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摘要:电厂热力系统循环过程中,常常会由于除盐水电导率变大导致电厂热力系统水质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进而影响到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为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进行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0引言电厂热力系统的水质情况决定了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否,同时也关乎着电厂的经济效益。
自然界的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其中包含大量杂质。
如果电厂使用的水中还有大量杂质,则会导致相关设备发生腐蚀和积盐等情况,进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给电厂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控制电厂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势在必行,有助于促进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厂化学除盐法电导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分析1.1阴床Na+渗漏阴床中的Na+主要源于阳性树脂生成的NaOH。
如果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不符合标准规范,就会发生Na+渗漏的情况[1]。
特别是阴床再生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隔绝工作,不然就会导致碱液混合到阴床中,引发Na+渗漏。
如果阴床Na+渗漏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除盐水的效率,阴床需要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通常情况下,pH值应该小于5。
然而在Na+的不断渗漏过程中,相应的pH值也会越来越大,进而提高水的电导率,导致阴树脂强度出现减小甚至失效的情况。
所以,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阴床,做好相应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提高阴床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务必保障酸、碱液流动方向的正确性,避免再生液出现逆流的情况,以此增强电导率。
1.2阳床Na+渗漏对电厂盐水进行处理的时候,阳床Na+渗漏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给电导率带来不良影响。
导致电导率变大有下列几个原因:首先,工作人员在对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Na+含量进行检测,然后来判断阳床的实际作用。
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时间长短会影响Na+含量,检测时间过久就会导致Na+就会渗漏。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摘要:水资源作为电厂安全运行中主要资源之一,因电厂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当严格。
但在环境资源、技术工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实际处理化学水过程中,电厂操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在简述电厂化学水处理基本理论基础上,并现阶段化学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电力化学水;反渗透技术;防腐技术前言依据现阶段电力供应结构与方式,主要是借助固定热源,得到大量蒸汽推动燃汽轮机,带动定子和转子的相互运动,进而得到电力能源,在该过程当中,电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化学水。
电化学水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实践作业,运行体系复杂、水源性质独特,在进一步拓展电力系统作业量的过程中,电化学水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
基于此,降低电厂运行给水期间的故障率,提高作业质量与效率,成为了现阶段电力供应保障部门的主要问题。
1电厂化学水处理1.1电厂化学水处理运行的主要内容电厂化学水处理实际上就是处理电厂锅炉补给水,由于电厂锅炉使用的水主要是自然水,这些水在长时间、长距离的流动下,极易出现杂质与污染物,因此在具体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如除杂等。
依据电厂特点与电厂水质具体设计的电厂化学水处理流程存在较大差异,通常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为主进行处理,具体的流程包括预处理、一级除盐以及二级除盐。
其中,预处理就是借助各种措施与手段过滤、沉降自然水当中的杂质与污染物,之后的主要操作就是除盐。
1.2化学水运行的基本技术工艺流程电厂化学水处理流程总体可以概括为预处理与除盐。
预处理也叫预过滤处理,主要针对的是自然水当中存在的有机物、微生物、胶体、悬浮体,电厂常用的预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过滤、多介质过滤、超滤等,对于自然水的处理超滤技术效果最好,在处理胶体方面应用广泛。
经过预处理环节的水当中还存在大量溶解性盐,在后续运用时可能会导致出现设备腐蚀等情况,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除盐,除盐处理又包括一级除盐与二级除盐,一级除盐常见技术与基础设备为反渗透与阴阳离子交换,二级脱盐常利用电渗析、EDI、混床等。
