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卷II高考压轴卷(文史类)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

2018年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同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都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29.1923年底。

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2)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2)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2018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试卷

2018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试卷

绝密★启封前2018全国卷II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

截止2013年,世界上共有5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下图为保护区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入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A.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B.黑夜持续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C.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 D.天气晴朗、黑夜持续时间长2.下面四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中,天文观测气象条件最好的是A.a B.b C.c D.e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全年多雨,地形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

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

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兰阳平原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A.河流搬运B.风力沉积 C.沿岸流冲刷D.海浪搬运4.兰阳平原海岸沙丘对当地的影响是A.沙丘迎风坡降水增多 B.减轻风暴潮的侵袭C.扬沙天气发生频率高 D.河口易形成冲积扇木兰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曾是清朝的皇家猎苑,现为全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场之一。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I(2))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I(2))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2018年全国卷2(历史)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2(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B】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C】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D】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2018年高考全国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人:马东博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题干信息——有两层因果关系:第一层:商汤因不忍猎人将鸟兽杀绝而取罗网三面(给鸟兽活路);第二层:商汤因这一做法得到诸侯拥护而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两层因果关系,用图示表达如下:梳理明晰以上两层因果关系,然后结合四个选项的关键词,推理符合题意的答案。

A 项“商汤成功缘于仁德之心”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正确答案为A 。

B 项“捕猎是主要经济活动”、C 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项“资源争夺”均不符合题干中所强调的因果关系。

此题重在考察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解析:题干信息用图示梳理如下:通过以上图示中的逻辑关系可看出,材料重在强调“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一现象带来直接后果是,拥有一小块土地的农民逐渐失去土地而且生活艰难,即“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所以B 项符合题意。

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开始推行,A 项错误;C 项“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不符合材料主旨;D 项表述与材料不符,错误有二,一是富商操纵价格而非税收;二是材料重在强调“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的原因而非富商的操纵。

概念解读: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

【全国卷Ⅱ】2018届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卷Ⅱ】2018届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封前全国卷II高考压轴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压轴卷(全国卷二)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压轴卷(全国卷二)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压轴卷(全国卷II)24.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5.《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汗令这种纸币普遍流通于他所有的各王国、各省、各地,以及他权力所及的地方。

无论何人,虽然自己以为怎样权要,都不敢冒死拒绝使用。

事实上,他们都乐于用它,因为一个人不论到达大汗领域内的什么地方,他都发现纸币通用,可以拿来做货物买卖的媒介,有如纯金的货币那样。

”这说明当时流通纸币( )A.是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C.信誉昭著便利全国流通D.具有如同于黄金的价值26.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27.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

材料反映了( )A.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B.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D.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28.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和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法官之手。

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

”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原则是( )A.自由平等B.分权制衡C.人民主权D.联邦制29.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

据此可知,当时( )A.政党林立,国家分裂B.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C.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D.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30.通过分析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B.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D.苏美英等大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核心31.下表所示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的变化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表(注:同业者,指同一行业的人组成的行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卷II高考压轴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23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A. B.
C. D.
2.已知复数,若,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
A. B. C. D.
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27 B.36 C.45 D.54
4.已知命题:“”是“”的充要条件;:,
,则
A.¬∨为真命题B.∧¬为假命题
C.∧为真命题D.∨为真命题
5.若命题为
A.B.
C.D.
6.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奇函数 B.的周期为
C.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的图象关于点的对称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A. B.
C. D.
8.函数的大致图象为()
A B C D
9.多面体的底面为矩形,其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其中正(主)视图为等腰梯形,侧(左)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的长为()
A.B.
C.D.
10.已知向量.若,则实数()
A. B. C. D.
11.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Q 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 B. C.D.
12.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时,均有,
,则满足条件的可以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校今年计划招聘女教师人,男教师人,若满足,则该学校今年计划招聘教师最多人.
14.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15.抛物线 M:y2=2px(p>0)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F,抛物线
M与椭圆N交于A,B,若F,A,B共线,则椭圆N的离心率等于.
16.已知函数f(x)=lg[(m2﹣3m+2)x2+(m﹣1)x+1]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0分。

17.(12分)已知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为,且.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若对任意的是和的等差中项,求数列的前2n项和.
18.(12分)如图,三棱柱中,平面,.过的
平面交于点,交于点.
(l)求证:平面;
(Ⅱ)求证:;
(Ⅲ)记四棱锥的体积为,三棱柱的体积为.若,求
的值.
19.(12分)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
(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20.(12分)平面曲线C上的点到点(0,1)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

