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知行统一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展开研究与实践。

在通过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引发对该课题的关注。

在分析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了课程思政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知行合一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建议,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在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旨在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知行合一、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重要性探讨、理念运用、构建、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入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探讨知行合一理念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2 研究意义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是其教学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意义显而易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也需要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使他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能够用艺术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

学校美术教育模式与实践探索

学校美术教育模式与实践探索

学校美术教育模式与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校美术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艺术追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已成为各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校美术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常见模式、实践案例以及创新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目标与意义学校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美术教育旨在通过艺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美术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常见模式学校美术教育的模式众多,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鉴赏教学等。

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提供学生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

实践教学则是通过纸上绘画、素描、临摹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

而鉴赏教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使其能够主动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三、实践案例为了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很多学校开始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某中学引入了美术创意课程,通过自由创作、艺术材料的运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某小学开设了美术实践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

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校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是一种创新的探索。

比如,将美术与科学、历史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呈现科学实验或历史场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果。

五、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美术教育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美术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创新。

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生可以更灵活地创作和表达。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使学生远程参观名画展览、进行虚拟实践,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体验。

六、与社区结合,开展社区美术教育社区美术教育是探索学校美术教育新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知行合一,共铸美术教育品质——美术教学学期工作总结

知行合一,共铸美术教育品质——美术教学学期工作总结

知行合一,共铸美术教育品质——美术教学学期工作总结知行合一,共铸美术教育品质——美术教学学期工作总结时光荏苒,2023年的美术教学学期即将落下帷幕。

回想此前展开的教学工作,我深感教育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

在新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导向、以素养为目标,实现知行合一,共铸美术教育品质。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作为学生认识审美、理解多元文化、提高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调整教育思路,从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当以学生的认知、心理、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诱人魅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二、尊重复合应知合,推动美术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美术教育同样如此。

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做到应知合。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

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让学生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风格,实现复合应知合。

三、倡导集体协作,提高美术教育品质教育是群体性工作。

教师们应当通过开展教学探讨、编写教案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集体协作。

此外,教师们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活动、比赛等,将教育教学的成果展现出来,推动美术课堂品质升级。

同时,教师应当倡导班级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推动美术教育品质的提高。

四、三思而后行,以公平公正为标准教育工作的发展,必须坚持三思而后行,以公平公正为标准。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兼顾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创新,同时还要保证教育公平公正。

教师应当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赋予学生自由探索、独立创作的机会。

让学习美术的每位学生扶摇直上,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美的新生力量。

五、结语总之,美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对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对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2022/06随着文化复兴成为时代风尚,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也日益为广大群众所认识和接受。

而大学的美术专业课程的中国画教学,如何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革,就成为中国画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恢复文化自信近一个多世纪的东西文化碰撞,在中国画教学领域,一直采取的是“借助西方的科学思想来改造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反映在教学中,长期以来,中国画专业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素描、速写,乃至熟悉西方美术理论等,无论教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以西方美术标准来审视、审读中国画。

这种鸠占鹊巢、削足适履式的思想潜意识,不仅会破坏中国画自有的意境美,更有可能催生东不东、西不西,没有什么生命力的作品,根本担负不起文化复兴的伟大重任。

对于中国画的认识缺失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危机,对于传统文化的不信任和敌视有太多的时代因素,但恢复民族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风气之后,中国画教学如果还刻舟求剑,固步自封,显然也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中国画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是思想领域的改革,是艺术审美的重新调整。

中国画教师和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要坚持中国画就采用中国画的审美,西方艺术就采用西方的艺术审美,不要混搭,要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文艺繁荣。

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就是需要保持一定的教学时间,讲解和明确诸如“谢赫六法”这类传统艺术审美标准,使之成为中国画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和贯彻的专业审美知识,让中国画归于中国画,打破西方美术思想一统天下的僵化思维。

二、坚持用笔,保持国画特色没有笔墨,中国画就无从谈起,笔墨是构成中国画艺术审美的前提条件。

什么是笔墨?这是一个很具体却在教学领域长期被刻意忽视的问题。

所以,中国画教学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触及笔墨认识和笔墨训练。

笔不仅仅是勾勒,墨不仅仅是皴染,二者互相兼容,又各具特色,同时,每个时代,乃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笔墨特点,反映出不同的笔墨性情。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一、"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