某电厂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某电厂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本文介绍了除盐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和EDI除盐系统;详细介绍了袋式过滤器、微氧化还原过滤器、反渗透组件、UV杀菌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功能;最后通过化学除盐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安全稳定地运行,证明了上述化学除盐系统的产水能够满足调相机闭环循环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关键词:化学除盐系统;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引言锡盟2x300MVar调相机工程是国内首个特高压调相机工程,同时也是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最大容量的调相机工程。
调相机在HVDC终端可以作为动态无功支持、控制电压的大幅偏移,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冷却问题已经影响到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散热方式。
调相机外水冷却系统为调相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散热条件,使得调相机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外冷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排出热量,使得调相机机组安全运行,进而提高HVDC运行的可靠性。
锡盟换流站加装调相机工程的外部冷却,包含空冷+蒸发冷却系统(包括空冷器、冷却塔、循环水泵、喷淋循环水泵、循环水管及阀门等附件)及附属系统。
调相机工程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主要满足调相机外冷系统闭式循环系统的补水以及干冷塔夏季喷淋用软化水系统。
本文阐述了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除盐系统。
除盐系统制备的除盐水,用于闭式循环系统的补水。
1化学除盐系统的工作原理化学除盐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EDI系统及其他辅助装置,除盐系统采用袋式过滤器+微氧化还原反应器+超滤组件作为预处理工艺,以二级反渗透(RO)技术作为核心除盐工艺,以连续电除盐技术(EDI)为深度除盐工艺的设计,最大限度确保了系统产水的高品质和稳定性,保证系统最终产水能够满足调相机闭环循环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原水经原水泵加压后进入袋式过滤器,经袋式过滤器初步过滤截留绝大部分颗粒性杂质后进入微氧化还原反应器;微氧化还原反应器可进一步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及悬浮物,并对原水中的余氯及微生物进行化学控制,原水经微氧化还原反应器进入超滤装置,被截留水体中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物质,确保出水达到反渗透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与控制分析

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与控制分析摘要:对于电厂热力系统而言,要结合现实要求,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对其中涉及到的设备以及电厂自身经济效益,会产生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视。
一旦发电厂直接对含有杂质的水源进行利用而用于发电,势必会导致电厂内部相关设施出现严重的腐蚀、积盐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电厂自身现有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运行、设备使用寿命以及电厂整体经济效益而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控制1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现象以及原因分析对于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现象以及原因分析。
首先在除盐制备阶段,如果除盐水箱进水电导率不能大于0.1μs/cm(25℃),也就是出水电导率大约为36.2μs/cm(25℃)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吹管工作的进展。
经相关调查发现,出现这种电导率不能达标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混床机当中的酸气动阀存在运行漏洞导致的,混床进酸管道当中残存的盐酸通过漏洞进入到盐水箱当中,导致除盐水污染情况的发生。
这往往是由于电厂化学除盐水的除盐系统未能做好维护和监督工作造成的;其次除盐水箱顶部的密封不严,会导致其直接与大气相连接,并且由于系统当中的环氧树脂防腐层破损情况的发生,以及衬塑层的脱落,导致了除盐水质受到污染情况的发生,继而使得电厂整体除盐水电导率超标;最后,在除盐制水的过程当中,阳床和阴床漏Na+以及除碳器的效率降低情况均会使得电厂的盐水电导率升高。
比如,某电厂在冬季用水高峰期,除碳器的两台风机当中的其中一台,由于电机过温,导致其突然的停止运行,使得阴离子交换器出水二氧化硅超标,继而导致制水量降低。