(1)求曲线C的方程;
(2)点P在直线上,过点P作曲线C的切线PA、PB,A、B分别为切点,求证:A、B、F三点共线;
(3)若直线PF交曲线C于D、E两点,设求证为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1.(12分)已知函数,.
(Ⅰ)设,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试判断是否存在,使得为函数
的极小值点.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1)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弦长;
(2)以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
极坐标方程为,圆和圆的交点为,,求弦所在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若函数与的图像恒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数学(文史类)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1.【Ks5u答案】C
【Ks5u解析】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
结合交集的定义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
2.【Ks5u答案】B
3.【Ks5u答案】D
4.【Ks5u答案】D
5.【Ks5u答案】C
【Ks5u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先变量词,再否结论,故选C.
6.【Ks5u答案】C
7.【Ks5u答案】D
【Ks5u解析】由图知本程序的功能是执行
此处注意程序结束时,由余弦函数和诱导公式易得:
,周期为,
8.【Ks5u答案】C
9.【Ks5u答案】C
10.【Ks5u答案】B
11.【Ks5u答案】C
【Ks5u解析】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圆x2+(y﹣4)2=1的圆心为C(0,4),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P到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到焦点的距离,
进而推断出当P,Q,F三点共线时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焦点距离之和的最小为:
,故选C.
12.【Ks5u答案】C
二、填空题:
13.【Ks5u答案】10
14.【Ks5u答案】
15.【Ks5u答案】﹣1
【Ks5u解析】如图所示由F,A,B共线,则AF⊥x轴,
由抛物线 M:y2=2px(p>0)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F,∴=c,把x=,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y2=2p•,解得:y=p.∴A(,p),即A(c,2c).
代入椭圆的方程可得:,又b2=a2﹣c2,∴,由椭圆的离心率e=,整理得:e4﹣6e2+1=0,0<e<1.解得:e2=3﹣2,∴e=﹣1,
故答案为:﹣1.
16.【Ks5u答案】m>或m≤1
【Ks5u解析】由于f(x)的定义域为R,则(m2﹣3m+2)x2+(m﹣1)x+1>0恒成立,
若m2﹣3m+2=0,即有m=1或2,当m=1时,1>0,恒成立,当m=2时,x+1>0不恒成立.若m2﹣3m+2>0,且判别式小于0,即(m﹣1)2﹣4(m2﹣3m+2)<0,
即有m>2或m<1,且m>或m<1,则m>或m<1,综上,可得,m>或m≤1,故答案为:m>或m≤1.
三、解答题:
(一)必考题:6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Ks5u答案】
(Ⅱ)解:由题意得,即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Ks5u解析】
18.(本小题满分12分)【Ks5u答案】(1)因为平面,所以.
在三棱柱中,因为,所以四边形为菱形,
所以.所以平面.
(2)在 三棱柱中, 因为
, 平面,所以
平面
. 因为 平面
平面,所以 .
(3)记三棱锥的体积为
,三棱柱
的体积为
.
因为三棱锥与三棱柱同底等高,所以 , 所以
. 因为 , 所以 . 因为 三棱柱
与三棱柱等高, 所以 △与△的面积之比为,
所以 .
19.(本小题满分12分)【Ks5u 答案】(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人,故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为
=0.2.
(2)在这1000名顾客中,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有100+200=300(人), 故顾客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为=0.3.
(3)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为=0.2,
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为=0.6,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为
=0.1,
故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最大. 【Ks5u 解析】
(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人,从而求得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根据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有300人,求得顾客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在这1000名顾客中,求出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从而得出结论.
20.(本小题满分12分)【Ks5u 答案】(1)
证明:(2)设
,
由,得上述切线方程的化简方程为
在这两条切线上,
(3)设,由
由题意直线PF的斜率的存在,故PF的方程为
故为定值,定值为0。

21.(本小题满分12分)【Ks5u答案】(I)由题意可知:,其定义域为
,则.令,得,令,得.故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II)由已知有,对于,有.
令,则.
令,有.而,所以,故当时,.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注意到,.
故存在,使得,且当时,,当
(二)选考题:共10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Ks5u答案】(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消去参数,可得,即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根据消去参数,可得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故弦长.(2)圆的极坐标方程为,利用,,
,可得圆的普通方程为.∵圆方程为,∴弦所在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Ks5u答案】(1)当时,
由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二次函数该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2,
因为在处取得最大值,
所以要使二次函数与函数的图像恒有公共点,只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