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最新
粤教初中化学九下《9.2 化学合成材料》word教案 (3)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白色污染的定义2)白色污染的危害;3)白色污染的治理;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白色污染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治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工具】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课前预习: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教学情景导入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了,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设计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板书:1.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2、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塑料产量大、成本低、易生产,大量的商品包装袋、液体容器及农膜,人们已经不再反复使用,而是用过即作为垃圾丢弃的一次性消费品。
塑料制品在动物体内无法被消化和分解,牲口误食后能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废农膜残留在农田中,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缠绕农机具,恶化田间作业,长此以往使土壤劣化;废弃塑料对水面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们影响渔业,恶化水质,还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损坏船身和机器,给航运业造成重大损失。
水中垃圾塑料占55%,其清除费用为陆地的10倍,1995年香港为打捞4765吨海上垃圾,耗资1200万港元。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一)、一般分类如下: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类: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9.2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课时安排本课程为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课,建议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常见的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合成材料的方法。
3.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意义及应用。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应用和合成方法。
2.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1.从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2.掌握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介绍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引入本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聚合反应的原理和类别,如:加成聚合、缩合聚合和自由基聚合。
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金属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3.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酸碱度调节、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
4.讲解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和应用,如:塑料、纤维素和合成橡胶等。
第三步:实验操作(4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化学合成材料的实验,如:聚合苯乙烯、氧化铜、中和反应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实验操作过程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
3.提供学生合理的实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四步:总结归纳(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化学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强调化学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3.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华人合成材料和反应条件。
课后作业1.思考中国化工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2.尝试设计新的化学合成材料实验。
3.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最新进展。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数据考查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较好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考查其拓展思路和对化学合成材料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1.《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张汝华. 实用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Evanoff, W. 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ntice Hall, 2000.。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

a.完成课本第第九章9.2节后的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合成材料基本概念、分类、用途的理解。
b.结合生活实际,搜集至少三种化学合成材料制品,了解其用途、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c.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化学合成材料的某一性质,如可燃性、溶解性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2化学合成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理解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常见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的制备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找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c.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化学合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知识。
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途径,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批改作业后,应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课题2 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课题2 化学合成材料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引入问题: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板书]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
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等。
阅读教材[板书]二、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塑料就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这些塑料的性质相同吗?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塑料具有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塑料的性质:(1)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2)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
[展示图片、问题]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热塑性塑料制作的?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
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阅读教材图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这节课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的重点是放在通过实验对知识规律的总结上,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3、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危害及治理方法;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教学过程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它们都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
1.塑料:主要成分为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物聚合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如:许多乙烯分子(C2H4)聚合形成聚乙烯。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
链状结构网状结构塑料的分类——根据受热后的变化热塑性塑料——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可反复加工使用,可用作塑料盆、塑料袋等。
热固性塑料——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即加工成型不会受热熔化,可用作电器用品等。
塑料的性质: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等(作雨衣)难溶于水(塑料袋塑封)熔点低(焚烧垃圾)易燃烧(绝缘层、导线外皮)不导电(密封包装、塑料大棚)不透气(作盛酸、碱的容器)耐腐蚀谈一谈你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
2.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3. 纤维天然纤维植物性纤维(纤维素纤维)棉、麻动物性纤维(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用某些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如:尼龙、涤纶和人造羊毛(聚丙烯晴)等。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但是吸湿性和透气性差。
因此人们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优秀教学案例:9.2化学合成材料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个既环保又实用的合成材料产品?”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经验、提出建议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定义、制取方法、特点及应用。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不同合成材料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成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拿一个常见的塑料瓶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这个塑料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种生活实例的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塑料的制取方法时,我会提出问题:“塑料是如何制取的?它的特点是什么?”这种问题导向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会拿出一个常见的塑料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塑料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塑料、玻璃、金属等。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制取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合成材料。