这之后,在对除碳器进行隔离时,将系统切换到阳离子交换器,出口水质接到阴离子交换器当中,运行的结果表明,阴离子制水量周期直接下降到正常情况的1/5,这也表明,除碳器的正常运行与否,将直接影响阴离子交换器出水二氧化硅的除硅情况、以及阴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的实际情况和出水水质的情况。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科技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目前社会上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电力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发电厂作为电力的生产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化学水处理是提高电厂发电效率的关键,对保证热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应用化学水处理系统,有效地保证水的质量,提高电厂的水处理效率,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作为电厂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做好电厂化学水处理的重要性,在化学水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问题及应对措施1 电厂化学水处理概述电厂化学水处理主要是指锅炉补给水的处理。
发电厂是通过燃料燃烧放热,使水蒸发变为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因此电厂热力系统中水汽的品质就显得尤其重要。
电厂化学水处理流程是依照电厂水质及电厂特点的不同来具体设计的,一般都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为主,其次有给水处理、炉水处理、蒸汽品质监督、循环水品质监督与处理等。
本文主要分析盘式过滤+超滤+两级反渗透+EDI全膜脱盐水处理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锅炉补给水处理流程简介:(1)原水预处理。
预处理单元是反渗透系统能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预处理单元由“加药装置”、“盘式过滤器”、“超滤装置”及“活性炭过滤器”组成。
(2)反渗透装置。
反渗透装置可有效阻挡水中各类离子、细菌、病毒及大分子有机物,其中对水中各类离子的脱除率≥97%,有效延长EDI除盐装置的运行周期。
反渗透装置高压泵进水口装有低压保护开关,出水口装有高压保护开关以保护高压泵的运行安全。
(3)EDI除盐装置。
反渗透装置产水进入二级RO水箱,经水泵增压后进入EDI除盐装置,水中残余的离子被基本去除,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
EDI产水进入除盐水箱,由除盐水泵输送到用水点。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在逐步的加快。
因此,对于电厂的电力能源使用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
为了有效地保证电厂生产运行工作的全面开展,就需要做好电厂内部化学水处理工作。
结合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整体的问题处理水平,保证电厂化学水的处理效果,避免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化学水处理;处理问题;应对措施引言在实际的电厂生产过程中化学水污染问题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化学水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要结合化学水处理中的具体情况,减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电厂供水系统的全面应用,提高化学水处理的效果,避免因水质问题给电力企业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
1化学水处理的流程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过程主要是指针对电厂锅炉设备补给水的处理,因为电厂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的水主要来自于大自然,而这些水在经过长距离的流动之后,难免会融入一些杂质,甚至会造成相应的污染。
所以,水资源的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可以保证电厂中设备的使用。
电厂化学水处理是根据现场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生产特性来设定的,通常主要以锅炉补给水为主,处理流程也会分为预处理以及一级除盐、二级除盐等。
每一步的处理都可以实现对水中杂质的过滤,同时还可以完成除盐处理。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进行预过滤处理。
预过滤处理是将水中的一些悬浮铁盒微生物及时的清除。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超滤等工艺,其中的超滤环节是对原水处理效果最好的。
其次,进行预除盐处理。
经过预处理之后水中会存在一些溶解性盐,这些盐会影响到后续设备的使用,造成一定的腐蚀危害,所以要进行除盐处理,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水资源的应用效果。
2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2.1设备腐蚀问题电厂是实现电力能源生产的重要场地,电厂内部热力设备的使用性能以及运行状态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电力能源的生产效果,同时整个化学水处理之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
火力发电厂化学专业典型故障及处理

火力发电厂化学典型故障及处理一、离子交换除盐典型故障1.一级除盐阴床放钠引起阴床出水电导偏高的问题。
1.1 主要现象或表征:阴床出水钠明显高于进水,出水DD偏高,再生正洗时间延长甚至无法正洗合格,周期制水量下降。
由于阴离子交换器运行时不监测Na+,故放钠现象一般不易被人们发觉。
1.2原因1.2.1 对于系统旧树脂,主要是树脂有机物污染引起的(如益阳电厂#1、#2系列一级除盐系统2009年初出现的故障)。
有机物分子上的弱酸基团—COOH 在再生时,发生下列交换:OR’COOH + NaOH R’COONa + H2在正洗和制水期间,发生水解反应,不断释放出Na+。
