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合集下载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一、前言母猪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母猪饲养管理的角度,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二、环境条件1. 温度: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6℃-24℃,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2.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积尘、异味等对母猪造成伤害。

3. 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以促进母猪的食欲和生长发育。

4. 噪音:过大的噪音会使母猪感到不适,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三、饲料管理1. 配合饲料: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2. 定时定量喂食:每天定时喂食,并控制好喂食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食。

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清洁,及时更换水源,保证母猪饮水的卫生和安全。

4. 饲料添加剂:根据母猪的需求,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营养素和药物,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四、疾病防治1. 定期检查:定期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的需求,对母猪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3. 环境卫生:保持母猪舍内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4. 个体隔离: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母猪,应该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母猪。

五、配种管理1. 选种原则:选择优良品种、健康无畸形的公、母种猪进行配种。

2. 配种时间: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配种,并控制好配种次数和间隔时间。

3. 配种方式:根据母猪的情况,选择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配种。

4. 配种后管理:在配种后及时记录母猪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补给,以保证其正常妊娠和产仔。

六、产仔管理1. 分娩前准备:在母猪分娩前,对产房进行消毒清理,并准备好必要的生产用品和药品。

2. 分娩过程:在母猪分娩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其情况,如有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3. 产后护理:在母猪分娩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营养补给,以促进其恢复和下一轮生产。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提供大量乳汁哺乳仔猪,消耗较多精力和营养。

因此,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乳窝重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日采食量的标准如何掌握。

哺乳母猪的日粮标准
可按体重的0.8%~1%给予维持日粮,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一头仔猪加0.30千克。

每千克日粮应含可消化能2 800~3 000千卡,粗蛋白质14%~16%、钙0.64%、磷0.46%。

例如母猪体重为100千克,维持饲料应给0.8千克,生有10头仔猪,每头仔猪增补0.3千克,共补加3.0千克饲料,一共给料3.8千克。

在饲料配合上,要力求全价营养,特别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保证在仔猪断乳后母猪有中上等膘情。

母猪产崽后的饲养
母猪产后的最初几天,要特别精心的喂养,防止乳房炎。

生产的当天可以停止喂料,只喂温热的饮水,或掺入少量的麸皮和食盐。

产后2—3天不能一下子喂料过多,应逐渐增加喂量。

喂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可以促进泌乳和防止便秘。

适当增加喂料次数
生产经验表明,少量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对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很有效。

下午最后一次饲喂时可多投一些料,这是
1。

母猪喂养方法

母猪喂养方法

母猪喂养方法母猪的喂养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喂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还可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下面将介绍一些母猪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母猪的饲料要保证全面均衡。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哺乳过程。

因此,饲料中要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用于母猪的高营养饲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饲料,确保母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其次,要合理控制母猪的饲料量。

在怀孕初期,母猪的饲料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宜过量,以免影响母猪的消化和生长发育。

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间,可以逐渐增加饲料量,满足母猪生理需求。

但同样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喂给过多的饲料,要分几次喂养,保证母猪的消化吸收。

此外,母猪的饮水也非常重要。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新陈代谢和乳汁的分泌。

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时更换饮水,确保水质的清洁卫生。

另外,母猪的生活环境也要保持干净整洁。

母猪怀孕和哺乳期间的生活环境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最后,要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需要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要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的常见疾病,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综上所述,母猪的喂养方法包括保证饲料全面均衡、合理控制饲料量、保证充足的饮水、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整洁以及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掌握怀孕母猪的喂料量的方法

