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语文第六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第六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 D( “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不是“新文人画”的作者们的观点。
)2. B( “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的必要”是文章作者的评价。
)3. B(“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含蓄幽婉的隐逸理念相比”这句话分析错误,原文是“愚公移山”表现的境界。
)4.B (诸:表多数,众多,各。
)5.D (①说他的性格特点,⑤是说他自谦。
)6.D (王浑并没有“认为皇上……非常不妥”,文章此处主要表现王浑为人低调)7.(1) 承袭了父亲京陵侯的爵位,征辟到大将军曹爽府成为他的属官。
曹爽被杀后,按照惯例,他也被免了官。
(“爵”、“辟”、“掾”、“随例”各1分,句子意思1分)(2)王浑安抚外乡人,诚心安慰接纳他们,座上没有空着的席位,门前没有滞留的宾客。
(“羁旅”、“绥纳”、“停宾”各1分,句子意思2分)8.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晓山、横雾、远水、平沙等景物(找出三个2分,四个3分);营造了一种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
(2分)9.因为作者看到画作《潇湘图》的优美景致后(1分),想像(1分)自己能够穿绿蓑衣、戴青箬笠在画面中的美景中生活(2分)。
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2分)。
10.(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1.(1).(5分)A(“少年时贪玩不爱学习”有误)C(“她已视店如家”有误)(2).(6分)第一次,以油锅的沸腾衬托出(1分)炸油条的姑娘充满活力(1分);第二次,以油锅的仍旧沸腾,反衬出(1分)她被岁月消磨,已经活力不再(1分);第三次,以油锅的安静衬托出她已变得麻木消沉,毫无生气(1分);第四次,以油锅的再次沸腾,衬托出她重新焕发了生活热情(1分)。
(意思对即可)(3).(6分)答题要点:与陌生人交流,向陌生人学习(2分),陌生的炸油条姑娘“启发”我,“我”向她学习,开启了美的追求(2分),在陌生的“我”的启发下,炸油条的姑娘重新燃起了对美的追求(2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总共9道单选题。
2、静心读文本,细心读题干,会做题一题不错,该拿分一分不丢,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
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
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
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
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
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每个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 张晶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六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1927 年 5 月 11 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 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 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 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 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 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 《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 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 重。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今天的梅州,是 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 区 20 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
村,却依稀能看到 100 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 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在林风眠 5 岁时,家里把他送到
7 / 30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用字的绮丽、辞 汇的对偶和用典,体现了对文章形式美的刻意追求,甚至因此 使文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受到限制。
1 / 30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D.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 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区分了诗、赋、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 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所以讲 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 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 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 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 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 “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六模考试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二卷试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第一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libraryB. A writerC. A book 2. Where is George now?A. In GermanyB. In CanadaC. In Italy. 3. How are the prices in the restaurant?A. ReasonableB. HighC. Low 4. What did the woman do last night? A. She attended a lecture. B. She went to the hospital. C. She made a speech going on education. 5. Where is the woman probably going on Sunday?A. To an art exhibitionB. To a museumC. To a wedd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第六次模拟试题 高 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共11个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
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
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
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昔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
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
”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高三数学(文科试卷)注息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做答第Ⅰ卷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1|{≤≤-=x x A ,}40|{≤≤=x x B ,则=⋂B A ( )A.}20|{≤≤x xB. }21|{≤≤x xC. }40|{≤≤x xD. }41|{≤≤x x 2.命题“对01,23≤+-∈∀x x R x ”的否定是( ) A .不存在x∈R,x 3-x 2+1≤0 B.01,23≤+-∈∃x x R x C .01,23>+-∈∃x x R xD.01,23>+-∈∀x x R x3.如果复数mii m ++1)(2是实数,则实数=m ( )A.1-B. 1C. 2-D.24.若为第三象限角,则αααα22cos 1sin 2sin 1cos -+-的值为 ( )A.-3B. -1C. 1D. 3 5.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x 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斜率为33的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32 B. 3 C. 2 D.326.利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打印一系列的点,则打印的点落在坐标轴上的个数是( ) A.0 B. 1 C. 3 D. 47. 设椭圆22221(00)x y m n mn+=>>,的右焦点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12,则此椭圆的方程为( )A .2211216xy+= B .2211612xy+=C .2214864xy+= D .2216448xy+=8.如图,正方体1AC 的棱长为1,过点A 作平面BD A 1的垂线,垂足为H .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命题是( ) A .点H 是BD A 1∆的垂心 B .AH 垂直平面11D CB C .AH 的延长线经过点1C D .直线AH 和1BB 所成角为045 9.函数)2||,0(),)(sin()(πφφ<>∈+=w R x wx x f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如果)3,6(,21ππ-∈x x ,且)()(21x f x f =,则=+)(21x x f ( ) A .21 B .22 C .23 D .110.在A B C ∆中, AM AC AB 2=+, 1AM =,点P 在AM 上且满足PM AP 2=,则()PA PB PC ⋅+等于( )A .49B .43C .43-D .49-11.如图所示,墙上挂有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木板,它的四个角的空白部分都是以正方形的顶点为圆心,半径为2a 的圆弧,某人向此板投镖,假设每次都能击中木板,且击中木板上每个点的可能性都一样,则他击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 A .41π- B .4πC .81π-D .与a 的取值有关12.数列}{n a 满足)(11*1112N n a a a a a n n n n ∈=+=-=-+++,当[)1,+∈n n a a x 时,2)(-=n a x f ,则方程x x f =)(2的根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3 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河北衡水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共 79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 3 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责备家需不停打扫“自己的园地” 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议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自己,但有时却比树还清爽、漂亮。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意会到文学责备的重要性。
文学责备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议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由于李健吾尖刻的责备,引来巴金的不快,即即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相互尊敬,特别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必然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责备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责备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切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由此,联想到当前对文学责备的一些议论。
