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顺层边坡结构面力学指标确定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

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

1 顺 层 岩 质 边 坡 的 破 坏 模 式 及 其 稳 定 分
析 方 法
11 岩 质 边 坡 的破 坏模 式 .
在 工 程 基 本建 设 中 ,存 在 大 量 的高 陡岩 质 边 坡。 确保 边 坡 在 施 工 阶段 和运 营 阶 段 的稳 定 , 保 对 证 工程 建 设 的J N 开 展及 充 分 发 挥 工 程 建设 的 功 m  ̄ ,
主 要破 坏 模 式 。 ( ) 坡 岩体 受 各 种 裂 隙 , 2边 以及 层 面 的 交 叉 切 割形 成 的楔 形 块 坍 塌 破 坏 。 由 于边 坡 主 要 受 层 面 的影 响 ,而 主要 裂 隙 的走 向决 定 其 对 边 坡 的 切 割 分块 效 应 并 不 显 著 ,因此 该 类 型 的破 坏 模 式 在 该
( 中风 化 与 强 风 化 ) 间形 成 的层 面 , 直 线 形 滑 之 为 移 面 ,采 用 滑 移线 为直 线 的平 面 滑 动 法 对 岩 质 边
坡 的稳定进行计算 , 计算模型见 图2 所示 。
图1 支 挡布置 示意 图( 位 : 单 mm)
4 4
道路交通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能 , 到 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 起 研究 发现 , 体结 构的复杂性 、 岩 多样 性 , 以及
楔块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 的结构面对岩体切 割而 形成的。 滑体 同时 沿 这两 个 面发 生 滑移 , 其 滑移 故 方 向必 然 是 沿 着 该 两 个 结 构 面 的 组 合 交 线 方 向 , 且该 交 线 的倾 角 必定 缓 于 边 坡 坡 角 ,并 在坡 面 出 露。 由于滑 体 同时 沿 两个 滑 面 滑 动 , 力 学 机制 比 其
收 稿 日期 :0 0 1 一 2 2 1— 1 O 作者简介 : 春波 (96 )男 , 刘 17 一 , 山东 人 , 士 , 程 师 , 事 土 硕 工 从 木工 程教学 与研究 工作 。

确定顺层岩质边坡范围的上下限值研究

确定顺层岩质边坡范围的上下限值研究
30 右侧高 8 .0m。倾 角 口:3 。 , 型选取 范 围为 : 8 3 0时 模 长 不 同的标准 。因此 , 本文采用数值 模拟 与相似模 型试验 相结合 的 2 .2m, 方法 。 对此 问题 进行 了讨论。
10 宽 5 左侧高 1 .0 右侧 高 9 . 4 m, 0 m, 68 m, 76 m。变化 岩层走向 3
1 3 岩 土 材料 参数 .
F=a z / 2 l 十 ̄J =是
() 1
所选岩 土材料 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 1 所示 。
表 1 岩土材料参数一览表
其 中,1 分别为应力 张量 的第一不变量 和应 力偏张量 的第 j, 二不变量 ; , a 足为与岩土材料内摩擦角 和粘聚力 C 有关 的常数 。
的基本变形 体单元 有同样的几何特性 , 程序 会根据 接触单元 下面 的变形体 单元 的材料特性来确定法 向接触刚度 , 可人为 的设定 也
其值 [ 5。 4l ,
点。模 拟后 , 关键点位移随夹角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如图 1图 2 , 所示。 由图 1 图 2可知 : , 当夹角在 0~1。 间时 , 。 5之 关系曲线斜率较缓, 位移变 化较 小 , 边坡稳 定性 有所 提高 , 但不 明显 ; 当夹角在 1 。 5 ~
垂直 Z轴 的两 面( 前后两面 ) z方 向约束 ; 为 垂直 y轴 的底 面为 岩体按连续介 质处 理 , 采用 结构 实 体单 元 S l9 oi 5模 拟 。材 x, z方 向全部 约束 , 直 y轴 的顶 面 为 自由面 , 约束 。荷 d y, 垂 没 料的本构关 系采用 理想 弹 塑性模 型 , 服 准则 为 D k r mgr 载为仅考虑岩体 自重。 屈 mce- e P 准则 即广义米赛斯准则 _ : 3 J

