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时跟踪练12一、选择题1.(2024·珠海第一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作纸浆漂白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改变B .如图装置可以除去SO 2中的少量HCl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使品红试液褪色的缘由是SO 2具有还原性解析:A 项,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作用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B 项,氯化氢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被汲取,二氧化硫不反应,正确;C 项,SO 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SO 2与某些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利用其氧化性,错误;D 项,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 2的漂白性,错误。
答案:B2.(2024·随州一中模拟)SO 2、NO x 是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硫酸、硝酸的生产。
工业制硫酸时,接触室中主要反应为2SO 2(g)+O 2(g)===2SO 3(g) ΔH =-196.6 kJ· mol -1,SO 2、NO x 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NO x 可与NH 3混合,通过选择性催化剂高温脱除,SO 2可通过碱液汲取去除。
下列关于SO 2、SO 3、NH 3、NH +4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水溶液能导电,SO 2是电解质B .NH +4中含有配位键C .SO 3中硫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 3D .NH 3为非极性分子解析:SO 2水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硫自身不电离产生离子,故SO 2是非电解质,A 项错误;氨分子的N 上有1对孤电子对、氢离子有空轨道,则NH +4中有3个一般的N —H 、有1个配位键,B 项正确;SO 3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6-3×22=0,价层电子对数=3+0=3,故为sp 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C 项错误;NH 3由极性键构成、呈三角锥形,则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属于极性分子,D 项错误。
答案:B3.(2024·南京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S 的稳定性比H 2O 强B .SO 2为V 形分子C .SO 2与H 2S 的反应体现SO 2的还原性D .SO 2-3、S 2O 2-3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均为sp 2解析:已知O 的非金属性比S 的强,故H 2S 的稳定性比H 2O 弱,A 项错误;SO 2中心原子四周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12(6-2×2)=3,有1对孤电子对,故其空间构型为V 形分子,B 项正确;SO 2与H 2S 的反应方程式为SO 2+2H 2S===3S↓+2H 2O ,反应中体现SO 2的氧化性,C 项错误;SO 2-3中心原子四周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2(6+2-3×2)=4,故中心原子S 的杂化方式为sp 3,SO 2-4与S 2O 2-3互为等电子体,故S 2O 2-3的中心原子四周的价成电子对数为4+12(6+2-4×2)=4,则中心原子S 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 3,D 项错误。
(新课标)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三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2讲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

(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
(2016北京西城期末)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
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2。
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的是( )A。
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
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
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Q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现象在括号内)结论闻Q气味(有刺激性)酸性KMnO4溶液(褪Q一定是SO2A色)闻Q气味(有刺激性)澄清石灰水(变浑BQ一定是SO2浊)C Q品红溶液(褪色)变红色Q一定是SO2D Q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Q一定不是SO24.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乙溶液,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
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2讲-硫及其化合物

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 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 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
探究点一
硫
1.硫的存在 硫黄 火山口 (1)游离态:硫单质俗名_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 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金属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 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____________________)和芒硝 CaSO4· 2O 2H (Na2SO4· 2O)等。 10H 2.硫的物理性质 硫通常是一种________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 淡黄 溶于________。 CS2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证明某种中学常见气体为SO2的 是( ) 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 红;③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 将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 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⑤都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3.浓H2SO4的特性 (1)吸水性 干燥剂 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其常用作__________。 (2)脱水性 浓H2SO4能够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2∶1的比例 脱去。 (3)强氧化性 ①常温下,铁、铝遇浓H2SO4发生“钝化”。 ②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如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氧化非金属单质,如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C+2H2SO4(浓)=====CO2↑+2S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考点20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一、硫单质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含硫化合物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FeS2CuFeS2CaSO4·2H2ONa2SO4·10H2O2.硫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水酒精CS2淡黄色固体不溶微溶易溶3.硫的化学性质过关秘籍(1)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2)硫在过量、纯净的O2中燃烧的产物是SO 2而不是SO3。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和变价金属与Cl2的反应情况不同,可对比记忆.(5)黑火药的成分为“一硫二硝三木炭”:S+2KNO3+3C K2S+3CO2↑+N2↑。
二、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2SO)(2)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与水反应:SO2+H2O H2SO3b.使指示剂变色: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与碱反应:NaOH足量:SO2+2NaOH Na2SO3+H2ONaOH不足量:SO2+NaOH NaHSO3d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 2+CaO CaSO 3②氧化性:2H 2S+SO 23S↓+2H 2O(产生淡黄色沉淀)③还原性a .与O 2反应:2SO 2+O 22SO 3b .与X 2(Cl 2、Br 2、I 2)的水溶液反应:SO 2+X 2+2H 2O 2HX+H 2SO 4c .可被酸性KMnO 4溶液、K 2Cr 2O 7溶液、H 2O 2、Fe 3+等氧化。
④漂白性:SO 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但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等指示剂褪色。
(3)检验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到红色则可验证该气体是SO 2。
