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曲面断层片进行下颌骨测量的研究
颏孔区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荡斜率 ( TS )两项指标对心肌梗死高危患者有一定预测价值 ,TO 表示患者室早后初始阶段窦性心律出现加速 ,判断标准为 :TO < 0为正常 ; TO > 0 为异常 。
T S 是定量分 析室早后是否存在窦性心律减速现象 , 其判断标准为 : TS > 2. 5m s /RR 为正常 ;TS < 2. 5 m s /RR 为异常 。
T O 和 TS 均异常时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33 %和 31% ,阴性预测值可达到 90 %左右 ,均高于其他检测 。
T S 值灵敏度 、特异度又明显高于 TO 值 ,是更强的预测死亡的单变量指标 。
以上相关 S CD 危险因素的分层和几项无创性技术检测的方法 ,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 ,联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以早 期识别 SC D 的潜在因素 ,对指导临床诊断合理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功能低下 、心肌病和预防心脏性猝死有重大意义 。
参考文献接促发心室心律失常 。
在 LV E F 降低的患者中 , QR S 波增宽是 预后不良的一个显著标志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卫生保健系统对接受 ECG 检查的患者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 44 280 例患者中有 801 例 QR S> 120m s,另外 2 300 例出现右束支阻滞或者左束支阻滞 。
据统计 ,慢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中 QR S 波 增 宽 的 发 生 率 为20 % ~50% ,这与 QR S 波增宽在进展性心脏病患者中 更加常见的观察结果是相一致的 。
2. 2. 2 Q 波 : Q 波异常心电图形与已发生 S C D 的风险有很大 关系 。
男性 S T 段下降并伴有左心室肥厚与发生 S CD 风险最 高 ,而女性的风险最高指标为室性传导阻滞 。
2. 2. 3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在心电图常见的异常现象 ,有学者认为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早 ,是室速 、室颤的前驱表现 , 控制室早可以预防室速 、室颤的发生 ,减轻了 S C D 风险 。
下颌骨生长发育的预测方法

下颌骨生长发育的预测方法
彭燕;杨连平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16)1
【摘要】在颌面部先天畸形或后天缺损患者的最佳正颌手术时间、青春生长期颌骨发育不协调的诊断、错颌畸形的综合治疗时机及治疗后的疗效稳定性的评价等问题的处理上,准确预测下颌骨的发育高峰和此时期的生长发育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下颌骨生长发育的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发育时机和发育潜力(增长量)。
Fishman1979年的研究提出,不同生理年龄或骨龄阶段的投影测量片在真正的、绝对的测量值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在发育时机上却明显不同.强调了生长发育时机的重要性。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彭燕;杨连平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口腔系,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系,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R339.3
【相关文献】
1.曲面断层片在评价下颌骨生长发育时下颌骨线性指标的作用 [J], 仇玲玲;杨力;王邦康
2.生长发育高峰期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骨生长变化的CBCT分析 [J], 田惠军;李洪发;张馨匀
3.活化素Ⅰ型受体对小鼠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J], 闫广兴;孙宏晨;叶佳朋;王爽爽;刘苍维;周怡君;胡月;郝新青;杜奥博;史册
4.生长发育期下颌骨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 [J], 杨斌章;朱木兰
5.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在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J], 庄欠志;武秀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量牙槽骨密度方法的研究进展