岩层倾角影响顺层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_陈从新

岩层倾角影响顺层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_陈从新

478
岩土力学
2007 年
本试验用百分表进行位移观测。在模型体背面、 模型体开挖线附近及靠近地表面的重要部位布置了 13 个测点,其中靠近地表面部位布置 3 个测点测量 地表面的下沉及横向位移,开挖线附近布置了 3 个 测点,模型体中布置了 7 个测点,每个测点都测量 竖直向位移和水平向位移。百分表安装于独立于模 型体外的钢架上,其布置及安装如图 2 所示。
⎪ ⎪⎪ ⎬
Cδ = Cl = 50
⎪ ⎪
Ct = Cl = 7
⎪ ⎪⎭
(1)
式中:Cσ 为应力相似常数;Cl 为几何相似常数;Cγ 为重度相似常数; Cµ 为泊松比相似常数; Cε 为应 变相似常数; C f 为摩擦系数相似常数; Cϕ 为内摩 擦角相似常数; CεO 为残余应变相似常数; CεC 为单 轴极限压应变相似常数;Cεt 为单轴极限拉应变相似 常数; CE 为弹性模量相似常数; Cc 为内聚力相似 常数; Cσ 为边界应力相似常数; CRt 为抗拉强度相 似常数; CRC 为抗压强度相似常数; Cτ 为抗剪强度 相似常数; Cδ 为位移相似常数; Ct 为时间相似常 数。
1引言
影响顺层坡向层状岩石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是岩层的倾角大小、层面的抗剪强度、岩体风化程 度、开挖边坡的倾角大小以及边坡岩体被节理裂隙 切割状况等。物理模拟研究方法应用于斜坡岩体的 稳定性分析具有两个突出的意义[1]:一是能够直接 观测和记录所研究斜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演变过程; 二是可以通过试验应力分析获得边坡的变形演变过 程中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状态以及由于变形与局部破 坏导致的应力重分布情况[2]。因此,对顺层岩石边 坡稳定性进行模型试验研究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 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顺层岩石 边坡加固和滑坡的预测预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本文根据某高速公路缓倾角层状高陡边坡在公

关于岩质边坡力学参数问题

关于岩质边坡力学参数问题

关于岩质边坡力学参数的选择与应用1岩质边坡力学参数的确定1. 1 试验是力学参数的基础边坡稳定分析中,岩体和结构面参数的确定是重要的一部分。

岩体是天然地质体,有其发生、发展和改造的过程,其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和赋存环境复杂多变,很难有均匀的、连续的、有规律的或两者完全一致的岩体。

岩体、包括结构面的宏观力学参数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比较实际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使每个分区内的岩体大致有相对均匀、相对有规律的力学特性;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块、岩体和结构面,进行室内和野外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代表性的数据,最后结合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效应,提出力学参数建议值。

试验成果是提出力学参数的基础。

1. 2 不能直接使用试验数据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原因试验数据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1) 天然地质体的复杂性由于岩体和结构面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取样、试验方法的困难和局限性,试验成果不能直接使用。

首先是成果常有较大的分散性,取决于众多的复杂因素。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人们经常认为试验数量不够,特别是由于大型原位试验有较大的难度,不可能作大量试验,这是个实际问题。

例如关于坝基抗滑稳定力学参数,在GB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第5.3.2条第4款就规定:“控制坝基抗滑稳定的岩层或滑动面的原位抗剪和抗剪断试验组数不应少于4组。

”假如就做了4组试验,则抗剪断参数只有4个(采用单点法抗剪参数可以得到16~20个,然而关键数据仍是抗剪断强度)。

这4个抗剪断参数无论比较接近或比较分散,人们都可能怀疑其代表性。

即使取得足够数量的试验值,当人们了解这些不尽相同的值是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形成时,例如:壁面起伏、夹泥厚度、成分、结构、密实度和含水量,以及制样和试验过程中的不同情况等,人们还是怀疑能不能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去对待这些试验成果。

特别是对于多组裂隙发育的岩体,即所谓的节理岩体,其抗剪断和抗剪参数与节理本身的强度,以及节理的产状、长度、间距、连通率和相互组合情况等密切相关,原位试验常常得出差异很大的成果。

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坡关键参数的确定讨论(假日专题)

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坡关键参数的确定讨论(假日专题)

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坡关键参数的确定讨论(假日专题)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面参数的确定在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大家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故此,笔者对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面参数的确定进行简短的分析说明。