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 高考化学(课标)一轮复习

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2019山东泰安模拟)自然界的硫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硫元素均被氧化B.①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C.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D.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SO2排放答案 B 氮的氧化物还能形成酸雨,因此①不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B错误。
2.(2018河北武邑高三检测)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条件下,S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液反应答案 D 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SO2+H2O H2SO3、SO3+H2O H2SO4,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故B错误;三氧化硫没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原来颜色,故C错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3.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 O42-的是( )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 C 甲溶液中若存在S O32-或C O32-或Ag+,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乙溶液中若存在Ag+,也会有相同现象;丁溶液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存在S O32-或HS O3-,会被氧化成S O42-,再加入Ba(NO3)2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4.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以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 溶液中加入K3[Fe(CN)6] 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Fe2+B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溶液中含有I-C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S O42-D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溶液中含有S O32-答案 A A项,Fe2+和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特征蓝色沉淀,所以该实验可以检验Fe2+,故A正确;B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单质,结论错误,故B错误;C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S O42-或Ag+,结论错误,故C错误;D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S O32-或HS O3-,结论错误,故D错误。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4章 第3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1| O 3与H 2O 2的性质及其应用[基础知识整合]1.臭氧(O 3)(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O 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 2=====放电2O 3。
②强氧化性a :能氧化还原性的物质,如KI 、FeCl 2等。
O 3+2KI +H 2O===I 2+2KOH +O 2b .漂白性:因O 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
(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1)过氧化氢(H 2O 2)的结构式为H —O —O —H ,是一种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其应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速度加快。
2H 2O 2=====MnO 22H 2O +O 2↑(实验室制O 2)。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 H ++HO -2,HO -2 H ++O 2-2。
③强氧化性a .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 .氧化Fe 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
c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I -+2H +===I 2+2H 2O 。
d .杀菌、消毒。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 。
[应用体验]1.O 3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是否空气中O 3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什么?[提示] O 3能杀菌、消毒,但O 3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并不是越多越好。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解析版)

硫及其化合物【考情分析】硫元素的多种价态及各种价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内容丰富,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素材。
命题空间广阔,而且与生产、生活及社会联系紧密,高考中通过框图推断题、工业生产流程题、实验题等形式进行考查。
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考点:1、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以环保问题为载体考查SO2性质的试题应予以关注。
2、H2SO4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因而要理解、掌握H2SO4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应用。
从命题形式来看,1、硫酸一般不单独命题,而在选择题的选项出现或穿插在主观题中。
2、环境污染和防护与工农业联系紧密,又以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为背景,既可以构成选择题的选项,又可以构成主观题。
【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从硫的化合价变化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SO2有关的污染和环境保护,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智能点一硫及其氧化物(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例存在;(2)化合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H 2S -2←―――― 氧化性 S 0 ――→ 还原性 S +4O 2(1)S 的氧化性S 与Fe 、Cu 、H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Fe +S FeS 、2Cu +SCu 2S 、S +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2)S 的还原性①S 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②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S +2H 2SO 4(浓)3SO 2↑+2H 2O 。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2021年整理)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
(2017北京朝阳一模,6)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氧气反应的是()A B C D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纸张保鲜水果食用油中添加TBHQ(一种酚类物质)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食品包装袋中放置还原铁粉2.(2018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向滴有酚酞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红色褪去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某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含有ND相同条件下,用稀硫酸洗涤BaSO4所造BaSO4在稀硫酸中不能溶解成的损失比用蒸馏水洗涤少3.(2017北京西城期末,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4.(2017北京东城一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
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的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2016北京西城期末)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2.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的是( )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Q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变红色4.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乙溶液,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
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
