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 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1.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 2=CH 23AlClΔ−−−→A .该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乙苯分子内的所有C 、H 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乙苯的一溴代物有5种D .苯、乙烯和乙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 .反应中C=C 生成C-C 键,为加成反应,故A 错误;B .乙苯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C .乙苯苯环含有3种H ,乙基含有2种H ,则一溴代物有5种,故C 正确;D .苯的结构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2.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异丙烯苯转化为异丙苯属于加成反应B .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异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 .反应中C=C 键生成C-C 键,则为加成反应,故A 正确; B .有机物含有5种H ,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B 正确;C .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形结构,与苯环、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 正确;D .异丙苯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 错误; 故选D 。
3.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答案:D解析:A.柠檬烯分子中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共有8种,所以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A不正确;B.的分子中,带有“∗”的碳原子与周围与它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C.柠檬烯比丁基苯的不饱和度少1,二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D.柠檬烯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它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加聚等反应(提供反应所需的条件),D正确;故选D。
化学 选修3课后习题讲解学习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6s B.2d C.3f 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 B.M C.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1s22s22p63s23p6B.F 1s22s22p5C.S2-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5.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6.以下电子排布式是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A.1s12s1 ()B.1s22s12p1()C.1s22s22p63s2()D. 1s22s22p63p1 ()7.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它们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8.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价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相同,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3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B。
1s22s22p63s23p63d54s2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3d104s1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答案:C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C。
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C。
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D。
H2O电子式:H∶∶H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 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 答案:D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A。
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Fe:,共5种。
答案:C,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A。
1s22s22p63s1与1s22s22p5B。
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C。
成都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经典练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甲醛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又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乙醇、乙醛、乙酸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D.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烯烃答案:C解析:A.甲醛中含有醛基,为C=O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又可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A不选;B.酯基水解时断裂C-O键,则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B不选;C.乙醛在加热时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醋酸根和氧化亚铜;乙酸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但乙醇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选C;D.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烯烃,故D不选;答案选C2.苯甲酸()和山梨酸(CH3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剂。
下列物质只能与上述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A.Br2B.H2C.酸性KMnO4D.C2H5OH答案:C解析:A.Br2可在苯甲酸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山梨酸(CH3CH=CHCOOH)含碳碳双键可与 Br2发生加成反应,A不符合;B. H2可与苯甲酸的苯环上发生加成反应、山梨酸(CH3CH=CHCOOH)含碳碳双键可与 H2发生加成反应,B不符合;C.酸性KMnO4不与苯甲酸反应、山梨酸(CH3CH=CHCOOH)含碳碳双键、酸性KMnO4能使之发生氧化反应,C不符合;D.苯甲酸和山梨酸均含—COOH、均能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C。
3.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乙二酸乙二酯B.2,2-二甲基-1-氯乙烷C .2-羟基丁烷D .3,3-二甲基-1-戊烯答案:D解析:A .物质由1个乙二酸分子和2个乙醇分子反应生成,名称为乙二酸二乙酯,A 命名错误;B .物质主链有3个碳原子,名称为2-甲基-2-氯丙烷,B 命名错误;C .物质主链有4个碳原子,名称为2-丁醇,C 命名错误D .碳碳双键所在的主链有5个碳原子,且从双键数值最小的一端开始,名称为3,3-二甲基-1-戊烯,D 命名正确; 答案为D 。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答案】(1)同素异形体 (2)I1(N)>I1(O)>I1(C)(3)ABE sp2
(4)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足球烯为分子晶体(5)
【解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杂化方式等、晶胞的结构和计算等。(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的单质,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们结构都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碳是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碳的基态电子排布图为: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C);(3)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σ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σ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2;(4)A是金刚石,原子晶体,C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5)根据图A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8倍,设晶胞边长为a ,碳原子的半径为r,即a=8r,∵碳原子的质量=,又∵每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6×=8,由=,得a =2×,∵a=8r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r=a=。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倍设晶胞边长为a碳原子的半径为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备注无5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练习题(培优练)

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aCl2的电子式:B.间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C.乙二醇的实验式:CH3O D.3-甲基丁酸的键线式:答案:C解析:A.CaCl2是离子化合物,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B.间硝基甲苯中,甲基和硝基位于苯环的间位,且硝基上的氮原子与苯环上的C原子相连,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C.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分子式为C2H6O2,实验式为:CH3O,故C正确;D.3-甲基丁酸中含有羧基的最长链为主链,主链上4个碳原子,从羧基上的碳开始编号,三号碳上含有一个甲基,则键线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B.质谱仪检测苯酚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是94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D.宇宙中新发现的H2和H3互为同位素答案:B解析:A.根据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可知,中的等效氢原子有5种,因此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5种,故A错误;B.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用质谱仪检测苯酚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是94,故B正确;C.二氯甲烷是四面体结构,因此和是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D.H2和H3是H元素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 -OHB.CH3-O-CH3醚类C.醛类 -CHOD.酯类 -OOCH答案:B解析:A.有机物为苯甲醇,属于醇类,故A错误;B.CH3-O-CH3是乙醚,属于醚类,官能团是醚键,故B正确;C.有机物含有酯基,属于酯类,不属于醛类,故C错误;D.有机物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官能团-COOH,故D错误;故选:B。