O R’COOH + NaOHR’COONa + H2Na+跟DD的关系,800ug/l的Na+会引起DD升高10us/cm。
1.2.2 对于系统新树脂,主要是新树脂预处理或清洗不彻底引起的(株洲电厂今年一级除盐更换新树脂后再生时出现的故障)。
因为新树脂都存在水溶性浸出物问题,浸出物包括低分子聚合物、聚合单体的溶出以及树脂本身的溶解。
阴树脂的浸出物中主要是钠盐。
而浸出物的释放通常需要1~2个周期才能稳定。
1.3 处理(1)对于旧树脂,常用两倍以上树脂体积的含10%NaCl和1%NaOH溶液,浸泡16到48小时复苏。
加热动态循环复苏更佳。
(2)对于新树脂,充分预处理或除盐水冲洗彻底即可。
2.树脂油污染2.1 主要现象或表征:树脂表面形成油膜层,严重时出现树脂结块,反洗或擦洗时出现明显油污,树脂密度减小,树脂交换容量下降等性能下降。
2.2原因2.2.1 树脂工艺(混脂、擦洗、输送)用气带油,导致油污染。
2.2.2 主机或小机润滑油、锅炉燃油等漏入热力系统污染精处理树脂(如金竹山电厂2009年12月#3机组)2.3 处理50℃的5%NaOH溶液碱洗复苏。
可分次进行,控制排出废碱液化学耗氧量降至100~150mg氧/l以下为终点。
3.树脂(精处理)成膜胺污染3.1 主要现象或表征:(1)外状在显微镜下观察,被十八胺污染后的阴树脂表面粘附有绒毛状物,而污染后的阳树脂表面较光滑,这说明十八胺大部分进入阳树脂内部,而对于阴树脂十八胺则多粘附在表面。
电厂电除盐系统发生的问题分析及处理

电厂电除盐系统发生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摘要:电除盐(electrodeionization,简称EDI)的本质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具有电渗析能够连续除盐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深度除盐的优点,因而在我国国内的电力系统等纯水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EDI技术在我国已经应用了十数年,但是国内对该技术运行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因为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技术原理等理论层面,对EDI的实际运行经验、问题及其处理的研究比较少,这就对EDI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发展改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状,先对EDI技术进行了大概的概述,然后对EDI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电厂EDI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讨论,最后对EDI技术在电厂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及其处理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希望能够对推动该技术的运用改进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电厂;EDI;问题分析;处理措施1EDI技术的概述EDI技术是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的有机结合,要弄清EDI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必须掌握离子交换除盐和电渗析脱盐技术。
离子交换除盐过程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活性基团对水中阴阳离子的不同选择吸附特性来达到去除水中离子的目的。
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进而获得纯度很高的水,是一种典型的深度除盐技术。
但因为受到树脂交换容量的限制,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树脂进行酸碱再生,且出水水质会逐渐下降,呈现出产水水质不稳定、连续生产性差的缺点。
电渗析技术是利用多组交替排列的高离子选择过滤性膜进行脱盐的技术,优点是可以进行连续生产,缺点是脱盐率还有待提升,而且离子膜在运行中容易受到腐蚀,使用寿命偏低。
EDI技术的应用实质就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在电渗析的淡水室内填装离子交换树脂的方式,实现二者除盐机理的同时运行。
每个制水单元均由一组树脂、离子交换膜和有关的隔网组成。
每个制水单元并联起来,与两端的电极组成一个完整的EDI装置(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摘要:在电厂的热力系统运营过程中,水质质量对其影响作用较大,甚至决定
着整个系统的运营,决定着电厂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电厂的水质而言,如果未
经任何杂质处理而直接应用到发电过程中,势必会腐蚀发电装置,并使其产生积
盐等问题,这也事关整个电厂装备的使用设备,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
本文重点对电厂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进行相关研究,探析其在运营过程中常见故障,并提出相应改善策略,以提高整个电厂的实际运营效率。
关键词: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电厂
1引言
对于多数电厂企业而言,除盐水控制系统通常由纤维过滤器、混合离子交换
器以及活性炭过滤器等装置组成。
只有当整个系统装置通力协作,才能确保除盐
水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对水质进行有效除杂。
但是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由于除
盐水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不够稳定,常常发生故障问题,难以保证机组正常补水,
影响到整个电厂企业的运行。
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除盐水系统的常见故障案例进
