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教案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2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课题: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重点学习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了解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
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难点: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认识常见仪器及主要用途501502501、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主要用于固定仪器装置。
2.试管(规格以管口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8×200、10×100)主要用作反应容器,或盛放少量化学试剂,也可作为成套反应装置中的一部分。
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3.烧杯(规格以容量mL表示)主要用于反应物量较多、反应过程中无挥发的反应的反应容器,也通常作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的配制的容器。
不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4.试剂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分为广口瓶(放固体试剂),细口瓶、滴瓶(放液体试剂)5.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
外观与广口瓶类似,只是两者磨砂部位不同。
6.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无“0”刻度线,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用______,量液时,_________必须放平。
视线要跟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7、酒精灯:主要用于给物质加热。
注意:①酒精灯内的的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②使用酒精灯前要检查灯芯是否平整③熄灭时不得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要盖2次④要用火柴点燃或用小木条引燃,切不可用酒精灯对引。
8、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9、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蘸取和移取药品10、胶头滴管管:吸取和滴加液体药品。
注意:每取用完一次药品都要用清水将其洗净,然后将胶头滴管脚皮管朝上置于烧杯中或试管架上。
粤教版九上教案第一章大伙儿都来学化学

第一章大伙儿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教学目的: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率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熟悉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熟悉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引入]化学就在咱们身旁,咱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讲述]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物中的添加剂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箱里的药品6.生命现象与化学紧密相关[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利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转变规律,及其对社会的阻碍,这些确实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确实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另外,同窗们还要学习科学家取得这些知识的经常使用方式,即科学探讨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设计]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转变规律3.化学对社会的阻碍4.科学探讨的方式布置作业:预习讲义第8-12页1.2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学目的:1.熟悉所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2.了解实验中所接触的仪器,识记名称,了解其利用范围和操作要求3.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大体操作技术,并知道操作原理4.培育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仪器的名称、用途、利用方式及注意事项2.实验的大体操作技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阅读]化学实验室规那么[讲解]初中化学实验经常使用仪器介绍1.试管用途:少量物质的反映容器,常温或加热时利用,搜集少量气体。
注意:装液体的量不该超过容积的1/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加热后不能骤冷,避免炸裂;用试管夹夹持或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振荡时靠腕力甩动。
2.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注意: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横进横出;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不能按短柄,避免试管脱落;避免烧损或侵蚀。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身边的化学教案 粤教版

学生完成,教师评价
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回答,并用多媒体投影展示
课常小结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4条)
2.提前记忆元素符号
碳 氢 氧 氮
学生练习,教师评价
作业
1.阅读教材,梳理本课知识要点
2.完成《高效测评》本节习题
板
书
设
计
1.1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与化学有关的物质及现象 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
学
反
思
40314 9D7A 鵺22539 580B 堋29767 7447 瑇HpO22454 57B6 垶/32808 8028 耨28790 7076 灶37104 90F0 郰
教 学
难 点
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 学
方 法
阅读讨论法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复 案 与 调 整
导入与新课
一、与化学有关的物质及现象
●化学与家居
●化学与出行
●化学与环境、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检 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 理发师 厨师 医生 警察
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3物质的变化教案

1.3 物质的变化第_____教案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课题 1.3 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课型新授课教法实验探究、总结、讲解、练习教学过程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3 物质的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火柴梗被折断发现火柴梗分成了两截演示水的三态变化发现水由固体变为液体又变为气体的形式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个性化设计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7提问板书讨论回答随堂练习作业hslx3y3h板书设计1.3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1.概念2.特征2.特征集体意见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粤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1.1 身边的化学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主要介绍家居、出行、环境、健康、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化学,本节又是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充满着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更加重要,采用增加趣味实验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练习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重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难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法谈话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感受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不同1、进入九年级后我们要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你知道化学课学习哪些内容吗?有趣吗?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什么联系?教学过程阅读与思考观察实验,感受化学的神奇.举例说明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记忆化学课研究的对象。
新课(一)、身边的化学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3有关内容,思考:举例说明化学与我们的家居、出行、环境与健康、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活动二:教师演示趣味实验—魔点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2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新版)粤教版

拓展与延伸
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提供关于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实验室常见危险品的识别、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等。鼓励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2.化学实验操作技巧:提供关于化学实验操作技巧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如何准确测量和调配试剂、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等。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布局
题目:请简述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布局,并说明其用途。
答案: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布局包括实验台、试剂柜、实验仪器柜、实验药品柜、通风橱、实验水池等。其中,实验台是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试剂柜用于存放试剂,实验仪器柜用于存放实验仪器,实验药品柜用于存放实验药品,通风橱用于排除有害气体,实验水池用于清洗实验仪器。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分心,行为习惯有待改进。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够重视。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以及实验安全知识和实验事故处理方法的讲解和演示上。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3 物质的变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

