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七烯基咪唑啉缓释剂的合成方法及评价

合集下载

月桂基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月桂基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I i z l e Co r so nh b t m da o i r o i n I i ior n
WANG i g WANG n g n , I n xa Jn , Xi-a g L U Ya -i
( col f tr l SineadE gne n , aa i t gU i ri D l 10 8 C ia Sho o ei s ec n nier g D l J o n nv sy, a a 162 ,hn ) Ma a c i i ao n e t i n
咪唑啉 , 用丙 烯酸甲酯 作为烷基 化试剂 , 合成 了两种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 I 静态失 重法 、a l 用 R、 T f 极化 e 曲线 、E 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考察所合成缓蚀剂的结构及其性能 . S M、 研究表 明月桂酸与多胺在 10C和 5 ̄
20C于 1 mH 0 ̄ 0m g的真空度下两次分段脱水 , 合成出了月桂基环状咪唑啉 ; 所合成 的 A B两种缓蚀剂在 、 用量很小 的情况下缓蚀率可达 9 % 以上 , 蚀剂 B效果较稳定 , 0 缓 用量增加 对缓蚀率 的提 高影 响不大 , 缓 蚀 剂 A在月桂酸与羟乙基乙二胺摩尔 比为 1:13 , . 时 缓蚀率随用量的增 加而增大 , 用量在 5mL左右 的 缓蚀率可达到 9 %. 9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大 连 铁 道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DAUAN RAIW AY I T T T L NS I U E
V0 . 7 No. 12 3
20 0 6年 9月
S p 2 0 e. 06
p n a e i c d a e u s r . Me y cy ae wa e s ak lto . Th n i iin r t s e t c tc a i spr c r os h t la r lt sus d a l y ai n e i h b t a e wa o i e tg t d b R,sa i we g tls i g me o nv si ae y I tt c ih — sn t d, T fl p lrz t n c r e,SEM a d e e g o h a e o a a i u v i o n n ry s cr m n lss he r s hsi d c t h tc c e c n i u a in i d z ln a e s n e ie pe tu a a y i .T e u n i ae t a y l o fg r t mi a oi e c n b y t sz d o h

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品甚少 ,大多停 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且 由于成本较高, 目前进行推广应用 比较困难. 本文所述 的 研 究 ,采用 简 单 的常 压合 成方 法 ,用 油酸 甲酯 和二 乙烯三 胺合 成 了一种 新 型咪 唑啉 缓 蚀剂 , 通 过 设计 酰 胺 化 、环 化正 交 实验 ,对 反 应条 件 进行 优化 , 使产 品的成 本 降低 且 缓蚀 率提 高 ,通 过 红外 光谱 分 析 咪唑 啉
[ 中图分 类号] T G1 7 4[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1 0 0 4 — 4 6 7 1( 2 0 1 6 ) 0 5 — 0 0 7 6 — 0 8
唑啉是一种含有五元杂环的化合物,其具有缓蚀作用的衍生化合物,用于高矿化度和高c l 一 的复
杂 腐蚀 体 系 中 ,能 减缓 金 属 的 腐蚀 ,对金 属 起 到很 好 的保 护 作 用 . 国外报 道 的较 多, 而 国 内的产

啊■■置

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口李 燕’ ,韦 菲’ ,覃金凤’ ,李思 雁’ ,莫瑞华 ’ ,廖 森 ,黄映恒。
化 学化工 学院 , ( 1 . 广西经正科技开发有 限责任 公司,广 西 南 宁 5 3 0 0 0 7 ;2 .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4 ;3 . 广 西大 学 材料科学 与工程 学院,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4 )
2 . 2 . 1挂片 失重 实验 1 .0 2 3 5 钢 电极 材料
电极材 料 为Q 2 3 5 钢, 其 化 学组 成 见 下 表Q 2 3 5 钢 电极 为 l c m 。 的 正 方体 中. Q 2 3 5 工 作 面为 1 ×l c m 的 正方 形 ,使 用之 前, 依 次用 2 4 0 # 、3 6 0 # 、6 0 0 # 、8 0 0 # 、i 0 0 0 # 耐 水 砂纸及 金 相 磨抛 机 将样 逐 级打 磨 ,去 离 子水 冲洗 ,最 后 经丙 酮擦 洗 后置 于干 燥器 中备用 .

