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文化 润泽生命

合集下载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

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一、唤醒心灵润泽生命“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

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

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

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

”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

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

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

申论范文大全:“让幸福落地,让文化生根”

申论范文大全:“让幸福落地,让文化生根”

申论范文大全:“让幸福落地,让文化生根”1500字在当下社会,幸福感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然而,要实现社会的幸福落地,需要文化的生根。

文化的力量可以打造一个幸福美好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

首先,文化的生根能够提供心灵寄托和情感共鸣,为每个人创造幸福感。

当社会的文化得以生根的时候,人们的心灵会得到滋养和安抚。

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精神的纽带,它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感到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更愿意为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

其次,文化的生根能够提供人们发展的机会,为每个人创造幸福感。

当社会的文化得以生根的时候,它会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机会。

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力量,它欢迎不同的思想和多样化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的空间,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

这样,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幸福感,并且为社会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文化的生根能够提供社会稳定和和谐的环境,为每个人创造幸福感。

当社会的文化得以生根的时候,它会成为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传承和积淀的力量,它能够滋养社会的根基和使其更加坚固。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人际关系会更加融洽和和谐,人们的合作和互助意识也会增强。

这样,社会就能够保持稳定和和谐的状态,为每个人创造幸福感。

最后,文化的生根能够提供精神满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每个人创造幸福感。

当社会的文化得以生根的时候,它会成为人们精神满足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源泉。

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情感的寄托,它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会得到提升,他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幸福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体来说,“让幸福落地,让文化生根”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只有让文化得以生根,社会的幸福才能真正落地。

而只有社会的幸福得到实现,文化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兰州市七里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兰州市七里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求、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成就孩子的幸福 童年。
【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关注需求、鼓励成长、支持创新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让七小的教育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
家长身上、孩子身上,七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教师办公条件的
改善、学生社团的涌现,正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让每个人 都有参与发展、享受发展的权利。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社会需求、 家长需求、孩子需求,这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七小 的幸福教育理念下,鼓励每位教师发展、孩子发展,教师促进孩
【七大工程】
七 大 工 程
立德 树人
课程 建设
课堂 教学
众智 创新
教师 发展
环境 育人
合理 育人

报——号角报
我们的报纸我们办
学 校 网 站
文 化 长 廊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学生成长袋
班级文化建设——图书角
黑 板 报
“三爱”教育 强化行为规范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我们的团队战无不胜。启迪思维,培养灵性,追求知识,亲近智
慧,在智慧里过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七小人为我们的孩 子们描绘的幸福蓝图。
【发展愿景】
心之向往和留恋的幸福家园
幸福教育是教育者的追求。什么是幸福?如何抵达幸福? 当下,学校教育只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愿望,只有学生感兴趣,
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学校才能成为孩子们向往和留恋
梦想课程——节日课程
【核心理念】
“幸福”教育
用“幸福教育”之匙开启孩子的“生命之门”。 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幸福广义上讲就是对自己存在和生活的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幸福指自我的实现。

幸福教育理念校园文化

幸福教育理念校园文化

幸福教育理念校园文化
《幸福教育理念校园文化》
幸福教育理念是指在校园文化中,以幸福感为核心,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幸福教育理念的实施,要从校园文化的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幸福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以学生的幸福感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勤诚润泽生命,幸福完美人生

勤诚润泽生命,幸福完美人生

勤诚润泽生命,幸福完美人生作者:丁利民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2期一、审视思索何谓幸福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教育?如何让师生幸福成长?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在教育中过程中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是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满足感。

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努力让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努力让学生在植养习惯、奠基人生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基于这一认知和本着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理念,学校提出了“勤诚教育,幸福校园”的办学愿景。

旨在“让每个教师领略教育的幸福,让每个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家长奉献成功的喜悦”。

二、见心践行; 享受幸福(一)营造幸福的育人环境。

学校加大投入,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

尤其是长廊文化、围墙文化和广场文化建设以及美丽校园的建设和美丽班级的布置。

美丽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每个教学设施的教育功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道路都富有生命力,每一条标语凝聚文化精髓;利用学校长廊,打造校园长廊文化;宣扬优秀师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榜样的力量;校园整洁美丽,走进校园的每一寸地方,都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幸福之意油然而生。

