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及成语收录
成语 病句

• 6、语意重复 • 【举例】一下课,学校顿时立刻热闹起来了. • 一下子和顿时重复
• 7、句式杂糅 • 【举例】清晨,公园里到处是早锻炼的人们,有打太极拳的,有做健 美操的,十分热闹.八点钟过后,公园里才比较安静下来.” • 最后一句句式杂糅,应是公园里才安静下来,或公园里才比较安静.
• 8、前后矛盾 • 【举例】天空很晴朗,估计快要下雨了.
5.七月流火 【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星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 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罪不容诛 【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首当其冲 【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 【释义】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21.鼎力相助 【释义】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示例】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我们这间公司终于落成! 【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22.蹉跎岁月 【释义】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指虚度光阴。 【示例】这么些年我一事无成,不过是蹉跎岁月。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23.名噪一时 【释义】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示例】别看他现在名声淡了,当年可是名噪一时的人物。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 24.始作俑者 【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示例】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谁是始作俑者,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误用】常误用为褒义词,指某种新制度的开拓者。
语文积累病句和成语

错误。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 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 一次见到。
正确。 “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 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 义者。
正确。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 像狗一样的不知羞耻。
4.前一阵炒得洋洋洒洒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凸 显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心态焦虑的典型的例子。
错误。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5.《红楼梦》里贾赦竟打上了鸳鸯的主意,鸳鸯说:“家生 女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娘不 成?”
正确。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 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了” 改成 “的”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可用 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
C.诚信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 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因为不仅诚信……”,应该为“因为诚信不仅……”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 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病句、成语

4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 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 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 )……、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6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 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六、不合逻辑
1.否定失当 十分注意表否定的词语和反问句 2.自相矛盾 3.概念混乱(概念并列不当) 4.强加关系 5.不合事理 6.数量误用 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表示,应用分 数(百分比)表示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语感审读法 2.主干枝叶梳理法
1、望文生义 2、理解片面 3、用错对象 4、颠倒谦敬 5、误用褒贬 6、近义混淆 7、搭配不当 8、轻重不分 9、语义重复 10、前后矛盾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 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 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有着极强的感 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3、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 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三、用准对象,防止张冠李戴
四、摆正谦敬,防止谦敬错位: 1、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 ,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2、 你要办工厂,没有资金没关 系,我一定鼎力相助。 3、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 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 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 难胜任。
成语积累与病句

成语大比拼
• • • • • • • • 春秋鼎盛: 比喻正当壮年(对象为人) 崇论宏议: 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笔走龙蛇: 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如履薄(báo)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 • • • • • •
如坐春风: 比喻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 汗牛充栋: 形容书多 贻笑大方: 让内行人笑话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 • • • • •
首鼠两端: 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死得其所: 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字文章画画非 常快 • 一蹴(cù)而就: •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了
病句类型
• • • • • •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份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定语
•+ 数量型的词(表示多少)+ 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表示性质的名词+中心语(属性) 总结: 复杂的放在简单的前面
壮语
• • • • • • 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 时间词+ 处所词+ 情态动词或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中心词
不当之处
• • • • • • 定语 壮语 定状位置 关联词位置 事理的位置 虚词的滥用
歧义之处
• 词义 • 修饰 • 停顿两可
初中病句常考成语整理(好)

一、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4.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5.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6.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
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7.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二、语意重复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
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
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相形见绌chù: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
4.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
5.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
6.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
7.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
8.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9.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
10.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11.众所周知:周,普遍、全。
大家都知道。
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12.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成语积累及病句十二看

成语积累1,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2.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3.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5.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6.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7.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8.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9.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0.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11.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1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1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14.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6.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17.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
18.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19.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20.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1.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2.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很高的水平。
24.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5.耳提面命:形容恳切教导。
26.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27.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28.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29.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30.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31.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32.裹足不前: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33.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34.毫发不爽:形容细微之处都不会出差错。
35.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贬义词。
36.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37.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病句成语例子

病句成语例子病句成语例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成语例子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成语例子,欢迎阅读病句成语例子1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如:"万人空巷"、 "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文不加点"、"别无长物"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语出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句中用来形容十八岁以上的"大学生",显然不当。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偃旗息鼓"、"蔚为大观"、"鳞次栉比"。
3、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考生的错误判断。
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常见错用成语及病句修改

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与“罄竹难 书”近义。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形容悲伤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用于表 示热爱教师工作。
⑤“80多家新闻界”不正确,“新 闻界”只有一个,可改为“80多家新闻 单位”。
⑧“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句意不 明确,可改为“其他国家都有姊妹学 校”。
常 见熟语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 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 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拍脑袋。指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
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 决生产、生活问题。
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七七八八。形容工作接近完成;大致、差不多;杂七 杂八。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吃香 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 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常错用 于代替“一文不值”。
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 平常,毫不在意。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 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 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不 能表示紧跟潮流。
要求
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自家人而向着外人 卖狗皮膏药:说得好听,实际上骗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要注
意认真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练习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受“非典”影响,这个厂的利税较 非典”影响, . 去年下降了2倍 去年下降了 倍。 B.牛车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进,亲切的 .牛车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进, 民歌在耳边回响, 民歌在耳边回响,他不能不感到并非故乡 的温馨。 的温馨。 C.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剥夺了读者 . 的现实感, 的现实感,赋予读者一种可供体验的情绪 内容,使读者付出心甘情愿的感情代价。 内容,使读者付出心甘情愿的感情代价。 D.他是一个始终保持清廉的官员,那 .他是一个始终保持清廉的官员, 为妻子看病而背负的将近八万余元的债务 也没有让他对送到眼前的巨款动心。 也没有让他对送到眼前的巨款动心。
答案:C
(A.“避免”与“不再”应 删去一个。 B.“加强”与“智力不搭配。 D.语意重复)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 同情。 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yǐ甚 不为已 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 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
练习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练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对一般人可 .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 能还有些陌生, 能还有些陌生,可对球迷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B.昨日,已逝女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追思会在台北举 .昨日, 参加这次追思会的有一位来自大陆的特殊祭拜者, 行,参加这次追思会的有一位来自大陆的特殊祭拜者, 曾在《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女演员沈洁。 曾在《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女演员沈洁。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 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 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时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时 候,能不能又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 能不能又侵犯他国主权 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答案:B (A.下降不能与倍数搭配。 C.语序不当。“心甘情愿”应放置“付 出”之前。 D.不合逻辑。“将近”和“余”自相矛 盾。)
练习3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练习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现象, .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现象, 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B.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 .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 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加强和增长学生 的智力, 的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 误区。 误区。 C.作者没有把要求改正文章中某些错误 . 的信件,寄给编辑部,而是寄给了某同志。 的信件,寄给编辑部,而是寄给了某同志。 D.前段时间,常有新闻媒体对中国女子 .前段时间, 足球队大唱赞歌,过分的溢美之词, 足球队大唱赞歌,过分的溢美之词,滋长了某 些队员的骄傲情绪,使之离胜利越来越远。 些队员的骄傲情绪,使之离胜利越来越远。
不可磨灭: 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 的记忆中。 的记忆中。 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 因为老了被轻视, 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 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技艺极其巧妙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循序渐近: 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 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 渐深入或提高。 渐深入或提高。 如履薄冰: 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