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

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

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王霞;上官昌淮;胡志强【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年(卷),期】2010(027)001【摘要】实验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经升温脱水合成咪唑啉缓蚀剂.以正交试验法和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缓蚀剂时在模拟采出水中其反应物配比、合成温度、合成反应时间对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经红外光谱、咪唑啉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1.0∶1.0、合成温度为170 ℃,反应时间为8 h,此时缓蚀效率最佳达95%;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种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 ℃,当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率可达96%;腐蚀试片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该种缓蚀剂能抑制点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缓蚀剂电化学曲线实验表明,该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总页数】5页(P39-43)【作者】王霞;上官昌淮;胡志强【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材料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相关文献】1.1—氨乙基—2—十七烷基咪唑啉的合成 [J], 颜继忠;上官承业2.硅钨酸@酵母杂化微球催化合成2-氨乙基-17-烯基咪唑啉 [J], 陈晓东;白波;杨明科;侯雯雯;黄瑾;陈君3.烷基碳链长度对1-氨乙基-2-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的影响 [J], 王霞;韩丽丹;杜大委;陈月峰4.2-十七烯基-N-氨乙基咪唑啉的极谱法定量测定研究 [J], 陈晓东;张向东;刘彦峰;程雯5.1-氨乙基-2-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J], 王霞;杜大委;韩丽丹;陈月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七烯基咪唑啉型防锈剂的制备

十七烯基咪唑啉型防锈剂的制备

十七烯基咪唑啉型防锈剂的制备环境工程与化学系王帅军指导老师王永刚摘要十七烯基咪唑啉型防锈剂及其盐或咪唑啉衍生物季铵盐类是目前国内外所主要使用的缓蚀剂种类之一,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性能高效,在国外许多油田使用的有机缓蚀剂中,以咪唑啉的用量最大。

与其它类型的缓蚀剂相比,十七烯基咪唑啉型防锈剂咪唑啉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和高效性。

我国的环烷酸资源含量丰富,但是利用率却较低,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提高资源利用率有重要意义采用。

两部法合成T703防锈剂。

首先研究了T703中间体的合成,通过观察生成物颜色,检测生成的水量,油溶性和产物进行IR 表征,确定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然后利用这一中间体与T746反应,合成T703防锈添。

用同样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反应物比例,加热时间)对T703合成的影响,进而得出了最佳工艺。

