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11国际体系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与治理

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与治理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1331 现代国际金融体系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行为体的利益如何,或是存在着无数的国际协调论坛或者机构,国际金融体系的完全稳定目前来看是无法实现的。

分析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失衡,使得各国利益难以统一,进而造成了国际金融管理的混乱。

此外,在金融全球化之后,个人或大型跨国投资者获得了很大比例的权力份额,缺失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控制,也造成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稳定和治理金融体系。

2 追求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全球公益性的特点。

正如邓特所解释的,经济安全、系统安全关系到各行为体在维护体系完整性方面的共同利益,从而导致旨在维持多边治理制度的合作行动,从而具有很大的全球公益性。

此外,当以最低限度的术语理解稳定时,这种性质仍然存在,即没有危机。

随着概念的扩展,即使是适度地扩展到包括稳定性的连续性,它也失去了其作为公共物品的特征。

这是因为,建立永久稳定需要消除或控制不平衡,然而,这种失衡可能对决心坚定的国家集团有利,尽管对其他国家不利。

在金融领域,合作解决的是一个共同的厌恶困境,只要求就系统的基本运作规则达成协议。

在建设一个长期稳定的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不仅是缺乏合作,而且还有一个事实,即一旦有了合作,合作就容易结束。

共同厌恶的困境强调“制度维护”是令人失望的;消除或控制失衡取决于公共利益的“政策协调”。

因此,从广义上讲,每个国家对系统稳定的理解各不相同,跨越经济安全的另一个维度,即信贷和金融,在个人寻求稳定的动机是存在的。

然而,这些与利益和谐理论不相容,利益和谐理论认为,追求个人利益促进集体福祉。

邓特提出的信贷和金融安全的定义显示了这种不相容性,其中包括保持其偿付能力以及保持对信贷来源、任务的获取或者会影响的国家利益。

金融全球化和投机者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使得各国合作变得困难。

国际金融知识点(2)

国际金融知识点(2)

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体系(固定汇率制)、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3.在金币本位制下,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金属,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铸币。

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4.铸币平价理论是金铸币本位制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即货币含金量5.黄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评价的一定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6.市场汇率围绕铸币评价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1)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2)实行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双挂钩制度”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短期失衡——由IMF提供短期信贷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来解决4)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1)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4)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10.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1)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现代国际金融学时期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研究背景,分析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及国际金融市场发 展。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国 际金融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
案例分析方法
通过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融实 践进行案例分析,提炼经验和教训。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经济学原理和国际金融理论,对 国际金融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逻辑推 理。
国际资本流出可分散母国投资风险,获取更高收益;但也可能导致 母国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增长;但同 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波动和风险传递。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与政策
01
管理措施
02
实行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兑换和转移进行限制 ,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04
CATALOGUE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 2
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由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 汇兑以及有价证券、黄金和外汇的买卖活动所组 成的市场。
功能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外汇买 卖、风险管理、国际结算以及信息传递等。
3
分类
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 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衍生 金融工具市场等。
牙买加体系
1976年牙买加协议确立了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 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背景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黄金储备占全球70%以 上,为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节 的固定汇率制度;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教学设计(2024)

《国际金融》教学设计(2024)
全球治理视角对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的要求
加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民主性和有效 性。
2024/1/29
推动各国在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中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加强政策协调和行动 一致性。
30
全球治理视角下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挑战
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合作 与监管中的地位和利益,推动全 球金融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共享。
2024/1/29
37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管理
总结国际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如市 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并探讨相 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
2024/1/29
38
THANK YOU
2024/1/29
39
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外债规模 、汇率制度等因素,确定合理 的储备资产规模。
结构管理
优化储备资产结构,降低汇率 风险和利率风险,提高储备资
产的整体收益。
17
国际收支失衡调整方法
财政政策调整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 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调整国际收支 失衡。
汇率政策调整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汇率制度,影响 出口和进口价格,进而调整国际收支 失衡。
32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29
33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回顾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在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的重要功能,如提供融资渠道、促进国际贸易等。
2024/1/29
34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梳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包括金 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当前的牙 买加体系等,并分析其演变原因和对世
界经济的影响。
2024/1/29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六)学生贷款市场协会
它是一个政府支持机构。其主要 职能是购买私人机构发放的学生贷款, 从而促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学生贷款市 场。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般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 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如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 灾害和事故保险公司、老年和伤残保 险公司、信贷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 司、再保险公司等等。
根据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契约型和 公司型两种。根据交易方式不同,分 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共同基金。 通过出售股份筹集资金,它的投资 对象仅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大的 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如短期国债、 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7、信用合作社
一种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有农 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2、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
隶属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公 司),创立于198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 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2002年,中国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 公司,组建了以中信实业银行为主体的中信 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信 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金融子公司。
(二)进出口银行
专门为对外贸易提供结算、信贷等国 际金融服务的银行;宗旨是推动本国进出口 贸易,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一般是官方或 半官方的金融机构。
(三)储蓄银行
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为居 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服务对象 主要是居民消费者;资金来源主要 是居民储蓄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 为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和其他贷款等。
(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代表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 机关。其特殊性质体现在:
发行银行——独掌我国货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 只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关系,充 当“最后贷款者”的角色。

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

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

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引言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际格局。

了解和把握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对于制定国家战略、发展对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探讨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

一、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国际体系、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等要素。

国际体系是指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国际秩序、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等。

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国家间的友好合作、敌对竞争和冲突对抗等。

国际组织是指各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方面。

它包括国际经济体系、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要素。

国际经济体系是指全球经济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等。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包括国际贸易制度、贸易政策和贸易争端等。