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A.SO3H2SO4H2SO3H2S SB.SO2H2SO3H2SO4SO2SO3C.SO3H2SO4H2SO3SO2Na2S2O3D.SO2H2SO3H2SO4H2S S5.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已部分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已部分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已部分氧化6.(2016山东德州模拟)工厂排放的SO2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2+S+H2O 2HS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HS+OH- H2O+S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2种7.(2016山东潍坊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8.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A.只有②③④B.只有⑤C.只有③④⑥D.全部9.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加入Cu的质量为6.4 gB.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0.2 molC.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 gD.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多于0.2 molB组提升题组10.(2016江西南昌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11.(2016福建福州模拟)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 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13.(2015四川理综,9,13分)(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
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 ℃和400 ℃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 0 mol/L盐酸70.00mL)。
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 ℃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品红溶液不褪色。
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
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
(1)仪器X的名称是。
(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编号)。
a.盛装0.200 0 mol/L NaOH溶液b.用0.200 0 mol/L NaOH溶液润洗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
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 ℃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
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无S。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4)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无S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6)(NH4)2SO4在4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C NO 2 HNO3、SO2 H2SO4过程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C 甲溶液中可能存在S、C或Ag+;乙溶液中可能存在Ag+;丁溶液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存在S或HS,会被氧化成S,从而造成误判。
3.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HCl等,A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但前者无气味,B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具有可逆性的只有SO2,C正确;SO2不能漂白石蕊试液,D正确。
4.D 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溶于水得H2SO3溶液,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生成H2SO4和HBr,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H2S,把H2S通入H2SO3中得到沉淀S。
5.C 硝酸可将BaSO3氧化为BaSO4,加硝酸后的沉淀一定为BaSO4,但加硝酸前的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或它们的混合物,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已部分氧化。
6.A二氧化硫用(NH4)2SO3溶液吸收,正盐转化成酸式盐,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 2+S+H2O 2HS,故A正确;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HS+NH3 N+S,故B 错误;题述流程中各反应都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2SO3,只有1种,故D错误。
7.B A项中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B项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中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D项中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 2+Cl2+2H2O 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8.B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浓度减小的原因分别是吸水和挥发;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分别属于“化合型”和“氧化型”;③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分别表现漂白性和还原性;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原因是NH3表现碱性,HI有还原性;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都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是其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
故只有⑤相似。
9.B 由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知,生成2.24 L SO2需要消耗6.4 g Cu、0.2 mol H2SO4,但随反应的进行,浓H2SO4会变为稀H2SO4,故H2SO4量应大于0.2 mol,D正确,B错误;铜可能恰好反应完全也可能有剩余,A、C正确。
B组提升题组10.A 左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2H2SO4(浓)+Cu CuSO4+2H2O+SO2↑,SO2通入Ba(NO3)2溶液++HS、HS H++S,而N在酸性中,首先发生反应SO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氧化成S,故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而不是BaSO3,A 项错误、C项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11.A Fe 2(SO4)3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 2Fe2++S+4H+,反应生成H+,故溶液酸性B>A,C项错误;溶液B中可能含有剩余的Fe3+,故A项正确;B项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错误;溶液C中溶质为Fe2(SO4)3和H2SO4,FeO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D错误。
12.答案(1)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酸性KMnO4溶液③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②2H 2S+SO2 3S↓+2H2O③BaSO 4BaSO3Ba2++SO2+Cl2+2H2O BaSO4↓+4H++2Cl-解析(1)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后,再通入Na2Si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 2SiO3,即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2)利用反应:2H2S+SO2 3S↓+2H2O可说明SO2具有氧化性,SO 2与BaCl2溶液不反应,滴入氯水后,SO2发生反应:Cl2+SO2+2H2O H2SO4+2HCl,故产生的沉淀为BaSO4;若滴加氨水,则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S与Ba2+结合生成BaSO3沉淀。
13.答案(1)圆底烧瓶(2)dbaec (3)0.03(4)取少量装置D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5)NH3或氨气(6)3(NH4)2SO4 4NH3↑+N2↑+3SO2↑+6H2O↑解析(2)滴定前一般操作顺序为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并清洗所用滴定管,然后应用所装的溶液润洗,再装入标准溶液,排尽滴定管尖嘴气泡并调整管中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最后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所以正确顺序为db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