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病句
【语文】语用高频考点 辨析修改病句(考点讲解解题技巧 真题训练)23-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语用高频考点02 辨析修改病句(解题技巧+真题训练)【解题技巧】病句类型:高考语言运用的语病包括语法病句和语意病句。
语法病句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病句主要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常考题型:1、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应改为__”。
2、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3、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病句辨析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道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真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今年是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
100年来,中国动画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手绘到数字化设计,在继承传统和①中,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文化,弘扬着中国精神。
1922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开启了中国动画百年序幕。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问世。
作为中国动画萌芽与发轫时期的经典之作,该片至今仍为观众②,激励了无数动画人在民族动画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进入新世纪,观众审美的多样化,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对中国动画产生了能否坚守民族风格心怀疑虑。
其实,传统与流行从不矛盾,而民族风格也并非③。
过去这些年,中国动画人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病句知识梳理及巩固提升练习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一)病句一、知识梳理病句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成分残缺或者赘余(二)搭配不当(三)语序不当(四)结构混乱(五)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成分残缺或者赘余1.缺少/多余主语2.缺少/多余谓语3.缺少/多余宾语4.缺少/多余定语5.缺少状语6.缺少介词7.多余补足语【例题讲解】1.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句中的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2.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句中的主语是“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词结构,它只能作状语,所以句子缺少谓语,可以在“强国”后面补上“而努力奋斗”,这样句子就有谓语了)3.昨天,李苗同她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介词缺失。
句中“同”后面应加上“与”或“跟”。
)4.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删去句中的“使”字,让“我”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介词“通过”删去,让“学习”作句子的主语。
)5.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即“光临”,造成赘余,应删去“光临”。
)6.这个集团目前已经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句中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
)句子中的结构成分:主语部分谓语部分[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例句[几年前],(小张的)父亲| [为抗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方法:第一步:找到谓语部分,确定主谓宾成分第二步:确定主谓宾短语的中心语第三步:提炼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中的中心语)第四步:看看哪儿多了哪儿少了特殊:古意今意重复例子:他忍俊不禁得笑了起来。
【最容易重复赘余的组合举例】“更加变本加厉”“共同协商”“可堪称”“让它任其自然”“特别嗜好”“炎热的酷暑”“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过度酗酒”“使人民生灵涂炭”“从心里发自肺腑”“过分溺爱”“至少……以上”“显得相形见绌”“一致公认”“一气呵成地写就”“前来光顾”“切忌不要贪睡”“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开始启动”“凯旋而归”“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多余的废话”“多年的夙愿”“热切渴望”“囊括全部”“互相厮打”“悬殊很大”“忽然恍然大悟”“这其中,这其间”“多年的夙愿”“亲眼目睹”“无数莘莘学子”(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词语不配对儿例: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100个典型病句及答案

100个典型病句及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错误、不准确或不通顺的句子。
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若使用了大量的病句,会降低文章或演讲的质量,影响读者或听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因此,了解和纠正常见的病句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
以下列举了100个常见的病句和对应的正确表达方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更准确、更流畅地表达观点和意思。
1. 错误:他们俩人都是好朋友。
正确:他们俩都是好朋友。
2. 错误:我真的非常喜欢这首歌。
正确:我真的很喜欢这首歌。
3. 错误:她每天都会去晨跑。
正确:她每天都会晨跑。
4. 错误:这个问题谁也答不上来。
正确: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出来。
5. 错误:他是一个对工作特别上心的人。
正确:他是一个工作特别上心的人。
6. 错误: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和你探讨一下。
正确: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和你讨论一下。
7. 错误:这个建筑物是由卢浮宫设计的。
正确:这个建筑物是由卢浮宫设计者设计的。
8. 错误:我们既要关心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正确:我们既要关心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9. 错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正确:我认为,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10. 错误:这是我第一次去美国。
正确:这是我第一次去过美国。
11. 错误:他和我都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
正确:他和我都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生。
12. 错误:让我们一块儿去吃晚饭吧。
正确:让我们一起去吃晚饭吧。
13. 错误:我特别想买一个手机。
正确:我很想买一个手机。
14. 错误: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正确: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讨论。
15. 错误:在讲座上我碰到了一位老师。
