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名人
齐鲁文化及名人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
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 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鲁班(公元前507-444年),姓公输,名般。又称 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山东 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
称他为鲁班。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 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 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 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 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该书共计三万七千余字,分十卷五十篇,书超前人, 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 大。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遥 墙镇四风闸村)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代表, 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 “济南二安”。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
家庄人。《聊斋志异》的作者。
晏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春秋时齐国夷 维(山东高密)人,又称晏子,字平仲, 历仕灵公,庄公, 景公三世50年,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明代著名
管仲(前725—前645)仲父,齐国颍上(今安徽颍 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 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 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 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 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 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 姜尚。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商末东海上 人士(一说河南许昌,另一说安徽临泉姜寨)。当 今中国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权威之一,中国国防大学 著名教授,姜太公后裔姜国柱先生,经多年研究考 证,确认姜太公出生地为山东省日照市。
初中《传统文化》——齐鲁名人课件

课堂达标
1、蒲松龄,字 ,号 。因作品 被誉为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2、蒲松龄先生的自勉联中这样写到:有志 者,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 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 吴。 3、结合《婴宁》试分析《聊斋志异》的写作特点。 4、请你引用一副对联来评价蒲松龄先生的一 生: , 。
2)聆听歌唱家彭丽媛的《说聊斋》。
播放
通过观看和聆听名家的说和唱,想必同学们对“鬼 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 爱……”的聊斋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形式上谈狐说鬼,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 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中国有十万 “进士”,数十万“举人”),为什么单单是一生落魄,无缘功 名的蒲松龄摘取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
【重难点】
重点:阅读《聊斋志异》,感悟“鬼也不是那鬼,
怪也不是那怪”的深刻内涵。
难点:感悟蒲松龄的人生经历,使学生领悟:磨难
也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真心投入社会生活,享 受生命过程,人生不升官不发财,也同样有价值、 会精彩,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课内容结构图
活动一 游故居,谒先生
解“聊斋” 讲“聊斋”
5. 请结合蒲松龄先生的生平谈谈他留给我们怎样的 启示。
卧 薪 偿苦 胆心 人 三 天 千 不 越 负 甲 可 吞 吴
,
蒲翁精神助你 大展雄才!
破 釜 沉有 舟志 者 百 事 二 竟 秦 成 关 终 属 楚 ,
,
,
活动评价
1、评价指标 ①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兴趣,完成对蒲松龄学习 的相关内容。 ②深入了解蒲松龄的生平和成就。学习他历经坎坷却仍 保持朴实、正直的人格。 ③选择性阅读《聊斋志异》及蒲松龄的相关作品,提高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强化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④通过阅读《聊斋志异》归类分析部分艺术形象,提高 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⑤通过听讲座、参观、走访和交流,使自己的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加 强与提高。 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感受到蒲文化的艺术魅力, 增加对家乡、生活的热爱。
关于齐鲁的名人故事

关于齐鲁的名人故事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出生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是齐鲁名门望族的后裔。
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人生、道德、政治等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曾经历过飘泊流亡、被逼迫宦游的苦难生活,但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断传播着儒家思想。
孔子提倡仁爱之道,弘扬礼乐教育,主张“不逆乎悌,不屈乎权,不忍乎刑”等伦理道德观念,他的言行举止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孔子还著有《论语》等经典著作,深刻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数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孔子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在齐鲁的名人故事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成为了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的言行和思想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
孟子: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也出生在齐鲁地区,被誉为“孟子”,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孟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全国各地游历演说,宣扬孔子的思想。
他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善良、善行、善政等观念。
孟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孜孜不倦地努力奋斗,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他曾经因为国家的衰弱和社会的不公而感到深深的悲痛,多次上书劝谏各诸侯国要以仁义之心来治理国家,各级统治者要以德政来治理人民,他坚持高尚的品德和坚贞不屈的信念,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孟子的故事也与齐鲁的名士故事联系在一起,他为齐鲁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齐鲁的骄傲和自豪。
司马迁:中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齐国官吏。
司马迁出生在山东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星级人物。
他创作了《史记》,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不仅在古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中国通史的典范之作。
司马迁用史实考据,深入的历史思考,精炼的文字表达,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十大齐文化名人

