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课件资料
大学专业试卷-《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

全国大学专业试卷《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卷面总分:14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题量:70题一、单选题(共61题,共122分)题目1:“干”的本义是()A.触犯B.战争C.冲撞D.盾牌正确答案:D题目2:下面各句,“济”用本义的是()A.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B.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C.杀黑龙以济冀州。
D.(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正确答案:D题目3:下面各句,“诛”用本义的是()A.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B.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C.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D.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正确答案:D题目4:“相”的本义是( )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正确答案:C题目5: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正确答案:B题目6: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
B.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C.陈文子有马十乘。
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正确答案:A题目7: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题目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正确答案:A题目9:“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A.《左传。
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
齐桓公伐楚》正确答案:C题目10:“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A.《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从》B.《战国策。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古文背诵题 3. 释词题 4. 简答题 5. 古文翻译题6. 古文标点题7. 古文阅读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洚水者,洪水也。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汲黯何如人哉?D.雨?雨,我?我。
正确答案:C解析: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
A项“洪水”是对主语“洚水”的判断,因此是判断句,B项是对“君子之言”是或不是的判断,因此是判断句。
C项只是简单的疑问句。
D项是对属性的判断,因此为判断句。
2.下列各选项中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不能推?而及。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所害。
C.?精於勤,荒於嬉。
D.君子??垂统,?可?也。
正确答案:A解析:A项是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3.下列各选项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志乎古,必遗乎今。
C.?王身亦被十??。
D.?考叔??谷封人。
正确答案:D解析:D项是叙述句,既不是被动句,也不是判断句。
4.下列选项中“是”用作谓语的一项是( )A.?之?棘也是已。
B.是社稷之臣也。
C.知之?知之,不知?不知,是知也。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也。
正确答案:A解析:B项“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C、D两项的“是”用来复指前面提刭的事。
5.下列选项中,主谓之间表示比喻关系的一项是( )A.百乘,?使也。
B.今之王,古之帝也。
C.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草。
D.良庖?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正确答案:C解析:C项判断句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即一种比喻关系,大致的意思是“君子之德好比风,小人之德好比草”。
6.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语省略的一项是( )A.初,?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B.人皆有兄弟,我??。
C.忠之?也,可以一?,????。
D.?子不足??。
正确答案:A解析:B项动词宾语的省略;C、D项介词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 [B]韩信[C]李陵 [D]李广2、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A]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B]是同义词[C]是反义词 [D]以排行为字3、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耻和辱[B]恭和敬 [C]杀和弑 [D]饥和饿4、下列句子中的“问”字用其本义的时()。
[A]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A]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玉之言盖有讽焉。
[C]谢眺每篇堪讽咏。
[D]杂以嘲讽穷诗骚。
6、下列句子,“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C]此必是豫让也。
[D]是谷也,宅幽而势险,隐者之所盘旋。
7、“孰为夫子”中“夫”和下列哪句话中的“夫”同义()。
[A]由与求也,相夫子。
[B]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C]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D]逝者如斯夫。
8、下列句子中的“寄”,有“寄托”之意的是()。
[A]君何淹留寄他方。
[B]老妻寄异县。
[C]未有第宅,寄居丘亭。
[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中“幽”的意思是()。
[A]深暗 [B]监禁 [C]拘囚[D]古代地名10、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古代汉语试题(A)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_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X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诸: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7.贼民之主,不忠。