顺层岩质边坡潜在滑面的反算关键之一是利用原状自然坡体进行反算,并结合后期工程的预加固措施进行适当的折减。

但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潜在滑体的范围如何选取,二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原自然坡体的稳定系数如何选取。

1、潜在滑体的范围选取顺层岩质边坡的的潜在滑体确定是一个难题、潜在滑体范围取大了,工程的经济性无从谈起;潜在滑体范围取小了,工程的安全性也不能确保。

笔者就曾见某高速公路由于潜在滑体范围取值偏小,造成7km范围内的9处顺层边坡演变为滑坡而剪断了前部抗滑桩;也见到很多技术人员由于实在难以确定潜在滑体范围,而将其一直顺延至山顶或坡顶,其治理工程的规模是相当恐怖的。

其实,来自于大自然的地质灾害,往往会在大自然中告诉我们答案,也就是说,笔者建议加强现场的工程地质类比,对拟处治坡体附近的自然顺层滑移特征、对已有的人类工程顺层滑移特征等进行调查总结后用于拟处治边坡是最为合理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质体的不重复性,很难对潜在滑体进行准确的计算或模拟。

故工程实践中有人认为取开挖厚度的5~10倍进行确定,在理论研究或设计中有人采用数值模拟进行确定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笔者在工程实践中,多次利用工程地质类比确定的顺层潜在滑坡处治范围基本上均在后期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

2、稳定状态下的原自然坡体受力分析之潜在滑面参数反算自然状况下潜在滑面参数的反算核心是合理选取潜在滑坡的剪出口。

从土压力公式可知,自然坡面和潜在滑面之间的滑体厚度与土压力成近似的平方影响关系;从抗剪强度公式公式可知,剪力与自然坡面和潜在滑面之间的滑体厚度成线性关系。

因此,选取的越小,则土压力或抗剪强度的计算误差越小,即土压力或岩体抗剪强度对后部潜在滑体支撑力的误差越小。

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露天矿最终边坡角

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露天矿最终边坡角

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研究露天矿最终边坡角[摘要]边坡稳定是保证露天矿安全、持续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结合元宝山露天煤矿东帮边坡工程实际,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应用RFPA-SRM软件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试验研究,确定了边坡的潜在滑坡模式,分析了边坡岩体的位移分布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阐明了滑坡机理。

结果表明,宝山露天煤矿东帮边坡的稳定性较差,滑坡模式为以4#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坡体沿不同出露弱层均有一定程度的错动变形。

对类似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的提出给出了依据。

[关键词]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滑坡模式强度折减法数值试验0.引言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露天矿山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露天矿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及正常、持续生产。

边坡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稳定性受诸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下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变形破坏机制极为复杂,尤其是顺层岩质边坡。

如何根据露天矿特有的工程地质特征,正确评价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确定其潜在的滑坡模式是采矿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值试验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分析边坡岩体的应力、位移及变形破坏特征,阐明滑坡机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6]。

本文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中心唐春安教授研发的RFPA-SRM数值分析软件,以元宝山露天煤矿东帮边坡为工程实例,对露天矿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试验研究,分析研究其变形破坏特征,确定其潜在滑坡模式,为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提出提供依据。

1.RFPA-SRM简介RFPA-SRM是将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引入到岩石破裂过程的RFPA分析方法中形成的。

它基于有限元作为应力分析工具,全面满足静力平衡、应变相容及岩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并秉承RFPA系统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中的特色[6,7]。

(1)强度准则。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摘要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的发展,也是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分类梳理,并阐述了各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工程实际选取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提供一定参考,为其研究及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岩质边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 概述在与岩石相关的实际工程中,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会经常遇到,目前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繁多,不同的分析方法使用条件及限制因素不同,各实际工程工况的影响因素也大不相同,如何客观有效、高效合理的选择分析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需要慎重选择的问题。

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李文波学者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1]一文中指出,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历程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将岩体视为松散体,第二阶段可分为两种分析方法,其一以刚体平衡原理为基础,利用数学分析法或图解法求得安全系数;其二以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或离散元法分析岩质边坡内部变形特征和应力状态。

第三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定量或半定量模拟边坡开挖破坏全过程,信息论、模糊数学、数量化理论和系统论方法等新理论被引入边坡稳定性研究,为定量评价和预测岩质边坡稳定性开辟广阔前景。

