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佑亨劝降书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 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 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五)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A [依据材料,松江府由于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而从产粮区变成了缺粮区,广东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需要从越南等地进口大量粮食,说明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自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来华收购棉花等工业原料,才出现了材料中松江府等地大量将粮食作物改种为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历史现象。

故选A项.]2.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B [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3.(2018·天津红桥区一模)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A [抓住题干中的提问“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发生的,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这一表述,意在强调这场战争是因鸦片(毒品)而引起的,意在贬斥英国的罪恶,故B项错误;通商战争是英国为了掩盖自己的侵略性质,故C项错误;夷匪犯境是清朝站在天朝上国的封闭立场上的一种说法,故D项错误.]4.(2019·乐山调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B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进而说明清朝部分官员的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B项正确。

甲午战争120周年作文素材:丁汝昌简介_3000字

甲午战争120周年作文素材:丁汝昌简介_3000字

甲午战争120周年作文素材:丁汝昌简介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丁汝昌,原名先达,也作雨亭,号次章。

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

生平简介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高林乡郎中村(今安徽巢湖市高林镇汪郎中村),丁汝昌的父亲丁灿勋,以务农为生,生活贫苦。

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读了三年书,因家境贫穷,自十岁起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

十四、五岁时,被父亲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学徒。

咸丰元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

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太平军占领庐江,丁汝昌参加太平军。

后随太平军驻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1879年(清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

也属洋务运动代表人之一。

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清政府在英订购的“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

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严厉,贪腐严重,并且其严重依赖李鸿章,对李鸿章言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为李氏家军。

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

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

1894年7月丰岛海战后,命令加强各舰防护,以备再战。

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运兵船队赴大东沟,17日准备返航时发现日本舰队,即令舰队起锚迎敌。

由于舰队的航速不同,导致迎战敌队时阵型严重脱节,加之负伤后中断指挥,北洋舰队遭受重创,被革职留任。

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因为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没有主动出击,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

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在拒绝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之后,对清政府已绝望,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丁汝昌是应当被歌颂的民族英雄

丁汝昌是应当被歌颂的民族英雄

汝昌是应当被歌颂的民族英雄发表时间:2014-07-20 23:17来源:大江晚报责任编辑:张清晨翁飞供图近日,记者走访了安徽省文史馆,就丁汝昌的是非功过请教了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史学博士翁飞。

海军副司令曾拜访丁汝昌故居翁飞博士告诉记者,2013年5月,现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丁一平中将专门来到庐江县丁坎村,考察丁汝昌故居,当时有海军学术研究所几位专家陪同。

丁一平看到故居一片残败凋敝的情形,万般感慨。

今年4月份,丁一平在《参考消息》上,撰写了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还北洋海军将领公正评价》的文章,文章表示,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至今仍有人将失败的主要责任归结于以丁汝昌为首的北洋海军将领,甚至指责他们是造成失败的祸首,在北洋海军主要将领身上几乎都背负有不公正的评价,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丁汝昌重伤后仍坚持督战研究丁汝昌多年的翁飞介绍说,1894年9月,丁汝昌率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决战。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蒸汽军舰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战。

开战不久,丁汝昌就在炮战中受了重伤,他拒绝进舱休息,包扎了伤口就坐在甲板上督战,激励将士与日军血战。

在激战中,3艘日舰受重创逃离战场,日本旗舰也被打得失去作战能力。

在大战近5个小时后,日本联合舰队气衰力竭,仓皇逃走。

但北洋水师也损失严重,4艘舰只沉没。

其中“致远”号在管带邓世昌指挥下奋勇搏战,勇冠全军,最后在直冲敌队准备撞沉日舰的途中被击中沉没。

邓世昌“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抱着爱犬沉入海中。

光绪皇帝为他亲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给予极高评价。

而在激战中活下来的丁汝昌的境遇就没有这么好,清政府指责他畏葸迁延,节节贻误,决定拿他交刑部治罪。

北洋水师将领们闻讯请李鸿章设法挽回,请朝廷收回成命。

就这样,对丁汝昌的处置暂时拖了下来。

丁汝昌战死沙场,大节不亏在包围了威海军港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将劝降书送交给丁汝昌。

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

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

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7月正式开打。

日本悍然向GDP远超自己的大清发动战争,日军捷报频传,清军连战连败。

在此情形下,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接到了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的劝降书。

劝降书这封劝降书很有意思,它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封“哀的美敦书”。

正常的“哀的美敦书”一般都是一国或一方面就某个问题书面通知对方,限定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其条件,否则就采取武力强制措施。