掌握怀孕母猪的喂料量的方法
劣质饲料
若只能给母猪饲喂劣质饲料时,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应适 量增加喂料量以确保母猪与胎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要 注意劣质饲料可能导致母猪营养不均衡,影响胎儿发育,因 此应尽量选择品质较好的饲料。
04 喂料量的管理与 注意事项
饲料的分配与投放
个体化调整
01
根据怀孕母猪的体重、胎次和季节等因素,合理调整饲料的分
配量,确保每头母猪获得适当的营养供给。
定时投放
02
建立稳定的饲料投放时间,使母猪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有利
于控制喂料量和维持母猪的健康状况。
饲料分配器具
03
使用精确的饲料分配器具,确保每次投放的饲料量准确无误,
减少浪费和污染。
饲料的质量与保存
01
02
03
优质饲料
选择优质饲料原料,确保 饲料营养均衡、无霉变和 污染,为怀孕母猪提供充 足的营养。
健康状况检查
定期检查母猪的体重、体温、呼吸等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 取措施,保障母猪和胎儿的健康。
饲养记录
建立完善的饲养记录,包括饲料投放量、母猪采食量、健康状况 等,为后续管理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满足方式
通过调整饲料的配方和喂料量来 满足母猪的能量需求。高能饲料 ,如玉米、大麦等,可以提供丰
富的能量来源。
蛋白质需求
重要性
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和母猪维持身 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元素。它还对 母猪的乳腺发育和奶水的产生起
到关键作用。
需求变化
怀孕期间的蛋白质需求量适中,但 在分娩前后,由于乳腺发育和奶水 生产的需要,蛋白质需求量会显著 增加。
满足方式
通过提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饲料来 满足需求,如鱼粉、豆粕等。同时 ,要确保饲料中的氨基酸平衡,以 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母猪饲养环境管理一、饲养场地选择选择平整、干燥、通风和光照充足的场地,避免在低洼或易积水的地方饲养母猪,保证母猪的生长环境。

二、饲养圈舍建设1. 圈舍应具备防寒保暖、防风防雨、排水和通风良好的条件。

2. 圈舍内部要保持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 圈舍应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设置合适的饲养空间和设施,保证母猪的舒适和安全。

第二章:母猪饲养饲料管理一、饲料配制根据母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二、饲料投喂1. 定时定量投喂,避免过量或者不足造成浪费或者营养不良。

2.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避免给母猪带来细菌污染和消化问题。

第三章:母猪饲养健康管理一、定期体检1. 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温、体重、粪便等生理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猪瘟、猪霍乱等常见疾病。

二、疾病防控1. 做好病死猪的处理和消毒工作,避免疾病的扩散。

2. 对发病的母猪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疾病不影响整个饲养群体。

第四章:母猪繁殖管理一、选种选配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配种,并控制母猪的配种次数和时间,保证繁殖的效果和母猪的身体健康。

二、妊娠期管理1. 对妊娠期的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保证母猪和胎儿的健康。

2. 在母猪分娩前,准备好分娩间和产后护理的设施和工具,确保母猪的安全和顺利产下健康的仔猪。

第五章:母猪保健管理一、日常护理1. 定期为母猪清洗和梳理毛发,保证母猪的卫生和舒适。

2. 关注母猪的心理状态,避免母猪受到惊吓或者疲劳,确保母猪的身心健康。

二、饲养记录对母猪的饲养情况、健康状况、生长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饲养管理手册,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饲养效益,并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长。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能量消耗增加,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胎儿的发育和母猪的生理功能。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具有高能量,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2. 蛋白质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蛋白质需求量增加,主要用于胎儿的发育和母猪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护。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满足其蛋白质需求。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对于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更为显著。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需求。

4. 饮水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功能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要保证妊娠母猪充足的饮水量,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制度1. 怀孕前期(1-6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主要需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准备。

饲料可以适量增加,以满足母猪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同时,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的全面营养。

2. 妊娠中期(61-9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开始迅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其发育。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量。

3. 妊娠后期(91-114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已经基本发育完毕,但体重依然在增加。

此时,母猪的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的成分,以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要继续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确保母猪和胎儿的全面发育。

4. 分娩前期:在分娩前几天,母猪的能量消耗会明显增加,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分娩及哺乳后的恢复。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成分,以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并恢复健康。

5. 分娩后期:在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哺乳和恢复。

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母猪和幼猪的全面营养。

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及养管理措施

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及养管理措施

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及养管理措施
1、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5%-16%,消化能3050-3150千卡/千克,赖氨酸0.7%-0.85%,钙0.80%-0.90%,总磷0.6%-0.7%。