美丽班级的布置和建设,学校充分发挥每个班级的力量,从班训、班规的制定到班级阅读书籍的选择以及班级绿化的布置,全员参与,全员呵护。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大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每个人到校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让每一个学生用心来经营这个美丽的大家,从而凝聚团结、向上的精气神。

通过全方位的打造和创建,一个充满“智慧、美丽、平安、和谐、活力、书香”的幸福校园正在形成。

(二)追求教师的幸福教育。

关爱教师体味幸福。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校才得以发展。

并且,教师只有得到发展,才能感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做到幸福育人、育幸福人。

1.狠抓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1)学习培训强素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聚焦核心素养,润泽生命成长

聚焦核心素养,润泽生命成长

聚焦核心素养,润泽生命成长发布时间:2022-11-09T08:47:36.853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魏金花[导读] 我校始建于1957年,197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

1996年被吉林市政府命名为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

魏金花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132002我校始建于1957年,197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

1996年被吉林市政府命名为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关注生命教育,共享幸福人生。

我校是一所融传承与创新,兼改革与积淀,与时俱进的学校。

历经60余年的沧桑巨变描绘了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是老百姓心中向往的优质学校。

今天就我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落实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与大家共勉。

我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六条实施路径来落实核心素养。

一、情怀文化,提升人文底蕴学校落实生命教育的首要路径是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我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关怀生命、激扬生命。

从校风校训到教风学风;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到办学宗旨的确立;从“少年中国说”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弘扬传统文化到充满时代气息的党建生活;从凝练足球、乒乓球文化的校园文化墙,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廊壁文化;深刻地诠释着生命教育的内涵,无声地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人文底蕴。

二、生命课堂,促进学会学习学校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模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快乐成长,体现“生命教育课堂”价值。

开展“生态课堂下的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

在科学课中我们抓住一切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做中学、在做中乐、在做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北京小学大连华润分校千校联盟申报材料

北京小学大连华润分校千校联盟申报材料

润泽生命启迪智慧——北京小学大连开发区华润·海中国分校“润泽教育”探索与实践北京小学华润·海中国分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深入落实“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润泽生命,启迪智慧”的办学思想理念,以文化立校、文化育校、文化润校、文化强校,以“生命与智慧”教育为主题,以“润德、润智、润体、润美”的“润泽教育”为核心,润泽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品格,丰润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在触目可及、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中,幸福地成长,为学生终身有情趣的生活奠定基础。

围绕教育是“润”的艺术,我校形成了如下的教育共识:教育是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智慧启迪智慧,教育是思想升华思想,教育是心灯点亮心灯,教育是幸福塑造幸福。

一、精神“滋润”管理“玉润”——提升管理智慧学校创建了以校训“华润行远”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精神文化。

以“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刚柔密大,履中蹈和,和合偕习,敬业乐群,顺天应人,修己安人,守经达变,以曲致全,无为而治,宁静致远。

”的管理铭涵润班子团队;以“你的手中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的工作铭激励教师,涵养智慧教师的三种境界、四种品质、五项技能、六种气质,全体教师实践生命教育的六个宗旨、智慧教育对学生的七个给予,注重成长实践的八个途径,智慧教师评价的九个维度。

共同营造“进德修业,因材施教”的教风;“乐学善思,明理笃行”的学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风,实现“仁爱宽厚,睿智大气”的育人目标!学校用文化的方式、精神的力量实现了“玉润”式的人文管理,发展了有灵魂的生命智慧教育,使师生从文化浸润逐步走向文化自觉,从优秀走向优雅,促进培养适应未来国际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文化“浸润”课程“丰润”——开发智慧课程我校以“文化与课程同行,课程与文化同在”理念架构多元智慧校本课程体系。

学习优秀校长用“五心”做教育

学习优秀校长用“五心”做教育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一、静心,安定心神思考教育教育是需要静心的事业。

校长心灵安定,专心宁静地思考教育,才能摆脱吵杂世界的烦扰,唤醒对教育终极性的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教育信仰的执著。