(二)讲授新知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0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
[源:学_科_网]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来:Zxxk.Co]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入新课。
[板书]二、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塑料就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这些塑料的性质相同吗?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塑料具有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塑料的性质:(1)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2)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
[展示图片、问题]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热塑性塑料制作的?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
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阅读教材图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课堂小结:练习必做题:绩优学案必做题达标检测1至12题选做题第13题通过举例认识三大合成材料。
通过实验认识塑料的不同性质。
通过图片展示认识新材料扩大学生视野。
巩固新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化学合成材料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课题教案紧紧围绕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
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化学合成材料[过渡]到底什么是化学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首先必须回顾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讲解]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讲解]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大家看课本回答。
[学生看书后回答]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和磷等元素。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但可以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
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注:教师此时可用一有机分子模型进行演示:如可用一碳原子数为六的可拆装的烃的球棍模型分别安装成直链、支链、环状等结构让学生观看,并指出若用氯原子换掉一个不同位置的H原子,便又是一种新的物质。
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深刻][讲解]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
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板书]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过渡]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但由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需求。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简称合成材料。
[板书]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从此,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在改造大自然的进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板书]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讲解]由于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易得、制造加工简单、性能千变万化,(如用石油产品、煤、石灰石、水、空气等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就可制得多种多样、性能各异的合成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引导学生看图塑料制品的应用[讲解]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
如聚乙烯分子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手拉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引导学生看图9-4 (聚乙烯分子模型)][转折]我们刚才看到的聚乙烯高分子,是很长的链状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合成材料高分子都是长链状的,有的还可以结合成网状。
[讲解]高分子的结构不一样,其形成物质的性质就不一样。
如链状结构的聚乙烯塑料与网状结构的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的性质就不相同。
[学生做实验]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现象: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时又熔化。
[讲解]我们刚才观察到的塑料的这种性质叫热塑性。
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若我们给酚醛塑料加热,其只能烧焦而不能熔化,我们把这种性质叫热固性。
[板书]1.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应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补?[讨论结果]因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故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封口;因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故不能进行热修补。
[介绍]塑料的品种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投影或发放资料] 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讲解]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是我们使用最多的塑料。
[过渡]高分子材料中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之分。
[展示]棉花、羊毛、木片、干草。
[讲述]以上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纤维,它们可以制成棉布、纯毛线、纸张等。
它们透气性好、吸水性也好,但它们易缩水,易被虫蛀。
[展示]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讲解]以上物品属合成纤维制品,它们最明显的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
缺点是:吸水性、透气性差。
[设问]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
我们怎样才能穿上既舒适又挺脱的衣服呢?[生]可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混合纺织。
[师]很正确。
这也是商店里的时髦衣物多为混纺织品的缘故。
[板书]2.合成橡胶[设问]合成橡胶的出现是人类向自然学习取得的成果。
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有哪些优点呢?[学生看书后问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承接]正因为如此,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合成橡胶的用途)][转折]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因为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板书]3.合成纤维[请学生阅读资料:认识服装的标签][补充]合成纤维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
例如,尼龙可以制降落伞绳、轮胎帘子线、缆绳和渔网等。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特种合成纤维,如芳纶纤维、碳纤维、耐辐射纤维、光导纤维和防火纤维等。
[过渡]橡胶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最初人们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获得天然橡胶。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橡胶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在了解了天然橡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后,进行仿照,并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橡胶,即合成橡胶。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板书]二、白色污染[投影资料]1.白色污染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过渡]由此可见,“白色污染”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白色污染”呢?[板书]3. 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请学生看书回答]方法有: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讲解]减少使用、加强回收、使用可降解塑料是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措施。
回收废弃塑料是非常重复的,因为塑料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而且节约资源。
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因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
[设问]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困难呢?[引导学生看ppt资源(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讲解]从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入手,研制新型的可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最有前景的措施。
[投影资料] 可降解塑料[过渡]近年来,为了解决使用合成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为满足计算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工业等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还研制出了许多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板书]三、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资料1.无机非金属材料2.复合材料3.纳米材料[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并知道有机合成材料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对我们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