测量牙槽骨密度方法的研究进展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破坏的评估在牙周病学的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疗检测设备的发展,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骨密度测量技术相继问世和推广,颌骨密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就现有临床采用的X线照相、曲面断层下颌指数、下颌骨骨皮质厚度、双能X线吸收法、计算机数字减影技术、螺旋CT、锥形束CT等主要的骨密度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标签:骨密度测量术;牙槽骨密度;锥形束CT牙周病是人类最普遍的口腔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是一种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可累及牙周膜、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等牙周支持组织,临床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的形成、附着丧失等。
其中牙槽骨吸收主要病理表现为牙槽骨的高度、密度的变化,牙槽骨密度等指标的测量对牙周病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估牙周支持组织、牙槽骨的状况,对于临床医生治疗牙周病或种植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牙槽骨骨密度测量可分为定性、半定量、定量三类方法。
临床上测量骨密度常用方法包括螺旋CT测量法、双能X线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大多都是用于躯干骨、脊椎、腰椎等部位。
但是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复杂,位置特殊,口腔空间狭小,周围有较多的软硬组织,使得上述方法应用于牙槽骨骨密度测量时难度增大,限制了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发展。
本文就目前常用的牙槽骨密度测量方法综述如下。
1 定性检查法此法较早应用于骨密度的测量,通过对X线的黑化程度进行观察、评估而间接得到骨密度。
Devlin H等[2]通过放入口中的已知密度、厚度作为参照物,与骨组织同时拍摄图像,观察牙槽骨的透过度是否增加、骨小梁的多少、粗细及骨皮质厚薄的变化等来评估牙槽骨密度的变化。
由于骨骼形态学变化只有骨量超过30%的丢失才能显现出密度的变化,敏感度低,不能做定量分析。
在王晓敏等[3]的牙齿缺失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中,对于该评估方法受投照条件和观察者的诊断经验、病理学知识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复率不高、结论差异大,同时又受投照剂量、胶片质量等因素影响,不适用于早期及实验性诊断。
曲面断层X片对正常年轻人下颌神经管高度的测量分析

( 下转 第 6 4页)
・ 6 2 ・
2 0 1 4 年 7月
河 北北 方 学 院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 4 期
He y 代谢有关 的酶 :胱硫 醚 8合 成酶 及 N,N 一 亚 甲基 四氢 叶酸 还原 酶 ( me t h y l e n e t e t r a h y d r o f o l a t e r e d u c t a s e ,
3 讨 论
下颌 神 经管是 位 于下颌 骨骨松 质 间的骨 密质 管道 ,其 内含 有下颌 神经 及血 管 的走行 。在 口腔颌 面外 科 学 中下颌 神 经管 的位置 尤为 重要 ,在 临床手 术操 作 中 ,如 果意 外损伤 了下 颌神 经管 ,可 导致 术 中大 出血及 下唇麻 木等 症状 。在下 颌牙 种植 手术 及牙槽 外科 手术 之前 对下 颌神 经管 的准确 定位 尤 为重要 ,下颌 神 经管 损伤 在牙种 植手 术 中发生率 为 1 2 . 3 L 1 ] ,在手 术 中应该 避开 下颌神 经 管 。 在 曲面断层 片上 可 以清晰 的显示 下颌 神经 管下缘 和 颏孔 ,而下 颌神 经管 的上 缘显示 不 是很 清晰 。 自颏 孔开 始下颌 神经 管逐 渐 向下 走行 ,至 第二磨 牙 区位 置最 低 , 自第 三磨 牙 区开 始 向上走 行 。在 临 床 工作 中 , 研究 下颌 神经管 在 曲面断层 片所 示 的 位 置时 ,应 该 注 意 ,其 实 我 们所 看 到 的下 颌 神 经 管 的边 缘 是 它 的 下
离 与下颌 骨 高度 的 比( C D / B D) , 左侧为 0 . 4 7 , 右侧为 0 . 4 4 ; 下缘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 AB) , 左侧为 1 3 . 5 8 mm, 右侧 为 1 1 . 8 9 mm; 下 缘距 下颌 骨下 缘 的距 离 与下颌 骨 高度 的 比( AB / B D) , 左侧为 0 . 4 3 , 右侧 为 0 . 4 2 。
数字化全景口腔曲面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中的应用

数字化全景口腔曲面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中的应用张建军;张进;何长斌【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0例经Cranex D数字全景系统检查的口腔颌面疾病患者的成像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口腔全景曲面摄影胶片进行评级,其中优片255例,优片率为85%;良片43例,良片率为14.3%;合格片2例,合格片率为0.7%,无差片(没有废片),一次曝光成功率达100%.结论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一次曝光即可全景显像,不仅成像速度快、所含影像范围广,且优片率高,曝光剂量低,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以及低辐射特征,符合现代数字化诊疗趋向微创低辐射的检查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4(009)005【总页数】3页(P564-566)【关键词】口腔;全景曲面摄影;低辐射;一次曝光【作者】张建军;张进;何长斌【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襄阳市441000;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襄阳市441000;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放射科,襄阳市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口腔全景曲面摄影(DR)通过一次曝光就可以清晰显示全口牙齿,还能显示上颌骨、下颌骨、颞颌关节、上颌窦、鼻腔等部位[1]。