4.某烷烃M是由四种烷基构成,其数目分别用a、b、c、d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c、d分别为5、1、1、1,则M的结构可能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a+c所得数值为偶数C.四种烷基之间的关系为a=c+2d+2D.d越大,含碳量越高答案:D解析:A.a、b、c、d分别为5、1、1、1,则M的结构可能有3种:、、,A正确;B.根据选项C可知,a=c+2d+2,所以a+c=2c+2d+2=2(c+d+1),所得数值为偶数,B正确;C.根据烷烃的通式C n H2n+2,-CH3、-CH2-,其数目分别用a、b、c、d表示,则烷烃的分子式为C(a+b+c+d)H(3a+2b+c),则3a+2b+c=2(a+b+c+d)+2,整理得a=c+2d+2,C正确;D.无论d怎么变,烷烃M的分子式不会变,含碳量不变,D错误;故选:D。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NH3↑+ HCl↑B、NH3+CO2+H2O=NH4HCO3C、2NaOH+Cl2=NaCl+NaClO+H2OD、2Na2O2+2 CO2=2Na2CO3+O2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 C.SiH4 D.NH4+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A、直线形式上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D.PCl3中磷原子是sp2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B.sp2—sC.sp2—pD.sp3—p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A.CO2B.CH4C.NH3D.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13、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其分子空间结构类似于CH2O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讲原子结构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9181617A. O与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O与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C与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N与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C 详解:A,前者中子数是18-8=10,后者中子数是19-9=10,相等; B,两种原子电子数都是等于质子数即8;C,错误,一个质量数是12,一个质量数是23; D,正确,属于相同元素,质子数相等;故选C2 下列有关电子云及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B 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C 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D 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答案:C 详解:A,错误,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云雾,而是用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抽象概念;B,错误,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C,正确;D,错误,不是拍摄的照片而是抽象出来的;故选C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 同一原子中,1s、2s、3s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答案:BC 详解:12231514A,错误,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是分层的; B,正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大; C,正确,考查基态的定义;D,错误,s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选BC4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C.NaCl的电子式:答案:A 详解:A,是正确的;B,错误,CO2是直线型分子;C,错误,氯化钠是离子晶体;D,错误,结构式不需要写N原子两侧的孤对电子5 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含有NaOH 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 2O 。
(1)Cu +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OH -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4)Cu 2O 在稀硫酸中生成Cu 和CuSO 4。
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
2. 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铜的熔点比钙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金属Ca 和Cu 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 和Cu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3)Cu 2+
能与NH 3、H 2O 、Cl -
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 3)4]2+
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 .配位键
B .金属键
C .极性共价键
D .非极性共价键
E .离子键
②[Cu(NH 3)4]2+
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
[Cu(NH 3)4]2+中的两个NH 3被两个Cl -
取代,
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 3)4]2+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 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 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NiO 、FeO 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
相同,Ni 2+和Fe 2+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 和78 pm ,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
(3)NiO 晶胞中Ni 和O 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H 2 等)与H 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 、Zn 、Al 等元素。
写出基态Zn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 分子的结构式 。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 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 2O 沉淀。
①甲醇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1mol 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
③在1个Cu 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为 。
5. 下图是超导化合物----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结构。
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每个钛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 个。
(3)设该化合物的式量为M ,密度为a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晶体中钙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
Ti O
Ca
6.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 、b 、c 、d 和e 中,a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 和d 的A 2B 型氢化物均为V 形分子,c 的+1价离子比e 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
为 ;c 为 。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 。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 ,非直线形的是 (写两种) (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 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离子晶体的是 ,金属晶体的是 ,分子晶体的是 ;(每空填一种) (5)元素a 和b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 和b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ⅥA 族的氧、硫、硒(Se )、碲(Te )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 ⅥA 族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 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 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S 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 、S 、Se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Se 原子序数为 ,其核外M 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
(4)H 2Se 的酸性比H 2S___(填“强”或“弱”)。
气态SeO 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SO 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5)H 2SeO 3的K 1和K 2分别为2.7×10-3和2.5×10-8,H 2SeO 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 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 2SeO 3和H 2SeO 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
②H 2SeO 4比H 2SeO 3酸性强的原因:。
(6)ZnS 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 晶体结构
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 ,密度为________g·cm -3(列式并计算),a 位置S 2-
离子与b 位置Zn 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 pm (列式表示)。
答案
1. (1)[Ar]3d 10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 (2)HF (3)sp 2杂化 6N A (或6×6.02×1023个) (4)12
2.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 (2)晶体中铜的金属键强度大于钙的 1∶5 (3)①AC ②平面正方形
3.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84s 2 (或[Ar]3d 84s 2) (2)> (3)6;6 (4)LaNi 5
4.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 或[Ar]3d 104s 2(2)C≡O (或O≡C )
(3)① 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 2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 3N A ③4 5. (1)CaTiO 3
(2)6 (3)cm N a M
A 3
2
3⋅⋅
6. (1) C Na
(2) CO
(3) CO 2 SO 2 O 3
(4) 金刚石 NaCl Na CO (或S) (5)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7. (1) sp 3杂化 (2) O>S>Se (3) 34 3s 23p 63d 10
(4) 强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型 (5) ①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 2SeO 4和H 2SeO 3可表示为(HO)2SeO 和(HO)2SeO 2。
H 2SeO 3中的Se 为+4价,而H 2SeO 4中的Se 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 中的O 的电子更向Se 偏移,越易电
离出H +
(6)()()
1.410540100
2.6326543101
231=⨯⨯⋅+⨯---cm mol mol g 4
3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