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2 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常见故障
2.1 #1混床自动投运故障
(1)故障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当手动投运#2混床进行操作,一旦#2混床
正洗结束,活性炭过滤器与#1混床则会步入投运状态。
(2)故障分析:辅控人员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检查,首先通过手动方式投运#2混床时,#1混床则会出现自动投运。
通过检查PLC的逻辑结构结果表明,确
实存在“二级除盐自动”信号。
当#2混床处于开出水门状态之后,则会将相应信号
反馈给系统,相应的“二级除盐自动”这一脉冲信号将自动消失,但#1混床则会收
到“二级除盐自动”脉冲信号,将自动开启投运。
通过除盐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结果
表明:运行操作界面决定着“二级除盐自动”的脉冲信号。
当除盐水操作界面菜单
栏内点击“二级除盐自动”时,则会弹出操作界面。
点击确认“二级除盐自动”按钮时,相继会弹出确认操作界面,同时将选择“二级除盐自动”,并且反映在PLC逻
辑脉冲信号中。
此时,如果点击“取消自动状态”按钮时,则会停止相应操作;倘
若点击操作界面右上角的“×”按钮,“二级除盐自动”脉冲信号仍然会在PLC逻辑内
部形成。
一旦条件满足床体被选择或者系统自动,相应床体就会起到自动投运操作,继而所选中的床体就不能执行手动投运功能。
(3)解决对策:当在系统操作界面内点击确认“二级除盐自动”时,若没有采
取停止操作指令,必须要在弹出的操作界面上点击“取消”按钮,而不能点击操作
界面右上角的“×”按钮。
“全自动”与“预处理自动”同样操作时,依据运行系统特性,在泵、床体以及风机启动操作前确认相应的泵、床体以及风机界面按钮选项框内
是否勾选,如若启动,点击选中“二级除盐系统自动确认”即可;如若不需启动,
则不必对其进行勾选。
图1 二级除盐自动逻辑
2.1 #2阳床小反洗无法进行故障
(1)故障问题:当#2阳床小反洗再生启动自动投入操作之后,监控界面则
会弹出“阀位故障”,小反洗再生顺控则会停止作业,如若多次启动#2阳床小反洗
则均不起作用。
(2)故障分析: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启动再生顺控呈现之后,#2阳床小反洗进水阀则会接收到开指令,反馈信号则没有在15s内反馈至阀门开,
则界面则会自动弹出“阀位故障”信号,并且自动程序则会终止。
在对PLC进行逻
辑检查时,当前开门时发送15s脉冲信号,如果再15s内没有接收开反馈信号,
系统会自动报送开故障。
当联系技术人员手动启动小反洗进水门,则会正常开关
阀门,并且时间控制在31s左右。
(3)解决对策:此种故障通常是由盐水系统长期运行,内部部分阀门机械部
件老化严重,造成阀门开关时间增加。
短期对其进行改进措施:主要是将逻辑开
门时限调整到40s。
长期改进措施:及时联系检修人员,对除盐水系统的老化阀
门部件进行定期维修。
图2 #2阳床小反洗再生逻辑程序
2.3 阴床反洗再生过程中跳步故障
(1)故障问题:当#1阴床退出操作之后,通过手动投入#1阴床小反洗再生
顺控,待第7步小正洗结束后就会直接返回值第1步,继而造成无法正常结束。
(2)故障分析:通过对阴床再生顺控程序步骤的核查,按照小反洗、放水、
置换等流程进行,系统在工作中会出现紊乱现象,难以正常按照反洗程序执行。
(3)解决对策:对于小反洗运行条件加以限制:待小反洗运行之后4小时内,严禁再次启动。
4小时内包含了所有反洗步序的执行,确保在该周内不再反复执
行小反洗程序。
2.4 混床无法投运故障
(1)故障问题:当通过手段方式投入混床“投运”顺控结束之后,混床则会处
于“正洗”状态,无法再次执行“运行”命令。
(2)故障分析:在对混床逻辑进行系统检查时,发现在所有阀门操作中仅有“转换开关”标识,而通过手段方式来关闭阀门,标志会先置手动(1)、后置自动(0)状态,但当前整个系统负荷较大,画面脚本执行效率不高,继而造成置手
动后,没有置自动。
当系统标识处于手动状态时,阀门开关无法自动控制,这将
造成床体难以自动投运,主要体现在床体阀门难以自动投运,以致造成床体一直
处于正洗状态,难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3)解决对策:通过修改画面的方法,来增加转换标识指示。
当出现类似问题之后,可以利用手动控制阀门开关的方式,来观察阀门正常运投状态。
3 结语
随着国内电厂的快速发展,电厂企业对大容量、高性能参数的直流锅炉需求
量较大,但是其锅炉的除盐水系统对其水质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对其水质的深度
处理,确保符合标准要求,对于促进锅炉的正常运营显得格外重要。
故而,国内
多数电厂企业对于除盐水控制系统的投入与重视程度也是随之提高。
一旦除盐水
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到机组的正常补水需求,继而造成电厂企业停工,本文主要是对电厂企业在化学除盐水控制系统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
相应的故障解决度磁轭,将进一步降低其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这也为整个电厂
除盐水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证,确保电厂正常运营,以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欣. 电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原因与控制方法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6):525.
[2]李伟. 基于PLC控制的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盐水泵变频自动控制的实现
[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3, 000(005):147-149.
[3]仲强. 化学除盐水处理系统的相关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 000(020):26.
[4]白惠芬, 刘佩, 卫大为.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及难点分析[J]. 科技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