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全)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教学计划常规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扫荡纲领,使辅导员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
前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1分子和原子一、教材下卷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从学生都市生活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宏观经济运行帮助解释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物理现象这些微观现象。
将探究庆典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
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调适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学生物质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根据遭遇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
这些问题正是本重要领域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员学习的动力。
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固体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液滴通过建构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书本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方法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化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要素: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发动我的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筹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才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提前完成的,但是很多人即使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篇一:粤教版(科学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教学目的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3.食品中的添加剂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箱里的药品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1.2 物质的变化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教学过程[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A.Na2O2B.Ca(OH)2C.HClOD.Ne练方法技巧——发散创新探究的方法6.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A.ⅤA和ⅠA族B.ⅥA和ⅤA族C.ⅥA和ⅣA族D.ⅦA和ⅡA族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B.H2OC.SiCl4D.PCl58.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4H的电子式为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10.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3的电子式是H••H••H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练综合拓展11.以下列出了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内容:物质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1.2 原子和分子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1 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2 化学变化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变化,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反应的类型。
第三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3.1 有机物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教学内容: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3.2 糖类和脂肪教学目标:了解糖类和脂肪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糖类和脂肪的结构,糖类和脂肪的性质。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4.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目标: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
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4.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目标:学会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巧。
第五章:空气和水的污染与保护5.1 空气污染教学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教学内容:空气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的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5.2 水污染教学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掌握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教学内容: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第六章:金属和金属材料6.1 金属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6.2 金属的冶炼和应用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应用。
第七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7.1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初三化学粤教版教案5篇

初三化学粤教版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粤教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粤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提问)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第一节空气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提问)①实验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讲解)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初三化学粤教版教案2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学习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1.3 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简单的化学计算。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组成,包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2.2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层。
掌握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3 离子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熔点等性质。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了解不同类别物质的特点和应用。
3.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够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能够写出简单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4.1 有机物的概念与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4.2 烃学习烃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了解烃的燃烧反应及其应用。
4.3 烃的衍生物学习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性质,包括醇、醚、酮等。
了解烃的衍生物的应用,如药物、香料等。
第五章:能量与环境保护5.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的种类和转换方式。
能够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实例。
5.2 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学习燃料的分类和利用,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 教学案全集 粤教版

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活动探究小结课件展示探究活动:(1)用生活经验鉴别物质;(2)探究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的组成特征;(3)假如没有化学,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世界将会怎样?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离不开化学。
出示课后探究题:将一枚新鲜鸡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內会留下水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与蛋壳相似)。
请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设计。
出示课后探究题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月日教案教案教案时间年月日总课时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法以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归纳为探究主体,教师进行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大胆的探究、讨论、猜想、尝试、交流使学生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导入】【提问】【分析讨论】出示空杯子,问:杯内有没有物质,如果有,里面的是什么?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吗?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呢?【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强调烟和雾的区别)1.实验前,将集气瓶容积5等分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①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②红磷燃烧是哪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③另一种物质具体来自于哪里?④为什么红磷要过量,剩余的红磷为什么不燃烧?⑤钟罩或集气瓶内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水面上升只1/5而不是全部?⑥猜想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⑦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1.观察、思考、填写观察记录: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逐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体积,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积的。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能1.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物质的分类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熟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分类1.4 化学反应与能量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掌握判断化学变化的方法2.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理2.3 燃烧与能源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认识常见燃料及其性质2.4 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探讨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碳及其化合物3.1 碳单质认识碳的单质形态(如金刚石、石墨等)理解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3.2 碳的氧化物学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3.3 碳酸盐与碳酸了解碳酸盐的性质与应用掌握碳酸的制备与性质3.4 有机化合物简介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四章:金属与金属材料4.1 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4.2 金属的冶炼与用途学习金属的冶炼方法了解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4.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探讨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4.4 金属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认识金属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章:溶液与酸碱盐5.1 溶液的性质与制备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分类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5.2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分类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5.3 酸碱中和反应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5.4 盐类的水解了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六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6.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方法6.2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认识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它们的生产过程和环保问题6.3 淀粉和糖类掌握淀粉和糖类的性质、分类和作用了解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6.4 蛋白质认识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掌握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应用第七章:氧气与臭氧7.1 氧气的性质与制法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7.2 臭氧的性质与制法认识臭氧的性质与制法了解臭氧的应用与环保问题7.3 氧气的用途掌握氧气在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探讨氧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7.4 氧气的饱和溶液学习氧气的饱和溶液的制备与性质掌握氧气的饱和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与生活8.1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认识食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与健康关系8.2 生活中的化学探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8.3 化学物质与健康学习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知识8.4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化学工业的环保问题第九章:化学实验技能9.1 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9.2 常见仪器的使用认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9.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掌握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9.4 实验安全与环保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中的环保原则与方法第十章:综合测试与复习10.1 单元测试完成各单元知识点的测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10.2 期中测试进行期中考试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不足10.3 期末测试完成全册知识的测试题目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掌握程度10.4 复习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全册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复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需要重点关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因为它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后续学习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