十大齐文化名人1、齐桓公:名姜小白,春秋中期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
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伐戎救燕,存邢助卫,定襄王之位,迫楚订盟,建立了春秋首霸的赫赫功业。
桓公台,位于临淄区齐都镇西关村北。
2、管仲:名管夷吾,字仲,谥号敬,也称敬仲。
春秋中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尊为“仲父”。
管仲执政四十年,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完成了春秋首霸的宏伟大业。
其思想、言论被后世德管仲学派收集在《管子》一书之中。
管仲墓在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村、牛山北麓。
3、鲍叔牙: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著名政治家。
与管仲相交很深,史称“管鲍之交”。
公元前685年,劝齐桓公不要记一箭之仇,力荐管仲为相。
让相后多次劝谏桓公、管仲不要骄傲自满,尽心竭力辅佐桓公成就霸业,为齐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鲍叔牙墓在济南市王舍人镇济钢新村鲍山脚下。
4.晏婴:字仲,谥号平。
时人尊为“晏子”,世称“晏平仲”。
他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长期担任景公时期齐国相国,是春秋晚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廉洁勤政、崇礼爱民、机智善辩,并能力谏齐侯,身体力行,使齐国在列国诸侯的纷争中一直保持着大国的地位。
晏婴墓,在临淄区齐都镇永顺庄东南350米处。
5.田穰苴:春秋晚期齐国著名军事家。
他出身低贱,在晏婴的举荐下为将,为了严明军纪,斩了监军庄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
后人将他的军事思想整理成《司马穰苴兵法》一书,简称《司马法》。
田穰苴墓,在临淄区齐都镇尹家村南250米处。
6.孙武:字长卿,春秋晚期齐国军事家。
因齐国内乱逃奔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阖闾任用为将。
公元前506年指挥数万吴兵,以少击众,柏举一战大破楚军,后攻下郢都。
其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被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对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厚德齐鲁地美德山东人人物篇

厚德齐鲁地美德山东人人物篇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
这里的人们以其厚德美德而闻名于世,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崇高品质是山东的骄傲。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东名人,感受他们的故事和情怀。
一、曹雪芹:红楼梦的创作者曹雪芹,字梦阮,山东济南人,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代表作《红楼梦》震动了整个文坛,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以其深邃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曹雪芹的笔触犹如一支魔法棒,描绘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红楼之中。
他以其卓越的创作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体系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君子六艺”等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的自我完善。
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为人风范,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代表。
三、鲁迅:伟大的文化先驱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山东维扬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鲁迅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痛苦的关注,他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的愤怒和对人民的关爱。
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鲁迅的文化触角广泛,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者。
他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而是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四、李清照: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
她以其才情出众和文学才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山东三十位历史文化名人,厉害了,我的齐鲁大地

山东三十位历史文化名人,厉害了,我的齐鲁大地1、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孟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3、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
4、孙武,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帮助吴国大败楚国。
5、孙膑,军事家,辅佐齐国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6、姜子牙,军事家,政治家,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7、鲁班,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戏班的祖师。
8、吴起,改革家,政治家,实施“吴起变法”使楚国强大。
9、诸葛亮,军事家、政治家,蜀国丞相,三分天下。
10、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1、李清照,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12、辛弃疾,豪放派词人,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13、东方朔,文学家,代表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
14、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
15、蒲松龄,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
16、管仲,法家先驱,助齐桓公称霸。
17、晏婴,政治家,外交家,晏婴使楚,舌战群儒。
18、房玄龄,辅佐唐王,运筹帷幄,策划玄武门之变。
19、刘统勋,皇帝股肱,治水能臣。
20、刘墉,浓墨宰相,办理和珅案。
21、左丘明,鲁国太史,著有《左传》、《国语》。
22、伯乐,善于相马,被称为“伯乐将军”。
23、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24、孔尚任,戏曲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25、刘洪,数学家,著作《九章算术》,被称为“算圣”。
26、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27、贾思勰,代表作《齐名要术》。
28、戚继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29、秦琼,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30、程咬金,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王修智--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08.1

