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微案例.doc

合集下载

初中教案英语阅读

初中教案英语阅读

初中教案英语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如故事、寓言、科普知识等。

2. 阅读技巧:略读、寻读、精读等。

3. 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根据课文内容,讲解相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自由交谈,谈论他们喜欢的书籍或故事,引导他们谈论阅读的乐趣。

2. 引入课文(10分钟):向学生介绍课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简单介绍文章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3. 阅读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略读、寻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4. 分组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阅读技巧阅读课文。

鼓励他们互相讨论,解答疑惑。

5. 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扩展他们的知识。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根据课文内容,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阅读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课后阅读的习惯,评估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否得到培养。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文章。

2. 阅读技巧指导:相关阅读技巧的资料和示例。

3. 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讲解:相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4. 课后阅读练习:相关阅读练习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

初中英语阅读教案模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文章。

2. 教学重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以及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三、教学过程1. Pre-reading(读前活动):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While-reading(读中活动):a.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b. 细节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c. 深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提高理解能力。

3. Post-reading(读后活动):a. 总结: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知识。

b. 输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c. 扩展: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态度和自信心,鼓励积极正面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章: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文章。

2. 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

3. 学习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

2. 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3. 细节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4. 深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提高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阅读课教学不同于听说课,是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写作输出为教学目标的,因此在课堂气氛的调动、师生互动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的阅读课教学充其量只能算作阅读理解和语法教学课,最常见的读写课模式往往是:单词学习—师生互动理解并翻译课文—学生朗读操练—根据文章内容做相应的问题。

这样的阅读课一定会陷入死气沉沉的低效状态。

真正的阅读课应是读与写的结合,是学生获得信息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生语言输出的结合。

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而又饶有兴致的读的活动?如何从读过渡到写,并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输出?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的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

一、以语境为依托,开展有效的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既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更是学生成功输出的保障。

但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貌似掌握了大量的单词,了解了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但是,词汇的掌握总是依托于语篇,通过语篇赋予其特定的语境意义,并在语言学习者头脑中建立起对应的心理词汇。

唯有此,词汇才能真正地进入学习者的长时记忆。

所以,如果教师仅仅拘泥于让学生细嚼词汇含义,那么英语课就成了学生枯涩的笔记课,更会割裂语篇的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方面产生障碍。

所以,教师必须将词汇教学与篇章理解结合在一起,建立起词—段—篇之间的联系,才能促成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最后的语言输出。

但词汇包括音、形、义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要求绝不是在一节课就能完成的,阅读课的词汇量既大又难,学生更难以掌握。

于是,笔者通过采用学生课前预习单词(但仅仅会读即可),课中理解、阅读中巩固的方法,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生词,再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多读词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如地运用词汇。

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呢?笔者巧妙地运用reading素材中的一副公交车上不文明行为的图片,通过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的设置,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经预习过的词汇,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声地读,并进一步加强记忆,从而促成学生根据语境,感悟生词,并将所学的词汇内化。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方法探微摘要:现如今,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已成为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最重要的测试题型,在各种英语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最大。

在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策略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丰富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条件。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

因此,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而对学生而言,阅读是具备相当难度的,需要学生运用各种知识进行理解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于是该部分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为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学习能力,英语教师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入手,注重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具备开始自主阅读的条件,但由于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不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课中长期的被动指导和学生所面临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生阅读缺乏主动性,阅读兴趣不高。

(1)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很多教师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中爱使用模式化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本,先教后学,教学本末倒置。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问答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是就文章中的叙述进行提问,没有更深层次的含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一、引言英语阅读课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设计一个优秀的英语阅读教案,对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就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优秀教案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理解;3.学习和应用新的单词和短语;4.进行相关的听说训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Warm-up)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温习相关知识。

2. 阅读材料介绍呈现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预习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生词,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猜测。

3. 阅读活动1.整体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段落结构;2.细读:逐段进行深入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思考。

4. 词汇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学习和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忆与巩固。

5. 语言运用设计相关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听说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7. 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初中英语阅读课是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提供的优秀教案设计能够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启发,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有效教学策略——以冀教版八年级上册Lesson_13_I_Love_Autumn的教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有效教学策略——以冀教版八年级上册Lesson_13_I_Love_Autumn的教

教学·策略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有效教学策略———以冀教版八年级上册Lesson13I Love Autumn的教学为例文|杨滟众所周知,读写不分家,读和写对于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之一。

