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才,齐桓公并没有不十分明确标准。

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

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

其实,养马人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事都不是轻松!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养马人回答说:“以前我也养过马,依我看,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备用的木料往往有弯的也有直的。

如果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桩的时候尤其要慎重。

如果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弯曲的木料之后紧接着使用弯曲的木料,那些笔直的木料就难以派上用场。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继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其实,选拔人才同编栅栏选料的道理是一样的,国家在起初选拔肩负重任的人才时,必须慎重行事,从一开始就把握正直的标准,以便今后按这样的标准选贤任能。

”听了管仲的这一番高论,齐桓公深为佩服,确定了以正直作为国家选拔贤才的标准,世代相传。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2)唐太宗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明君。

他心胸宽广,能够虚心接受大臣的劝谏。

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贞观年间,国家富裕了,边境也安宁了,天下太平,李世民对自己的功业有些陶醉,想效法古代圣君,去泰山封禅。

封禅是一件大事,必定劳民伤财,大臣魏征认为太宗好大喜功,便极力反对。

李世民问魏征:“朕要你凭良心说,朕对天下功劳大不大?”魏征点头回答道:“大!”太宗有点得意地问:“那么,你为何反对朕去泰山?”魏征说:“陛下治乱世,安天下,刚刚才开始,百姓还没得到足够的好处。

文化传奇中国历史名人的伟大故事与传说

文化传奇中国历史名人的伟大故事与传说

文化传奇中国历史名人的伟大故事与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

这些历史名人以其伟大的事迹和卓越的才能成为了文化传奇。

他们的故事和传说激励着人们,并在不同的领域留下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中国历史名人的伟大故事与传说。

一、孔子:道德典范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孔子出身贫寒,但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学识成为了一代圣贤。

他倡导"仁"和"礼"的思想,强调道德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孔子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和思想整理成《论语》,这成为了后世的经典文献。

孔子的故事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至今仍为人们所尊敬。

二、屈原: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目睹了战乱和腐败的社会现象。

屈原秉持着爱国之心,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

他的著名作品《离骚》和《天问》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然而,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屈原最终被流放并自杀。

屈原的故事和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他的爱国精神被后人称为"屈原精神",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

三、李白:诗仙传奇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文坛传奇。

李白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

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静夜思》和《月下独酌》等。

李白的诗歌造诣深厚,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并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武则天:唐朝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她生活在盛唐时期,经历了社会和政治的巨变。

武则天智勇双全,政绩显赫。

她以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统治着整个帝国。

武则天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制改革,她的统治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繁荣起来。

然而,武则天的权力被视为贬低女性地位的象征,也遭受了不少质疑和争议。

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独特的一笔,展示出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倡仁爱、孝顺和礼仪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著名军事指挥官和征服者。

他统一了希腊,征服了波斯和埃及,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3.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帝王,他统一了六国,修筑了万里长城,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制度。

4. 凯撒大帝:凯撒大帝是罗马帝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扩大了罗马帝国的领土。

5. 孙子:孙子是古代中国军事家和战争理论家,他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并且对战争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美国战胜了德国和日本。

7. 佛兰德斯:乔治·佛兰德斯是一位英国军官,他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战士而设计了著名的红色花卉纪念品“罂粟花”。

8. 牛顿:艾萨克·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理学的重要规律,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9. 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对生物学和人类理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德裔美籍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划时代的理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华盛顿: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建立了美国的政治体系。

12. 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位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崛起,并建立了法国第一帝国。

13. 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重要的君主之一,她统治期间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14. 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仁政思想,并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

历史名人小故事

历史名人小故事

历史名人小故事1. 伏羲女娲创造人类据传说,中国古代有两位神仙,伏羲和女娲。

他们在荒芜的世界里创造了人类。

伏羲用五色石头和五种谷物制成了八卦和六十四卦。

女娲则用黄土雕刻了人的模样,并赋予了他们智慧和感知能力。

2. 项羽为了爱情降服龙王在中国古代,项羽是一个勇士和将领,他为了爱情不惜冒险。

据传说,他的妻子项英死后被带到了龙王的宫殿里,因为龙王爱上了她。

项羽经过了一系列的试炼,最终战胜了龙王,得到了他的妻子的灵魂。

3. 亚历山大大帝和思想家笛卡尔的对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和国王,在他的征服路上,他遇见了咨询者笛卡尔。

他和笛卡尔进行了对话,这场对话思考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掌握世界的知识。

这场对话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一。

4. 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

其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神秘的艺术品之一。

人们对蒙娜丽莎这个人物的身份和背景一直有很多猜测和研究。

5. 卡萨诺瓦的爱情故事卡萨诺瓦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者和花花公子,他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传颂至今。