关键词:防锈剂、油酸、二乙烯三胺IThe Preparation of Seventeen alkenyl typeimidazoline corrosion inhibitorABSTRACTSeventeen alkenyl type imidazoline corrosion inhibitor and itssalt o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type imidazoline derivativ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ainly use one type of corrosion inhibitor of imidazoline and its derivatives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iciency, many oilfields abroad using 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 to the dosage of the imidazoline is the largest.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corrosion inhibitors, 17 alkenyl type imidazoline corrosion inhibitor imidazoline has good heat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heresources of naphthenic acid content is rich, but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adopted synthesis oleic acid and divinyl three amine imidazoline, thi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wo synthesis T703 rust inhibitor. T703 intermediates synthesis is studied first, and by observing the product color, detecting the generated water, oil soluble and IR characterization product, determine the best technology of synthesis of intermediates, and then use the intermediates and T746 reaction, synthetic T703 rust. Is investigated with the same techniques of various factors (theratio of reactants, heating time) to T703 synthesis influence, thus obtained the best craft.Key words: anti-rust agent 、oleic acid 、divinyl three amineII目录前言............................................... - 1 -第1章:绪论 ....................................... - 2 -1.1防锈剂的定义及特点 (2)1.2缓蚀剂的分类 (2)1.2.1 按化学组成分类.............................. - 2 -1.2.2 按对电极过程的影响分类...................... - 3 -1.2.3 按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特征分类 ........ - 4 -1.3咪唑啉型防锈剂的发展史.. (5)1.4咪唑啉在我国研究的现状 (6)1.5、咪唑啉的主要应用 (6)1.6咪唑啉型防锈剂的缓蚀机理 (8)1.7咪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 (9)1.8兰-703发展状况 (9)1.9合成兰-703意义及创新 (10)1.9.1理论意义 .................................. - 10 -1.9.2现实意义 ................................... - 10 -1.9.3创新之处 ................................... - 10 -第2章:实验部分 ................................... - 11 -2.1实验所用仪器. (11)2.2实验所用药品 (12)2.3合成方法及原理 (13)2.3.1合成方法 ................................... - 13 -2.3.2合成原理 .................................. - 14 -III2.4本实验初步合成与计划 (14)2.5实验操作 (15)第3章结果与分析 ................................... - 16 -3.1外观颜色对比.. (16)3.2反应生成水量 (17)3.3油溶性对比 (18)3.4产品红外光谱测试 (20)3.5实验方法的对比 (22)3.5.1用3%测定样品油溶性......................... - 22 -3.5.2用真空抽滤法与甲苯溶剂法的优缺点............ - 22 -3.6分析. (22)3.7结论 (23)致谢............................................ - 24 -参考文献........................................... - 25 -外文资料翻译 ....................................... - 27 -IV前言防锈剂是金属加工液以及油田中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咪唑啉型缓蚀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咪唑啉型缓蚀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咪唑啉学名为间二氮杂环戊烯, 它是白色针状
固体或白色乳状液体,性质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有 水存在时,一夜就可转化为酰胺。 在咪唑啉合成时, 减压脱水过程必须避免与空气接触, 否则产品颜色 很快变深。 咪 唑 啉 在 常 压 条 件 下 放 置 ,2~9 d 后 分 析,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烯烃。
咪唑啉的母体结构是咪唑 ,二氢取代咪唑被命 名为咪唑啉,其杂环大小与咪唑一致。它们的结构如 图 1 所示。
由庆等 用 〔10〕 真空法以棕榈酸、二乙烯三胺和油 酸、羟乙基二胺为原料,加入二甲苯作为携水剂,使 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咪唑 啉中间体进而制取了咪唑啉型缓蚀剂 YQ201。 吴宇 峰等〔11〕 用溶剂法以炼油厂副产品粗 环 烷 酸 为 主 要 原料, 与有机胺通过真空脱水方式进行缩合反应, 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中间体。
[关键词] 咪唑啉;缓蚀剂;油田化学品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829X(2009)04-0009-04
Development of the synthesis of imidazoline corrosion inhibitors
Guan Jianning, Song Na, Zhang Jinjun, Kong Xiangjun, Wang Jintang (School of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咪唑啉类缓蚀剂无特殊刺激性气味,热稳定性 好,毒性低,突出特点是当金属与酸性介质接触时, 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膜,以改变 H+的氧化 还原电位,也可络合溶液中的某些氧化剂,降低其电 极电位来达到缓蚀的目的。 咪唑啉环上的 N 原子的 化合价变成四价形式的季铵盐之后,季铵阳离子被 带负电的金属表面吸附,对阳离子放电有很大影响, 从而有效地抑制阳极反应;另外,季铵盐上的阴离子 对阳离子缓蚀剂的静电吸附也有很大的影响。 2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咪唑啉制备

咪唑啉制备

1、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的合成方法咪唑啉的合成通常采用脂肪酸和多元胺为原料。

这一合成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有较多的介绍,合成工艺过程为:上述合成工艺路线已比较成熟。

