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2)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何时发射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时间 1970年4月24日
神舟五号
杨利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航天三精位神航天包员括是:景艰海鹏苦、奋翟斗志刚的、精刘神伯、明,勇于 攻坚的精其中神翟、志开刚拓顺利创完新成的了出精仓神活、动无,刘私伯奉明辅献的 精神。 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神舟飞船
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36张PPT)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
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
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B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 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 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 美国)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时间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 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其中翟志刚顺利完 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某海域从海上发射平台,运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同时发射升空, 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度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收获火箭发射新技能。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书上查找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学生回答)
美国海军部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 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浙江省 杭州市人中国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在美国获博 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 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 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 方案。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 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 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 至少20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新人教版)




一 星
成 就

意 义





成 就
意 义







意 义
重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 难点: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
合作学习:“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两 弹 一 星
互动探究
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体现了我国在世界科技发 潮流中的前沿地位
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及综合国力,特别是在 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加紧反华的背景下, 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意 义深远。
合作学习: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合作学习: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互动探究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的吃 问题是重要的问题。民以食为天,杂交水稻增产效果 著,对解决中国粮食的需求问题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
世界意义:联合国把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 一项战略计划,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 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当堂达标
【1】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 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合作学习:屠呦呦与青蒿素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是( A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李四光年诺贝尔奖,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B)
A.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C.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展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研究工作
解析 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
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
人受益,因此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是一部经典之作。该作 品的体裁为( B ) A.小说 B.话剧C.电影 D.音乐
【问题1】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 家,为什么还要研制原子弹?
探究(1)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美国在20世 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 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了。
(2)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 国家。 (5)代表:钱学森、邓稼先。 (6)意义: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人教(部编)历史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29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29张PPT)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 题也有重要贡献。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 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 袁隆平获得国技际术农奖业获最得高者奖袁—隆—平世界粮食奖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 愈率很高, 得到世界卫生组 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 使全 球数亿人受益。
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 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 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目标导学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B.孔繁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6、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 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
些发东达西的反标映志一 。个”民“族这的些能东力西,”也指是一个民C 族、一个国家兴旺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863”计划
课堂练习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4.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
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运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B)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
课堂练习
5、“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
学习感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共34张PPT)

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
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
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
在( ) A.1960年 C.1967年
D B.1964年
D.1970年
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右图人物是谁? 袁隆平
★他的主要成就是 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他被誉为
“ 杂交水稻 之父”。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863计划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7、载人航天工程: 20世纪90年代,我
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 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
A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 核武器
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
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科学家代表有(
)
A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志刚 杨利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B.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
K12课件
首页
14
末页
解题技巧
正确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原子弹爆炸的有关知识。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学生通过题干中的1959年之 后的“到五年之后”应该是1964年,“升起的 蘑菇云”是原子弹爆炸的特征。通过时间和特 征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是D。
K12课件
31
过关训练
材料二 (1996年)中国的导弹试验,虽说是精密 而准确,但却暴露出其军事技术还停留在七十 年代而未达九十年代的水平。因此,很难把中 国说成是一种“威胁”。尽管中国的防卫力量 很强大,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也只能算是二 流的军事强国。不过,忽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 长是不明智的。
—K—12课徐件 中约《中国近代史》32
中国示范田产出的水稻不但在产量上取得 突破,而且在品质上也明显优于当地品种。中 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水稻 专家杨华德告诉本报记者,这些水稻产出的
K12课件
39
拓展阅读
大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大米,并能够出口到刚 果(金)、卢旺达等周边国家。
——节选自《人民日报》 (2017年01月09日03版)
K12课件
18
过关训练
C
K12课件
19
过关训练
4.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
“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
索而取得的D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K12课③件 ④ D.③④
过关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影响有( )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②向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 防实力
C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历史 下册第 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张PPT)人教 版部编 版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7日16时39分,翟志刚执行中国 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任务。
2016年10月19日,神舟 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 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 现自动交会对接。
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 务月球车,于2019年1 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 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 驶抵月球背面。首次实 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 一座里程碑。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
(一)“两弹一星”
含义
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核弹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 的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