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数据通信网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铁路通信基础

铁路通信概要一、概述铁路通信信号是运输生产的基础,是铁路实现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进管理水平的重要设施。
铁路通信网应满足指挥列车运行、组织运输生产及进行公务联络等要求,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
应能够传输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话音和非话音业务信息等。
铁路通信是专门为铁路的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生活服务等建立的一整套通信系统。
铁路通信主要由传输网、电话网和铁路专用通信网组成。
传输系统主要以光纤数字通信为主,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大容量的长途通路;电话交换以程控交换机为主要模式,利用交换设备和长途话路,把全路各级部门联系在一起。
铁路专用通信直接为运输生产第一线服务,必须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可靠。
铁路专用通信一般是指专用于组织及指挥铁路运输及生产的专用通信设备。
这些设备专用于某一目的,接通一些所指定的用户。
一般不与公务通信的电报、电话网连接。
铁路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电话、专用电话、公用电话以及区间电话和站间电话等。
此外还为铁路调度集中系统(CTC)、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车辆故障检测系统、自动闭塞、电力远动系统和低速数传系统提供传输通道。
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铁路站场通信。
站场通信主要服务于铁路站场,用户线以站场值班室为中心向外辐射,用户集中在几十平方米到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站场通信包括站场专用电话、扳道电话、车站扩音对讲设备、站场扩音设备、站场无线电话等。
现就铁路专用通信主要内容及发展分述如下。
(一)调度电话调度电话是铁路各级业务指挥系统使用的专用电话,均为封闭式的专用电话系统。
铁道部至各铁路局间设干线调度电话;铁路局至局管内各铁路分局、编组站及区段站间设局线调度电话。
这两种调度电话分别利用干、局线通信通道组成调度通信网,所用的设备和行车调度电话设备相似。
铁路基层使用的调度电话有以下几种。
1. 列车调度电话列车调度电话供列车调度员与其管辖区段内所有的分机进行有关列车运行通话之用。
铁路数据网实施方案

铁路数据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铁路数据网是指铁路系统内部的数据通信网络,它承载了铁路运输管理、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电力供应等系统的数据传输和通信需求。
随着铁路运输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铁路数据网的建设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意义。
铁路数据网的建设旨在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准时性和效率,为铁路运输管理和列车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支持。
同时,铁路数据网的实施还可以为铁路运输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未来铁路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打下基础。
三、实施方案。
1. 网络规划。
铁路数据网的规划应充分考虑铁路线路的覆盖范围和通信需求,合理划分区域,确定网络节点和数据中心的布局,确保网络覆盖完整、通信畅通。
2. 技术选型。
在铁路数据网的建设中,应选择成熟稳定的通信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考虑网络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应对未来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 安全保障。
铁路数据网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网络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4. 运维管理。
铁路数据网的运维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和故障处理机制,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四、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
在实施铁路数据网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评估,了解铁路系统的通信需求和现有网络的状况,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 网络设计。
根据调研评估的结果,制定铁路数据网的网络设计方案,包括网络拓扑、设备选型、安全策略等内容。
3. 设备采购与建设。
按照网络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和网络建设,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4. 网络调试与优化。
在网络建设完成后,进行网络调试和优化工作,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通信质量。