合成过程中的脱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真空法: 在该法中反应物在较低压强下混合加热,进行第一次脱水后, 再升温降压,除去水分,并完成第二步脱水。

(2)溶剂法: 本方法以甲苯或二甲苯为携水剂, 第一次脱水在常压下进行,通过携水剂与水共沸,将水从反应容器中带出, 从而推动脱水反应进行。

第一次脱水完成后, 再减压升温进行第二次脱水。

真空法和溶剂法均可通过测量反应出水量和产品酸值来确定反应的终点.用于油田注水的缓蚀剂主要是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产品,通过对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开发出针对油田注水水质特点,能有效控制油田中H2S、CO2、O2、微生物等腐蚀因素的缓蚀剂。

咪唑啉衍生物及其改性产品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 乙氧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

(1)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的合成(乙氧基化反应):咪唑啉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2)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季铵化反应)]:咪唑啉与氯化苄反应生成咪唑啉季铵盐。

建华等以多乙烯多胺、油酸、氯化苄、氯乙酸、无水乙醇等为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和原料配比下,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

朱驯等以环烷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衍生物。

下面介绍几种咪唑啉衍生物的合成:一、系列羧酸型咪唑啉磷酸酯(MP)的合成:性能特点:临界胶束浓度( CMC =17~ 24 mmo l/L ) 和最低表面张力( CCMC = 27 ~ 28mN /m )低、发泡力强、泡沫稳定性高、润湿性能好(以MP1006最优)、乳化能力强(其中MP1008和MP1006尤为突出)。

MP系列对皮脂和碳黑两种污布的去污性能也明显优于T - C6和LC, 和T - C6一样在玻璃表面上具有优异的易冲洗性能。

MP1008与T -C6相比, 具有更优异的水溶助长性。

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

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

一种咪唑啉的合成制备摘要:对于复杂井的酸化作业,许多缓蚀剂表现出较差的抗高温能力,缓蚀性能不好。

如果通过增加缓蚀剂用量来增强缓蚀剂对井下管柱的保护作用,不仅会增加酸化作业成本,而且还会对酸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一些缓蚀剂与地层离子不相容,常常引起对地层的伤害问题。

因此,亟需开发出与地层离子相容性好、能抗高温、缓蚀性能好的缓蚀剂。

文中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主要原料,通过缩合脱水反应合成了一种油酸咪唑啉。

将该油酸咪唑啉与甲醛、表面活性剂LSN、OP - 10和有机溶剂T进行复配,制备出了一种抗高温的酸化用缓蚀剂,并对缓蚀剂的酸溶性、与地层离子的相容性、缓蚀性能等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该缓蚀剂的酸溶性较好,与地层离子有很好的相容性,能抗高温,在盐酸和土酸中均表现出了优良的缓蚀性能。

关键词:咪唑啉;合成;酸化;缓蚀剂一、前言油气井开采过程中,压裂酸化技术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增产措施,其原理是将一定量的酸液注入地层中,使井底地层的堵塞物质和地层岩石溶解,从而扩大油流通道,降低油流阻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但在酸化施工中,酸的注人可能造成油气井管材和井下金属设备的腐蚀,还可能导致井下管材突发性破裂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防止酸液对油管、套管等设备的腐蚀,在酸液中添加缓蚀剂是必不可少的防腐措施。

目前国内外在开发和研究酸化缓蚀剂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开发出一系列酸化缓蚀剂新品种。

合成一种新型酸化缓蚀剂,研究了其在常用的盐酸、土酸酸化液中的缓蚀性能。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中常伴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H2S和CO 。

干燥的H2S和CO 对金属材料无腐蚀破坏作用,但溶于水后对钢材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

随着油气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油气田中含水量增加,H2S、CO 和水结合构成腐蚀介质,从而造成油套管钢发生严重的腐蚀。