这一教学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全过程为核心,以知识的灌输与实践相结合为手段,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积极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师们积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通过讲授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和人生哲理,使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和思考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师还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性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参与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发展变化对艺术设计产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学习、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个性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研究,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一方面,"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具有艺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高职美术设计教学的知行统一模式定位及路径构建

高职美术设计教学的知行统一模式定位及路径构建

2 . 2进行课程体 系改革 与教 学内容的更新 严 峻 的市 场体 系使 得 竞 争 更 加 激 烈 ,并且 愈 发 严 格 地 对 待人才需求。这也促使多数人才在进入 社会前就对就业方向 加 以 明确 , 进 而 选 择 高职 院校 为 学 习场 所 , 因 为早 期 教 育 阶 段 高职 院校 主 攻 的 是 专业 技 能 知 识 。高 职 院校 的教 育 内容 和 课 程安排情 况将 会对 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产生直接影 响, 也会影响其将来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应对情况。要想与变幻莫 测的人才 需求形势相适应 ,在深入进行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 过程 中难免会有一些难 点存在 。目前我国有不少省份 的高职 美术 教育院校 的教育模 式还 比较传统 ,这主要体现在课程体 系与 教 学 内容 编排 上 , 授课 内容 主 要 还 是传 统 的绘 画 类 型 , 这 种教 育模式可 以说是完全与社会脱节 。尽管教学宗 旨还是绘 画技能, 但 教 育理 念 过 于 老 旧 , 就 会 导致 美 术 专 业 的 思想 愈 发 古板 和 狭 隘 。所 以 ,高 职 院校 还 需要 进 一 步 改革 课 程 体 系 和 教学内容 , 以便对知行统一模式进一步完善 。 2 - 3 借助多媒体技 术手段 , 对课 堂互动进一步优化 如今各个行业都开始渗透信 息技术 ,而很多教育理论也 都能通过 多媒体平 台来进行 。例如平面设计、广告与室内设 计等 , 这些都与多媒体技术离不开 。即便是针对最为传统 的 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旧是无法匹敌的。针对美术 这一较为抽象的课程 ,很多设计理念和艺术美感都很难用语 言来描述, 而借助多媒体模拟 、 演示之后, 就能给学生 以最直 观的身心感受和体验 革措施 也 要做到与时代 发展 需求相适应,对 知行统一模式进行持续地 完善和创新, 从 而 将 更 多顺 应 社 会 发 展 需求 的人 才 培养 出来 。

高校美术教育模式探析()

高校美术教育模式探析()

高校美术教育模式探析高校美术教育模式探析摘要:作为美术教育的分支,版画教学的功能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美术研究者所重视、关注。

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已经将版画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对应的教育策略和实践探索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教育模式诸多实践表明,版画教学可以激发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因此,在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开展版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该文探析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方面的价值功能,以期为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质提供辅助。

版画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特性,与其他美术门类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教育意义与价值功能自是不言而喻。

因此,高校在美术教育中必须全面开发版画教学的潜能,通过对版画教学的推广与深化,为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辅助,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我国美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一、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目前,很多高校的美术专业不同程度地开设了版画教学科目,并且实现了版画教学与其他艺术教学的全面融合。

这种艺术教学行为与策略的变革,充分说明了版画教学的重要性。

就艺术特性而言,版画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就素养需求而言,版画教学可以推动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对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刻;就价值功能而言,版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以艺术的形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于不同活动场景中,在他人欣赏与评价中提高辨析美、丑的能力,以更加全面的艺术视觉审视自己的艺术成果,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与更加强大的内心。

1.版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素养与其他传统美术不同的是,版画的呈现必须借助刀法符号的作用,具有不同版画创作潜质的学生在用刀方面的习惯与角度各不相同。

