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控制我们整个身体的复杂系统。
它由所有与神经元有关的组织结构组成,这些神经元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
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础构建单元。
它是特殊的细胞类型,它们能够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并传递它们。
神经元体型结构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是细胞体之外的分支突出,它们可以接收信息。
轴突是连接细胞体和树突的连接点,它们被用于传递信息到临近的神经元或效应器。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中心,它包含神经核和其他细胞器,它也是细胞体的主要位置,所有输入的突触将被集成和处理。
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包含大脑和脊髓,它是处理所有高级功能的主要位置。
所有的神经元都连接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这种连接被称为突触。
在突触上,神经元集成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声音、味道、气味、触觉等。
然后,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例如肌肉或腺体。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身体的感知、行动和许多其他高级功能,例如思考、记忆和情感。
大脑有许多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都负责不同的功能。
例如,额叶负责思考和计划,顶叶负责视觉处理,颞叶负责听觉处理和记忆等。
脊髓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是长的、薄的神经组织,它连接大脑和身体的其余部分。
脊髓负责传递信息,包括身体的感觉和运动。
例如,当您的手碰到热锅时,感觉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然后脊髓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告诉您的身体要移开手。
三、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另一部分,它包含所有神经元的集合体,负责传递信息到和从中枢神经系统。
这些神经元被分为两类: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从身体的各个部分接收信号,然后将它们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例如,感觉神经元从手接收到热的信号,它们将信号传递到脊髓,然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传出神经元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身体的不同部分传递信号,例如肌肉和腺体。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一、引言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最为复杂和精密的机构之一,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感知。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其功能与结构密不可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并详细阐述其在人体运转中的重要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1. 中枢神经系统 (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部分。
大脑位于头骨内,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与脊髓相连。
脑内有如海绵状物质般的灰质和白质,其中灰质主要参与信息处理、智力活动等高级功能,而白质则负责传递信息。
脊髓位于背部,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纤维束管状结构,通过椎间孔与各个部位相连。
它起到了连接大脑和周围其他器官之间传递信号的作用。
2. 外周神经系统 (PNS)外周神经系统指的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出来,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的神经。
这些神经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接收外界刺激,将其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产生相应反应;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运动;而自主神经则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1. 接受与传递信息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这些刺激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形式,它们会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感知和认知。
2. 控制肌肉运动神经系统不仅能够感知外界刺激,还能够通过控制肌肉运动产生相应行为。
运动信号会从大脑中发出,并通过脊髓传送到各个肌肉,从而实现人体运动。
这种运动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系统平衡和协调各个肌肉的收缩与放松。
3. 调节内脏器官活动自主神经负责调节人体内脏器官的活动,以维持身体在内部环境中的平衡。
例如,自主神经控制着心率、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确保机体正常工作。
4. 参与高级认知功能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核心组件,还负责了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
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情感等。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人类身体各个部分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关键。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末梢和神经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神经系统之一,它的主要成员是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类思维、意识和行为的中心,而脊髓则是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运动的管道。
具体来说,大脑内部分为大脑皮层、脑干和小脑三个区域。
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最表面的一层,它包含了大量的神经元,负责人类的智力、语言、记忆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左右两侧,每一侧都有四个叶片,分别是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2.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控制人类生理体能的各项功能,包括呼吸、心跳、血压和消化等。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3.小脑小脑位于大脑的下方,主要负责协调人类身体的运动和平衡。
它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右半球各控制一半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末梢和神经节组成,它们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出来的信号传达到全身各个部位。
神经末梢将信号传递给身体内部的各个细胞,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聚集部位,位于脊髓的旁边。
1.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负责将身体内部产生的感觉传达到大脑,而运动神经末梢则通过神经传递命令,控制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2.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元的聚集部位,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的结构。
神经节位于脊髓的旁边,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传递信息,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1.感知: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部环境和内部身体状况的信息,收集这些信息,将其传递到大脑中心处理。
2.意识和认知:大脑皮层是意识和认知的中心,它是人类思考、判断和理解的核心。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协调和控制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则涉及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等方面。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其中,大脑负责认知和思维等高级功能,脊髓则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传递信息至身体各部分。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间脑四个主要部分。
脑干连接脊髓和大脑半球,负责基本的自主神经功能。
小脑参与协调运动和平衡。
大脑半球则负责感知、思维和意识等高级功能。
间脑则连接脑干和大脑半球,参与调节内分泌和决策等功能。
脊髓位于脊椎内,上下延伸。
脊髓内有神经元,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髓还起到信息的中转站的作用,将从周围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并将大脑的指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脑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
脑神经系统则是指与大脑直接相连的神经,如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等。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负责将传入的信息发送至中枢神经系统,或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至身体各部位。
周围神经系统在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身体的动作执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等方面。
通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控制,人体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并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
1. 感知功能感知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神经系统接收来自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能够被大脑处理的电化学信号。
大脑通过对这些信号的解读,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运动。
当大脑接收到运动指令后,通过神经系统向肌肉发出信号,使其协调收缩和松弛,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它被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即左、右脑半球。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褶皱,称为脑回,有效增加了其表面积。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大脑传来的信息传递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则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觉信息从皮肤、肌肉等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纤维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给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调节和控制等。
1. 感知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器官接收来自外界环境和体内的信息。