在高含H2S、CO 油气田的腐蚀防护中,使用缓蚀剂是国内外腐蚀防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在腐蚀环境中加入少量缓蚀剂,使其和金属表面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从而显著改变金属表面的特性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

化学化工应化制药材料专业通用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化学化工应化制药材料专业通用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3 届 )题目: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对铸铁的缓蚀性能的研究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年月日成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5Abstract61 引言71.1 金属腐蚀的防治方法81.2 缓蚀剂的概述81.2.1 缓蚀剂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81.2.2 缓蚀剂的分类91.3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概况101.3.1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111.3.2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111.4 本文的目的132 实验部分132.1 实验仪器132.2 实验药品142.3 缓蚀剂缓蚀性能测试142.3.1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固含量142.3.2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稳定性142.3.3 测十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方法142.3.4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对铸铁的缓蚀性能16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173.1 缓蚀剂固含量的测定和稳定性的判断173.2 失重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183.3 塔菲尔曲线外推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203.4 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谢27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对铸铁的缓蚀性能的影响摘要:缓蚀剂是一种可以减缓甚至防止金属腐蚀的化学物质或者是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近年来,咪唑啉类缓蚀剂因拥有简单的制备方法,易得的原料,高效低毒以及缓释效果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本文选用咪唑啉类缓蚀剂中的一种(即样品固含量假定为70%的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进行实验,利用该种缓蚀剂为原料配制两种研究用的缓蚀剂,一种是加蒸馏水稀释使该缓蚀剂的固含量降至20%,另一种是将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样品与蒸馏水、KSCN、硫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通过利用失重法和塔菲尔曲线分别研究了两种缓蚀剂在10% HCl、10% H2SO4、10% HNO3 三种酸溶液中对铸铁的缓蚀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烯基咪唑啉缓释剂的合成方法及评价1.<<十七烯基咪唑啉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评价>>【作者】江依义;陈宇;叶正扬;张昭;张鉴清【摘要】以十七烯基咪唑啉产率及其缓蚀效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路线。

采用FTIR,MS-ESI谱和紫外吸收表征咪唑啉结构及产率,以失重法为主探讨其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与缓蚀剂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的关系,并用SEM表征Q235钢表面腐蚀形貌。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剂在1 mol/L的盐酸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

【关键词】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效率;盐酸;【所属期刊栏目】研究报告(2013年04期)2.《十七烯基咪唑啉的紫外光谱法定量测定研究》【作者】陈晓东;杨悦;郑安川;关卫省【摘要】基于十七烯基咪唑啉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的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测定十七烯基咪唑啉含量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

将十七烯基咪唑啉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在235 nm处进行紫外光谱测定。

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在样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十七烯基咪唑啉标准溶液,回收率在97.6%~102.3%。

线性范围为0.005~0.03 mg/mL,相关系数R2为0.999 8。

【关键词】十七烯基咪唑啉;紫外光谱;定量测定;回收率;【所属期刊栏目】分析测试(2009年11期)3.《温度对咪唑啉缓蚀剂成环程度及缓蚀性能的影响》【作者】王霞;上官昌淮;陈玉祥;【摘要】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下合成了系列咪唑啉缓蚀剂。

应用红外、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缓蚀剂进行了分析鉴定,测定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得到产物的酸值,并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产物的缓蚀性能。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高成环化越高,产物缓蚀性能越好,并且烷基酰胺化和烷基酰胺环化同时进行;极化曲线表明添加该缓蚀剂均可不同程度抑制阴阳极反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成环;温度;【所属期刊栏目】试验研究(2011年01期)4.《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作者】孙山岚【摘要】咪唑啉化合物因为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和化学双重吸附,有优秀的缓蚀效果。

采用不同种类有机酸和有机胺合成系列咪唑啉化合物,考察咪唑啉化合物两个支链的结构变化对其缓蚀效果的影响,综合工业条件考虑后采用油酸和四乙烯五胺合成的油溶性XR1C型缓蚀剂。