5. 运维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网络监控、故障处理、设备维护等内容,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五、总结。
铁路数据网的实施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铁路G网系统简介和组成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G网系统应用的另一重要 领域。G网系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无 线通信和宽带数据传输服务,支持列 车控制系统、调度指挥系统、旅客服 务系统等众多子系统的通信需求。
VS
G网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高速铁路的 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为旅客提供更加 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智能化管理
数据整合
G网系统将各类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 有力支持。
自动化控制
G网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调度、信号自动控制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效运营
资源共享
G网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集中管理和调度,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难度。
灵活扩展
G网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扩展性,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快速部署和升级。同时,系统支持与其他铁路 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铁路行业的整体发展。
04
G网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 势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G网系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G网系统能够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支持列车控制系统、乘客信 息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众多子系统的通信需求。
通信系统
1
通信系统是铁路G网系统中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换 的关键部分。
2
通信系统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多种方式,为列车、车站、控制中心等提供语音、 数据和图像的传输服务。
3
通信系统在铁路G网系统中起到信息传递的桥梁 作用,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列车控制系统
列车控制系统是铁路G网系统中实现列车运行 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系统《铁路技术管理系统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北京目录总则 (1)第一编技术设备 (2)第一章基本要求 (2)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 (2)限界、安全保护区 (3)养护维修及检查 (5)救援设备 (6)灾害防护 (6)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7)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 (9)一般要求 (9)铁路线路 (9)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10)路基 (10)桥隧建(构)筑物 (11)轨道 (12)道口、交叉及线路接轨 (14)安全线及避难线 (15)防护栅栏 (15)声屏障 (15)第三章信号、通信 (17)一般要求 (17)信号 (17)联锁 (20)闭塞 (21)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 (21)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22)CTCS-2级列控系统 (23)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25)驼峰信号 (25)道口自动信号及自动通知 (25)通信 (26)承载网 (26)业务网 (26)支撑网 (28)信号、通信线路及其他 (28)第四章铁路信息系统 (30)第五章车站及枢纽 (32)站场设备 (32)货运设备 (33)第六章机车车辆 (35)机车设备 (35)机车 (35)车辆设备 (37)车辆 (38)动车组设备 (39)动车组 (39)自轮运转特种设备 (40)第七章供电、给水 (41)牵引供电 (41)电力、给水 (43)第八章房屋建筑 (45)第九章铁路用地 (46)第二编行车组织 (47)第十章基本要求 (47)行车组织原则 (47)行车指挥 (48)车站技术管理 (51)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要求 (53)第十一章编组列车 (55)一般要求 (55)列车中车辆的编挂 (56)列尾装置的摘挂及运用 (56)列车中机车的编挂 (57)机车车辆重量及长度 (58)列车制动限速及其编组要求 (63)列车中车辆的连挂 (70)列车中的车辆检查及修理 (71)第十二章调车工作 (77)一般要求 (77)领导及指挥 (77)计划及准备 (78)调车作业 (79)在正线、到发线上的作业 (82)机车车辆的停留 (82)第十三章行车闭塞 (84)一般要求 (84)自动闭塞 (85)自动站间闭塞 (86)半自动闭塞 (87)闭塞 (87)第十四章列车运行 (90)一般要求 (90)接车与发车 (95)列车被迫停车后的处理 (99)救援列车的开行 (101)施工及路用列车的开行 (102)轻型车辆及小车的使用 (111)固定行车设备检修及故障处理 (112)第三编信号显示 (114)第十五章基本要求 (114)第十六章固定信号 (117)色灯信号机 (117)臂板信号机 (131)机车信号机 (134)第十七章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138)移动信号 (138)响墩及火炬信号 (139)无线调车灯显信号 (140)手信号 (140)第十八章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151)信号表示器 (151)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 (156)线路安全保护标志 (164)列车标志 (165)第十九章听觉信号 (168)附图1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 (171)1. 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 (171)2. 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 (174)3. 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及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建筑限界 (175)附图2 客货共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78)附件1 路票 (180)附件2 绿色许可证 (180)附件3 红色许可证 (181)附件4 调度命令 (181)附件5 出站/跟踪调车通知书 (182)附件6 轻型车辆使用书 (182)附件7 调度命令登记簿 (183)附件8 书面通知 (184)附件9 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 (184)附件10 铁路车辆编组隔离表 (185)缩写词对照表 (186)计量单位符号 (187)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铁路通信系统简介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视通信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应用
二期会议电视系统的设备由中兴(深圳) 公司提供包括会议电视终端,多点控制单元 ()和多画面系统图像台等,分布于铁道部、 铁路局和铁路分局。
会议终端设备 网络节点的多点的多点控制单元 传输网络 网络管理系统 图像设备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视通信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图示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视通信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图像设备
主摄像机、辅助摄像机、图文摄像机及 放像机。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视通信系统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话通信系统
会议电话的主要功能
()铁路分局及以上各汇接点均可召 开铁道部、铁路局、分局范围的电话会议。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话通信系统
会议电话电路组成
会议电话设备 长途电话设备 通信线路 电话会议室的送受话设备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话通信系统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通信系统基本理论
主流通信技术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光纤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通信系统基本理论
总结
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融 合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信息学,生物学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我们这里只是简 单的做一下了解.但是作为中国新技术的 代表,通信技术在中国得到最快速和最广 泛的发展.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铁路会议电视通信系统
视频解编码器
能对不同电视制式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 (制及制)以使不同电视制式的会议电视系 统直接互通。
GSM-R系统的组成及业务功能

目前,一般高铁线路GSM-R系统所承载的分组域数据业务主要有无线车次号信息、调度命令、近路预告信息。
分组域数据业务主要针对于那些对实时性要求较低(与电路域业务相比),突发性强,有一定的数据量的业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可以高效传输数据和信令,只有当传输数据时才占用网络资源。优化了对网络资源和无线资源的利用,同时提高了传输的速率。无线资源中的一个频点即一个TDMA帧可分配1到8个无线接口时隙。这些时隙能为用户所共享,且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分配是独立的。可以同时使用8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最高速率可达171.2kbps(理论值)。