而用刀的精准度、创造性、节奏感、韵律感等直接决定着一幅版画的成败,这既是对学生版画创作基础的考验,又是对学生版画创造底蕴的度量。

注重知行合一,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注重知行合一,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本文论述 了知行 合一对于设计学学科 实
践教 学的现 实意义 ,借 鉴美 国高等学校
设计 学学科实践课程体 系的特 点,阐述
的指导 思想和学 校所确 立 的 “ 实践教学 型”办学 定位 。为此在具 体 的课程 设计 中,针对设计 学学 科的特性 ,有必要研 究知 行合一 的现
实意义 ,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
而是冥行 。实用主 义哲学 家约翰 - 杜威 ( J o h n D e we y )在 确定性 的寻 求 :关于 知行 关系 的研 究》一 书 中将 知行合一 的思想 发展到一
个新 的阶段 ,指 出 “ 知”本身就是 以 “ 行”为核心的 。他认 为 , “ 哲
学 的 中心 问题是 :由 自然科学 所 产生的 关于 事物 本性 的信仰 和我们 关于价值 的信 仰之间存 在着 什么关系 ( 在这 里所谓 价值一词 是指一 切 被认 为在指导 行为 中具有正 当权威 的东 西), ……关于 价值的信
仰今天所 处的地 位和 关于 自然 的信仰在 科学 革命 以前所 处的地 位 十 分相似 。” 正如 自然知识 的获得 来源 于对 自然 的实践 ,指 导人 们 的生活价值 , 同样 产生于 生活实践。 杜威的知行观在肯定 “ 知” 与“ 行” 不可 分离 的前提 下 ,力言实 践的重要 性 ,实践 是认识 产生 的基 础 ,
关键 词 知行合一 ;设计学 ;实践教学 ;课程
履 的关系 ,也 包括思 想意念 和实 际行动 的关系。王 阳明认 为 “ 知之
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 行之明觉 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功夫 , 本不可离 。 ” I “ 与行相分离的知 ,不是真 知 , 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 , 不是笃行 ,
设 计学 学 科 本 科教 育 的全 过 程 。他 们 的许 多实 践 环 节 是值得借 鉴 的。 美 国 高 等学 校 的社 会 实践 可 以划分 为 学 科课 程 中的社会实 践与活动课程 中的社会 实践 。学科课 程 的 社 会实践包括通 识课程 的社会实践和 专业课程 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 开展 的关 键 , 对 于高 职 院校 教 学 质 量 的好 坏 有 重 要 的影 响 。目前 , 由于 各 大 高 校 的 扩招 , 教 授 级 的教 师
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美术教师都是通过 中职教师转为 高职 院校 的 , 且大 多数 只有本科 学历 , 有 些甚 至只有
大专学历 , 只 有 很 少 部 分 拥 有 研 究 生 学 历 。虽 然 学 历 与 能 力 不 一定 成 正 比 , 但 在 一 定 程度 上还 是 对 教 学 成 果有一定影响的 。 部 分 教 师 在 业 务 水 平 及 教 学 能 力 上 都 有待提高 , 需 要 通 过 再 培 训 和再 教 育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的 能力 。其 次 , 我 国高 职 院校 美 术 专 业 教 师 的 专业 能 力 与科研能力 不足 , 一方 面 , 高 职 院 校 的美 术 教 师 自 身 缺乏科研经验 , 探 索 与 科 研 的积 极 性 不 足 , 一 些 高
职 院校 的教 师 是 刚毕 业 的学 生 , 经 验 不 足 加 上 专 业 能 力不 足 , 同时 , 由于高职 院校的学生 文化课及美 术基
资 源 出现 严 重 短 缺 , 致使高职院校缺乏具有高素质及 高水 平 的 美 术 教 师 ,影 响 了 高 职 院 校 教 学 工 作 的开 展, 虽 然 一 些 高 职 院校 已经 采 取 引 进 与 外 聘 的方 式 来
ZHU ANYE J I AOXUE YANJ I U
高校美术专业教 学知行统一模式分析
。张朋军
[ 摘 要 ] 高职 院校 需要 积 极 地 开展 美术 专 业 教 学知 行 统 一 模 式 的 发 展 , 促 进 高职 院校 教 育 水平 的提 高 。本 文 通 过 分析 目前我 国 高职 院校 美 术教 学 发展 的 现 状 , 指 出我 国 高职 院校 美 术教 学所 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 最终提 出 需要 将 知行 统 一 的教 学模 式 引入 高 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当 中 , 并 对 知 行 统 一 的教 学 模 式 进 行 了深 入 的 分 析 , 期 望 以 此促 进 高职 院校 美 术教 育 的 改革 与发 展 。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美术 专业 ; 知行统一 ; 教 育 模 式 [ 作者 简介 ] 张 朋军 ( 1 9 7 1 一) , 男, 河 北工 业职 业技 术 学院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 美术教 育 。( 河 北石 家庄 0 5 0 0 8 1 )
还 是 教 学 方 式 上 缺 乏 一定 的新 意 , 不 利 于新 的 教 学模
式 的探 索 与 研 究 , 因此 , 老 教 师 需 要 在 平 时 的教 学 当
中注 重 自身 的 突破 , 勇 于 尝试 新 的教 学 方 式 。 二、 我 国 高职 院 校 美 术 专业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套的人力 、 物力 、 财力 又 相 对 不 足 , 造 成 教 育 的粗 放 式 发展 , 严 重 影 响 了美 术 教 育 的 质 量 , 不利 于学生适应
市 场需 求 的 发展 。
础较差 , 致 使 教 师 缺 乏 学 习 的动 力 。 另一方 面 , 由于 高
职 院校 经 费 不 足 , 学 校 对 于科 研 开 发 , 教 师 的 培 训 等 重视程度不足 , 造 成 校 园 内科 研 氛 围 不 浓 。