正确:在讲座上我遇到了一位老师。
16. 错误:我不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正确:我认为这个建议不可行。
17. 错误:我非常赞成他的观点。
正确: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18. 错误: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确: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9. 错误:在数学竞赛中,他们都获得了好成绩。
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
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必要的成分,使意思表达不完整。
例句:由于时间关系,没把这件事情讲清楚。
修改:由于时间关系,这件事情没有讲清楚。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当,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他的演讲生动有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修改:他的演讲非常生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3.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当,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
修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它非常重要。
4. 重复啰嗦:句子中重复使用了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使句子显得啰嗦。
例句: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都要唱很多歌。
修改: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都要唱。
5. 前后矛盾:句子中的意思前后矛盾,使句子意思表达不准确。
例句:他昨天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但今天他又说他还没完成。
修改:他昨天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但今天他又说他还没开始做作业。
以上是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病句修改——用词不当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病句修改—(用词不当)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去掉“妙语连珠”)B.“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兴衰”改为“兴盛”)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他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92 岁生日。
(把“不再”改为“再次”)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去掉“由于”)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个学期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更深厚了。
B.看到贾玲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天府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D.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粵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常考语病类型及例句

常考语病类型及例句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常考的语病类型,这可很重要哦!先来说说搭配不当的问题。
比如说“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就不对啦,应该是“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水平”和“改进”搭配起来就很别扭。
还有成分残缺的情况哟!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这里就缺了主语,应该把“通过”或者“使”去掉一个,变成“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或者“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
语序不当也常常出现呢!比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应该是“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词语的顺序错了,意思就完全不一样啦。
再看看句式杂糅的例子,“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要么说“深受群众喜爱”,要么说“深为群众所喜爱”,不能两种说法混在一起哟!说说表意不明。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到底是他一个人存钱,还是和副总经理一起存钱呀?这就让人搞不清楚啦。
小伙伴们,这些语病类型可要记清楚哦,不然在考试中出错就不好啦!稿子二嘿,朋友们!咱们来唠唠常考的语病那些事儿!比如说重复啰嗦这个类型。
“他大约四十岁左右”,“大约”和“左右”意思差不多,留一个就行啦,不然读起来多别扭呀。
还有前后矛盾的情况哦。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断定”是很肯定的意思,“可能”又表示不确定,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得改改,要么说“我断定他生病了”,要么说“我觉得他可能生病了”。
用词不当也得注意呀!“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过去的”和“往事”重复啦,直接说“他经常回忆往事”就好。
歧义这种语病也常见哟!“他借我一本书”,到底是他借给我一本书,还是他向我借一本书呢?这就容易让人误解。
再说说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可别把主次弄颠倒啦。
小伙伴们,了解这些语病类型,咱们写作文、做题目就不容易出错啦,加油哦!。
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意重复病句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意重复病句总结鉴于语意重复病句的特点,此处总结了高考语文复习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语意重复病句,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表达重复1.同义反义词的重复例如:- “好景不长,好景不长。
”- “这个问题是不是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中心?”- “他身高再矮细胖,脸上也没有多少肉。
”2.近义词的重复例如:- “孤独寂寞冷”- “笑容满面”3.形容词、动词、副词的重复例如:- “他太太太太可爱了!”- “她慢慢慢慢往前走去。
”二、用词过度1.很、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的重复例如:- “这首歌非常非常好听。
”- “他很很开心。
”2.多种词表达同一意思例如:- “这个小孩特别的可爱,真是可爱极了!”- “那个地方真的是太美了,真太美了!”三、用词衔接不当1.用词顺序不当例如:- “他热情、热情地迎接了我们。
”- “他一边写一边改,写得又快又好。
”2.用词重复累赘例如:- “山青青、水蓝蓝,风轻轻。
”- “他忙忙碌碌,忙得不可开交。
”四、连词使用不当1.递进关系连词使用错误例如:- “我非常喜欢读书,他也非常喜欢读书。
”- “今天我去买菜,后来也去买了零食。
”2.因果关系连词使用错误例如:- “由于他病了,所以他没上学。
”- “她没睡好觉,因此她今天没精神。
”五、修辞手法重复1.词语、修辞手法的重复例如:- “落叶飘零,飘零在秋天的空中。
”- “她的眼泪,是那么的辽阔,辽阔到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2.比喻的重复例如:- “她象一个坚强的小草,奋力地向阳光挺拔。
”- “他像一朵盛开的花儿,笑容灿烂。
”六、同义替换重复1.词语的同义替换例如:- “他坚强,他有勇气,他很勇敢。
”- “她善良,她有爱心,她很善解人意。