感知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不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而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 调节功能神经系统能够监测和调节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可以感知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从而对身体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当身体发热时,神经系统会通过控制出汗来降低体温,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控制功能神经系统通过发放神经冲动来控制身体的各种运动和行为。
具体来说,大脑通过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发送指令,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还负责调节呼吸、心跳等自动进行的功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行。
三、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并保持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性。
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介绍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高度复杂的生物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并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二、中枢神经系统1.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头颅内。
大脑由左右两侧半球组成,并由许多特定区域进行特定功能的控制。
例如,额叶负责决策和情感控制,顶叶处理视觉信息,颞叶处理听觉信息。
2. 脊髓脊髓是一个延伸至腰部以下并被硬膜囊保护的粗大管状结构。
脊髓通过根神经与全身各个部位连接在一起,并负责传输和集成感觉信息以及控制运动反应。
下行纤维从大脑传向脊髓,上行纤维则将感觉信息传送回大脑。
三、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它们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分支出来的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到全身各个部位。
四、功能1. 感觉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感觉。
通过感觉受器,人体能够感知外界的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不同类型的感受器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刺激,例如眼睛感受光线、耳朵感受声音等。
2. 运动控制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运动反应。
当大脑接收到某种刺激时,它会发出命令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传递给所需肌肉,使之进行相应运动。
3. 内脏调节神经系统还负责内脏器官的调节和控制。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心跳、消化等功能,以维持内部稳态。
五、神经元与突触1.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
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细胞体包含神经元的核和大部分细胞器,它负责接收和整合信息。
树突是从神经元细胞体伸出的突起,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轴突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输出通道。
2.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突触完成。
突触由预突触区、突触间隙和后突触区组成。
当一个神经冲动到达预突触区时,它会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并通过化学物质作用于后突触区上的受体以改变信号传递。
六、海马回与记忆海马回是大脑中对认知功能特别重要的结构之一,被认为与记忆形成紧密相关。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负责人体的感知、运动、思维、情感等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和突触。
一、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四部分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细胞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储存神经递质,控制神经元的代谢和生长。
2.树突树突是神经元的突起,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树突的形态和数量决定了神经元的接收信息的能力和范围。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另一种突起,主要负责将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等。
轴突的长度和直径决定了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和范围。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接收神经递质,突触间隙是神经递质传递的空间。
二、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
1.化学突触化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它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在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传递到突触后膜,激活接收神经递质的神经元或肌肉细胞等。
2.电突触电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另一种方式,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直接电连接来传递信息。
电突触的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但传递范围较小,只限于相邻的神经元之间。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和突触的组合体,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来传递和处理信息,实现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
1.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分别连接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突触传递感觉信息。
2.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主要负责控制肌肉的运动,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等。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概述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的复杂网络,它控制着人类的运动、感觉、思维和行为。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二者紧密合作以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负责处理感知信息、思维、情感和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
2. 脊髓:位于背腹腔内,是连接大脑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路线。
脊髓传递运动信号和感觉信息,并协调反射活动。
3. 脑干:位于颅底部,将大脑与脊髓连接起来。
脑干调节自主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
4. 小脑:位于颅后窝,主管协调肌肉活动,并参与平衡和姿势的维持。
三、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 神经:外周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将身体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而运动神经控制身体肌肉的活动。
2.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并调节身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应激反应、增加心率和血压等;副交感神经则促进消化和放松状态。
3. 进行性系统:包括并向人体各个部分输送消息的纤维束,如脑白质。
四、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1.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有细胳膊般的树突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轴突,再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2. 在轴突末端,存在与其他细胞连接形成化学或电学突触。
这种连接可以传递兴奋或抑制性信号,以确保信息正常传递。
五、典型化学介质在神经传导中的作用1. 神经递质:神经元通过分泌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
多巴胺、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神经传导,而γ-氨基丁酸 (GABA) 和血清素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减弱神经传导。
2. 硫辛酸:硫辛酸是一种毒素,可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痛觉。
3. 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可以抑制痛觉传导,减轻疼痛感。
六、现代技术在了解神经系统的发展1. 脑电图(EEG):使用电极记录头皮上的电活动,以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状态。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位于头部的主要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负责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思维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人脑的皮质部分是高度发达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复杂的认知和学习。
脊髓则是连接脑部和周围神经的通信通道,负责传递大脑的指令和接收外界的感觉信息。
脊髓中的神经元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
二、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负责控制头部和脸部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则从脊髓延伸出来,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肌肉和腺体。
三、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具有电活性,能够产生和传递电信号。
神经元的主体是细胞体,长出的细长结构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号,而轴突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和突触间隙。
当电信号在神经元轴突中传递时,它到达突触末梢,并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这些神经递质进一步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传递信号。
四、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来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个活动。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来调节信号传递的过程。
这种调节使得我们能够对不同的环境和刺激做出适合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在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作用,产生一连串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使得电信号在突触后神经元中生成。
五、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