2、在考虑钙质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储备,从而提
高繁殖能力,延长繁殖寿命。

3、不能用育肥猪的饲料来喂70千克以上的后备家犬,最好专门
为后备母猪设计的预混料。

4、用育肥猪的饲料来喂山羊后备母猪会导致以下问题:①不发情:铜过高(生殖系统的第七杀手),VE、VC、胡萝卜素偏低或缺乏;②产
仔少:蛋氨酸或胆碱不足或缺乏,导致排卵少;③蹄裂:缺乏钙生物
素导致腿部和蹄部发育不佳,种用价值降低,淘汰率高;④体型像大
肥猪,能量过高.
饲养管理措施
1、水对育肥猪极其重要,它是猪体内输送养分、调节体温的极其
重要物质。

因此,每天必须给猪供给充分、清洁、新鲜的水。

2、食槽不足,往往能引起猪互相争食,即妨碍正常采食,又影响
猪的休息,应保证每头猪占用的食槽长度25~40厘米。

3、育肥阶段,猪的活动量以越少越好,以促进增膘。

在猪休息时,饲养人员的动作要轻,严禁大声喧哗,以保持环境安静促成增膘。

4、仔猪断奶后20天左右进行驱虫。

还有疥癣病、湿疹等疾病,
须在兽医的指引下进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概述母猪是生产猪场中非常重要的母畜,对于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着猪场的生产效益。

本手册将从母猪的选择、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对母猪饲养管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养殖户科学合理地管理母猪,提高生产效益。

第二章母猪的选择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大白、杜洛克、长白等,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配。

2. 生长发育状况: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外形匀称、性情温顺的母猪。

3. 疾病检疫:确保选择的母猪没有传染病史,定期进行疫病检测。

第三章饲养环境1. 圈舍设计:母猪圈舍应设计宽敞、通风良好、采光充足,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积水和粪便堆积。

2. 温度控制:保持圈舍内温度适宜,冬季保温防寒,夏季通风降温,防止母猪受到寒暑之害。

3. 照明管理:保证母猪有足够的光照,可以适当安排定时照明,促进母猪的生长发育。

第四章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合理搭配主粮、豆粕、玉米、麦麸等饲料,保证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

2. 饲料数量: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确定日粮量,保证母猪的正常生长。

3. 饮水管理:保证母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期清洗水槽,防止水质污染。

第五章疾病预防1. 定期检疫:每隔一段时间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保证母猪的健康。

2. 疾病防控: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温、粪便、眼、鼻等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3. 环境卫生:保持母猪圈舍的卫生整洁,定期消毒,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第六章繁殖管理1. 配种管理: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注意精液质量,控制受精时间,提高繁殖率。

2. 妊娠期管理:妊娠期间加强对母猪的营养管理,保证母猪和胎猪的健康发育。

3. 分娩护理: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工作,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第七章生长监测1. 生长记录:对母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体重、体型、粗细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

2. 生长指标:定期测定母猪的生长指标,根据结果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

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

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

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

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

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

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

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

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

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

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

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

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降低母猪的饲养成本,还必须根据母猪的繁殖阶段、环境条件、生产水平、饲料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日粮配合和饲喂。

总的原则是:既要满足繁殖的营养需要,又不浪费;根据母猪的繁殖阶段、环境条件、生产水平、饲料条件等调整饲养方案;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降低母猪饲养成本。

2.母猪饲养的第2个原则是保持适宜的繁殖体况饲养母猪的目标的是保持持续高的繁殖性能。

这一点与肥猪完全不同。

饲养母猪必须避免养的太肥、太瘦。

现代瘦肉型母猪生产潜力相当高,如果在哺乳期间营养供应跟不上,很容易出现瘦母猪综合征(断奶后长期不发情)。

太瘦的母猪发情延迟,配种时或并圈时容易瘫痪、淘汰。

即使配上容易流产,下一胎产仔减少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对于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必须避免喂的太肥。

后备母猪的饲养如果按肥猪的方法饲喂,容易导致不发情。

怀孕母猪如果饲喂不加限制,不但浪费了饲料,增加了成本,也导致怀孕期胚胎死亡增加,产仔数降低,哺乳期母猪食欲降低的不利后果。

因此,保持适宜的繁殖体况对于母猪十分重要。

二.母猪的营养需要母猪的营养需要是保证合理体况、高的繁殖性能、长的利用年限、高的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因素。