采用DMOL3方法计算构建的咪唑啉模型分子前线轨道及能极差AE,计算结果证明咪唑啉分子是由极性头部吸附在金属表面,憎水尾部排列成疏水层。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XR1C型咪唑啉化合物合成条件(油酸和四乙烯五胺质量比1:1.1、硼酸催化剂0.3%,反应温度160~240℃、反应时间2.5h),并采用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红外光谱和1HNMR方法,表征了合成XR1C咪唑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研究了XR1C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碳钢挂片在HCl-H2O体系、H2S-H2O体系、HCl-H2S-H2O体系和CO2-H2O体系中的缓蚀效果均为良好(在HCl-H2O体系和HCl-H2S-H2O体系中缓蚀率达到97%以上;在H2S-H2O体系和CO2-H2O体系中腐蚀速率分别仅为0.643mm/a和0.108mm/a)。

采用XRD、SEM、EDS和Raman光谱等分析方法,表征了Q235碳钢腐蚀表面的形态,探讨了咪唑啉化合物XR1C的缓蚀机理。

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XR1C咪唑啉与氯化苄季铵化反应条件,合成了水溶性咪唑啉季胺盐XR211。

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XR211对Q235碳钢各体系中的缓蚀效果均比油溶性XR1C咪唑啉化合物高,实际应用视环境而定。

【关键词】咪唑啉;量子化学;酸体系;表征分析;5.《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作者】刘瑞斌;【摘要】本文以不同的方法合成烷基咪唑啉中间体,确定出程序升温与真空并用法的合成咪唑啉中间体的方法并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出18种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咪唑啉化合物,并进一步季铵化得到一系列咪唑啉衍生物。

利用腐蚀失重法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钢在1mol/LHCl溶液和模拟油田回注水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以及对纯铜在HNO3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啉化合物对Q235钢在HCl溶液中的腐蚀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对缓蚀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依据腐蚀失重结果,分析探讨了该类化合物在Q235表面的吸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吸附均符合Langmuir单分子等温吸附规律,计算出了缓蚀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平衡常数、吸附热和吸附自由能。

咪唑啉化合物在HNO3介质中对纯铜亦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咪唑啉化合物对其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温度、矿化度、酸碱度、除氧等因素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关键词】咪唑啉化合物;腐蚀;碳钢;纯铜;缓蚀剂;协同作用;缓蚀机理6.《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评价》【作者】上官昌淮;王霞;杜磊;殷名学;李科;【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法和静态挂片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三乙烯四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且适合某模拟采出水的咪唑啉缓蚀剂的性能及其合成条件。

通过红外光谱、静态腐蚀失重、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咪唑啉分子结构和缓蚀性能。

结果表明,咪唑啉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酸胺比为1.0:3.1,合成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7 h,此时缓蚀效率达到90%;该类型缓蚀剂在低于60℃介质环境中,最佳使用浓度为300mg/L,此时缓蚀率为93%,使用周期约为30 h;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镜表明,缓蚀剂抑制了腐蚀反应和腐蚀产物的生长。

【关键词】缓蚀剂;合成;缓蚀性能;极化曲线;扫描电镜;7.《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作者】王霞;上官昌淮;胡志强;【摘要】实验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经升温脱水合成咪唑啉缓蚀剂。

