不加灯罩进行加热、氧化铜 与木炭比例为10:1时,两组得出用普通小试管进行 实验效果最佳,一组得出微型试管进行实验效果最 佳.一组得出二者效果相差不大: (2)在使用自制三芯灯不加灯罩进行加热、氧化 铜与木炭比例为8:1时,3组得出用微型试管进行实 验效果最佳。 综上可知,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温度对实 验效果的影响程度大于反应物质量比。不管使用普 通小试管还是微型试管,当氧化铜与木炭质量比为 10:1时,实验效果优于8:1;不同酒精灯的比较结果 为:采用自制三芯灯加灯罩时实验效果最佳,自制三 芯灯不加灯罩时实验效果次之,普通酒精灯加灯罩 效果最差。实验装置的比较结果为:当反应物质量比 为10:1时,普通小试管效果较好;当反应物质量比为 8:1时,微型试管效果较好。
·37·
三竺!!苎兰!塑
塑坠型!塑型三型!垒!曩墨露趟
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唐文伟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14437)
在教学苏教版《化学2》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 应中热量变化”时,笔者将传统感观与数字传感器技 术相结合,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温度传感装置,观 察并记录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值,从而更直观 地呈现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实验13 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研究 - 奥一博客.

实验13 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研究 - 奥一博客.

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研究江高三中李栋林[实验要求]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反应物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目的]1、探究木炭单质的还原性。

2、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方案]1、用托盘天平称量木炭1.5g,氧化铜16g,放在蒸发皿上,用酒精灯烘干2、把木炭和氧化铜在研钵中充分研细混匀后放入试管中。

3、然后用玻璃棒使试管底部的反应物堆成一个半圆柱形。

用双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火焰外围上用石棉网做的铁网。

)[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数据)解释和结论(1)称量木炭1.5g,氧化铜16g,放在蒸发皿上,用酒精灯烘干。

(2)把木炭和氧化铜在研钵中充分研细混匀后放入试管中。

(3)然后用玻璃棒使试管底部的反应物堆成一个半圆柱形。

(4)如下图装置。

用套上金属丝网灯罩的双头酒精灯加热。

加热3分钟后,见到试管中有很明显的红色物质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把木炭和氧化铜所带的水分全部烘干。

增大木炭与氧化铜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度。

使反应物集中一些,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木炭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铜还原成铜。

木炭单质有还原性。

2CuO+C高温2Cu+CO2↑[实验体会](主要是写实验成败的关键、改进建议等)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首先要解决的是木炭和氧化铜的用量比,理论上,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是12:159(即1:13.3)。

但若按此量,木炭的用量实际上会不足,因为试管中的空气会消耗一定量木炭,而且木炭也会有一些杂质。

因而木炭用量要比理论值偏高,实验证明,如果用化学纯粉状氧化铜(CuO含量不低于98%)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应为:木炭:氧化铜=1.0:10.6。

反应物的总量也会影响实验效果,太多、太少均不好。

反应物颗粒要细,混合均匀,适度压实,使颗粒间紧密接触,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

而且还要使反应物集中一些,那么反应时产生的热量就不易散失。

[习题](根据本实验可编写的试题)1、某一黑色固体,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也有可能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黑色固体可能是(2)黑色固体可能是(3)黑色固体可能是合物中氧化铜和木炭的质量各是多少?3、氧化铜里有少量的木炭,怎样用物理的方法除去?怎样用化学的方法除去?(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石灰水变浑浊,这黑色粉末是( )(A)CuO (B)Fe3O4+C (C)CuO+C (D)Fe2O3+C5、由下面实验现象可知,黑色粉末可能是 ( )高温┌─→红色粉末黑色粉末───│石灰水└─→无色气体───────→白色沉淀(A)CuO和C (B)Fe和CuO (C)Fe3O4和C (D)CuO6、铜粉和碳粉得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初三化学实验:碳及其化合物的木炭还原氧化铜

初三化学实验:碳及其化合物的木炭还原氧化铜

初三化学实验:碳及其化合物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用品
酒精灯、试管两支、木块、带有橡皮塞的直角玻璃导管一根。

木炭粉、黑色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按(左图)从下到上安装好仪器,试管中略向下倾斜。

