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儿保健协会会议日程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通知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通知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期刊名称】《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经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报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员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将于2014年3月21日至3月24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强素质、健组织”。
将安排国内外专家做临床对照试验设计、SCI论文撰写、基金课题申报、新生儿外科进展、新生儿临床热点和新生儿科医师队伍建设相关讲座。
【总页数】1页(P20-20)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作者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第五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征文通知 [J],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2.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六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暨海峡两岸四地新生儿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3.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纪要 [J], 刘敬;封志纯
4.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征文通知 [J],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5.中国医师协会第七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师协会2020年儿童健康专委会日程

中国医师协会2020年儿童健康专委会日程加强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对于儿童健康的保障与促进,其重要性更加突显。
以儿童健康促进为服务宗旨的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本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精神,于2020年10月11-13日,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召开了以“疫情+5G 时代下儿童的健康促进”为主题的年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协办。
来自国内外33位著名学者分享了近20个小时的在线精彩讲座,并由26位知名专家主持了相关专业版块的会议、展开了热烈的线上问答和讨论。
据统计,本次会议在线注册医务人员3130人,非医务人员280人,累计点击量达46641人次;数字的背后,是儿童健康知识的社会高需求体现,更是儿童健康专委会持续奋斗的动力所在。
本次年会收获满满。
年会于10月11日上午8时拉开序幕,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家鸿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帆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秋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江忠仪院长为大会致辞。
开幕式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向伟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燕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董家鸿常务副会长表示,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虽然改变了会议的形式,但阻隔不了大家对儿童健康事业的执着追求。
他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对儿童健康专委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并配合总会于疫情高峰期完成了儿童公益口罩的全国发放,表达了感谢。
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设置,董家鸿常务副会长也给予了积极肯定,他认为年会的主题“疫情+5G时代下儿童的健康促进”反映了分会立足当下的务实精神、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而基于调研的循证依据来设计年会内容,体现了分会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也更好地契合了社会需求,值得推广;对于本次大会同时向从事或关心儿童健康的非医务工作者开放,他认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对分会未来的工作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2020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全文)

2020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全文)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的统计报告,2018 年全球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532 万,其中新生儿死亡占47%[1]。
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简称西太区)约有14.9 万名婴儿在生后28 d 内死亡,约占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一半;中国新生儿死亡率为4.5‰,新生儿死亡例数约占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0%[2]。
2013 年,WHO 西太区率先提出将一系列有循证依据、可操作的新生儿综合干预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并将其命名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EENC)技术”[3]。
EENC 推荐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规范的产前母胎监测与处理、新生儿生后立即和彻底擦干、母婴皮肤接触(skin to skin contact, SSC)至少90 min 并完成第1 次母乳喂养、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 DCC)、延迟新生儿洗澡至生后24 h,以及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复苏技术和新生儿感染治疗等[3-4]。
目前EENC 已经在WHO 西太区所属的8 个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负担较重的国家实施。
截至2017 年8 月,EENC 已在3 366 家医疗保健机构实施,75% 的足月新生儿开展了生后立即SSC,85% 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了纯母乳喂养[5]。
Tran 等[6] 研究显示,实施EENC后,新生儿出院前的纯母乳喂养率由49.0% 提高到88.2%(RR=1.8,95%CI:1.72~1.88),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率由5.4% 下降到3.9%(RR=0.72,95%CI:0.65~0.81),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由 3.2%下降到0.9%(RR=0.28,95%CI:0.23~0.35)。
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完整版)

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完整版)我国目前开展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主要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但由于中国药典和预防接种管理部门制定的新生儿疫苗接种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规定比较笼统,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难以科学掌握;同时医患关系紧张,偶发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被过度渲染等因素,也造成部分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非常谨慎地将一些不必要的轻微症状或疾病也列为接种禁忌证。
基于上述情况,旨在为从事新生儿疫苗接种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提出本建议。
一、乙肝疫苗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主要途径,30%~5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1,2]。
研究发现,新生儿和儿童期感染HBV慢性化转归比例分别为80%~90%和30%~50%,明显高于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5%~10%[3]。
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降低HBV感染后危害的必要手段。
乙肝疫苗是唯一的国内外均在新生儿出生时就常规接种的疫苗。
1992年起,我国对所有健康足月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已被列入法定预防接种项目。
新生儿普遍乙肝疫苗接种,结合乙肝母亲婴儿联合免疫阻断,我国人群总的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降至7.18%。
尽管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每年乙型肝炎仍位居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前列,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还存在接种不及时、不规范、第2针禁忌证掌握过严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第2针接种,减少因疫苗不及时规范接种给乙肝阻断工作带来的隐患,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此建议。
(一)接种时间1.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我国1992年起对所有健康足月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出生体重≥2 500 g且胎龄>37周的健康新生儿,出生24 h内接种首针。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在我省设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的复函-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在我省设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
会的复函
正文: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在我省设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的复函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报来申请在我省设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的材料收悉。
经研究,同意在我省设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广州市,请按规定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专此函复。
广东省民政厅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结束——。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

