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复习资料1
古代汉语1通论期末复习全面内容

通论期末复习(一)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音序排列法{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音字母顺序(词诠)、平水韵106韵(经籍籑诂)}、部首笔画排列(说文解字、辞源、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编码排列法(四角号码)。
2.字典注音方法: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法(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3.字典分类:查字音字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词语典故(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籍籑诂)、查虚词及特殊词语(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古今基本一致(鸡牛)、古今差别大(该—完备;应当、抢—突过,撞;抢劫)、古今同中有异(勉:勉励,鼓舞→+规劝,劝解;给:供应→给予;)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的扩大(菜:素菜、睡:坐着打瞌睡)、词义的缩小(宫:房屋→帝王宫殿、公共活动场所;瓦:陶土烧制的器物→盖屋的瓦片)、词义的转移(汤:开水→食物加水煮成的汁液;荤:有辛味的蔬菜→肉食)3.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古褒今贬(复辟:失位的君主复位→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爪牙:得力帮手→党羽和帮凶)、古贬今褒(锻炼:玩弄法律陷害别人→通过实践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古中性今褒(祥:吉凶的征兆、预兆→吉祥)、古中性今贬(谣言:民间的歌谣谚语→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吹嘘:替人宣扬→说大话)4.古今词义轻重的差异:古轻今重(恨:遗憾,不满→怨恨,仇恨;诛:责备→杀)、古重今轻(怨:怨恨,仇恨→埋怨;感激:感动奋发→感谢)5.古今名物制度不同:尺、秋阳(夏阳)、饭、馒头(包子→面团)(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词本来的意义,但不一定是原始的意义。
抓本义求引申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研究方法(理: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2.辨别本义的依据:字形分析、古书的证据(书证)3.词的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第一册_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汇总一、背诵部分1、《郑伯克段于鄢》(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2、《祁奚荐贤》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
称其仇,不为谄。
立其子,不为比。
举其偏,不为党。
《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祁奚有焉。
3、《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为政》(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5、《里仁》(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述而》(1)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古代汉语第一册综合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第⼀册综合复习资料古代汉语综合资料常识第⼀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应当采⽤的学习⽅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学习。
参考书⽬:王⼒《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什么是古代汉语(⼀)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致可分为以下⼏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今由于古代的⼝语⽆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语。
(⼆)汉语的古代书⾯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语以及后代⽤这种书⾯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语统称为⽂⾔。
上古汉语书⾯语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作品如《⽼⼦》、《庄⼦》、《墨⼦》、《孟⼦》、《荀⼦》之类,以及⼀些史籍⾥。
如唐宋⼋⼤家和元明清⽂⼈的仿古⽂⾔作品等。
后代⽤这种书⾯语写成的作品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作品如《⽼⼦》、《庄⼦》、《墨⼦》、《孟⼦》、《荀⼦》之类,以及⼀些史籍⾥。
六朝以后在北⽅话基础上形成的古⽩话。
如古代的⽩话⼩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量的⽂⾔⽂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同其他课程如古代⽂学作品课的“学古⽂”,是不⼀样的。
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资料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判断词句蔓草犹不可除。
被动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宾语前置天下者,高祖天下。
判断句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判断句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被动句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判断句制,嚴邑也。
判断句虢,虞之表也。
判断句吾乃梁人也。
判断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判断句君何患焉?賓語前置句許子奚爲不自識?賓語前置句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宾语前置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賓語前置句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賓語前置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賓語前置句词类活用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作使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作意动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汉代的--------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一-----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 _来考察。
3.通假字是________;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30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8分)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赦之,以劝事君者。
3.薛谭乃{射求反。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5.厉王虐,国人{舅王。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
欲负而走。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4.出跳乎井干之上。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庄公寤生,惊姜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30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8分)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古代汉语》上册 期末常识考点整理

1.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以及优缺点1)按音序排列优:查字迅速方便缺点:不明读音无法查找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优:不明读音也可查找缺点:有些字的部首不易确定汉字简化后,笔画变化大,有些字的归类没有统一3)按号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不常用的容易忘记2.名词解释《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214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
它的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
“寿”字用了三种注音方法1)反切法2)直音法3)叶音法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叶音法是一种应当被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意义。
如“斤”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斧斤以时入山林”,用的就是本义。
引申义是在本义基础上繁衍派生出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它所收的虚字以经传为主,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亦声: 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
就是指会意字的一个偏旁,又代表这个字的读音,叫做亦声,实际上是认作会意兼形声。
例如“忘”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每一种都做了提要,介绍作者和著作的大致内容,对著作的优缺点以及历代流传的情况也都作出简要的说明。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每一类下又分若干小类。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按照部首排列,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