3 定性分析法3.1工程类比法工程类比法是将研究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治理经验引申到相似边坡上,是一种基于现场调查、统计、分类基础上的定性分析方法。

3.2地质分析法从经验和表象方面看,边坡岩体的破坏形式受岩体结构及性质控制,地质分析法适用于天然边坡评价,对边坡的地质构造和边坡破坏形式进行分析,还原历史演变过程,从而对边坡稳定就行定性评价。

3.3范例推理评价法范例推理就是将当下的问题命为目标范例,将记忆中问题名为源范例,通过目标范例筛选源范例,由源范例指导目标范例求解。

4 定量分析法4.1确定性分析方法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和图表法[2].4.1.1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将滑动趋势范围内的边坡岩体看成刚体,划分成若干条块,受力分析,建立滑体力/力矩平衡,根据下滑力与抗滑力的比值建立安全系数表达式从而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直观。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首先,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非常重要。

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而边坡下方地层情况则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其次,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

力学模型可以是二维平面模型,也可以是三维空间模型,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二维平面模型适用于较简单的边坡,而三维空间模型适用于较复杂的边坡。

然后,确定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荷载条件包括自重、附加荷载(如雨水、地下水等)和地震作用等,边界条件包括边坡上部和下部的约束情况。

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合理确定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稳定性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平衡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它假设边坡在稳定状态下满足力学平衡条件,通过比较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是在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潜在滑移面,通过比较潜在滑移面上的剪切抗力和剪切力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离散化边坡为有限个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求解力学平衡方程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加固措施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最终目的。

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加固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如加宽边坡、设置挡土墙、增加护坡等。

加固措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总之,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对地表或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我们能够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岩质顺层边坡结构面力学指标的确定方法摘要:控制岩质顺层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岩层结构面,确定岩层结构面的力学指标方法较多,不宜单独采用,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谈顺层结构面力学指标的确定方法。

abstract: fractur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consequent bedding rock slope, multiple approaches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t bedding rock slope fractures mechanics indexes are used in order to obtain satisfactory results. a brief discussion on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consequent bedding rock slope fractures mechanics indexes combining engineering examples.
关键词:岩质顺层边坡;结构面;组合结构面;力学指标;平面滑动
key words: the consequent bedding rock slope;fractures;combinatorial fractures;mechanics indexes;plane sliding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10-02
0 引言
确定岩质顺层边坡结构面的力学指标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
重要研究内容,目前确定方法很多,如规范法、试验法、极限平衡
反演法等。

单一采用以上任何一种确定方法均不能很好地提供结构面力学参数。

这就要求我们在勘察现场中必须查清边坡有关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结合边坡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对各种可能的多种滑动面组合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多种确定方法综合确定,以提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结构面力学参数。

本文结合贵开路改造工程k5+085~k5+280段公路边坡工程,对该段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综合确定结构面的力学参数。

1 工程概况
贵开路公路等级为二级,路面宽度12m,其中k5+085~k5+280段位于乌当区水田镇三江村以北500m处山前斜坡地段,公路修建将进行边坡切方开挖,根据放坡坡度78°,公路开挖切方将形成
7-28m高人工岩质顺向边坡,边坡岩体为三叠系大冶组(t1d)灰岩: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晶结构,层面铁染呈红色,含方解石脉及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结构面主要以层面为主,岩层产状300°∠34°,结构面平均间距为0.3m,岩体体积结构面数为3-12条,间层结合一般,岩体结构类型为薄至中厚层状结构,结构面类型为硬性结构面。

岩体内发育两组节理裂隙,裂隙发育间距一般0.3-1.0m不等,平均间距大于0.4m,可见延伸长度0.4-3m,多闭合——微张,张开度在1-3mm 之间,裂面平直或稍呈波状,表面附有泥质薄膜,基本无充填。

两组结构面的发育程度不同,第一组节理产状28°∠55°,结合程度
为结合差,第二组节理产状275°∠80°,结合程度为结合一般。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表a-2,边坡岩体为较完整,结构面以层面为主,结构面结合较差,按表a-1,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