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所列五个变化,观察联想,及时填空
1.变化了的石蜡,要引导学生观察非引燃部位。
2.师生交流时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过程有无新物质生成。
板 书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学生活动
先由学生个人按检查站举例,在交流,比较一下各组所举的例子
是否正确,哪个组比较多,给予表扬。
师 讲 述
A采集野果 B钻木取火 C狩猎捕鱼 D缝制衣服
6、今年七月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多个省区遭受严重的冰雹灾害。
下列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灾害市民用菜刀砍冰冲厕所 B灾害地区居民烧炭取暖
C向结冰的公路上撒盐使冰融化 D 果树树枝冰压断
作 业书后1. 2题
板书设计 1. 物质变化
物理 没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
化学 有新物质生成
回顾与反思
阅读活动
课本中的一段课文,填写检查站中的表,交流,教师归纳
师小结:(1)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又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2)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发生某些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不一定引发化学变化
探究活动
喷雾写字,(师生共同完成)
达标反馈
1、下列生活 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D 铁锅生锈
1.3 物质的变化
教学内容
1.3 物质的变化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对各种变化的观察过程,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3.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教 具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教案粤教版单
元
题
目
本章教学地位本章是化学的启蒙章,主要是为了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初步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学习化学的方法等。
因此,本章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教学目标身边的化学物质:观察身边的物质;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物质的性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水等物质的三态及转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与社会发展:初步认识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
用
科学探究: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酒精灯的使用;
37913 9419 鐙35150 894E 襎29876 74B4 璴<D26751 687F 桿G\34341 8625 蘥39253 9955 饕26304 66C0 曀24072 5E08 师24880 6130 愰30854 7886 碆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教材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节生活与化学(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4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
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教学过程: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
大家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一、值得思考的现象1.坚固的钢铁制品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生锈呢?如何防止和减缓它的生锈?这样为什么就能防止和减缓生锈呢?2、堆放着的大草堆、大煤堆等,在没有任何外来火源的情况下,有时会自动燃烧起来,这种现象曾被人们叫做“天火”烧,那么,“天火”到底是怎么回事?怎样防止“天火”烧呢?3、从前有一支美国钻井队,在得克萨斯州勘探石油,有一次,当他们的钻井打到地下很深的地方时,突然有一股气体以很高的压力从井中喷出来,顿时井口积起了白皑皑的“雪花”。
年轻的钻井队员好奇地跑过去捧起“雪花”,结果,奇怪的事发生了,“雪花”迅速消失却没有留下一滴水,而捧“雪花”的人手却被严重的冻伤了。
你知道这种“雪花”是什么吗?古代的字画为什么历经千百年仍不褪色?氢弹的爆炸到底是哪一回事呢?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不但能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还可以知道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二、什么是化学?1)化学是一门研究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三、为什么要学化学?化学在保障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面对大自然痛苦的呼救,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
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化学知识,改变现有化学工业的面貌,为地球的生灵造福!四、怎样学好化学?观察、实验、探究、学会提出问题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仔细观察实验:观察实验的步骤、方法:实验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等;实验中:实验条件、伴随的现象(如:光、焰、烟、声、色以及沉淀生成、气体产出和热量放出等);(一光、二热、三生成)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等。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甜蜜就属于你!祝你成功!第一节生活与化学习题课(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能认识到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可以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能够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在愉悦的学习情景中,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
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教学过程:第二节物质的变化(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物理变化,了解物理变化的主要现象和判断方法。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判断方法。
3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尽量把一些实验教与学生完成。
学法指导:引言,学生观察变化,教师讲故事,掩饰化学实验,讨论、交流,小结。
教学过程:引言:上一节课同学们感受了化学现象的奇妙,物质的变化千奇百怪。
我们如何通过观察、思考,找出它们的特征,尝试一下如何把各种变化分类,不同类型的变化有无联系?我们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物质的变化观察:课本五个变化及其课本上的填空。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过程有无新物质生成。
板书:一、物理变化1.概念:物质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2.现象:形状,状态变化。
学生活动:举例子分析。
讲述:教师讲述液晶发现在过程。
除了上述物理变化外,还有许多变化,请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仔细观察与分,并填空。
板书:二、化学变化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2.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帮助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但有这些现象的反应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3.表示式:三、联系与区别四、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三个阶段:反应前的现象、反应进行时的现象、反应后的现象。
小结:1.物质的变化。
2.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变化的实质。
3.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发生某些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不一定引发化学变化,也就是说物理变化可能引发化学变化。
作业:第12页检查站。
第二节物质的变化习题课(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了认识什么是物理变化,了解物理变化的主要现象和判断方法。
2掌握了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判断方法。
3能够了解和运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运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
学法指导:习题练习,讨论、交流,小结。
教学过程:第三节化学实验室之旅(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有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结合实物,对一些常用的仪器做简单的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法指导:讲解化学实验的要求以及安全知识,介绍常用化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常用的操作。
教学过程: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器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二、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2.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三、物质的溶解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甩动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四、物质的加热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17页的活动与探究)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五、仪器的洗涤①洗涤时,先洗容器的外壁,后洗内壁。
②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无成股水流下。
小结:学会常用常用的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顺利开展化学实验的保证。
第三节化学实验室之旅习题课(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可以学会药品有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对学生多设计实验情景让其投入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讲解化学实验的要求以及安全知识,介绍常用化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常用的操作。
教学过程:第四节物质性质的探究(共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正确判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教学重点:逐步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教学方法:本节以两类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两类性质作为引子,要求学生学习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学法指导:复习两种变化,阅读,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讨论交流:对照图讨论,答问。
阅读:课文第20页第一段及表。
板书:第四节物质性质的探究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述;由表中内容提要可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人的感觉器官或物理方法去测量确定,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故要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来确定。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讲述: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用“易、能、会、具有、可以”等词语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