我 国 高职 院校 美 术 专 业 教 学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 一) 我 国 高职 院校 美 术专 业教 师 的师 资现 状分析 首先 , 我 国高 职 院校 美 术 专 业 教 师 的 学 历 层 次 不
第一 , 我 国高 职院校 美术 专业 的师 资 力量 不足 。教 师 是 高 职 院 校美 术 专业 发 展 的基 石 , 是 高职 院校 教 育
当中 , 既 是 高 职 院 校 美 术 教 学 的一 种 突 破 , 也是高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师 的教 学 方 法 ,这 种教 学 方 法 不 一 定 是 最合 适 的 , 因 此 需 要 勇 于 尝 试 其 他 的 教 学 方法 。最 后 , 高 职 院 校 的 老 教 师 的美 术 教 学 容 易形 成 定式 , 无 论 在教 学 模 式 上
( 二) 我 国 高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的 现 状
第三 , 高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忽 视 文 化 课 教 学 。美 术 教 育具 有 很 强 的 实践 性 及 专 业 性 , 高 职 院校 在 进 行 美 术 教 育时 往 往 忽 视 了文 化 课 的 教 育 , 过 多 地 重 视 专 业 技 能 的培 训 , 致 使 许 多 学 生 无 法 接 受校 由于 办 学 的时 间 较 短 , 缺 乏

定 的 教 学 经 验 。 目前 , 我 国 高 职 院校 已经 取 得 了 一
些 发 展 成 就 ,但 是 由 于大 都 处 于 发 展 的初 期 阶段 , 在 教 学 系 统 、管 理 机 制 及 科 研 架 构 上 还 需 进 一 步 的 完
高 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需 要 抓 住 教 学 改 革 发 展 的机 遇 ,为 高 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引入 一 种 全 新 的教 学模 式 。 教 育部提 出的“ 知行统一 ” 模 式 正 是 一 种 全 新 的教 育 思想 , 将 教 学知 行 统 一 的模 式 引入 高 职 院校 美 术 教 学
提 高 教 师 队伍 的质 量 ,但 是 由于 缺 乏 专 业 的 管 理 , 造 成美术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
第二 , 我 国高职 院校美 术教 学 的教学 质 量不 足 。经 济的飞速发展 , 使 得社 会 对 于美 术 专 业 的人 才 需 求 越 来 越 大 。美 术 专 业 的学 生数 量 大 幅度 增 长 , 而 教 学 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