数字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技术在全景显、成像快、辐射剂量低等方面优势显著,工作站图像可进行放缩、翻转、边缘增强等后处理及PACS网络系统传送,充分将数字化影像和网络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院级PACS资源共享,为口腔科、正畸科、颌面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自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对300例经Cranex D数字全景系统检查的口腔、颌面患者的成像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在我科行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患者300例,年龄2~75岁,平均年龄39岁。
下颌骨骨折的曲面断层摄影与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研究

【 摘 要】 目的
总结下颌骨骨折的曲面断层摄影 与 C T 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 因。 方法 回顾对 比分
析4 3例同时有曲面断层摄影及 C T检查的下颌骨骨折影像 资料 , 比较 检出率 , 分析漏诊 因素。 结果 经 M S C T确 诊4 3例共有 7 l 处下颌骨骨折及 6处颞颌关节脱位 , 其 中, 体 部骨折 1 6处 , 颏部骨折 2 1 处, 髁 突骨折 l 4处 , 角 部骨折 1 2处 , 牙槽骨折 4处 , 升部骨折 2处 , 冠突骨折 2处 。曲面断层摄影明确骨折 6 3处 ; 可疑骨折 6处 ; 漏 诊 骨折 3处 , 其 中髁突颈骨折 1 处, 冠突骨折 1 处, 升部骨折 1 处; 漏诊颞颌关节脱位 1 处。 曲面断层片的骨折诊断 检 出率为 8 9 %, 脱 位诊 断检 出率 为 8 3 %。结论 螺旋 c T骨折检出率 高于 曲面断层摄影 。螺旋 c T检查结合多平
・
2 8 ・
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7 年2 月第 1 8 卷第 1 期
J P M I , F e b r u a r y 2 0 1 7 , V o 1 . 1 8 . N o . 1
下颌 骨 骨 折 的 曲面 断层 摄 影 与 多层螺旋 C T影像分 析研 究
曾朝 强 王 晶 张福 洲 彭 新 皓 聂 麟
面重建 ( M P R ) 、 表面遮盖显示 ( s 1 s D ) 可更好地显示骨 折及 其周 围情况 , 术前正确诊 断对 治疗 方案 、 手术人 路及 制 定详细的手术计 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 【 关键词 】 下颌骨折 ;放 射摄影术 , 全景 ;体层摄影术
Cu r v e d s u r f a c e t o mo g r a p h y a n d MS CT i ma g e a na l y s i s o f ma n d i b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口腔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编号]1000-2200(2021)03-0328-04•临床医学•口腔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黄 伟「,徐济群「,胡茂能2,王国亮2[摘要]目的: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周围相关指标,分析IMTM 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拟拔除IMTM 病人108例行术前曲面断层片检查,测量IMTM 周围的相关指标,包括下牙槽神经管清晰度、阻生牙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距离、阻生牙的Pell & Gregory 分类等。
按照标准拔除阻生牙手术操作步骤拔除IMTM ,拔牙术后利用钝头探针检查拔牙创底有无神经管损伤,分析IMTM 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108例病人共拔除193颗IMTM ,术中探及下牙槽神经管壁损伤38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4例,麻木率2.07% ;下牙 槽神经管壁无损伤155例,均未出现下唇麻木。
损伤与未损伤病人在IMTM 是否弯根、神经管上下壁是否清晰、Pell&Gregory 分类、IMTM 距管上壁距离、IMTM 与MSM 长轴夹角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TM是否弯根、神经管上下壁是否清晰、IMTM 距管上壁距离、IMTM 与MSM 长轴间夹角均为IMTM 拔除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管壁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 P <0.01)。