现在必须明白,母猪的营养需要完全不同于肥猪,绝不能用肥猪的饲料喂母猪。

同时,母猪的不同的繁殖阶段营养的需要也有很大的不同,绝不能用一种饲料喂所有的母猪。

1.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一般要求,后备母猪应在7~8月龄体重达110~120公斤。

后备母猪一般在30公斤,最迟在60公斤时就应与肥猪分开饲养。

最好后备公猪与后备母猪分开饲养。

目前不少猪场将后备母猪与肥猪一起混养,导致后备母猪后来在体质和繁殖方面的问题出现。

对于后备母猪营养需要的研究很少。

一般的饲养标准也没有后备猪的标准。

根据外国的有限资料,后备母猪生长速度、每天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的推荐量为:体重,kg 日增重,g/d 饲喂量kg/d 代谢能, MJ/d 粗蛋白, g/d 赖氨酸,g/d30~60 600 1.5 19 280 1460~90 700 2.1 27 330 1790~120 500 2.4 30 280 14很明显,后备母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要比肥猪高很多。

为了保持后备母猪坚实的四肢和高的繁殖性能,矿物质元素钙和磷的需要量明显高于肥猪。

一般钙比肥猪高0.1百分点,磷比肥猪高0.05百分点。

维生素的需要也必须高于肥猪。

我国和国外目前还缺乏后备母猪的饲养标准。

但我们可以推荐下面的后备母猪配种前的日粮营养水平:体重,kg 日增重代谢能, 粗蛋白赖氨酸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g/d)(MJ/kg) (%) (%) (%) (%)30~60 600 12.86 18% 10% 0.75 0.65 ↑60~90 700 12.86 16% 8.0% 0.75 0.65 ↑90~120 500 12.86 16% 8.0% 0.75 0.65 ↑注意必需氨基酸的平衡。

后备母猪饲料最重要的4个必需氨基酸的理想比例为:赖氨酸:苏氨酸:含硫氨基酸:色氨酸=100:65:55:18。

2.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经产母猪)怀孕母猪的饲养目的就是要保证受精卵尽可能多的着床,胚胎尽可能多的成活,仔猪在母体内发育良好,同时母猪在体内有一定的营养储备,以利产后泌乳。

母猪在怀孕以后,由于激素分泌的改变,母猪体内的代谢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表现为合成代谢增强。

母猪体内沉积氮、钙、磷、微量元素及水分比空怀母猪明显增多。

母猪的骨骼、肌肉、脂肪在怀孕期会增加,内脏的增加不明显。

繁殖器官和胎儿的生长在114天的怀孕期表现为前低后高的特点。

在前几周,仅仅母猪的子宫,胎衣,胎水增加,胎儿到第9 周才有初生体重的8%,整个繁殖器官的增长很少,此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仅仅略高于维持需要。

到怀孕的后半期胎儿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营养物质的沉积增加,特别是怀孕的后三分之一。

到最后几周,在母猪乳腺中营养物质的沉积会明显增加。

下表显示母猪在怀孕的不同时期营养物质的沉积量。

怀孕母猪每天营养物质沉积怀孕天氮沉积,g 能量沉积钙沉积磷沉积——————子宫乳腺kj g g40 1.0 - 210 0.1 0.180 3.6 0.8 710 1.2 0.9114 10.6 4.7 2130 9.8 4.7怀孕母猪的营养需要量见下表:配种-70天70天-110天代谢能,MJ/kg 12.2 12.2粗蛋白,% 13.5 15.0赖氨酸(可利用),% 0.60(0.46) 0.75(0.57)蛋+胱氨酸(可利用),% 0.36(0.29) 0.45(0.36)苏氨酸(可利用),% 0.39(0.28) 0.49(0.35)色氨酸(可利用),% 0.12(0.08) 0.15(0.10)钙,% 0.75 0.90磷,% 0.60 0.70有效磷,% 0.35 0.40维生素++++微量元素++++每天饲喂量,kg/d 2.1 2.8怀孕母猪饲料4个重要氨基酸的理想比例:赖氨酸:苏氨酸:含硫氨基酸:色氨酸=100:70:65:18。

