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油气(层)物理学 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6油(气)层物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6油(气)层物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6油(气)层物理学的更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6油(气)层物理学一、试卷结构(一)题型比例(总分150分)1、基本概念题(约占20%)2、图形及方法题(约占30-40%)3、简述题(约占60-70%)4、计算题(约占20-30%)二、考试内容第一篇储油(气)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章储油(气)岩石的分散性考试内容岩石的粒度组成:粒度、粒度组成、粒度组成的测定方法(筛析法、沉降法)、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粒度参数(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标准偏差) 岩石的比面:比面(三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比面的测定(透过法、吸附法)、比面的估算胶结物:砂岩胶结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胶结物结构和胶结类型考试要求1)明确储层岩石骨架结构的复杂性2)掌握粒度组成的定义,粒度分布曲线的分析方法和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3)掌握比面的定义、常规测定方法4)掌握主要胶结矿物的类型及其结构第二章储油(气)岩石的孔隙性考试内容储层岩石的孔隙体系:储层孔隙的分类(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孔隙分类体系)储层岩石的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矿物成分、颗粒大小、颗粒分选性、排列方式、储层埋藏深度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从定义出发(外表体积的测定、孔隙体积的测定、骨架体积的测定)、地质方法储层岩石的裂隙率:裂隙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孔隙结构参数、孔隙大小及分选性储油气岩石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铸体法、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和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图像分析法、扫描电镜数字成像法、CT法、核磁共振法等考试要求1)掌握孔隙度的定义2)明确孔隙度的影响因素,掌握孔隙度的各种测定方法3)明确储层岩石的孔隙分类、孔隙结构的表征参数4)掌握不同尺度孔隙及其孔隙结构研究方法第三章储油(气)岩石的渗透性考试内容达西定律及其岩石的绝对渗透率:达西实验及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一般表达式、达西微分表达式、不可压缩液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不可压缩液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可压缩气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可压缩气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岩石绝对渗透率概念及其内涵、达西定律适用范围及其判断、渗透率的使用单位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原理:岩石渗透率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岩石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常规小岩心测定、全直径岩心测定、气测渗透率计算公式、气测岩石渗透率的结果分析、气体滑脱现象、气测渗透率的校正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储层岩石结构、储层孔隙结构、地静压力和地层温度岩石渗透率的估算:测定资料估算法、岩石孔隙数据估算考试要求1)熟悉达西实验流程2)掌握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绝对渗透率的定义及测定条件3)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实验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4)明确气体滑脱效应及修正方法5)明确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了解渗透率的其他求取方法第四章储油(气)岩石的其他物理性质考试内容储层岩石的压缩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岩石的压缩系数、地层弹性驱油量、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储层岩石的敏感性:储层敏感性概念、类型及相应机理,常见敏感性矿物及其对储层伤害特点,储层伤害的内因和外因,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的类型及其特点。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836油气装备综合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836油气装备综合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836油气装备综合)一、考试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了解石油工程常规钻井、采油、油气集输基本工艺,掌握常规石油钻机、抽油机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石油矿场常用设备(钻机、抽油机、泵)等典型设备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本课程要求考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将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试中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以及工程动手实践能力的原则。

二、考试内容(一)石油工程常规钻井、采油以及油气集输基本工艺1.常规钻井工艺(1)常规钻井方法;(2)钻井工艺过程;(3)钻井基本参数;2.常规采油工艺(1)自喷井采油;(2)有杆泵采油;(3)无杆泵采油;3.油田油气集输工艺(1)集油与集气;(2)油气计量;(3)典型油气集输流程;(二)常规钻井机械1.石油钻机总论(1)钻机的组成与分类;(2)钻机的基本参数与系列;2.钻机的传动与驱动系统(1)各工作机的负载特点及对驱动特性的要求;(2)典型驱动方案(单一、统一、分组驱动方案);(3)柴油机驱动—机械传动钻机传动系统;(4)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驱动——机械传动钻机;3.钻机提升系统(1)起升系统工作原理;(2)提升系统典型设备(游动系统、大钩、绞车);(3)绞车刹车(主刹车、辅助刹车)系统;4.钻机旋转系统(1)转盘;(2)水龙头;5.钻机循环系统(1)循环系统基本组成与作用;(2)钻井液固控系统典型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三)机械采油设备1.有杆采油设备(1)常规游梁抽油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2)常规无游梁抽油机;(3)抽油泵、抽油杆;2.无杆采油设备(1)潜油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水力活塞泵;三、参考书目《石油钻采机械概论》第二版.李继志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油层物理教学大纲(杜建芬)-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油气井考研内部题库

油层物理教学大纲(杜建芬)-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油气井考研内部题库

油层物理教学大纲(杜建芬)-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油气井考研内部题库《油层物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Petrophysics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48,实验学时84、学分:35、先修课程:石油地质、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专业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杜建芬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6.10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油层物理》是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好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试井分析、保护储层技术、天然气工程、提高采收率等的非常关键的课程。

其主要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掌握有关储层岩石和储层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多相流体在储层岩石中的基本渗流机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油层物理相应的实验技能,包括各种物性参数的实验测定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42学时)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一、学科发展概况二、研究对象三、研究内容四、研究目的五、研究方法六、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七、参考书●教学要求:了解油层物理的学科发展、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明确学习目和方法。