结论:通过口腔曲面断层片可以较好的评估IMTM 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所观察的指标对临床指导拔除下颌阻生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曲面断层片;下牙槽神经管[中图法分类号]R 782. 1[文献标志码]A DOI :10. 13898/ki. issn. 1000-2200. 2021. 03. 013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ural tube injuryin mandibular third molar extraction by panoramic tomographyHUANG Wei *1 ,XU Ji-qun 1 ,HU Mao-neng 2,WANG Guo-liang 2[收稿日期]2020 -06 -02 [修回日期]2020 -11 -16[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704A3804041);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资金项目(J2019 Y06)[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1. 口腔科2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32[作者简介]黄 伟(1987 -),男,硕士,主治医师.(1. Department of Oral,2. Department f Radiology , The Third Clinical College 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2,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measure the relevant data of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 IMTM ) by panoramic radiography, and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erior alveolar tube injure during extraction of IMTM. Methods :The preoperative curved radiograph examination in 108 patients with IMTM were implemented ,and the relevant indexes around IMTM ,which included the clarity of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 ;distance between impacted tooth from upper wall to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and Pell & Gregory classification ofimpacted teeth ,were measured. The IMTM were remov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After the extraction of teeth , a blunt head probe was used to detect a nerve tube damag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erior alveolar tube injure during extraction of IMTM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93 IMTM in 108 patients were extracted ,38 cases with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njury and 4cases with numbness in lower lip( the numbness rate for 2. 07% ) were found. One hundred and fifty-five cases without inferior alveolarnerve injury and numbness in the lower lip were identifi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rved root of IMTM , clear upper and lower wall of neural tube , Pell & Gregory classification , distance from IMTM to upper wall of neural tube and angle between IMTM and MSM on thelong axi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njury( P < 0. 01).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urved root of IMTM , clear upper and lower wall of neural tube , Pell&Gregory classification , distance from IMTM toupper wall of neural tube and angle between IMTM and MSM on the long axis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lower alveolar nerve wall injury during IMTM extraction( P < 0. 05 to P < 0. 