贼: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17.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归: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庠序:19.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艺:2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三.指出下列句子类型,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2.制,严邑也。
3.虢,虞之表也。
4.吾乃梁人也。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A] 刘向[B] 杜预[C] 左丘明[D] 司马迁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部首排列法[B] 音序排列法[C] 四角号码排列法[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A] 无[B] 勿[C] 毋[D] 牾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月首第一天[B] 月末第一天[C] 月中第一天[D] 月首第二天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A] 《庄辛说楚襄王》[B] 《江乙对荆宣王》[C] 《赵威后问齐使》[D] 《冯谖客孟尝君》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A] 食物[B] 一种刑法[C] 上供的礼品[D] 无具体含义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A] 兼顾[B] 照顾[C] 回头看[D] 注意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简答题简答题1.指出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并将其分别归入各种类型。
(1)止(2)放(3)哀(4)牛(5)?(6)又(7)佞(8)夜(9)?(10)一正确答案:(1)形声字(2)形声字,攵形方声(3)形声字(4)象形字(5)会意字,从扇从去从水(6)象形字(7)形声字,从女仁声(8)形声字,从夕,亦声省(9)形声字,从禾顷声(10)指事字象形字:牛、又。
指事字:一。
会意字:?。
形声字:止、放、哀、佞、夜、颖。
解释下列各句中“?”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2.淮?人?余言,?信??布衣?,其志??异。
正确答案: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相关联的对象。
3.魏其?身?救灌夫。
正确答案:介词,介绍动词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4.多多益善,何??我禽?正确答案:介词,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5.胥之父兄?戮于楚。
正确答案:介词,直接与动词连用表示被动。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语法功能及意义。
6.?兮福所倚,福兮?所伏。
正确答案:兮:语气词,无义。
7.其?正?正??奇,善??妖。
正确答案:其: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8.臣?之,利不百,不?法;功不十,不易器。
正确答案:百:数词用作动词,达到百倍。
9.然?反古者未必可非,循?者未足多是也。
正确答案:然:指示代词,这样,表示承认现实。
10.故宫?常?,而民???;有能??之,?能?下之。
正确答案:下:名词使动用法,使……下。
这里指罢免其职位。
解释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11.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之!天?之!”正确答案:人称代词,指代说话者一方。
12.之子於?,逮送於野。
正确答案:近指代词,作定语。
13.君姑修政而?兄弟之?,庶免於?。
正确答案:连词,连接定语和名次中心语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解释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14.今夫弈之?数,小数也。
《古代汉语》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古代汉语试题(二)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加“·”者为入声字)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及问题详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A] 刘向[B] 杜预[C] 左丘明[D] 司马迁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部首排列法[B] 音序排列法[C] 四角号码排列法[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A] 无[B] 勿[C] 毋[D] 牾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月首第一天[B] 月末第一天[C] 月中第一天[D] 月首第二天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A] 《庄辛说楚襄王》[B] 《江乙对荆宣王》[C] 《赵威后问齐使》[D] 《冯谖客孟尝君》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A] 食物[B] 一种刑法[C] 上供的礼品[D] 无具体含义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A] 兼顾[B] 照顾[C] 回头看[D] 注意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 [B]韩信[C]李陵 [D]李广2、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A]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B]是同义词[C]是反义词 [D]以排行为字3、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耻和辱[B]恭和敬 [C]杀和弑 [D]饥和饿4、下列句子中的“问”字用其本义的时()。
[A]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A]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玉之言盖有讽焉。
[C]谢眺每篇堪讽咏。
[D]杂以嘲讽穷诗骚。
6、下列句子,“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C]此必是豫让也。
[D]是谷也,宅幽而势险,隐者之所盘旋。
7、“孰为夫子”中“夫”和下列哪句话中的“夫”同义()。
[A]由与求也,相夫子。
[B]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C]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D]逝者如斯夫。
8、下列句子中的“寄”,有“寄托”之意的是()。
[A]君何淹留寄他方。
[B]老妻寄异县。
[C]未有第宅,寄居丘亭。
[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中“幽”的意思是()。
[A]深暗 [B]监禁 [C]拘囚[D]古代地名10、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词诠》[B]《经传释词》[C]《说文解字》[D]《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1、“始为布衣,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中的“无行”应理解为()。
[A]不走 [B]不可以[C]没有善行 [D]不允许12、下列各句中,()句没有通假字。
[A]常从人寄视饮。
[B]乃晨炊蓐食。
[C]不能死,出我裤下。
[D]大丈夫不能自食。
13、“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中的“行”应该理解为()。