对于初产母猪,考虑到怀孕的同时,身体还在继续生长,日粮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加10%比较合理。

其他营养可保持经产母猪的水平即可。

对于新的建猪场、规模比较大的猪场,将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分开饲喂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有利的,虽然这样做起来要复杂一些。

建议猪场尽可能做到。

怀孕母猪在怀孕的前、中期营养的需要量与怀孕后期相差很大。

有人分析,母猪在怀孕的前70天,每天需要可利用赖氨酸6.83克,而后40天需要可利用赖氨酸15.3克,如果用一种日粮喂怀孕母猪,后期可能氨基酸缺乏,母猪动员体内的储备满足胎儿的氨基酸需要。

对母猪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母猪整个怀孕期饲喂一种日粮,只是在怀孕后期增加饲喂量不是十分合理。

因此,怀孕母猪日粮应当配制2种日粮。

在怀孕的后期不但要增加饲喂量,也应当饲喂蛋白质较高的日粮。

这要求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每一头母猪怀孕的天数。

3.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母猪的生产需要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母猪泌乳,母猪失重和仔猪补料。

母猪的泌乳量可以根据仔猪的增重来衡量。

以一般35天哺乳期为例,每头仔猪增长7.2公斤。

乳猪窝增重1公斤需要4.3公斤奶,相当于母猪饲料代谢能31MJ,粗蛋白413克,赖氨酸25克。

母猪在哺乳期会有一定的体重失重,每失重1公斤相当于25.1MJ日粮代谢能,202克日粮粗蛋白,11.3克日粮赖氨酸。

补料也可以节省母猪饲料。

每公斤补料(ME13.5MJ)可节省母猪日粮代谢能21.3MJ, 粗蛋白280克, 赖氨酸17.5克。

一般认为,在哺乳期母猪失重10~15公斤比较合理,失重过多会影响下一胎的繁殖成绩。

仔猪补料量一般35日龄断奶每头1公斤,30日龄每头0.5公斤。

这样,一头180公斤的母猪,35天断奶,失重15公斤,每头仔猪增重7.2公斤,在提供补料的情况下每天的营养需要量估计如下。

如果母猪的体重、仔猪的增重速度、母猪的失重、补料量改变,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也应调整。

泌乳母猪每天饲料营养需要量代谢能,MJ 粗蛋白,克赖氨酸,克8头仔猪54 650 3210头仔猪64 800 4012头仔猪72 920 46哺乳母猪每公斤日粮的营养需要(经产,10头乳猪):代谢能,MJ/kg 13.5-14.0粗蛋白,% 17%-18%赖氨酸(可利用),% 0.90(0.73)蛋+胱氨酸(可利用),% 0.44(0.36)苏氨酸(可利用),% 0.58(0.43)色氨酸(可利用),% 0.17(0.13)钙,% 0.75磷,% 0.60有效磷,% 0.35维生素++微量元素++每天饲喂量,kg/d 5.0泌乳母猪饲料必需氨基酸的理想比例为:赖氨酸:苏氨酸:含硫氨基酸:色氨酸=100:60:50:18。

每公斤泌乳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应当根据母猪哺乳的仔猪数、猪舍的温度、母猪的实际采食量做合理的调整,上面提供的营养标准不是绝对的。

例如在哺乳母猪采食量高于5.0公斤时,日粮的营养水平可以适当降低,也可以适当减少饲喂量,母猪实际获得的养分是一样的。

当母猪的采食量由于高温等原因明显低于5公斤时,或哺乳乳猪超过10头时,每公斤日粮的营养水平应当适当提高。

三.母猪的饲料配制1.后备母猪日粮的配制对于饲养规模较小的养猪户或专业户,可以从饲料公司购买后备猪专用蛋白质浓缩料,再利用自产的或购入的谷物及副产品配制成全价饲料。

蛋白质浓缩料中已含蛋白质饲料、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保健促生长添加剂、抗氧化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