”2.句子结构的同义替换例如:- “他来自北京,来自音乐学院。
”- “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
”以上是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意重复病句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写作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语意重复的病句,要多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力。
病句高频考点

病句高频考点病句高频考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不完整或不明确。
例如,“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收获颇丰。
”这句话缺少主语,可以改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
”2.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不合逻辑或语义不清。
例如,“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和掌声。
”这句话中“吸引”与“掌声”不搭配,可以改为“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3.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清晰或不合逻辑。
例如,“在雨后的田野上,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这句话中“雨后”应放在“田野”之前,以使句子更符合逻辑和语法规则。
4. 句式杂糅:句子中混杂了两种或多种句式,导致句子结构混乱或语义不清。
例如,“该市有1000多名人口。
”这句话中“人口”是多余的,可以改为“该市有1000多人。
”5. 重复啰嗦: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导致句子冗长或啰嗦。
例如,“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的智慧无人能及。
”这句话中“聪明绝顶”和“智慧无人能及”意思重复,可以改为“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其智慧无人能及。
”6. 不合逻辑:句子中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在逻辑上不合理或自相矛盾。
例如,“他的说法自相矛盾,不能让人信服。
”这句话中“自相矛盾”和“让人信服”是矛盾的,可以改为“他的说法前后矛盾,让人难以信服。
”7. 修饰不当:句子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或修饰语使用不当。
例如,“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这句话中“优秀的学生”是正确的搭配,但如果将“非常”去掉会使句子更简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病句类型考查指导
一、语序不当:抓有递进关系关联词
语序不当不是高考病句考查的重点,且题目难度都较小。
在这类病句中,应关注的关键词是有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一般会形成两种语病:一是前后分句位置不当,二是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1: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例2: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例3: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解析:例1中既有前后分句位置不当,又有关联词位置不当。
修改时“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因为设计首先是技术活动,然后才是艺术活动。
有递进关系的句子中,一定要注意辨析前后分句内容上的时间先后、范围大小、逻辑层次等关系。
还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因为前后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都是“该过程”。
当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第一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
例2“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
例3主语是“这部话剧”,所以应将“仅仅”放在“理解”前。
二、搭配不当:抓有动宾关系的短语
搭配不当是高考病句考查的重中之中,但我们不必过于恐慌。
搭配不当的类型虽然较多,但高考最常考的是动宾关系搭配不当。
我们只要不放过病句每个分局中的动宾短语,仔细辨析动宾关系是否成立或是否搭配,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例4: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例5: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例6: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解析:例4中有四个分句,四个分句都有动宾关系的短语,其中三个使用都是正确的,但“提高”不能搭配“文化特色”,可将“提高”改为“形成”。
例5“充满”与“辩证法”不搭配,可在“辩证法”后添加“的思想”。
例6中“矛盾”和“分担”不搭配,“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三、成分残缺:抓句首介词、人称代词、长并列短语
成分残缺的病句较为复杂,最常考的是三种类型:句首随意添加介词导致主语被湮没、分句较多的长句中主语暗换、句子中有较长的并列短语而忘记添加宾语。
所以,句首的介词、长句开头做主语的词语、长并列短语是这类病句的标志。
例7: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例8: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例9: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例7缺少主语,主要原因是介词“随着”放在句首,导致句子主语缺失,可去掉“随着”。
此类放在句首的词语还有“由于”“对于”“对”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例8属于偷换主语。
人称代词“他”不能做“—直被翻得破烂不堪”的主语,所以应在“—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前加“这本书”。
在分句较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句子的主语是否能贯穿整句。
例9“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没有宾语,应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如果一个句子出现很长的并列短语,这时一定要注意后面是否缺失了宾语。
四、表意不明:抓两面词、否定词、指代词
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不多,但近年考查越来越频繁。
解题的捷径是抓住两面性词语看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的照顾不周全现象,抓住表否定的词语看是否存在否定不当,抓住代词看是否存在表意不明。
例10: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例11: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例12: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解析:例10“是否”是两面性词语,根据后文语意判断应删去“是否”。
例11否定不当,“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也要提防被念歪”。
否定不当的情况主要是多个否定词联用造成语意相反的情况,这时要特别注意辨析语意。
还有一些词语本来就具有否定的意思,如“防止”“避免”等,这些词语后面如果随意添加否定性词语,句意就会变化。
例12“这”指代不明,“这”应指“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的事实。
关注常见的指代性词语“这”“这些”“那些”等,看看具体在文中是否有确定性的指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