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文综之历史答案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2.《史记》载,韩国制订“疲秦计划”(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大兴水利),嬴政采纳郑国的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作《谏逐客书》,改变了赢政的主张,网罗天下英才。郑国渠修成后关中变成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后统一六国。这说明
A.秦王善于纳谏重用儒学人才B.国家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才能
4.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
A.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B.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C.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D.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
5.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然而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材料反映
评析鲁滨逊一派史学家的“新史学”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C.推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向前发展D.体现了重装步兵的突出作用
10.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C.消除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D.加深了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
8.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成为对外开放的先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表,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大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表明
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职能B.经济实力推动城市转型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泸州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泸州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意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 皇权渐趋衰落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25.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26.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
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27.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市镇代议士;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议士代表。
这一现象A.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B.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C.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D.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28.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这主要说明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D.—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9.《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历史学家认为:井田制“必需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致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
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浇灌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
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C.农夫缺乏耕作公田的乐观性D.铁器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25、图1为西汉初年中心和诸候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心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中心政府已经为王国力力所把握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心集权制D.中心辖区经济进展高于王国辖区26、下表为关于客家人来源的不同观点。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出处观点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古代移民客家土著说认为客家是古代南迁汉人与闽浙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2007 年美国学术杂志《Y chrotmosomes of prehistic pople along Yangtze River》里面有组试验调查数据显示,客家人的中原基因占了很大比例A.客家人与中原有极为亲密的历史渊源B.西方学术争辩成果比中国丰富C.古越族与中原汉族通婚形成了客家人D.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迁居山区27、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宝、宝石。
这反映出清代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B.理学思想打算社会价值取向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D.社会阶层周化减弱思想活力28、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对这段材料生疏正确的是A.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缘由B.变法触动了宽敞中下层市民的利益C.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D.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动29、《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款及着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模拟考试(四模)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模拟考试(四模)文综历史24.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
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
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2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孔、孟的儒学为核心,吸收并融合传统礼治思想,形成了以仁德为本、礼主法辅的礼治思想,在皇帝支持下,这一思想自上而下灌输到民间,成为上至权贵、下到百姓自觉认同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这反映出汉武帝时期A.士人主导了国家舆论方向B.伦理秩序走向了专制化C.儒家学说思辨化基本完成D.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26.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草市,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了宋代,成为新的固定的贸易场所,其户口不再编制在乡村中,而是编制在城镇中。
此外,由-系列的城市、镇市、墟市(草市)组合而生的区域性市场在宋代也由小而大地发展起来。
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B.商品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格局的变化C.新兴经济因素开始萌芽D..政府政策调整壮大了市民阶层的队伍27.下面三幅图是明代容与堂刊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宋公明(三次)打祝家庄”插图。
由此可见,当时A.通俗文学具有- -定的社会基础B.主流文学形式发生根本变化c.活字印刷术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D.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倾向明显28. 19世纪末,梁启超在康有为“以群为体,以便为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西方国家影响比较大的“群”有三类,国群为议院,商群为公司,士群为学会,“而议院、公司,其识记业艺,罔不由学”“故学会者,又二者之母也”。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救亡图存已经让位于思想启蒙B.西学东渐开始成为时代潮流c.制度变革应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D.民主共和的社会影响力上升29.下表为1913年~1919年中国工厂用原动力(机器)情况统计表(不完全统计)。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 历史模拟试卷一