本文以冀教版八年级上册Lesson13I Love Autumn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将以读促写更好地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更轻松且科学地学习英语相关知识。

一、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阅读和写作而言,阅读往往起关键的桥梁作用。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英语文章,从而掌握更多的新词汇和短语。

某种程度上讲,以读促写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结构和思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则可以学习到如何组织篇章、如何展开论述等技巧。

与此同时,这些技巧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写作,使他们在写作时更加有条理。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阅读有助于学生丰富自身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写作思维、提升写作速度、培养写作兴趣,甚至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

因此,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注重单词积累,夯实写作基础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看不懂文章的情况,这种看不懂大多源于词汇量的匮乏。

传统的生词教学方式,无非是将一个单词写上数遍,背下每个字母。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枯燥,而且效率不高。

这种类似于机械地抄写记忆的活动通常是在课后进行的。

其实,课堂才是学生高效记忆单词的最佳时间,理应充分利用。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忽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与记忆。

有些教师反映很多时候即使将生词扩展到短语、句子,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生词教学上,学生依然记不住。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3归纳概 括类 这类试题要 求考生在 阅读 中筛选提炼信息 ,形成概念 ,得 出结论 。试 题的主要设计形 式揭示短文或段落 的 中心大 意 ,选 择标题 ,判断作者 的写作 意图 ,选择事件 发生的顺序等 。考生 作题时要综观全文 ,把握文章的脉络 ,抓住 主题 和中心句 。 4推 理 判 断类 这类高 难度题要求考 生根据 已知信 息以及语篇 的内在联系 去发掘文 中没有 明确说 出的意思 。考生要利用已有常识 和经验 , 判 断深层 内涵 ,或通过 逻辑推理 ,得 出必然结论 ,包 括推断作 者 的身份 以及作者在文 中要表达的观点愿望等 。 教 师应紧扣 中考 阅读 考查学生能力 的方 向,有层 次的设计 一 些阅读任务 ,不 必拘泥与教材 中的问答题 ,有 目的 、有步骤 地训练学生 的各种 阅读 技巧 以及 其它微技能 (识 别关键词 ,确 定主题 句 ,预测 等 ),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 策略。 三 、 以 阅读 为龙 头 ,带动 听 、说 、 写技 能的 发 展 在泛听之前 ,让 学生读一些 与听力 内容相 关的背景文章和 材料 ,学 生对认知 的信息越 熟悉 ,负荷就越 轻 ,听时会感 到越 轻松 。大量 的泛读 ,让学生 对英语文化背 景有 较深人 的了解 , 这无疑会让其听力 自然上一新台阶。 阅读教学 中有意识地让 学生熟背一些精 彩的句子段落 甚至 整篇文章 ,学生读得越多 ,背诵得 越多 ,说 的时候就有话可说 。 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最紧密 ,科学地说 ,二者之间应该有 “阅 读一理解一欣赏一借鉴”这样一种关系 。因此平时 阅读教学既要着 眼于学生对材料 的理解 ,还要注 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 审视和鉴 赏材 料的语言结构 和组篇技巧 ,吸取 其精华 ,提 高 自己的写作 能力 ,达到理性 和实践 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 时 ,可挑选一些文 章让学生提炼 观点找 出论据 ,通 过讨 论形成 自己的看法进行模 仿 写作 。常言 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只要学生 阅读能 力发生了飞跃 ,写作水 平的提高也就是水 到渠成 的事 了。 总之 ,学生 阅读能力 的提 高 ,离不开英语教 师的精心指导 及对学生 主观能动性 的调 动和保 护 。我相信 ,只要在教学 过程 中实事求 是地遵循学生 阅读心理 的特点 ,采 取行之有 效的训练 方法 ,并 兼顾 各项技 能的全面发展 ,英语 成绩的大 幅度提高 当 不 是 一 个 梦 想 。

初中生_英语阅读教案

初中生_英语阅读教案

教案:初中生英语阅读课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动物保护2. 关键词汇: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 habitat destruction,illegal hunting3. 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濒危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教师发放文章,学生自主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词汇和语法:教师指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如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动物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的阅读策略,并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文章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提高,通过词汇和语法练习的正确率来评估。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文章:关于动物保护的英文文章。

2. 图片:濒危动物的图片。

3. 词汇和语法练习: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微案例
一.背景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非常重视阅读课,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仍不尽人意,这种“高耗低效”的结果极大地困扰着教师们。