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王修智2008-01-05■齐鲁文史齐鲁文化是先秦时代齐、鲁两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共同创造的文化体系。
从齐国方面看,代表人物主要是姜太公、管子、齐桓公、晏子、孙武、孙膑、邹衍。
从鲁国方面看,代表人物主要是周公、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墨子、孟子。
按照出生的时间顺序,依次介绍如下。
一、姜太公姜太公,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创始人,也是古代影响久远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
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在中国,不知道姜太公的人很少,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姜太公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
说他神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名字神奇。
姜太公名字很多,常见的有姜太公、姜尚、姜子牙、吕尚、吕望、吕牙、师尚父、尚父等。
姜太公是炎帝神农的后裔。
“神农氏,姜姓也”。
神农氏姜姓中有一个叫伯夷的人,为尧“典三礼”,“立五刑”,又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因而受封于吕。
伯夷就是姜太公的祖宗。
古代以部族为姓,以祖封为氏。
以部族命名,姜太公姓姜;以氏命名,姜太公姓吕。
姜太公名尚,字牙,或尊称为子牙。
这就是“姜尚”、“姜子牙”、“吕尚”、“吕牙”名字的由来。
《史记》记载,当年姜尚在渭水边钓鱼,被外出打猎的周文王遇到后,两人纵论文功武略,甚为投机,文王知遇到了栋梁之才,高兴地说,“从我祖上太公以来盼望你这样的人已经很久了”。
所以人们又称姜尚为“太公望”。
后来他被封为齐国第一代国君,齐人追称他为太公,姜太公的名字就被叫响了。
二是里籍神奇。
姜太公是哪里人,在历史典籍中,至少有六种说法,即日照说、汲县说、冀州说、魏邑说、许州说、不知何处说。
持日照说的记载最多,《孟子》、《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的观点是一致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东海即东海郡,领海曲等38县,海曲县即今山东莒县。
古代莒、吕一字。
姜太公的祖宗伯夷受封于吕。
淄博齐文化的历史人物与传记

淄博齐文化的历史人物与传记淄博,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作为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淄博涌现出了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传记记录着淄博齐文化的辉煌与传承。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淄博齐文化的历史人物及其传记。
一、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古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孟子出生于淄博的一个贫寒家庭,年少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聪明才智过人。
孟子在他的经典论著《孟子》中,提出了仁爱之道,主张君主应该以德治国,被誉为“仁者之师”。
他的传记不仅记录了他的一生所作所为,还详细阐述了他的思想理念和学说。
二、鲁迅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中国文学家”。
他出生于淄博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思辨能力极强。
鲁迅以其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传记展示了他的创作过程、思想演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深刻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三、周恩来周恩来(1898年-1976年),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在淄博长大,自幼秉持爱国情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他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为国家建设和外交事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恩来的传记记录了他的一生经历、政治思想和领导风格,成为了淄博齐文化中的一则重要篇章。
四、梁启超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生于淄博,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梁启超早年留学日本,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他以勇于创新和反思传统而著称,提倡维新运动,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梁启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传记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文化名人(主要人物)
1、舜帝,山东诸城人
2、姜尚周代齐国的始祖,军事家、政治家。
姜姓,吕氏,名望。
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俗称“姜太公”。
兵书《六韬》,相传是他的著作。
3、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
春秋初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今传《管子》一书,系后人依托之作。
4、晏婴(?~前55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传世《晏子春秋》一书,系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6、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
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
7、孙武字长卿。
齐国人。
春秋末期军事家。
其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杰出的兵书。
8、左丘明鲁国人。
春秋末期史学家。
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9、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
古小邾国(今滕州市)人。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
现存《墨子》五十三篇。
10、孙膑(前378——前301年左右),今山东阳谷县人。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11、孟珂(约前372——前289年),即孟子。
今山东邹县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被称为“亚圣
12、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
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
有《庄子》一书传世。
13、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
赵国人,一生在山东地区活动,今苍山兰陵镇东南有荀子墓。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著有《荀子》一书。
14、扁鹊姓秦,名越人。
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人。
战国时医学家
15、孔融(153——208年),今山东曲阜人,孔子20世孙。
东汉末学者,“建安七子”之一,有个典故叫孔融让梨,就是他四岁那年干的。
16、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蜀汉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
著作有《出师表》《隆重对》《诸葛亮集》等。
17、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
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18、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
19、贾思勰益都(治在今寿光)人。
北魏农学家。
著有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20、颜真卿(709~785)字清臣。
祖籍琅琊临沂(今临沂市)。
唐大臣、著名书法家。
传世名作甚多,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稿》等。
21、李清照(约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章丘)人。
南宋女词人。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22、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清明上河图作者
2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词人。
著
有《稼轩词》。
24、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
清文学家。
著有《聊斋志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