01 ) . Conclusions : The oral surface tomography can better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inferior alveolar neural tube injury during the extraction of IMTM. The indicators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clinical guidance of the extraction of IMTM.[Key words ]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 panoramic tomography ; inferior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molar,IMTM)拔除术是牙槽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拔除IMTM 时医师通常会选择术前行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用以判断阻生牙的位置、牙根情况,以 及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影像学关系等[1]。
下颌骨全景曲面摄影术

慢 性 阑 尾 炎 X 线 钡 餐 造 影 的 诊 断
张 崇 辉
【 中图分 类号] 4 5 4 R 4 .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0 6 9 9 2 1 ) 1 2 9 1 1 0 —1 5 (0 0 1 一O 7 —0 以是 慢性病 变 , 性病 变也 可 以急性 发作 , 慢 加之 解 剖变 异 , 发 病 , 床上 伴 临 缺 乏 特异性 症状 . 故误 诊 率较 高 。本 组 就 有 多例 误 诊 为 胆囊 炎 、 石症 、 尿 慢性 胃炎 等 。 本组 9 1例 出现 阑尾变 形 , 边缘 毛 糙 , 细 不 均 , 态扭 曲 , 节状 改 粗 形 分 变, 位置 固定 , 以上征 象 双重 或多 重出现 。阑尾管 腔 内 肉芽 组织 增 生 及溃 疡 形成 可使 管 腔粗细 不均 , 边缘 毛糙 , 症 波及 浆 膜 而发 生 纤维 组 织 收缩 炎 使 阑尾 扭 曲 , 浆 膜层纤 维 素渗 出与 周围组 织 器官 黏 连 , 黏连 侧 阑尾 位 若 则 置 固定 。 阑尾腔 慢性 炎症 导 致 部分 或 均 匀全 阻 塞 。 阑尾 部 分阻 塞 时 钡 当 剂 经没 有阻 塞 的部分 通过 则形 成 分节 状改 变 。5例 充 盈 缺损 的 出 现是 由 于 粪石 引起 所致 . 石 在 阑尾 内 可 引起 阻 塞 , 生 炎症 , 时 也可 残 存 其 粪 发 同 内 , 引起 炎症 。这 个征 象仅 作 为参 考依据 。 不 随 着盲 肠 内容 物 增多 , 盲肠 收缩后 腔 内压力 增 高 , 阑尾 根部 肌 肉放 松 时, 内容物 便进 入 阑尾腔 内; 阑尾 的 排 空 为主 动 的 。 着 盲肠 的排 空 大 多 随 数 阑尾也 排 空 。我 们观 察 大 多数 阑尾 钡剂 在 Z h内可 排 空 , 排 空 时 间 4 若 超过 7 h 加 之前述 其 它形 态 改 变 征 象 , 慢 性 阑尾 炎 的 诊断 会 更 可 靠 。 2, 则 阑尾 排空 机 能障碍 。 我们 认 为有 两方 面原 因 。 方 面 , 性 阑尾 炎 致 肠 壁 一 慢 慢 性 阑尾炎 缺乏 特 异性 症 状 、 征 , 常难 与 消化 系 统 其它 疾 病 、 体 常 妇 科 和尿 路疾病 鉴 别 , 易误诊 , 容 现对 我 院近两 年经 手术 、 理证 实 , 前 行 病 术 x线 钡餐 造影 的 1 6 作 回顾性 分析 , 0例 探讨 其 特征 性 x线 表现 及 x线 钡 餐造影 的诊 断价 值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1 临 床资 料 : . 本组 1 6 , 6 O 例 男 3例 , 4 例 , 龄 1 —7 岁 , 均 女 3 年 5 9 平 年龄 4. 8 7岁 , 病史 1 O年 。既 往有 急性 阑尾 炎 发作 史 者 7 —2 O例 , 床 表 临 现 为反 复右下 胀 痛不 适 者 3 6例 , 中 4 其 5例 麦 氏点 压 痛 阳 性 , 现 为 腹 表 胀 、 泻或 腹泻 与便 秘交 替者 2 腹 6例 , 现为 上腹 部不 规则 疼痛 者 3 例 。 表 5 l 2 检查 方法 : 器 为 S E Ns 8 0 _ 机 I ME 0 mA 数 字 胃肠 造 影机 , 采 用 均 口服法全 消化 道 钡餐 造 影 。 口服 浓度 为 1 0 ( V) 钡荆 1 0 , 6 w/ 的 5 ml 分 别 于餐后 6 、 h甚 至 7 h以上连续 观察 阑尾 形 态及压 痛程 度 。 h9 2 2 结 果 2 1 x 线表 现 : 6 阑尾 充盈 显影 ,1 . 9例 o例 阑尾未 见显 影 。阑尾 最长 者约 1 c 最短 者 2 m, 宽者 1 8 m, 7 m, c 最 . c 最窄 者 0 2 m。6 .c 0例 出现 粗 细不 均 、 缘毛糙 , 边 分节 状改 变 ;3 1例位 置 固定 , 态 扭 曲 ; 形 5例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充 盈缺 损 ; 0 钡剂 存 留 时 间过 长 ( 7 h ; 6例 显 影者 中 6 例 压 痛 1例 > 2)9 8 点随 阑尾 位置 改变 而移 位 , O 压痛 点 固定 , 2例 8例无 压痛 征象 。 2 2 手 术所 见 : . 全部 病例 均经 手 术 、 理 证 实 为慢 性 阑尾 炎 。 8 病 0例 阑尾表 面不 同程 度充 血水 肿 , 壁增厚 , 管 管径 粗细 不一 , 0 阑尾 部分 或 1例 完全 闭塞呈 条状 改变 ,4例可见 不 规则状 或铸 形状 残 留钡剂 , 5例 阑尾 腔 内见粪 渣及 黏液 ,1例 阑 尾 腔 内 见 蛲 虫 ,1 O例 阑 尾及 系 膜3月 引 进 日本 x—c I E . 06 AL B R型 口腔 全景 摄 影 机, 同年 3 至 2 1 月 0 0年 4月共 收集 下颁 骨摄 片 患者 共 4 0例 。其 中男 性 0 3 1例 , 2 女性 7 例 , 大年 龄 6 岁 , 9 最 7 最小 年龄 7 。 