2. 将木炭粉和黑色氧化铜分别充分烘干后,按一定的质量比称取两种黑色粉末。

放入研钵中反复研碎、混匀。

3. 用角匙或小纸槽将黑色混合物放进试管底部,塞上带有橡皮塞的直角玻璃导管,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4.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然后集中在盛有混合粉末处加强热。

5. 几分钟后,可观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6. 拔下橡皮塞,熄灭酒精灯,待试管自然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到一张白纸上。

7. 混合粉末中有红色的单质铜生成。

说明
1. 酒精喷灯产生的温度较高,因此,盛有混合粉末的试管应选用耐高温的硬质试管,用一样的试管会烧红穿孔。

2. 如条件承诺,可用管道煤气灯来加热。

3. 所选用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一定要烘干,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初中化学学习广场初中化学教参研究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教学大纲初中化学教材精解初中学好化学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初中化学
复习策略初中化学总结初中化学实验初中化学课堂实验初中化学课外
实验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初中化学知识考点初中化学解题指导初中化学
考点分析。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木炭还原氧化铜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木炭还原氧化铜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炭还原氧化铜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炭还原氧化铜化学系2011级化学2班罗晗 10111550218⼀、实验⽅程式、装置:1、⽊炭还原氧化铜反应:C+2CuO ═⾼温2Cu+CO 2↑2、⼆氧化碳与澄清⽯灰⽔反应:CO 2+Ca(OH)2═CaCO 3↓+H 2O3、实验装置:为固固加热的反应装置,由于在试验中将会产⽣⼤量的⼆氧化碳,所以盛有澄清⽯灰⽔的试管⼀般换成⼩烧杯,其效果会更明显。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准备过程中,应该将⽊炭和氧化铜粉末充分烘⼲,要将⽊炭加热烘⼲⾄产⽣⼩⽕星,将氧化铜粉末烘⼲⾄去除其中含有的⽔分,以防⽌⽊炭和氧化铜中含有⽔份,影响化学反应的发⽣和现象。

2、在烘⼲⽊炭和氧化铜时,使⽤蒸发⽫。

蒸发⽫和坩埚这⼀类的陶瓷制成的仪器,可以直接⽤酒精灯加热,不需要垫⽯棉⽹,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玻璃棒搅拌,使其受热均匀,防⽌固体飞溅。

在烘⼲过程中,加热不要太久,因为在停⽌加热后蒸发⽫的余热会继续烘⼲,使得⽊炭红热,与氧⽓发⽣反应,影响其参与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此外,烘⼲时使⽤蒸发⽫时,⼀定要⽤坩埚钳来移动蒸发⽫,千万不可以⽤⼿,防⽌被蒸发⽫烫伤。

3、待冷却后将⽊炭和氧化铜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并成为更细的粉末,以利于还原反应的发⽣,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4、将混合好的固体倒⼊试管后,要将试管底部在桌⾯上敲击⼏下,以夯实固体,使粉末紧密接触,增加反应接触⾯,以利于反应的发⽣,⽽不是像许多资料上说的那样平铺固体于试管中,那样反⽽不利于反应的发⽣,可见查阅⽂献时要注意筛选正确的信息。

5、在加热固体前,⼀定要预热试管,使得其受热均匀,防⽌炸裂试管。

使⽤酒精灯加热试管时,应该调节酒精灯,使得其外焰包裹着试管底部,这样既能充分利⽤酒精灯的⽕焰温度,⼜能让试管接触到酒精灯温度最⾼的外焰,⼤⼤增加了加热效率。

6、在使⽤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捻,⽤剪⼑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其次,灯⾝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的2/3,也不可过少;在拿掉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定扶好灯⾝,以免将酒精灯弄倒;也绝对不可⽤⼀盏酒精灯去点燃另⼀盏灯,否则容易着⽕;此外,万⼀灯内酒精洒出,使桌⾯或其它物体着⽕,不要慌张,要迅速⽤事前备好的湿抹布盖灭。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题型归类:木炭还原氧化铜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题型归类:木炭还原氧化铜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题型归类:木炭还原氧化铜例1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

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提出猜想】小玉同学:木炭。

小兰同学:氧化铜。

小华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 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假设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假设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假设出现的现象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解析此题通过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产物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CuO与稀H2SO4反应能生成CuSO4和H2 O,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因此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假设溶液呈无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说明原黑色固体是木炭,小玉同学的猜想正确;假设溶液呈蓝色且无黑色固体存在,说明原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小兰同学的猜想正确;假设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说明原黑色固体是木炭和氧化铜,小华同学的猜想正确。