2023/8/19
5
常见高危儿可能发生的高危病症
L早or产em儿 ipsum d小o于lo胎r s龄it 儿amet大, c于on胎se龄ct儿etur 过ad期ip产isi儿cing
e呼li吸t,暂s停ed do eiu窒s息mod tempo呼r 吸in窘ci迫didunt u宫t 内la营b养or不e良et d(o4l0o%r-e50%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呼u吸is窘迫nostrud 胎e粪xe吸r入citation 红ul细la胞m增c多o症laboHrIiEs nisi ut
• 建议制定背景:产科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区域,家长 缺乏相关经验,新生儿变化快,不可预见因素多,医疗 纠纷高发,国外人口少,分娩量小,医疗资源相对丰富, 其相关指南不适用于我国,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 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牵头制定了 本建议,供各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科和产科医护人员参考。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一般于生后12-24小时完成,应有家长在场,确定新生儿宫外的生 活一切正常,发现任何先天性或围产期获得性疾病。
10百分位 50百分位 90百分位
2023/8/19
19
小于胎龄儿
• 定义: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 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 我国发生率9.1%,其中早产占41.8%、足月占58.2%。 早产儿发生率25.3%,足月儿发生率6.3%。
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简讯三则

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简讯三则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1,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于今年5月联合江苏省医
学会、省新生儿学组、南京市儿童医院和上海医用恒温设备厂,在南京举办早产儿
暖箱使用、保养和维修学习班,有院长、医生、护士长、设备维修科长百余人参加。
学习班取得省医学会和学员们一致好评。
2,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树中主
任最近编著了一本《新生儿窒息复苏必读》,主要供产、儿科新生儿医护人员和妇
幼保健人员上岗前学习和办班用。
全书72000余字、插图20余幅、详细介绍了
一次性吸管、呼吸复苏器,气管插管等的使用。
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每
册¥2.3元(含邮资)。
欲购者可直接与上海市长乐路536号第一妇婴保健院石树中联系,邮编200040。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18
【相关文献】
1.简讯三则 [J],
2.简讯三则 [J], 源泉
3.简讯三则 [J],
4.简讯三则 [J],
5.马来西亚简讯三则 [J], 修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师协会第五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中国医师协会第五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会议纪要中国医师协会第5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于2015年3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会议以“大平台,大数据”为主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是我国新生儿科学界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在学术交流、分会建设及行业引领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会议还颁发了第二届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敬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周军副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赵增茂副部长、联勤部卫生部符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孙天胜副院长以及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部李明霞主任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首先由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会长封志纯教授致开幕词和欢迎词。
封教授首先代表会议组委会向到会的领导、嘉宾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对大力支持会议的各位及会议保障服务的会务组及宾馆员工表示感谢,对获得第二届“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的前辈和同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围绕本届会议主旨“大平台、大数据”阐述了学会下一步的工作规划。
随后周军副局长、张雁灵会长也分别致辞,对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几年来的成绩表示肯定,对由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升级为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表示了祝贺,并希望学会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专业队伍建设和行业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开幕式后,颁发了第二届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
经各地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推荐、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常委无记名投票,决定授予吴圣楣、韩玉昆、叶鸿瑁、虞人杰、宋韶鸣、姚裕家、戴英达、赵时敏、邵肖梅、杨于嘉、谢衍铭11位新生儿老专家“中国新生儿医师奖特别奖”;授予朱小瑜、余加林、陈超、俞惠民、薛辛东5位教授首届“中国新生儿科医师奖”。
会议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共收到论文349篇。
大会主场报告8个,分会场讲座58个,大会发言44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生儿保健论坛议程
时间内容讲者主持
10日晚20:00-
21:00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选
举
总会领导
11日上午8:30-
8:40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成
立大会
总会领导
8:40-
8:50
中国新生儿保健论坛开幕式协会领导张雪峰9:00-
9:45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封志纯孙建华
林新祝9:45-
10:30
新生儿随访及管理模式的发展陈超
10:30-
10:40
卫星会1
10:40-
10:45
茶歇
10:45-
11:30
讨论:高危儿随访模式
分享嘉宾杨凡杨冰岩陈冬梅黄书炜
潘新年裘刚
刘玲11:30-
12:00
母婴垂直传播疾病阻断——新生儿登革热防治杨杰
12:00-
12:30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常
委会,全委会
曾广辉、杨杰陈伟明
11日下午14:00-
14:30
新生儿第一口奶:初乳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陈运彬
徐发林
刘志伟
王军14:30-
15:00
新生儿第一口奶:当前认识与临床实践吴明远
15:00-
15:45
讨论:新生儿病房母乳喂养的实施
分享嘉宾:易彬范秀芳王惠琴
夏世文
15:45-
15:55
卫星会2
15:55-
16:00
茶歇
16:00-
16:30
新生儿黄疸系统管理规范韩树萍王红云
张又祥16:30-
17:00
新生儿黄疸出院后随访李占魁
12日上午8:30-
9:00
母亲疾病状态下的母乳喂养张雪峰
叶秀桢
高平明9:00-
9:30
NICU的母乳喂养曹蓓
9:30-
9:45
卫星会3
9:45-
10:00
卫星会4
10:00-
10:15
茶歇
10:15-
10:45
特殊情况下配方奶的选择郑军
刘克战
刘晓红10:45-
11:30
讨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奶模式的选择
分享嘉宾:李耿王静钟晓云
杨传忠
12:00-
12:10
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