3.汉字的形体构造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如日月鸟鱼鹿羊)这些字在甲骨文中很明确的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写出来2)指事者,视而可认,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请注意,本文以问卷形式呈现试题,并附上相应的答案。
)试题一:注音识字请根据注音,写出对应的字。
1.ㄍㄨㄟ答案:归2.ㄑㄋㄧㄊ答案:禽3.ㄕㄣ答案:神4.ㄊㄨ答案:兔5.ㄧㄝˇ答案:叶试题二:填空练习请根据句意,填入合适的词语。
1.杜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邃的______。
答案:哲理2.《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______。
答案:作3.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韧______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答案:性4.古代汉语中的“士”是指有______的人,他们通常在文学、军事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答案:才能5.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______,他有超强的武功和靈活的智慧。
答案:角色试题三:古文阅读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句子来补全篇章。
大厦之将倾,_____之舟中;病于_____,然有_____之毁心。
磨敝于_____,忠信之躯存。
盖将恐乎人知之哉!答案:千钧一发,腐朽,善疑者,百炼之铁,试题四:古文翻译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闻道,夕可死。
答案:早上听到真理,晚上也可痛痛快快地去死。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答案:不亲自经历登上高山,就无法体会到天空的高远。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不要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试题五:成语运用请根据句意,选出合适的成语填入句中。
1.他凭借着出色的才华一跃而_____,成为社会上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
答案:一飞冲天2.这位导演一直追求艺术的_____,在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答案:至高境界3.面对困难,他总是_____,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
答案:屹立不倒试题六:别字辨析请根据词语的意思,选出正确的汉字。
答案:靡2.混____答案:淆3.簇____答案:促4.灭____答案:蔑5.琐____答案:琢答案:试题一:1.归2.禽3.神4.兔5.叶1.哲理2.作3.性4.才能5.角色试题三:千钧一发,腐朽,善疑者,百炼之铁,试题四:1.早上听到真理,晚上也可痛痛快快地去死。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歷史詞彙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1.被新词汇代替了
2.所依存的物或者事情消失了
3.民族走向衰亡了
二.文字學原則的部首與檢字法原則的部首有何區別?
前者是依照六书体系的,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六书的体系
三.詞義引申與詞義更替有何不同?
词义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
词义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四.漢字的意符和部首有什麽區別?
1.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
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
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
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
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2.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
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
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
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五、漢語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1.按音序排列。
主要有三种:
①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②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几十年内,有按注音字母排列的。
③现在通行的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部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内的字,也按笔画排列。
少的在前,多的在后。
3.按编码排列
六、古代漢語代詞的哪些類別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七、《說文解字》貢獻表現在哪些方面?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
(1)、首次阐发六书内容,并在说解中贯穿了六书原则,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2)、首次从汉字系统中归纳出540部首,并创立了按部首排列的汉字字典编纂法。
(3)、保留下来的汉字小篆形体是极为宝贵的文字资料,为后代学者由隶变后的字形直接通向甲骨文、金文的桥梁。
2.训释本义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
4.以六书分析汉字
八、與現代漢語相比,古代漢語代詞有什麽不同?
人称代词古代是有的,也有一二三人称的区分,第一人称“吾”“予”“余”“孤”“朕”“我”,通用,第二人称:“汝”“你”,第三人称:“他”、“它”,还有个很特别的,专指女性的她——“伊”。
物主代词古代没有。
要说区别呢,在于古代的人称使用是有阶级性的,“吾”“予”“余”“孤”“朕”都是有规定的用法的,什么时候用,什么人可以用,都有规矩,例如“朕”是自我的尊称,“孤”也是,所以曹操说“假使无有孤,不知当今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霸!”是很自负的说法。
另外,“在下”“小子”等自谦的词也是第一人称的代用词。
再有,古代人一般对于尊敬的人不是说“您”怎么怎么,而是用“左右”“执事”等他身边的仆人来代指,如“敢以劳左右”其实就是说“麻烦您了”。
现代汉语的人称是不分阶级性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顶多有个尊称“您”,但在用法上没有阶级差别。
九、什麽是偏義復詞?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十、“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王”的活用依據是什麽?
用而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十一、漢語的字典辭書有哪幾種注音方法?
1.直音2,反切 3.注音字母
十二、“六書四體兩用說”的“四體”和“兩用”各指什麽?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十三、古漢語同義複音詞與單純複音詞有何區別?
同义复音词中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法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
十四、古今漢語判斷句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麽?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需要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古代汉语(文言)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
十五、“隸變”在漢字發展史上有何重大意義?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
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十六、古今詞義的演變主要有哪三種情況?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1. 词义扩大
2. 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
二.感情色彩的差异
三.词义轻重程度的不同
十七、如何分析字的本義?
一.借助书写形式分析本义
二.考察文献用例
三.利用字形分析字的本义
十八、古代漢語如何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断句在谓语前加“非”字,非字做状语成分。
十九、“寡人欲相甘茂”,“相”活用為動詞的依據是什麽?
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加点字解释: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怀念,使之怀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转移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记住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睡觉
猶不改,宣子驟諫。
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多次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开仓济民
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使动用法,使。
显露
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同“举”,推选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
势力,权力,这里指职位
願無伐善,無施勞。
劳苦的事
哀鰥寡,卹孤獨。
怜悯顾念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干肉
刑人講讓,示民有常。
定为法则提倡
反袂拭面,涕沾袍。
眼泪
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
边界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烧火做饭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密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征讨惩罚
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通“修”,培养讲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