假设对黑色固体进行加强热,黑色固体最后消失,说明原黑色固体是木炭,因为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生成了CO2。

例2在查阅资料时,小明得知C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

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实验探究]小胡设计了如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其目的是通过还原反应将氧化铜还
原成为纯铜。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氧化铜样品放入瓷坩埚中。

2. 将一小块细小的木炭块放在氧化铜样品上。

3. 将瓷坩埚放入烧杯中,烧杯充满水,并把烧杯放在热板上加热。

4. 把木炭点燃,加热瓷坩埚。

5. 等待一段时间后,将木炭和瓷坩埚放凉,然后将瓷坩埚中的残留物称重。

6. 计算得出还原了多少氧化铜。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受到化学品的伤害。

2. 在加热瓷坩埚时,需要逐渐加热,以免瓷坩埚破裂。

3. 加热木炭时,需要注意火势是否过大,并要防止火花溅出。

原理:
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还原反应。

反应式为:
CuO(s) + C(s) -> Cu(s) + CO2(g)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CuO)被还原成纯铜(Cu)和二氧化碳(CO2),木炭(C)作为还原剂参与了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中的碳在被加热时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碳化合物,这
些碳化合物会反应生成一些高温的气体(如CO和H2),这些高温气体会与氧化铜反应,使其还原成为纯铜和二氧化碳。

总之,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玩具实验可以直观的观
察到金属在还原反应中的变化,其某种程度上是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的必修实验
之一。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报告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木炭还原性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原理:2CuO+C 2Cu+CO2↑+Q
实验设计(或改进)思路:分析教材中的本实验,可以发现有以下问题:①没有说明炭与氧化铜的比例;②实验结果是有红色粉末出现,现象不明显;③炭的种类是否会对是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中未加说明;④实验中未考虑混合粉末被CO2气流冲散的问题。所以本次实验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考虑和改进。
王莉.木炭还原氧化铜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昌吉师专学报.1 9 9 9年9月第3期:77—78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正交实验法探究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主要是木炭与氧化铜的比例、木炭的种类及是否要加铜丝)。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结果图
表一:
A(CuO:C)
B(炭的种类)
C(是否加铜丝)
1
10:1
木炭

2
8:1
回收炭

表二:正交实验表
因素
实验号
A
B
C
实验指示
1
1
11Biblioteka 4.7黑色粉末(≤2.5)
问题讨论:(1)实验前要充分碾磨炭和氧化铜,试管要干燥,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2)实验中,酒精灯的温度要尽量高,这也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3)实验结束后,要先夹上止水夹,再撤去酒精灯,等试管慢慢冷却。
参考文献:黄介金.初中化学“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 0 0 9.1 0总第29期:140—140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项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研究实验时间星期二上午√下午晚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⑴氧化铜与碳的配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氧化铜与碳的质量比应当
是:13︰1。

在实际操作中,氧化铜与炭粉的质量比以限制在(9—13)︰1 的范围效果较好。

⑵反应物要研细混匀。

为了使氧化铜和木炭这两种物质充分接触,要
把刚刚烘烤的木炭放在研钵中研细,再加入氧化铜,一起混匀,能否混合均匀是本实验承成败的关键之一
⑶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在课前用水把混匀的氧化铜和木炭粉调成
糊状,用玻璃棒把糊状物涂在薄壁试管的底部内壁上,晾干后进行还原操作,在试管内壁上可见紫红色的铜镜出现。

⑷用新制取的氧化铜进行实验。

向试管里放入少量硝酸铜晶体,在通
风橱中加热使其融化,一边转动试管,一边继续加热,直到试管底部形成均匀的氧化铜薄层;然后,把刚烘烤过并研细的木炭粉倒入,并高出氧化铜薄层1—2厘米,把试管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下面放酒精灯加热。

用带有网罩的酒精灯(最好用酒精喷灯),加热4—5分钟后,可见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的铜镜,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

猜谜语:木炭还原氧化铜
真真假假两包公,
八卦炉中争英雄;
真包公得道是青天,
假包公气的脸发红.
(谜底:真包公是木炭,假包公是氧化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