现代著名的例子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言词犀利,居高临下,除了服从,绝无余地,名副其实的最后通牒。

而伊司令写给丁司令的这封劝降书,却完全没有以居高临下的气势和挟胜利之威胁迫丁司令的一丝意味——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是时局的突变,使我与阁下骤然相逢于疆场,这真是何其不幸的事啊!然而今日之战事,乃是两国间的战事,不是我与阁下二人间的私仇。

我与阁下的温暖友谊,今天犹如昨日。

我今天写这封信给阁下,绝非是为了劝降清国的海军提督。

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今天有一位先生,在他的进退之间虽然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但由于公私许多事情的遮蔽和阻挡,迷惑于眼前所见,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朋友,哪能不以忠言直告,以引起他对时局的三思呢?而我如此直言劝告阁下,完全是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仔细思考。

贵国的海陆两军,在与我们日本的军事冲突中连战连北,这是什么原因呢?假如能够平心静气的研究,很容易立刻就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以阁下的英明,肯定早就知道了。

贵国的接连失败,不是败在君主或谋个官员身上,而是败在贵国政府的制度上。

是贵国政府墨守成规、不思改革所致。

贵国选取公务员必须经过考试,而考试的内容都是儒学,诗赋、经义也是为了检测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

无非是天尊地卑,贵贱有序。

执政的官员和大吏都能写一手好八股,然而有治理国家的实际功效吗?时代已经变了,假如贵国非要活在古代,虽然也不是不美,但能够适应当下的世界吗?其实在前三十年里,我们日本的境遇是何等的辛酸。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 (人教版):专题五 课时1 练模拟通关集训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 (人教版):专题五 课时1 练模拟通关集训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1.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

这表明()A.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逐步崩塌C.中西方地位平等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解析:选B。

据材料“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可看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天朝体制逐步崩塌,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英国要求中国政府对其不再歧视,不要再把它当做蛮夷看待,材料没有涉及不平等条约内容,没有体现出中国主权的丧失,故A项错误;此要求反映出当时中西方地位不平等,故C项错误;此要求反映的是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凌驾于西方之上,故D项错误。

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解析:选A。

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推动中国司法改革,使西方法律传入中国,导致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说明领事裁判权客观上促进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推动近代中国司法近代化,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材料仅是领事裁判权的客观影响,B项忽略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作用,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使外国人在中国免受中国法律处罚与司法审判,是不对等的治外法权,故C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仅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之一,故D项错误。

3.(2018·衡阳模拟)《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

伊东佑亨致丁汝昌劝降书

伊东佑亨致丁汝昌劝降书

伊东佑亨致丁汝昌劝降书伊东佑亨1895年⼤⽇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清国北洋⽔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之事,国事也,⾮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作者哉?⼤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家两全之策,⽽为⽬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安得不以忠⾔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平⽓以查之,不难⽴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清国⽽有今⽇之败者,固⾮君相⼀⼰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必以考试,考试必由⽂艺,于是乎执政之⼤⾂,当道之达宪,必由⽂艺以相升擢。

⽂艺乃为显荣之梯阶⽿,岂⾜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孤往,⽆复能⾏于今⽇乎?前三⼗载,我⽇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之⼀⼤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本相战,其必⾄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万⾥,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夫⼤厦之将倾,固⾮⼀⽊所能⽀。

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节,何⾜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敢请阁下暂游⽇本。

切原阁下蓄余⼒,以待他⽇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

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志之例甚多,固不待⾔。

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前政,⽽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一、材料分析题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请回答:(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材料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北大的“三个兔子”发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基础。

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一个主题,并说说你的感悟。

答案:(1)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孙中山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解析:(1)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孙中山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4)近代化的探索;感悟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起步艰难,曲折推进等。

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千古奇文,值得深思!

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千古奇文,值得深思!

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千古奇文,值得深思!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

此书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杀。

这份日本人写的劝降书可谓一篇千古奇文,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敌人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而是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

即使在百年之后,仍值得所有中国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灯下细读。

甲午海战日将写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伯爵大山巌顿首伊东佑亨顿首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东佑亨劝降书
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

切愿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

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

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

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奥斯曼·努里帕夏),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

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

阁下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

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军中将(榎本武扬)、大鸟枢密顾问(大鸟圭介)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

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

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
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

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

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

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谨布上文。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大山岩顿首
伊东祐亨顿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