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孩子或设定自己座右铭的时候经常借用诸葛亮对其子的教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达以内心平静使自己尽善尽美,安定清静以实现远大理想的志向。

校长做教育又何尝不需要“宁静致远”呢?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静心思考石室中学的办学历史,“‘文翁石室’始终屹立锦江之滨,坚守庠序之教,引领巴蜀文化教育,为巴蜀地区乃至全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深切感悟到“文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勇于担当、革故鼎新的领军精神不仅为巴蜀人民永远铭记,更是石室千年发展永不朽灭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办学理念。

河南淮滨高级中学李明校长作为践行在县级层次的高中校长,不停地对教育的终极性进行静心思考:“县中教育到底承载着什么使命?建成一所规模相当的学校就是造福家乡吗?管理好学校就一定能培养人、发展人吗?”李明校长正是“在不停地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教育价值追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也正是这样静心思考及积极践行,才使他的校长生涯从“当校长”阶段发展到“办学校”阶段再升华到“做教育”阶段。

云南曲靖一中李晶校长静心反思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受教育的记忆,感到大学前接受的是一种耳濡目染,浸润心灵的教育;而“宽松·和谐·自律”的曲靖一中文化又让她深深感悟到,要使教育常态化,必须摒弃浮躁之情和功利之心,遵从教育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的做,让教育有自己的灵魂。

就此她提出了“在润泽中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做润泽生命的教育,呵护学生自由成长的晴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付国屏校长则是静思大学毕业享受尊师重道职业幸福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静思拼命追求升学率而迷失教育信念的年代,再静思通过学习正本清源开展“幸福教育”探索,使他从内心滋生了让师生过幸福心智生活的种子,进而提出了“教育:师生乐享心智生活”的办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中 心 ,致 力 于 学 校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积极 创设 民主 、 和谐 、 宽 松 的
建 校 之 初 , 戴 目 先 生 即 提 出
学 校 制 定 了 一 整 套 既 具 规 范 性 、 又 具 可 操 作 性 的管 理 条 例 。在 管理过程 中, 积极倡 导 “ 管 而 有 度 , 理而有节” , 重 视 激 励 与 引 导
草 一 木 、一 物 一 景 的 育 人 价 值 ,
不 断促 进 校 园 文 化 内容 的多 元 。 从 养鱼 池 的“ 无 声惜 细 流” 到 蓄 水 池
级学科带头人 、 骨 干 教 师 等 定 期 与
年 主动 发展 ” 期间 , 学 校 先 后 提 出 了“ 超越 残障 , 多元发展 ” 、 “ 超 越 障
A J O U R N A L O F
M o D E R N
¥ P E Cl AL E DU CAT I oN
责 任 编 辑 : 阮 唬 玲 视点
幸福文化
●陈桂 萍
润泽 生命
杨 华

个学 校 的文 化是 校 园 内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秉承“ 在继 承 中发展 , 在 发 展 中创 新” 的实践 精神 , 从“ 造 福 同病 ” 到 “ 幸福 师生” ,无 论 在 哪 个 阶 段 , 都 坚持 以“ 幸福生活 ” 为文 化 指 向 , 以 “ 超 越 自我 ,多 元 发 展 ” 为 行 为 路 径 , 不 断 生成 、 丰满 校 园 文 化 内 涵 。
来。
基” 的 教 育 目标 , 在 美 化 校 园环 境 、
优化硬件设施 的同时 , 挖 掘 校 园 内