它负责感知和解读外界的感觉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和控制系统,通过传递电信号实现信息交流与反馈。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具有复杂而精密的结构与功能机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分为大脑前脑、中脑和小脑。
大脑前脑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分别负责运动控制、感觉集成、语言和记忆等功能。
中脑参与视听信息的处理和调节。
小脑主要控制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脊髓是连接大脑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负责传递运动和感觉信号。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纤维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纤维负责传递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运动指令到各个肌肉,使其收缩和运动。
感觉神经纤维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人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变化。
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
它们接收和整合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高度特化的结构和功能。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组成。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控制神经元的基本生理功能。
树突是短而多的突起,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轴突是一条长而单一的突起,传递神经信号。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化学或电信号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这种电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释放,在突触前沟通与下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被称为突触传递。
四、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控制着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调节。
它负责运动控制、感觉收集、思维和决策等功能。
神经系统调节人的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重要生理过程,并协调各器官的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还参与记忆、学习和情绪等高级认知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
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传导障碍和神经系统肿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体
(内具细胞核)
树突 (短而多)
突起
轴突 (长而少)
神经纤维 (长的突起外包髓鞘) 神经末梢 (突起末端的细小分枝)
神经 (外包结缔组织膜的神经纤维束)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 神经纤维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做出迅速反应 (兴奋),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 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属于协同关系。④ 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
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 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心 血管运动等维持生 命必要的中枢)
体温调节
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 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调节
大脑
下丘脑
产热
骨骼肌、内脏
K+ Na+ K+ K+
+ K&+
复极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 ------------------------------------------------+++++++++++++++++++++++++
在兴奋点与相邻部位间出现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 ------++++----++++------------++++----++++------++++++----++++----+++++++
在兴奋点与相邻部位间形成局部电流,膜内 从兴奋部位传向相邻未兴奋部位,膜外相反
动态平衡
散热
皮肤汗腺及血管活动
寒冷
刺激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交感神经兴奋
炎热
刺激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静息(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注意实际与模式的区分
突触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通过突触完成
突触小体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 或树突膜) 前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后个神经元的
• 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刺激顶部对侧下肢感觉; • 刺激底部唇、舌咽电麻感觉 • 主要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 • 主要听觉在颞叶上部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体觉区 运动区
1.精细机能定位 2.皮层大小与运动、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交叉、倒置(脸部除外)支配
小结: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反射 •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末梢与 肌肉接触处 叫做神经肌 肉接点,也 叫做突触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参 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 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效应器
传出神经元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至反射中枢) (信息的分析和综合 并产生新的兴奋)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教材22页图2-7 横轴表示神经纤维长度,是 纤维上各个点在同一时刻的 电位情况,且波的传播方向 向右,超极化在前。
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
静息(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区别:静息(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区别:静息(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神经 肌肉 腺体
兴奋
动物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 态的过程
静息时
++
++
- ++ ++
- -
- -
- -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
产生负电位 →传递负电位
适宜刺激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神 经纤维传递的反应,称作兴奋。因此神经元是 一种可兴奋细胞。
成年约2200cm2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白洛嘉区:左半球额叶后 理解语言不能讲 表达性失语症 韦尼克区:左半球颞叶后部与顶叶枕叶相连 能说不理解
人脑的 • 电流刺激一侧中央前回的顶部,引起对侧下肢运动; 高级功能 • 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对侧面部运动;
③绝缘性: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 的绝缘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 时,神经纤维始终能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相对突触传递而言,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表现为不易发生疲劳。
电位图的解读
横轴表示时间,是神经纤维 上某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电 位的变化情况, 超极化在后。 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课时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脑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 经系统 按分布分
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 经系统
脊神经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按功能分)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神经元)和支持细胞(胶质细胞)
神 经 元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 递,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也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状态:没有神经冲动传播的时候
膜外 膜内 膜外
K+
Na+ Na+ + Na+ Na
胞体、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
突 触
2、传递过程:
电信号 突触前膜 化学 信号 电信号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A神经元 轴突兴奋 B神经元 兴奋或抑 制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 触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 2、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 3、反射是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的结果; • 4、兴奋是神经元上产生的电信号;
• 5、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上传导;
• 6、兴奋通过突触结构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为什么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 迅速、更准确呢?
这是由于神经调节的信息是神经细胞发 放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系统内的路 径快速到特定的效应器,并使效应器作出准确 的反应.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拓展提升
①人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 肝脏 产
热量最大。在运动时
骨骼肌 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②当人体处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中, 出汗 是主要的 散热方式。③在增加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和都能 肾上腺素 促进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 - - 静息电位: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Na+
内负外正
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候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膜内的钾离子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 却不能,膜外钠离子也不能扩散进来,出现极化状态,即外正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