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2. 准备诵读材料的课文和诵读辅助资料。

3. 准备诵读材料的诵读音频或视频资源。

4. 准备诵读活动的分组情况。

教学步骤:Step 1:创设诵读氛围(5分钟)学生们进入教室,教师可以放一段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曲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欢迎词或准备活动。

Step 2: 集体诵读(15分钟)教师将选取的国学经典课文逐句朗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教师可以分段诵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不断调整语速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掌握能力。

Step 3: 分组诵读(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诵读材料。

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组织诵读,可以采用小组内互相传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同声合唱的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Step 4: 组内展示(10分钟)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诵读内容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进行欣赏。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增添表演的魅力。

Step 5: 学生评价和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评价和反思。

可以提问学生诵读过程中有何困难和收获,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进步等。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诵读所学的国学经典,并预告下一堂诵读活动的课文和内容。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国学,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怀和修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扩展延伸:1. 可以将诵读进行比赛,鼓励学生更积极、更认真地参与。

2. 可以邀请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第1篇:二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根本熏陶和修养,承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进步广阔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老师设计活动才能,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活动要求1、时间上要有保障〔1〕每天晨读时间进展诵读。

〔2〕语文课前3分钟进展诵读。

〔3〕午诵时间进展诵读。

〔4〕回家诵读10分钟。

2、组织上要有保障班主任语文老师要实在组织好,确保每次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3、活动上要有保障〔1〕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将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力促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

三、活动内容:二年级——《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四、活动安排和措施1、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根本的阅读方法。

进展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每日晨读时间诵读形成常规,每班可以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3、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详细为《唐诗三百首》每周背诵1首,寒暑假各10首。

一学期能背诵20首。

4、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气氛,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每日课前3分钟诵读形成常规,老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6、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

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展诵读,便于记忆。

7、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时机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8、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评价分别由老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局部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展。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经典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经典的语言韵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诵读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共计4课时。

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共计4课时。

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共计4课时。

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共计4课时。

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共计4课时。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二十四孝》。

2. 教学音频资料:经典诵读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经典内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经典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对经典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九、课后作业:1. 背诵当天学习的经典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经典诵读的感悟文章。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学期背诵【14篇(段)】1.农家唐颜仁郁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释:①颜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诗人。

②羸(léi)牛:瘦弱的牛。

③渐:正。

④将谓:以为。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①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

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②苍山:青山。

③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

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④柴门:篱笆门。

译文: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

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

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回来了!3.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但使:若使。

②龙城: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天之处。

③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匈奴人称他“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译文: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

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一步。

4.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zhuàn):鸟声婉转。

②树高低:树丛高高低低。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姹紫嫣红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5.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zhuó)花未:开花没有?著花,开花。

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6.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①数枝:几枝。

②凌寒:冒着严寒。

③遥:远,远处。

④为:因为。

⑤暗香:幽香。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暗香袭来。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②移舟:划动小船。

③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④旷:空旷。

⑤江清:江水清澈。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①空:空寂。

②时鸣:不时地啼叫。

译文: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9.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①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清明有踏青、扫墓的风俗。

②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③借问:请问。

译文: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10.立春偶成宋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译文: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

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

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11.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①悯:怜悯。

②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译文:春天种下一粒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之内没有荒田,但仍有农民活活饿死。

1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①山郭:靠山的城镇。

郭,古时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围墙。

②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统治南方半壁江山,与北方的王朝对峙,历史上称为南北朝。

南朝统治者大兴佛教,建立了许多的寺院。

③楼台:指寺庙。

译文: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

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笼罩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13.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①蓑笠:蓑衣、笠帽。

蓑衣:古时渔家、农民用草编织成的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②丝纶:用丝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③樽:酒杯。

④扁舟:小船。

译文: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14.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指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③漪(yī):水波。

译文: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朗读[10篇(段)]1. 鸟岛望安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美的交响回旋在这一片乐土。

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地低飞,欢快地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

歌声,笑语,像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又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

啊,一个生机勃勃的鸟岛。

2.快乐的樵夫和不快乐的王子洪志明富有的国王有一个不快乐的王子,国王不知道王子为什么不快乐。

有一天,他问王子:“你什么东西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快乐呢?”王子说:“就是因为我什么都有了,所以我才不快乐。

”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

王子问:“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还会这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什么都没有。

春天的百花是我的,秋天的明月是我的,夏天的凉风是我的,冬天的白雪是我的。

我比谁都富有,怎么能不快乐?”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

王子问:“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还会这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什么都没有?我吃的饭和你一样多,我睡的床和你一样大,我做的梦和你一样美。

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到处游玩,我可以;你不能随随便便地躺在地上看云,我可以,为什么会不快乐?”不快乐的王子要去找快乐。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乐的樵夫。

王子问:“你那么穷,为什么会那么快乐?”樵夫说:“谁说我穷,你比我还穷。

”“我比你还穷,这话怎么说?”王子一脸怀疑。

“你是王子,以后会变成国王。

如果再多拿一个国家来跟你换你现在拥有的自由,你肯不肯?”“当然不肯。

”“那么自由是不是比国土还珍贵?”“是的。

”“我比你自由,你想我会比你穷吗?”不快乐的王子问快乐的樵夫:“你只有一间破茅屋,我有一座大宫殿,为什么你比我快乐?”“拿我的快乐换你的宫殿,你肯不肯?”“不肯。

”“所以,你不快乐。

”3. 云房子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

一群小鸟飞过来,它们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你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

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

云房子哪儿去啦?没有了,没有了。

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4. 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金江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

一颗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来。

岩石说:“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太贫瘠了,养不活你啊!”种子说:“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嫩芽。

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哺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

岩石高兴地说:“孩子,不错,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呵,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美它!”小草谦逊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5. 我家的大花园萧红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儿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6.落叶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片茫茫的金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