图3-3无线资源频谱图
图3-4GSM-R频道号对应频率表
2、小区频率配置的基本原则:同一个基站的载频间隔不小于400KHz,相邻基站载频间隔不小于400KHz。
3、GSM-R系统的频率资源很紧X,既然这一段频段资源少,为什么不考虑使用更高的频段,比如1800M左右的频率(3G所使用的频率)?
无线电波频率越高,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衰落就约快,这样一个基站的覆盖X围就越小,则小区半径越小,所以频率是和小区的半径成反比的,频率高,半径小,那么一定的X围内,沿线所建基站就多,这样干扰就大。此外,高速列车要频繁的进行越区切换,其对铁路业务的影响是极大的,容易能造成通信延时以及掉话。
3系统功能1sim卡数据管理2sim卡资源管理3sim卡个人化4sim卡业务受理4系统用法1sim卡申购上报2sim卡数据下发3sim卡业务上报4持卡人信息上报sim卡数据管理sim卡个人化sim卡资源管理sim卡业务受理sim卡存库管理系统维护sim卡发卡管理接口管理数据字典管理图351sim卡管理系统示意图五gsmr数据管理系统1系统简介依据sim卡管理系统需求规x关于数据管理的有关需求定义和编号20定义的数据x围结合当前数据管理方法填报方法等有关数据管理工作的规定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对gsmr网络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 R)⼿持终端第1部分:技术
要求
设备分类和组成
GSM-R⼿持终端设备是指在GSM R⽹络中能实现或获得业务服务的⼿持移动设备,可分为GPH和OPH。
GPH主要⽤于铁路各类管理⼈员、与铁路业务相关的⼈员话⾳和数据通信。
OPH⽀持调度通信业务,主要⽤于列车、车站、编组场、沿线区间及其他铁路作业区的各⼯种⼯作⼈员话⾳和数据通信。
⼿持终端主要由主机(含显⽰屏、键盘、天线、麦克风和扬声器)、电池、充电器、外置⽿机麦克风等组成。
GPH可采⽤物理键盘或虚拟键盘,OPH应有物理键盘。
结构要求
GPH和OPH结构要求:
a)GPH:长不⼤
于150mm,宽不⼤于80mm,厚不⼤于30mm,重量(含电池)不⼤于220g;
b)OPH:长不⼤于155mm,宽不⼤于67mm,厚不⼤于40mm,重量(含电池)不⼤于280g。
功能要求
业务要求。
传输网与接入网、数据通信网、专线电路及接入设备部分题库

填空题:1、铁路传输网可分为三层结构,即(骨干层)、(中继层)和(接入层)。
2、传输网目前主要采用(环形网)和(线型网)的拓扑结构。
3、在业务开通、电路测试、故障处理等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全程全网)”和“(端到端)”负责的理念。
4、铁路传输网是铁路各种(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信息的基础承载平台,5、接入网设备主要包括(OLT、ONU和PCM)等设备。
6、数据网由全路(骨干网络)和(区域网络)构成。
7、数据网网络管理采用“(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分级维护)”的方式。
8、确保铁路传输网和接入网系统(可靠运行和安全畅通),是铁路传输网运行维护的基本任务。
9、传输室与各相关节点之间(公务联络电话)应保持畅通,在全程电路测试调整、业务联系以及故障处理中应确保发挥作用。
10、为缩短故障延时,确保网络畅通,各单位要按照“(集中采购)、(集中管理)、(分级存放)”的原则,加强对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具的管理工作11、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各种通信专线电路和接入设备在(铁路运输安全)行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通信维护工作应确保设备和电路的(安全可靠),使用(良好)。
13、对于线型传输系统上承载的业务,要根据业务的重要性考虑(迂回)路由。
14、传输网电路分为三级,干线电路、(局线电路)和(本地电路)。
15、各维护管理部门应合理优化网络结构,将专线电路安排在(有保护)的传输系统上。
选择题1、接入层主要承载的通信信息。
( A )A.各铁路车站以及区间等站点B. 铁道部到铁路局和铁路局之间C. 铁路局内较大通信站点之间2、铁路传输网骨干层和中继层传输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的制式,( A )A、DWDM+SDH/MSTP B. SDH/MSTP. C. CDMA\ D、WCDMA3、DWDM系统维护中传输机房日常维护项目是( C )A.光通道信噪比测试B. 无人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巡视.C. 设备运行状况巡视D..版本升级4、DWDM系统维护中传输网管日常维护项目是( B )A. DDF/ODF配线检查B. 网元和单板状态检查C. 公务电话试验D. 机柜内部清扫检查 D. 无人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巡视.5、DWDM系统维护中传输网管集中检修的项目是( A )A. 光通道误码性能测试B. 地线检查、测试、调整C. 电源输入输出电压测试D. 防尘(风扇)网检查清洗6、在试验台测量时,标称测试频率为( B )A.1024HzB. 800HzC.1000HzD.600Hz7、32波的中心频率为( A )A. 195.2 THzB. 194.2 THzC. 193.2 THzD. 190.2 THz8、通道误码在线测试时长( C )A. 30分钟B. 1小时C. 24小时D. 20分钟9、接入设备本局接通率应符合下列指标要求( A )A.接通率≥(98%)B.接通率≥(95%)C.接通率≥(93%)D.接通率≥(90%)10、音频电路传输二线接口间发送电平质量标准( A )A. 0dBr,B.-7dBrC. -3.5dBrD.+4.0dBr11、数据专线对模拟线路环阻不超过标准值的比例( C )A. 30%B. 10%C. 5%D. 20%12、数据专线对模拟线路不平衡绝缘电阻不超过标准值的比例( A )A. 30%B. 40%C.50%D.60%13、数据专线对模拟线路杂音电压不大于( A )A. 2.5mVB. 3mVC. 3.5mVD.5mV14、数据通信网服务器CPU利用率的运维指标为( C )A.大于80%B.小于90%C.小于80%D.小于100%15、数据通信网服务器硬盘空间利用率的运维指标为( A )A.小于70%B.小于90%C.小于80%D. 小于100%判断题:1、铁路传输网骨干层主要承载铁道部到铁路局和铁路局之间的通信信息(√)2、铁路传输网应满足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等通信的需要(∨)3、接入层传输系统目前主要采用CDMA制式(×)4、铁路传输网网管按三级设置,部网管中心负责中继层传输系统的管理,局网管中心负责骨干层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信息、设备基础资源信息、业务运用资源信息的