岁 1 2 摄 影方 法 : . 先取 包装 好 的胶片 , 贴好 号码 及左 右 标记 , 病人 正 让 坐 或者 站立 于摄 影机 的 中央 , 手紧握 手 柄 , 双 下颌 紧 贴颌 托 上 , 、 门齿 上 下 紧 咬支 架槽 中 , 然后 拧 紧头 夹 , 头颅 保持 稳 定 , 位 指 示 线 的纵 轴 对 准 使 定 头 颅正 中矢 状面 , 横轴 指示 水平 线在 头颅 的外 耳孔 下 ] c 与 鼻根 连线 平 Sm 行, 头夹 的后 缘与 颞领 关节 轴成 直线 。 1 3 摄 影条件 : . 取半 自动 程 序摄 影 , 曝光 条 件 为 千伏 7 KV一 8 KV 5 5 毫 安秒 为 1 mAS 用柯 达 6×1 2 , 2英 寸 配 套 暗 盒 , 速 增 感 屏 , 达 T— 高 柯 MA T胶 片 , 嘱患 者保持 不 动 , 长按 摄 影 开关 , 曝 光结 束 后 , 器 自动 关 当 机 掉 曝光 开关 , 样一 次性 曝 光 , 以观察 整 体 下颌 骨立 体 图像 , 这 可 以及 两 侧 下颌 骨 和左 、 两侧 髁状 突和 喙 突影像 。 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 全颌 曲面断层 片现 在 已经广 泛应 用 于 口腔 正 畸临床 工作 中 , 它将 全 口牙 列 的体 层 影 像 显示 在 同一 张胶 片上 , 畸 医生 通 过 曲面 断层 片可 以观 察 正 到全 口牙 齿 发 育 情 况 和 上 下 颌 骨 情 况 ¨ 。 以往 对 J
器 为 曲 面 断 层 机 ( r oatm gah 1 Ot pno orp y im n , h 0,Se es 德国 , 固有 放 大 率 为 12 ) 同一 经 验 丰 富 的技 师 .5 ,
仇 玲玲
【 要】 目的 摘
杨力
王邦康
分别测量 5 例患者的曲面断层 片和 l
下 颌 角、 下颌升 支
评价利用 曲面断层 片进行 下颌骨测量 的可行性 。方法
头颅侧位 片上 的下颌 角 、 下颌升支 长、 下颌体 长 、 下颌 综合 长几项 指标 , 析其 相关 性。结 果 分 摄条件下 , 曲面断层片能够用做下颌骨 的测量 。
维普资讯
旦膣医堂
0 箍 鲞第 6期 7
B in un l f t tlg D cm e 20 V L 5. o6 eigJ ra o ooy ee b r 0 7. o 1 N . j o o S ma
利 用 曲面 断 层 片进 行 下 颌 骨 测 量 的研 究
拍摄 , 拍摄体位按照标准体位 。
2 测 量项 目 .
其应用仅限于对于 以上部位 的定性 观察 , 对其是否 可以用于定量研究学术界尚存在一定争议 。本研究 通过测量 5 例患者 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 片上 l 下颌 角 、 下颌 升支 长 、 颌 体 长 、 颌 综 合 长 几项 指 下 下
m e s r me t a ue n.
【 yw rs Pn r i dor h L t a cp a me i rdorp ; Madb l aue n Ke o d 】 a o m cr iga ; a r e h o tc a i ah n iu mesrmet a a p el l r g r a
P oa c a d lt r e h o t c r d o r p s w r a e n 5 a in s b r x e in e e h i in T e ma db l n a r mi n a ea c p a mer a ig a h e e tk n i 1 p te t v a.e p r c d t c n ca . h n i u a l l i e r n l ,te ma i u a a s h i h , a g e h n db l rmu eg t ma b b a r c r u e g d ma d b l oa ln t e e me s r d S a t t r n i u o p s ln h a n i u a tt e g h w r a u e . tsi i l n r l sc n l ss a fr d a ay i W S p rome . R e T e me n v u s o h n d b l s e h n db l a s h ih ,ma bb a r h a a e t e ma i ua a l ,t e ma i u a r mu eg t l f r n r 【 n iu l
c r u e g n n d b l oa e gh o h a o a c r d o r p s we e sg i c t ea e o t e v u s o e o s ln h a d ma i u a t tl ln t n t e p r mi a ig a h r i nf a l r lt d t h a e n t p r n in y l h c p ao ti r d o a h . e h me r a g p s l c i r Co cu i n Un e t d r o d t n,p o a c r d o a h C e u e o e ma d b l n l so d rsa ad c n i o n i n a r mi i g p a b s d f rt n i u a a r n h r
长 、 体长度 、 下颌 下颌综合长 的测 量值 在曲面断层片上 与头颅 侧位 片上 的相 应指 标呈显 著相关 。结论 在统一 拍 【 关键词】 曲面断层 片; 头颅侧位片 ; 下颌骨测量
【 中图号】 B 8. 【 73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 (07 0- 2 - 066 X 20 )6 36 3 7 0 0
Cptl e i l nvr Sho t ao g , ai d a i s co lfSo to y & , 0 0 0 C i . a M c U e o m l l 1 05 , hn g a
【 b t c】 Obet e oeaut te vi blyo m n i l es r n b a T vla al it adb a m aue t y n r i a h. t d v eha a i f ur me p mi a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