[A]行走 [B]们 [C]行列 [D]可以14、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合起来称为()[A]七星 [B]七律 [C]七绝 [D]七政15、下列各句中,()中没有使用“分承”修辞。
[A]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B]未敢尝饮君之酒肉。
[C]木水之有本原。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下列属于音译词的是()[A]吐蕃 [B]葡萄 [C]可汗 [D]罗汉17、下列各字的释义,属于引申义的是()。
[A]召:招致[B]谓:对……说 [C]坊:河堤 [D]举:推荐18、下列句子中的“学”,当“学校”讲的是()。
[A]比年入学 [B]国之先生晨入太学[C]学而不厌 [D]学而优则仕19、依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九族”中所指的名称包括()。
[A]高祖和曾祖 [B]祖父和父亲[C]子和孙 [D]曾孙和玄孙20、下列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A]此庸夫之怒也。
[B]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C]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1、下列句子中的“塞”字,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的是()。
[A]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B]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
[C]大漠穷秋塞草衰。
[D]从者塞途。
22、以下汉字,以“肉”为字符的是()。
[A]胡 [B]脚 [C]肯[D]脩23、下列句子中,“丈夫”意为“男子”的句子是()。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B]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C]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D]其丈夫官三年不归,其妻爱之;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
24、下列句子的“议”,特指“议论政事”的是()。
[A]或出于风议。
[B]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C]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D]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25、乐府诗根据音乐类别,可分为()[A]郊庙歌辞[B]鼓吹歌辞[C]相和歌辞 [D]杂曲歌辞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杨恽。
()27、“孤苦伶仃,至于成立”中的“成立”是“成人自立”的意思。
()28、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加笄礼仪式。
()29、《答李翊书》和《师说》的作者是同一个人。
()30、今体诗的“仄”指的是上、去、入三声。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格,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明代正式的科举制度一般分为__、___、___。
32、骈体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3、所谓“三苏”指的是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谥号35、三正36、骈体文37、用典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8、简述姓和氏的异同。
39、给下面的段落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会试、乡试、殿试32、骈偶、“四六”、平仄、用典33、苏洵、苏轼、苏辙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34、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单元,第十四讲,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35、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於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单元,第十四讲,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36、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在语言方面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一单元,第二十八讲,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
37、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一单元,第二十九讲,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5分,共25分)38、上古有姓有氏。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周代的姓氏和封建制度、宗法以有密切联系。
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作用不同。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二为一,汉代则通称为“姓”。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单元,第十四讲,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39、标点: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本诗标题中的“广陵”是指()。
[A]广州 [B]扬州[C]杭州 [D]苏州2、“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
”中的“亨”现写作()。
[A]哼 [B]悙 [C]烹[D]享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的“区区”表示()。
[A]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B]庸庸碌碌[C]诚情挚意 [D]拳拳,形容自己私情4、“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
”句中的“莫”的词性和意义是()。
[A]副词,不 [B]代词,没有谁[C]副词,不要[D] 形容词,天黑5、()句中的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接近。
[A]遂遭变故,横被口语。
[B]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C]身幽北阙,妻子满狱。
[D]岂意得全其首领?6、“宫商角徵羽”统称作()。
[A]五行 [B]五言 [C]五音[D]五方7、“详”在()中不是通假字。
[A]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B]原足下详察之。
[C]击龙且,详不胜,还走。
[D]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8、“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中的“亡”的意思()。
[A]灭亡 [B]死亡 [C]逃亡[D]消亡9、“七月流火”中的“火”指()。
[A]心宿 [B]火星 [C]太阳 [D]流星10、“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一句中的“衣”是()。
[A]名词用作定语[B]名词用作状语[C]名词用作宾语[D]名词用作动词11、“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