他与很多知名女性都有过一段恋情,其中最有名的是与意大利女性费多拉的恋爱。

6. 华盛顿的坚定决心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的坚定决心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范例。

在战争中,他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挫折,但从未放弃。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象征。

7. 劳伦斯的丛林之旅T·E·劳伦斯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冒险家和作家,他在20世纪初前往沙漠和丛林地区进行了多次探险。

他的《七柱论》等著作成为了现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他的冒险精神和文化观念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重要遗产。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1. 殷商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殷商时期,屈原是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其著名的《离骚》闻名于古‘九州’,分为四部分,诗篇高远富有抒情,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诗篇,无论是在结构、体裁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高超的创作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屈原的著述是在他的政治经历之后才得以完成,而他曾是殷商国的宰相,有助于殷商国的发展,是一位勇于变革的政治家。

”2. 商朝繁荣时期的法家学派创始人商鞅:“在商朝时代,商鞅直接参与到政治改革,推出实行公平公正的制度。

他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康令的师傅”。

他的改革成就了殷商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伟人。

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撰写了《法家》,是传统的思想学派的鼻祖,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多有贡献。

”3. 金朝开国元勋王洪:“王洪无疑是金朝开国大功臣。

他把营垒、夹攻、泄水等战术都用上了,总结出一整套战术。

他既英勇善战,又机智灵慧,而且有凝聚全民的能力,实现了从少数民族统一华夏的壮举,更被以后的朝代们视为“人族的救赎者”,获得了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地位。

”4.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赵武灵王:“春秋时期,赵武灵王是国力强盛的赵国的国王,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他建立了赵国战略上的优势,利用‘奇谋’和‘变术’等计谋,经常取得极好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他的统治下,赵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力。

赵武灵王不仅保卫赵国统一大业,而且在战略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5. 汉朝末年成 return 义军首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辽东河北地区著名的军事首领,其颇具勇猛之气,为抗击强大的汉朝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打了很多次胜仗,并推翻了汉朝统治,实现了‘三国鼎立’、‘汉之安西’的伟大历史。

他是我国古代斗争史上永远的英雄人物,在众多斗争英雄中,他凭借着勇猛的斗争精神、敢于挑战伟大历史使命的豪情壮志,为抗争长城以北地区实现政治主权奠定了基础,堪称一代英雄。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1、孔子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孔子说:“你还有父兄在,怎么能不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就去做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在一旁听到孔子对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感到很奇怪,就问孔子原因。

孔子说:“子路性格鲁莽,所以要让他多考虑;冉有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果断行动。

”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

2、勾践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被迫到吴国为奴。

在吴国,勾践受尽屈辱,但他忍辱负重,时刻不忘复国之志。

回到越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忘过去的耻辱。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勾践一举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3、项羽破釜沉舟秦朝末年,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军作战。

在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把船凿沉,把锅打破,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

最终,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4、赵括纸上谈兵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头头是道。

但在长平之战中,他取代廉颇成为主将后,只知道按照兵书打仗,不懂灵活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

5、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等功劳,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尽量回避廉颇。

蔺相如的门客不解,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我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不想让赵国因为内部不和而受损失。

”廉颇听到这些话后,非常惭愧,于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6、荆轲刺秦王战国末期,秦国势力强大,企图吞并六国。

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在易水与友人告别后,前往秦国。

在秦王面前,荆轲展开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刺杀失败,荆轲被杀。

7、韩信胯下之辱韩信年轻时,生活贫困,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

古代 鲜为人知的 文人事迹

古代 鲜为人知的 文人事迹

古代鲜为人知的文人事迹古代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文人事迹,这些事迹往往隐藏在历史的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以下是一些较为鲜为人知的文人事迹:1.刘禹锡的乐观:刘禹锡在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时,当地官员故意刁难,让他在半年的时间里搬家三次。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禹锡没有消沉,反而写下了《陋室铭》,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郑板桥的智慧: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任潍县县令时,曾遇到一群饥民前来求助。

他没有直接开仓放粮,而是让饥民们帮忙修建城墙,然后给予他们工钱。

这样既解决了饥民的生计问题,又避免了直接放粮可能引发的混乱。

3.杜甫的侠义: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在安史之乱期间,他曾被困长安,但在此期间,他仍不忘关心人民疾苦,写下了《三吏》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此外,他还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任参谋,期间他多次为民请命,表现出侠义的一面。

4.韩愈的直言: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性格直率,敢于直言。

在任监察御史时,他曾因上书直言而被贬为阳山令。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反而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5.陶渊明的隐逸: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