管理 和呈现 等 功能 。
2 . 1 硬件 组成
系统 硬 件 包 括 数 据 处 理 服 务 器 、 应用服务器 、
系统 、设 备厂 家专业 网管 系统 、基 于 E X C E L的 台 账 管理 。其 中 ,I P地址 管 理 系统 重 点 支 撑 了 I P地
址 的管理过程 ,其数据来源为手工录入 ,无法保证
数 据更 新 的及 时 准确 ;数 据 通信 网 流量 分 析 系 统 , 聚焦 于数据 通信 网络 的三层流 量分 析 ,缺少 针对 网 络资 源结构 、设 备性 能状 态 、业 务质 量评 价结果 的 采集 处理 分 析 过 程 ;设 备 厂 家 专 业 网管 的设 计 目 标 ,是设备 的配置 与 E l 常故 障监 控 ,缺少 长期 、海 量 的数 据处 理 能力 与灵 活丰 富 的数 据洞 察 手段 ;而 且 上述 系统 和 电子 台账 的数据 无 法互通 共享 ,其 应
s o u r c e s ,b a s i c e q u i p me n t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e r v i c e o p e r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
Ke y wo r d s : Ra i l wa y ̄Da t a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D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Vi s u a l i z a t i o n
D OI :1 0 . 1 3 8 7 9 / j . i s s n l 0 0 0 — 7 4 5 8 . 2 0 1 7 — 1 2 . 1 7 3 3 4
随着铁路数据通信网骨干网和各铁路局区域网
的建设 ,以及高速 铁路 线数 据通 信 网 、铁通划 转数 据 通信 网 的合并 ,数 据 网承载 的业务 越来 越多 ,各 项 业务对 网络 的安 全性 、稳 定性 、可 管理性 、可预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o r k,a b a s i c d a t a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f o r r a i l wa y d a t a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
张卫军
摘
尹
毅
贾靖宇
要 :根 据铁 路数 据 通信 网及运 维 管理 现状 , 建 立铁路 数 据 通 信 网基 础 数 据 管 理 、 设备 基础 资 源 、 业务 运 用资 源的数 据信 息进 行采 集 、 存储、 分析 和 可视 化技 术应 用 。
行故 障 动态 图像检 测 系统 ) 、红外 轴温 等业 务 。 现有 铁路 通信 网的数据 管理 和数据 分 析技术 手
据 网的资 源 数 据 、性 能 数 据 和 业 务 运 用 质 量 的 评 价 ,无 法形 成设 备数 据 、业务 数据 和配 置数 据相 结 合 的综 合分 析 和挖掘 能力 。
关键词 :铁 路 ;数据 通信 网 ;数据 采 集 ;可视化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r a i l wa y d a t a
wo r k i s b u i l t . I t i s u s e d f o r c o l l e c t i n g,s t o r i n g ,a n a l y z i n g a n d v i s u a l i z i n g t h e d a t a o f I P a d d r e s s r e —
2 0 1 7 年 1 2月
铁 道 通 信 信 号
RAI LWAY S I GNALLI NG 8 L COMMUNI CATI ON
De c e mb e r 2 0 1 7 Vo 1 . 5 3 No . 1 2
第5 3卷
第1 2期
铁 路 数 据通 信 网基 础 数 据 管理 系 统
此 ,建 立铁 路数据 通信 网基 础数 据管 理 系统 。
1 现 状 分 析
目 前 ,基础数据通信网上承载了铁路 G S M- R / G P R S移动通信 、综合视频监控 、会议电视 、应急 通信 、铁路电报 、电话交换 ( 软交换 ) 、信号微机 监测 、动力环境监测 、通信网管、T F D S( 货车运
用模 式均 为基 于局部 问题 的监测 和分 析 ,缺少对 数
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的故障监控 、性能检
测 、报表 分 析 、网络巡 检等 管理 手段 已经 落后 ,需 要 提 升数 据 通 信 网 的深 层 次 分 析 、洞 察 、预 测 能
力 ,确保数据通信 网及其承载业务的安全管理 。为
2 系统 方案
铁 路数 据通 信 网基础 数据 管理 系统 ,可解 决 数 据 网络 管理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实 现对 I P地 址 资
段 ,包括 I P地址管理系统、数据 通信 网流量分析
张卫军 :北京铁路通信技术 中心 高级工程师 1 0 0 8 6 0 北京 尹 毅 :北京 铁路通 信技术 中心 高级工程师 1 0 0 8 6 0 北京 贾靖宇 :北京英诺威尔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1 0 0 0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