文 化 盛 宴 ,有 效 促 进 了共 同学 习 、 共 同提 高 。
2 . 分 享讲 堂 , 共 享 精 彩 由 市
进入 2 1世 纪 ,学 校 驶 人 了 文 化 兴 校 的快 车 道 。 在 三 轮 “ 学校 3
内涵 。
( 二 ) 物化 熏陶, 环 境 育 人
1 . 书韵 讲 坛 , 月 月 开 讲 全 体 教 师 轮 流 担 当 主讲 , 根 据 自己 阅 读
的 书 籍 确 定 主讲 内容 :教 育 教 学 、
心理健康 、 人 生 感 悟 … …通 过 阅 读 分 享 ,既 促 进 阅读 者 的 学 习 内 化 ,
二 、 实 施幸 福 管理 . 激 发 生 命
能 量
感悟生活真谛。
( 三 ) 项 目管理 , 释 放 活 力
形成 的 、 特 定 的 文 化 环 境 和 精 神 氛 围。 它 的 不 可 复 制 性 形 成 学 校 独 有 的 内涵 与 特 色 , 并衍生 为学校发展
学 校 首 先 在 中层 推 行 “ 项 目管
的“ 积流成江海 ” , 从 散 落 的文 化 石
到…爱 ’ 之林 ” , 无 不 阐 述 着 学 校 的
育 人 理 念 。长 期 的 物 化 熏 陶 , 使 得
广大师生更加善 于捕捉生活 细节 ,
3 . 名人讲 座 , 拓 展 视 野 邀 请
各 级 各 类 专 家 、学 者 到 学 校 讲 学 ,
“ 特殊 教育 , 造 福后 代 ” , 又 提 到 了
“ 造福 ” 一词 , 把 特殊学 生的“ 幸福 ” 作 为 教 育 的 终 极 目标 。 这 些 宝 贵
相 结合 , 处 罚 与教育 相结 合 , 并 充
分运 用 成 功 机 制 , 为 师 生 营 造 良 好 的心 理 环 境 , 体 现 人 文 管 理 的
学 校坚持“ 以人 为 本 ” 思想 , 传 承、 内化 、 融合学校传统 管理文化 ,
汲取 先进管理经验 , 积 极 打 造 幸 福 管理 文 化 。
( 一 ) 科 学建 制 , 人 本 管 理
我 校 由戴 目先 生 创 办 。7 0年
来沧桑 守望 , 学 校 始 终 坚 持 以学 生
方案 制定 , 小 到人员 分 工 、 会 场 布 置 ,学 校 充 分 放 权 给 中层 干 部 , 同
时按照“ 谁组织谁 负责” 的原则 , 进 行过程性考察监督 , 保 证 每 项 活 动
落到实处 、 卓 有成效 。
三 、 打 造幸 福教 师 。 绽 放 生 命
精 彩

以“ 幸福” 为 校 园 文 化 的 根
理” , 各 部 门工 作 实行 独 立 申报 、 自
不 竭 的生 命 力 。 多 年 来 , 我 校 以 高
度 的文 化 自觉 推 动 校 本 文 化 建 设 , 以文化 人 、 以文 立 校 , 走 出 了 一 条 幸福大道 。

主 规划 、 自我组 织 。大 到 活 动 设 想 、
环境 , 培 养价 值认 同 、 经 验 分 享 的 文化型幸福教师共同体 。
( 一) 文化 讲 坛 , 聆 听 窗 外 的 声

“ 造福桑梓 同病 ” 的办 学 思 想 , 明确 了学 校 的办 学 宗 旨。 1 9 9 2年 1月 , 江 泽 民同 志 视 察本 校 , 亲 笔 题 词
又 为 广 大 教 职 员 工 奉 献 上 一 餐 餐
的 教 育 智 慧 成 为 学 校 文 化 生 长 的
厚 实基础 , 孕 育 出 了“ 尊重、 理解 、 合作 、 奉献 ” 的学校 精神 , “ 砺 志 有
学校紧扣 “ 为 师 生 幸 福 生 活 奠
为” 的校训 , 校 园文 化逐 渐 丰润起
碍 , 多 元发 展 , 为 聋 生 幸 福 生 活 奠 基” 、 “ 超 越障碍 , 多元 发 展 , 为 师 生 幸福 生活奠基” 的办 学 理 念 。学 校
全体教师分 享教育教学研究 成果 ,
外 出 学 习 教 师 回校 后 与 同 事 分 享 见闻, 达 到 学 习收 益 最 大化 。
: !堡 竺 坠 !
视点 责 任 编 辑 : 阮 唬 玲
A J O U R N A L O F
S P E CI AL E DUCAT I 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