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职,但最终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而辞官归隐。

他归隐后过着田园生活,与朋友们饮酒作诗,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文人事迹虽然鲜为人知,但它们却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智慧。

通过了解这些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文化名人故事精选七篇

文化名人故事精选七篇

文化名人故事精选七篇文化名人故事(篇1)933年,德国青年卜劳恩因发表了丑化_的政治漫画,被取消了创作资格。

他找工作四处碰壁,只能借酒浇愁。

那天,卜劳恩醉醺醺地回家,瞥见妻子正领着3岁的儿子在门口玩耍,忍不住嘟囔道:"没一点正经事的家伙!"便进屋去呼呼大睡了。

醒来已是次日晌午,卜劳恩习惯性地拿起笔,补写昨天的日记:5月6日,真是倒霉日,工作仍没着落,钱却花光了,往后还怎么过?他打算再出门去赊账喝酒,无意间看见妻子替儿子写的日记,忍不住打开来看:5月6日,爸爸谈生意回来喝多了,他一定很辛苦。

爸爸是个负责任的人,相信不久后,生活会越来越好!怎么会这样,自己明明是因失意而醉酒,竟然成了为工作而操劳。

卜劳恩好奇地翻看了以前的日记:5月1日,山姆大叔的小提琴越拉越好,令人沉醉。

到长大了,我可以请他教拉琴,真是妙不可言。

卜劳恩一惊,翻开自己的日记本:5月1日,该死的山姆,又在拉那把破提琴,真恨不得冲过去砸了它。

卜劳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无语。

一会儿,妻子抱着儿子回来,边走边说:"虽然咱家暂时没面包,但是有这筐土豆,照样可以做出丰盛美味的午餐。

"卜劳恩缓缓地起身,想去迎,却迈不开步。

那之后,卜劳恩就像变了个人,白天做钳工,晚上则偷偷坚持画漫画,后来他在《柏林画报》发表了以自己和儿子故事为原型的连环画《父与子》,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其实,生活不会抛弃任何人,只要你能从内心释放出积极向上的能量!文化名人故事(篇2)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

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名人故事】杜甫卖药谋生大诗人杜甫在 35 岁左右时到达当时的京城长安,在那里他遭到奸臣李林甫政治阴谋的打击,没有考中,经济上一无比一天困窘,为了维持生活,他便设法找到了一个副业——卖药:以送药的方式,作为接受别人帮助的条件,这内含的苦心也实在难言了。

杜甫第二次卖药是在甘肃。

公元 759 年,他48 岁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生活更加困难。

他的诗中出现采药、制药、卖药的句子更多了。

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中便有“晒药能无归,应门亦有儿”之语,可见此时连杜甫的妻子也参加制药了。

他辛勤地灌溉培育着各种药草,同时也和以前在长安一样,不时派人将药送到城里,换取“药价”。

诗人最后一次卖药就显得更其凄惨。

公元 770 年,杜甫59 岁,穷得连陆上都没有安身住所了,只得住在船上。

在湘江下游的潭州,老弱多病的杜甫在渔市上摆着药摊,以维持一家生活。

这一年的冬天,这位伟大的诗人便与世长辞了。

从杜甫卖药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文章憎命达”!白居易自责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

在初任杭州刺史期间,政平讼简。

三年兴湖筑堤,引水灌田,树木成阴,为西湖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他除了饮茶吃菜需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要任何名贵物品。

他卸任回家时,两袖清风,仅带回两块天竺山石,以资纪念。

一天,他摆弄石块时,才发现自己竟做了一件“不清白”的事。

他想,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这好比贪污了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廉者应该做的。

想到此,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苏轼趣事三则1.苏轼退房: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见宋代费衮《梁溪漫志》2.对联退敌: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

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

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

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

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

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

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3. 苏轼炼字:苏轼与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一人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

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纵观二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杨万里写诗有一天,杨万里去旅游。