2 稳定性分析
根据基岩赤平极投影图(图1)显示,边坡开挖后边坡坡向与第一组节理裂隙(产状28°∠55°)倾向大角度(84°)相交,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表a-1注5,坡向与结构面的夹角大于30°,该组节理裂隙不构成外倾结构面;边坡坡向与第二组节理裂隙(产状275°∠80°)倾向小角度(29°)相交,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a表a-1注5,坡向与结构面的夹角小于30°,该组节理裂隙存在外倾结构面,但坡度角比节理倾角小,不会沿该组节理发生滑移现象。

而两组节理形成的楔形体的组合倾向与边坡坡向构成逆向坡,稳定性较好。

通过以分析,边坡的不利结构面为岩层层面,边坡主要沿结构面呈顺层平面滑移破坏。

3 结构面力学指标的确定方法
3.1 规范法结合地区经验根据现场边坡体节理裂隙统计调查,边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张开度1-3mm,表面平直或稍呈波状,无胶结,结构面面结合差、边坡节理面为硬性结构面。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表
4.
5.1,节理面力学指标为
c=50-90kpa,φ=18°-27°。

3.2 试验法
3.2.1 结构面室内模拟试验法:在场地中取3组具有代表性试样进行结构面室内直剪试验,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附录e规定,对三组试验所测tgφ、c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对室内直剪试验指标,由于软弱结构面粘结强度较低,取样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而遭受破坏,或在样品加工过程中沿软弱结构破坏,故所作块样室内直剪试验样品均为结构面较好的块样,故室内试验的c、?准值偏大,考虑取样差异及各种因素影响,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4.5.4,采用折减系数0.75进行折减,得tgφ=0.5,即φ=26.6°,c=66.75kpa。

3.2.2现场大型剪切试验法:在场地中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试验点对岩体进行现场直剪试验,试验点的选择根据现场地形条件、破碎带的出露分布情况及便于试验操作等因素综合考虑,抗剪指标统计结果见表2。

考虑到场地中不利因素,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表4.5.4,折减系数取0.75,得φ=19度,c=55.9kpa。

3.3 极限平衡反演分析法反演分析法是在极限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假定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即滑动力和抗滑力的平衡,计算得到滑动面的综合抗剪指标。

对处在暂时稳定的边坡,稳定系数可取1.0-1.1。

根据经验,给定c、?准中的一个值,反求另一个值。

利用上述原理对场地中临空段边坡进行反演计算。

现有临空边坡条件见图2:边坡坡面长度a=10.4m,滑动面长度l=18.0m,滑动面与坡面夹角β=44°,岩层倾角α=34°,岩体容重γ=26.0kn/m3,目前边坡稳定,假定稳定系数为1.1,计算得滑体重量g=1/2×26×10.4×18×sin44°=1690.5kn/m,把以上数据代入平面滑动计算公式ks=[(g×cosα×tgφ+cl]/(g×sinα)中,得1401.1×tgφ+18c=1039.5,假定tgφ=0.35,得c=30.5kpa,即φ=19.3度,c=30.5kpa。

综上分析,极限平衡反演分析法和现场直剪试验法结果差异不大,其极限平衡反演分析法所确定的抗剪指标c值略偏低的原因是所假定稳定系数为1.1与实际偏小,室内试验指标偏大的原因主要为所取试样与现场实际差异较大,将上述几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同时根据现场岩体实际情况与同类工程经验,并结合规范范围值c=50-90kpa,φ=18°-27°综合考虑,确定边坡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c=50kpa,φ=19°。

该工程于2008年竣工,目前边坡稳定状态良好,设计参数分析全面,取值合理,在同类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①顺层岩质边坡力学指标的各种确定方法不宜单独采用,应相互关联,综合考虑。

②分析某一特定岩质顺层边坡时,应考虑岩体的结构面及节理裂隙发育组合情况,判定是否有条件发生破坏。

③分析边坡的破坏模式,对各种可能的滑动面或组合滑动面进
行稳定性分析,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并利用最危险滑面条件作极限平衡反演法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结构面的力学指标。

④对顺层岩质边坡,岩体结构面现场大型剪切试验试验指标并非与边坡实际相符,有时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整个边坡的岩体破碎情况、节理发育情况、结构面是否有充填及充填情况等实际情况了解清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试验,并对试验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反演法推导为基础,取综合方法的最小值,以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结构面力学参数。

参考文献:
[1]《贵开路改造工程k5+085~k5+280段边坡勘察报告》.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4]《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