国际金融是指跨国资金流动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规则等。

三、国际军事环境国际军事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国际安全格局、军事力量和军事技术等要素。

国际安全格局是指各国之间的安全关系,包括战略威胁、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等。

军事力量是各国的军队和武器装备,包括核武器、常规武器和军事基地等。

军事技术是指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军事研发、军事合作和军事革命等。

四、国际文化环境国际文化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方面。

它包括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价值观等要素。

国际文化交流是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包括文化交流机制、文化交流项目和文化交流活动等。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手段来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等。

文化价值观是各国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包括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等。

结论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包括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军事环境和国际文化环境四个方面。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在如今全球化的世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功能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金融组织是由各国政府成员组成的机构,旨在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和稳定。

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它们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改善其金融体系和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家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全球性非营利性组织。

其成立目的是通过监测全球经济形势,提供贷款和政策建议,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付款平衡问题。

IMF还扮演着危机管理者的角色,帮助国家度过金融危机并稳定经济。

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另一家重要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范围内设置的一种货币和汇率制度,用以调整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各国的本币、外汇市场和外汇储备组成。

国际货币体系起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于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会议上确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及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解体。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浮动汇率制度和一篮子货币构成,不再依赖黄金或任何其他特定货币。

三、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际金融组织的存在和活动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政策建议,它们可以帮助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减轻金融风险,并提供危机管理支持。

其次,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它们提供了融资和技术援助,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出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icroprudential approach • capital ratio requirement
• Problem • When a microprudentially-oriented regulator pushes a troubled bank to restore its capital ratio, the regulator does not care whether the bank adjusts by raising new capital or by shrinking assets. • However, if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in difficulty, a simultaneous attempt by many institutions to shrink their assets, like cutting back on lending, is likely to be more damaging to the economy.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 Generalized asset shrinkage has two primary costs • credit-crunch and fire-sale effects
• Prevent credit-crunch and fire-sale effect→Macroprudential Tools • Time-Varying Capital Requirements • higher ratios of capital to assets in good times than in bad times • Higher Quality Capital • Corrective Action Targeted At Dollars of Capital, Not Capital Ratios • create incentives for the bank to raise incremental dollars of new capital • Contingent Capital • contingent convertibles and capital insurance • Regulation of Debt Maturity • Regulati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What’s wrong with the mi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place prior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 deficient, because it was largely “microprudential” in nature
• 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国际金融尤其是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 • 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3
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治理架构改革
• G20会议取代G8会议,成为国际金融治理的主要平台 •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扩员 • 2009年,中国成为FSB和BCBS正式成员 • G20“匹兹堡峰会”确定由FSB、BCBS主导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全球危机之后的变革
• (1)新兴市场经济特别是金砖国家经济的比重显著上升;(2)缺乏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3)华盛顿共识似乎并不有效
• 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
• 美国牵头建立了G20峰会,处理重大国际事务(合法性与有效性) • 中、印、俄、巴、南建立了金砖集团,协调新兴市场经济
• (有人提出G2)
国际金融: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
(11)国际体系
黄益平
2014年经济学研究生课程
0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
•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 汇率制度:黄金、美元 • 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七国或八国集团) • 华盛顿共识
1
危机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化,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均存在问题 • 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突出,流动性储备严重不足 • 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存在缺陷,激励机制扭曲 •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缺失,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 影子银行潜藏巨大风险,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 A more outward-looking US monetary policy is not only in America’s own best interest, but also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s.
The robust facilitator
• The first role of dollar as international money • Facilitates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Why we need central money? • It is a natural monopoly. Consider a world with 150 currencies and… • with one currency as central money, then 149 bilateral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are required. • without central money, 150*149*1/2=11,175 bilateral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are required. • How can dollar’s facilitating role work smoothly? •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on both capital and current accounts • Stay out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with no exchange rate target of its own
Rehabilitating the unloved dollar standard
• McKinnon, Ronald I., 2010,"Rehabilitating the unloved dollar standard", Asian 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doi: 10.1111/j.1467-8411.2010.01258.x. (***)
The slipping anchor (1)
• The second role of dollar as international money • Monetary anchor for the price levels and exchange rates of other currencies
A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 Hanson, Samuel, Anil Kashyap, and Jeremy Stein, 2010, "A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Chicago Booth Research Paper No. 58,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 • Microprudential approach • partial-equilibrium • preventing failure f individu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 general-equilibrium • safeguard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whole
Why anchor is slipping? Three fallacies • Phillips Curve fallacy • higher inflation, lower rate of unemployment • Discredited by Milton Friedman (1968), consider expectation • Efficient markets fallacy • Bubbles would be efficiently self-correcting without any countervailing action by the central bank • Asset price bubble from 2002 to 2008 lead to crisis • Exchange rate fallacy • Exchange rate will correct trade imbalances • In a globalized world where capital flows freely, it is misguided • Japan in 1980s and 1990s, yen appreciation, higher cost to invest in Japan, investment outflow, trade surplus increased
The slipping anchor (4)
Asset price bubble from 2002 to 2008 lead to crisis
Bagehot’s role for internationalizing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 Bagehot, the eminent Victorian institutional economist, 1873, give suggestions for Bank of England • Domestic drain: people flew from paper money and deposits into gold • External drain: flight of capital abroad • Bagehot’s rule: • “Very large domestic loans at very high rates are the best remedy for the worst malady of the money markets when a foreign drain is added to a domestic drain” • After 2002, Bagehot would have argued for raising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s much as wa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dollar from falling continuously and accentuating the creation of a bubble economy • The exchange rate fallacy seems to be alive, and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for dollar standa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