在路上他累了想休息了。

于是杨万里找到了一家旅馆。

杨万里就在那里吃完了饭休息了。

杨万里刚要躺下休息,他突然听见一个小孩在外面说:“马上就抓到你了,小蝴蝶。

杨万里想出去看个究竟。

他来到了菜园,看到了一个小孩在追一只黄蝶。

可是黄蝶跑进了菜花里,小孩到了菜花里找了找,没发现,结果自己把裤子给弄脏了。

杨万里看见了小孩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回去开始写诗了。

诗的内容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定题目为“宿新市徐公店”。

“一代诗医”蒲松龄的故事蒲松龄少时,博览群书,酷爱历代名医典籍,成年后,医术远近闻名。

有一次,一位顽症病人经他治愈后,送来一匾致谢,可匾上题词却将“一代时医”错写成了“一代诗医”,蒲松龄未曾留意,就让家人悬于门首。

一秀才路过蒲家,见匾心中不服:“你也太恃才自傲了,竟敢为诗治病,我今天倒要讨教一二。

”请见蒲松龄,说明了来意。

那秀才道:“近闻蒲公医术高明,能为诗医疾,不知可否赐教,还恕晚生冒昧了。

”蒲松龄客气地回答:“赐教不敢当,足下若有诗词患病,不妨让老夫一试,还望指教。

”秀才有意为难蒲松龄,遂吟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蒲松龄听罢,挥毫写出:“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秀才看罢,觉得诗虽削去不少字,但诗意不变,就起身问道:“先生,此诗何病,为何这样处治呢?”蒲松龄答道:“此诗略有肥胖,用泻法医治,缩其冗形,让人易记,不知可否?”秀才已有几分佩服,又吟一诗:“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蒲松龄又挥毫写出:“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乡遇故知,新郎洞房花烛夜,老叟金榜题名时。

”秀才看罢问:“先生,此诗何病?”蒲松龄谦逊地说:“天地人各有阴阳五行,高矮肥瘦,矫健隐病,各有异同。

诗书辞赋,亦大致相同。

医书典籍记载,‘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老夫看此诗,稍欠丰腴,采用补法,以壮其形体。

”秀才听后,佩服之至,暗想:“蒲松龄真奇才也。

”又为自己年轻好胜和鲁莽而自责,连连作揖告退。

金圣叹轶事年轻时,金圣叹在家人和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去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评说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

金圣叹面对试题,写道:“打开东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西边的城门,西子终于来了,西边的人来了。

”"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也在卷上批道:“秀才没了!秀才没了!”金圣叹名落孙山。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结果被清统治者判处死罪。

据顾炎武记载,他儿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

金圣叹口占一联:“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语义双关,对仗工整。

临别,儿子询问他有什么事要嘱托?金圣叹悄悄对他说:“腌菜和黄豆一起吃,有胡桃的味道,只要把这秘密传给你我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金圣叹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就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攥着二百两银票,如果你肯先杀我,银票就归你。

”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果真有一个纸条。

刽子手大喜等打开一看,却只是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两个字:真痛!鲁迅故事四则1.演讲轶事: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2.爱书情结: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

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

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

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

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3.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戏弄特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

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

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沈从文的三次痛哭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沈从文居住在昆明呈贡的乡下,被敲响的搪瓷盆子震醒,放下笔,抬头向窗外望去,新的一天如期降临。

沈从文向着滇池的方向走去。

面对滇池,一缕雾岚,一朵阳光,扑面的风儿,把沈从文牵往远方。

眼前流动着逃难的日子,在天津,在烟台,在济南,在武汉,在常德,在昆明,饥寒交迫的人们。

他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沈从文的眼泪流了出来。

沈从文出名前,处境困窘,给几位作家写信,诉说遭遇。

郁达夫收到信后冒雪探望沈从文。

郁达夫推开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屋内没有火炉。

沈从文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条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

瞧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来,将脖子上的一条淡灰色的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的身上。

然后邀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餐馆吃了一顿饭。

结账时,共花去1.7元多钱。

郁达夫拿出5元钱结了账,将找回的3元多钱全给了沈从文。

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凌宇在《沈从文传》中讲到去采访沈从文,同去的还有个女孩,“当我们问起‘文革’的事,老人讲在‘文革’里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打扫得可干净了。

”这个女孩子突然就走过去拥着老人的肩膀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她的举动完全是真诚而没有丝毫矫情。

但更没想到的是沈老的反应,他没有一点预兆地抱着这位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什么话都不说。

这下子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还是张兆和出来圆场,她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又是摩挲又是安慰,这才让老人安静下来。

毛泽东给儿子开书单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

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

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

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

书名是:精忠岳传、官场现形、子不语正续、三国志、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大众哲学、中国历史教程、兰花梦奇传、峨嵋剑侠传、小五义、续小五义、聊斋志异、水浒、薛刚反唐、儒林外史、何典、清史演义、洪秀全、侠义江湖。

《子不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袁枚写的笔记小说,正编二十四卷,续编十卷,都是怪异的民间故事,包括神狐鬼怪、三教九流。

《何典》是清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吴方言写的讽刺滑稽小说,通篇描绘了阴曹地府里的形形色色的鬼。

毛泽东向儿子推荐《子不语》、《何典》这两种带有“野狐禅”味道的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居然寄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如《小五义》、《续小五义》、《峨嵋剑侠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