忧如 1990 年起就有责备缺席这样的说法,这些尖锐的建议其实不意味着对今日的文学责备成就的通盘抹杀,而是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责备在此刻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
我认为在困扰今世文学责备的诸多要素中,责备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责备家第一就是一位专家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关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其实不是缘于灵光一闪的小聪慧,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久累积的结果。
看看他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习程度,看看他们关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好多此后的责备家都会感觉自愧不如的。
比较之下,此刻的文学责备者其实不是才学太多,而是才学严重不足。
以文学责备为例,此刻的一些责备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除此以外,忧如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
事实上,一位责备家假如不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为浓厚的赏识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议论会有正确的判断力。
文学责备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当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取,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见解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本就能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第六次模拟试题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共11个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
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
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
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昔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
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
‛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较之康、陈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之必要,蔡元培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此后的徐悲鸿、林风眠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如‚愚公移山‛这一来自《列子》的寓言所凸显的人格尊严和进取意识,与中国文人画含蓄幽婉的隐逸境界大相径庭,却与西方人文精神旁通。
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这一题材本身,即已表明他拥有20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在表现形式也借鉴西洋画解剖和明暗法,通过塑造人物健康体魄恰当地揭示了寓言蕴涵的人文精神。
林风眠长期被其反对者和极左势力贬斥为形式主义者,其实他在自身苦心经营的艺术语言中,真切地表达了历经磨难而不失终极追问的人文情怀,尤其他早年积极响应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召唤,创作了《摸索》《痛苦》《人道》《十字街头》等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
在暮年寓居香江时期,他又重拾早年油画主题,创作了彩墨画《痛苦》《噩梦》《耶酥》等具有鲜明反思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的理想仍然停留在理想之中。
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和文人的摧残使得中国画面临一次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使中国画又面临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两个方面的冲击,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和绘画市场的诱惑进一步加深了绘画界的浮躁、急功近利等混乱状态。
中国画未来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选自《文艺评论》2012第8期)1.下列与“新文人画”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B.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的画就是新文人画。
C.新文人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产生的,一些新文人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反思。
D.“新文人画”的作者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主张“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康有为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B.陈独秀主张的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画自己的画,同时他也认为要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的必要。
C. 蔡元培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积极响应,创作了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
D. 徐悲鸿、林风眠不仅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中国绘画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人画开端的依据。
其后的徐悲鸿、林风眠等等是新文人画的代表。
B.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含蓄幽婉的隐逸理念相比,新文人画作者拥有20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和变革、创新的意识。
C. 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表明,这幅画作不仅借鉴了西洋画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寓言蕴涵的人文精神。
D.林风眠创作的彩墨画《痛苦》《噩梦》《耶酥》等,真切地表达了历经磨难而不失终极追问的人文情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一 7题。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
浑沈雅有器量。
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
爽诛,随例免。
起为怀令,参文帝安东军事,累迁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咸熙中为越骑校尉。
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
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
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
久之,迁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镇许昌。
数陈损益,多见纳用。
转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
浑与吴接境,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
吴将薛莹、鲁淑众号十万,淑向弋阳,莹向新息。
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浮淮潜济,出其不意,莹等不虞晋师之至。
浑击破之,以功封次子尚为关内侯。
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
吴人大佃皖城,图为边害。
浑遣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攻破之,并破诸别屯,焚其积谷百八十余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六百余艘。
浑遂陈兵东疆,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
及大举伐吴,浑率师出横江,遣参军陈慎、都尉张乔攻寻阳濑乡,又击吴牙门将孔忠,皆破之,获吴将周兴等五人。
又遣殄吴护军李纯据高望城,讨吴将俞恭,破之,多所斩获。
吴历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惧而来降。
吴丞相张悌、大将军孙震等率众数万指城阳,浑遣司马孙畴、扬州刺史周浚击破之,临阵斩二将,及首虏七千八百级,吴人大震。
转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
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
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太熙初,迁司徒。
惠帝即位,加侍中,又京陵臵士官,如睢陵比。
及诛杨骏,崇重旧臣,乃加浑兵。
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
论者美其谦而识体。
浑所历之职,前后著称,元康七年薨,时年七十五。
《晋书•王浑传》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裁:通“才”,仅仅B. 监淮北诸.军事诸:兼词,相当于“之于”C. 吴人大佃.皖城佃:耕作,引申“屯田”D. 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绥:安抚5.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王浑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①浑沈雅有器量②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
③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
④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
⑤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
⑥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A. ①②⑤B. 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王浑深沉儒雅有器量,承袭了父亲爵位。
武帝即位后加封他为扬烈将军,迁任徐州刺史,当时遇上灾荒饥饿,他开仓赈济百姓。
B.王浑的辖区与吴边境相连,他宣布威信,使得吴人纷纷来降。
他善于作战,曾以一旅军队偷袭吴军,打败了数量众多的吴军。
C.王浑转任征东大将军,镇守寿阳。
他不崇尚刑法,处事公正,客客气气对待刚刚归附他的吴国人,江东人士心悦诚服地依附他。
D.太熙初年,王浑为文官主掌国史,受惠帝重视,惠帝加授他军职统率军队。
他认为皇上因一时的宠幸让文官统军,非常不妥。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
爽诛,随例免。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题米元晖⒈潇湘图二首(其一)(宋)尤袤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⒈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
7.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8. 这首诗歌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山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分)与陌生人交流⒈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
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
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
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
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⒉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早点。
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⒊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
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