以正交试验法和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缓蚀剂时在模拟采出水中其反应物配比、合成温度、合成反应时间对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经红外光谱、咪唑啉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1.0:1.0、合成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8 h,此时缓蚀效率最佳达95%;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种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当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率可达96%;腐蚀试片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该种缓蚀剂能抑制点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缓蚀剂电化学曲线实验表明,该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更多还原【关键词】咪唑啉;缓蚀剂;合成;缓蚀性能;极化曲线;二乙烯三胺;油酸;【所属期刊栏目】油田化学品(2010年01期)8.《咪唑啉的合成、性能及其工业用途》【作者】萧越;【摘要】综述咪唑啉的合成、性能及其工业用途,尤其对其在洗衣剂方面的性能(洗涤性、泡沫性、蓬松性、柔软性、再润湿性、低刺激性等)作了介绍,对咪唑啉的成膜性、防腐性等方面的应用也做了简介,最后展望了咪唑啉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咪唑啉;织物柔软剂;洗衣剂;生物降解性;【所属期刊栏目】新技术新产品(2007年02期)9.《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高文宇;陈新萍;鞠剑;【【摘要】介绍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制备,研究了影响产物收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咪唑啉衍生物的缓蚀性能,阐述了其缓蚀机理,最后介绍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咪唑啉;缓蚀机理;缓蚀剂;10.《缓蚀剂的分类及其筛选》【作者】褚兵;【摘要】 <正> 前言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能使金属或合金的腐蚀速度大大降低,这种物质或复合物质就称为缓蚀剂。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之为缓蚀剂保护。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缓蚀剂作为一门防蚀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见效快、保护效果好等优点,已由原来的单一金属——钢铁的保护扩大到有色金属及合金的保护。

应用范围也由当初的钢铁清洗除锈扩大到石油化工、化学清洗、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水以及各种防腐涂料等,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防蚀手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

当然,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毕竟还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特别表现在缓蚀机理上,下面就概要介绍一下。

【关键词】缓蚀机理;极化曲线;腐蚀介质;防蚀;腐蚀速度;工业循环冷却水;缓蚀率;防腐涂料;锅炉水;化学清洗;11.《缓蚀剂及其在水基工作液中的应用》作者】王祖安;【机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摘要】介绍了缓蚀剂按化学成分、作用机理、物理状态、形成保护膜特征和用途的分类,以及在水基液压液和发动机冷却液中的应用。

更多还原【关键词】缓蚀剂;分类;应用;水基工作液;12.《缓蚀剂的设计方法》【作者】赵树斌;张慧敏;;【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和识别分析方法在缓蚀剂设计中的应用,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具缓蚀性含氮有机物的分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更多还原【关键词】软硬酸碱原理;识别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缓蚀剂设计13.《缓蚀剂的分类和发展方向》【作者】王英;曹祖宾;孙微微;张繁军;【摘要】本文从缓蚀剂化学成分、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和生成保护膜类型三个方面对缓蚀剂进行了分类。

并从缓蚀剂的生态保护、提高缓蚀效率以及原料来源方面阐述了缓蚀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缓蚀剂;缓蚀效率;保护膜;【所属期刊栏目】缓蚀剂(2009年02期)14.《缓蚀剂的设计方法》【作者】赵树斌;张慧敏;【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和识别分析方法在缓蚀剂设计中的应用,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具缓蚀性含氮有机物的分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关键词】软硬酸碱原理;识别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缓蚀剂设计;15.《缓蚀剂与吸附作用》作者】张永君;杨昌柱;彭珂如;龚应安;【摘要】针对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缓蚀剂是有机吸附型缓蚀剂的现实,阐述了缓蚀剂与吸附作用的关系,论述了缓蚀剂的吸附类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吸附方式和形态、吸附规律、吸附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对缓蚀作用的影响等。

同时指出研究吸附作用对缓蚀剂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还原【关键词】缓蚀剂;吸附作用;1999年02期16.《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研究》【作者】张军;李中谱;赵卫民;郭文跃;王勇;【摘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场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5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2-烷基-1-氨乙基咪唑啉缓蚀剂抑制CO2腐蚀的性能,并分析了其缓蚀机理。

结果表明,5种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区域均集中在咪唑环上,亲电反应中心为3个N原子,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当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1时,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可形成一层高覆盖度、致密的疏水膜,可有效阻碍溶液中的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从而达到阻碍或延缓腐蚀的目的;缓蚀剂膜的稳定性以及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