但这也说明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词汇、语法的学习上。

因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下册每单元中安排了Reading,只不过,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注重词汇、语法与句型的教学。

教材处理不合理,许多教师把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当作精读。

教学方法及模式单调,侧重于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忽略了文章的内涵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缺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逐字逐句的阅读,大大减缓了阅读速度,而且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我们在平常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Reading The Spirit of Christmas,分析该节课欧彦珍教师是怎样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 注重导入,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本节课中,欧彦珍老师通过播放圣诞颂歌,导出圣诞节这一话题,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英语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用英语思考的欲望。

紧接着,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方式讨论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包括日期,象征,相关的一些活动及故事。

其中,在讨论圣诞节的象征时,给出一些提示性的图片,大大降低了难度,有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的新单词以及后面各环节中需用到的词汇,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正确地引导阅读过程
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

1.浅层阅读,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轮廓
采用快读(Fast Reading)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

快读就是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教师可设计练习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

练习可采用连线、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形式。

该节阅读课中,欧教师围绕课文大意设计了如下连线题:
paragraph1 a. Scrooge changes his life.
paragraph2 b. Three spirits visit Scrooge.
paragraph3 c.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paragraph4 d. A Christmas Carol is a famous novel.
设计意图:文章较长,生词较多,通过连线的方式找出各段的大意,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深层阅读,局部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要点
在泛读或快读之后,学生已知晓文章大意,然后采用精读或细读(In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情节掌握要点。

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文中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段落结构,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生大致了解了各段的大意后,然后欧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段落进行分析和讲解。

Read Paragraph 1. Find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and giving love and joy to people around us.)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第一段,寻找关键句,画出圣诞精神,有利于学生初步理解其含义,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Read Paragraph 2. Who was it written by? What’s it about? What kind of person is Scrooge?
(1).Fill in the chart
(2)了解Charles Dickens 的简介。

(3)学习inferring 阅读策略并运用该策略分析Scrooge 的人物角色。

① Scrooge: He hates Christmas. Why?
Does he have a lot of friends?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②What happened to Scrooge on Christmas Eve?
(4)Inferring. 根据Jacob Marley 的人物角色,推断Scrooge 人物角色。

① 判断正误。

(Yes or No )
He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 . ()
He treats others nicely .()
He just cares about whether he can make more money.()
② 选择题。

Why does Jacob Marley come to visit Scrooge?
A. To help him.
B. To kill him.
He warns Scrooge to change his ways if he doesn’t want to end up like him. He also tells Scrooge to expect three spirits to visit him.
③ 填写图表。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第二段,以填表格,判断正误,选择题的形式,分析Scrooge 这一人物角色和深入理解圣诞颂歌的故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即推断能力,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Read paragraph 3.
(1).Fill in the form. What does Scrooge see when he’s with them?
3 ghosts
(2)选择题。

How does Scrooge feel when he wakes up on Christmas Day?
A.Scared.
B. Surprised.
C.Happy.
D.All of the above
设计意图:精读第三段,结合图片,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Scrooge和三位幽灵一起看到的情景,进一步运用推理的阅读技巧。

Read paragraph 4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hat does he do after seeing the three ghosts? He decides to ____________and promises to be_______________. He _________celebrates Christmas with his relatives. He also gives gifts to people ________. He now treats ___________with__________________, spreading _____________everywhere he goes.
设计意图:精读第四段,以完形填空的形式完成Scrooge看到三位幽灵后做了什么,加深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领悟圣诞的真正精神。

3.重复阅读,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宗旨、内涵
学生充当电影解说员,通过看电影,使用文中的句子描述电影,引导学生复述(Re-reading)课文,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说结合,通过视频把整个故事连接起来,回顾课文故事情节,让学生再从中心思想出发,整体把握篇章结构、文章内涵和作者观点,让学生重新系统地、深层次地理解课文。

同时,通过人物的转
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即慷慨友善待人,传递爱与快乐,体会关爱他人的真谛。

4.总结,回顾课堂所学。

三.教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笔者事后有以下思考:
1.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本节阅读课中,教师除了合理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活动外,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教学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化难为易,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上课期间学生反应积极,思维活跃,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而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能注意设计合适的衔接语言,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展活动。

总之,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注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快速地阅读,让他们能通过英语阅读,多一条开采知识宝藏的路子,多一份享受读书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