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文综试卷(一)共30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 年9月4日,瑞幸咖啡又与贵州茅台联名推出“酱香拿铁”,当天销量突破542 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刷新瑞幸单品纪录。
瑞幸咖啡始创于2017年,该企业追求的是“专业、年轻、时尚、健康”,并坚持产品创新。
近年来,瑞幸咖啡采用新零售营销理念(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为服务核心,利用外卖服务的策略来迎合客户足不出户的需求,对传统咖啡品牌星巴克、咖世家产生较大竞争。
下图为上海市中心星巴克、咖世家和瑞幸咖啡门店的选址位置对比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企业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升品牌知名度B.形成规模效益C.促进技术创新D.满足顾客需求2.瑞幸咖啡门店布局在靠近星巴克、咖世家的商圈,但是位于非中心位置的原因有Ⅰ降低地租Ⅰ销售模式的变革Ⅰ共享线下消费者Ⅰ城市人口外迁A.ⅠⅠⅠB.ⅠⅠⅠC.ⅠⅠⅠD.ⅠⅠⅠ2023 年10月17 日16时35分,G1137次列车从印尼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开出,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该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下图为雅万高铁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雅万高铁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说明A.“中国标准”的成本低B.中国筑路技术水平高C.该线路是由中国援建D.修筑时仿照中国铁路4.雅万高铁建设期间,对印尼的主要影响是A.缩短雅加达到万隆的通行时间B.提升沿线城市等级C.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D.带动水泥、钢铁等行业的发展云南省红河县石头寨村原为哈尼族聚落,村民大多已陆续搬离,成为“空心村”。
2019-2020年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解析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郡县制【解析】AD属于“史实”;B属于“史论”;C属于“史识”。
14.“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
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B.德国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德国政治制度【解析】从材料信息“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来判断,故D项正确。
【易错警示】德意志帝国宪法可归纳为“一、二、三”1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B.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C.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D.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判断应该是林则徐等人、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是第二次反思后的行动,故选A。
陕西省高考文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有答案解析)

陕西省高考文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
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2.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如图)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
这反映了()A.无为而治的政策B.民本思想的影响C.保障制度的成熟D.等级秩序的弱化3.唐代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李白勉励外甥从军:“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还。
”一时“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之类诗句唱响南北。
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唐代()A.地方藩镇彼此之间攻伐不已B.文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C.门第取人选官制度弊端丛生D.崇文抑武的国策不合时宜4.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等措施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
这些做法()A.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B.保护和发展了小农经济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转移5.1877年,郭嵩焘自伦敦寄给朋友的信中论及:“往常论近日考求洋务三人。
合肥伯相(李鸿章)能见其大,沈尚书(沈葆桢)能得其实,丁中丞(丁日昌)能致其精。
吾于诸君无能为役。
精神才力,穷极推求,亦万不能逮。
独所及见透顶第一义,则亦有诸公所未及者。
”由此可知,郭的思想()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B.反映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C.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D.是对传统洋务思想的发展6.据记载,英国领事在福州枯坐了3年后,于1847年报告本国说:“并无英船或其他外国船只来此贸易,也没有真心诚意地来考察过商务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模拟考文综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17 BCDDC 18——22 CADBA 23—24 AD
二、主观题:
38.(37分)
(1)任选其一说明依据。
(4分)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世界,向西方学习一。
洋务运动创办洋务企业,近代工业起步。
维新变法提出改良政治,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建立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民主、科学观念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说明:只提出观点,没说明依据的不得分。
)
(2)进步性:以三仅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强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6分,回答二点即可)
原始史料:②③,史料解释:①④,历史评价:⑤。
(5分)
(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6分)
(4)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经济:新中国成立后.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收归国有,之后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6分)
(5)答案一:同意这种观点:近代中国确实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进行被动的回应。
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两方的思想文化、物质生活等逐步浸入中国。
(4分)中国人开始强国御侮的探索,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兴办洋务运动;甲午战后,中国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4分)冲击——回应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
(2分)
答案二: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中国自身进步的结果。
(2分)从思想上,明末清初就已提出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经济上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西方的侵略中止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4分)鸦片战争后,虽然部分阶层的人士,运用西方政治、思想等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2分)这种观点实质是两方中心论,过分夸大了西方在近代中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分)
(说明:只提出观点。
不进行论述的不得分)
41.A.[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上书不达;维新派领袖倡导。
(4分,回答二点即可)
(2)职能:大造变法舆论;开启民智,培养人才;伸民权。
(4分,回答二点即可)
(3)认识:戊戌时期的维新团体传播了民权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集结了相当可观的社会中上层力量;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4分,回答二点即可)但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上十分松散,还不具备近代政党的特征。
(3分)
C.【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反对封建专制,保护天赋人权。
(2分)
(2)变化:材料一认为人权源于天赋,材料二则认为人权源于斗争。
(4分)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3分)
(3)看法: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压迫平民的工具。
(2分)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
(4分,回答二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