第一章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14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3学时)一、岩石的粒度组成二、岩石的比面第二节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4学时)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二、岩石的孔隙度三、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四、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五、孔隙度与表征体积单元六、储层岩石的压缩性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流体饱和度(1学时)一、流体饱和度的概念二、几个重要的饱和度三、流体饱和度的测定方法第四节储层岩石的渗透性(3学时)一、达西定律及岩石的绝对渗透率二、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原理三、岩石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四、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五、岩石渗透率的估算第五节储层岩性参数的平均值处理方法(1学时)一、岩石物性参数的算术平均法二、岩石物性参数的加权平均法三、岩石物性参数的渗流方程平均法第六节储层岩石的其它物理性质(自学)一、储层岩石的热学性质二、储层岩石的导电性三、储层岩石的声学特性四、储层岩石的放射性第七节储层岩石的敏感性(2学时)一、胶结物及胶结类型二、胶结物中的敏感性矿物三、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教学要求:明确储层岩石的骨架结构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掌握各种岩石物性参数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明确储层伤害机理及评价方法。

2014 油气(层)物理(83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2014 油气(层)物理(83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一、基本概念(30分,每道题5分)
天然气的相对视分子量及其表达式
粒度的对数表达式及其优点
临界点
平衡常数
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Φa、Φe、Φd分别代表什么?大小关系如何?
二、图形及方法(40分,每道题10分)
用图形表示胶结物的胶结类型
画出前进角和后退角、界面张力(4个)
简述泡点压力试算法的步骤
画出凝析气藏的P/T相图
三、简答题(50分,每道题10分)
简述油藏非均质性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孔隙度越大,渗透率就越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用相态方程推导露点压力方程
强亲水岩石和强亲油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有什么区别?
油和水在孔隙中的微观分布是怎样的?其分布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四、计算题(30分,每道题15分)
1.求(1)天然气的压缩因子(2)天然气的体积系数(3)天然气的密度
参见课本(张博全)P93
2.求(1)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2)水油流度比(3)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课本(秦积舜)P238。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8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1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3),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2俄语:走向俄罗斯,王四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213日语:新编日语(1-4),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14德语:大学德语(1-2),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修订版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修订版299 MBA联考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610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3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各版均可63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严强、王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633俄语综合:大学俄语(东方5—6),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36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第五版639专业综合(含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2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美学原理,王旭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第三版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7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648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649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地质学,沈锡昌、郭步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2地学遥感概论:地学遥感概论,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3会计: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中级财务会计, 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805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与地质,吕炳权、孙志国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806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08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晶学,赵珊茸等,地质出版社,2002809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0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等,地质出版社,2005813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817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导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18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9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1应用沉积学: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24矿床学:区域成矿学,翟裕生等,地质出版社,1999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825矿产勘查与评价: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29 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3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科学出版社,2001832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36油气(层)物理学: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37石油渗流力学: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葛家理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38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9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0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3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5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48钻井工艺原理:钻井工艺原理,刘希圣,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50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51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2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53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4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第一版85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59产品设计快题(徒手):产品设计原理,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高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63曲式与作品分析: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864首饰设计快题(徒手):首饰设计基础,任进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首饰设计,(英)伊丽莎白.奥弗尔著,刘超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66钻井与完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等,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67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68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四版869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870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7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使用C语言,朱站立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872地图学:地图概论,王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87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彭文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77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郑永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 88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883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黄亚钧、郁义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87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888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889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03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05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修订版906俄语写译:俄译汉教程,蔡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二版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吕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高等代数,王萼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908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第一版9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勘查地球物理概论,于汇津,邓一谦,地质出版社,1993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917物理光学:物理光学教程,谢敬辉、赵达尊、阎吉祥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918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19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导论,刘爱玲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920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学:宪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行政法学:行政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罗豪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2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金瑞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丁俊萍、熊启珍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23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924浅层地球物理概论: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925广电新闻基础知识: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926艺术设计基础: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动画概论,孙立军,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927数字动画基础:计算机动画的原理与应用,齐东旭,科学出版社,1998930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4,第四版931大气化学:大气化学基础,秦瑜、赵春生编,气象出版社,2003932大气物理:高等大气物理学,周秀骥等,气象出版社,1991933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35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程胜高、李国斌,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936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修订本英美文学选读,张伯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二版937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靳希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38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939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940大学化学:普通化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五版941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42理论力学:理论力学(Ⅰ),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六版943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44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45电路分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947浅层地球物理数字处理: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948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49中外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杨荫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复旦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36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复旦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36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复旦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36普通物理考试大纲5.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

掌握波的相干条件,及应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分析和确定合成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和位置。

第二部分电磁学(一)真空中的静电场1.理解库仑定律和电学单位制。

2.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根据电荷的分布能计算电场强度的空间分布,理解电偶极子和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的力矩。

3.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4.理解静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静电场的环路定理,掌握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由电荷的分布,根据电势叠加原理会计算空间电势的分布。

(二)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理解处于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中的电场强度、电势和电荷的分布。

2.理解孤立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的电容。

会计算平板电容器、圆柱面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3.理解静电系统的静电能和电场的能量,理解电场能量密度的表达式,掌握简单电荷系统的电场能量的计算。

4.了解电介质的极化机理,了解各向同性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和区别。

理解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三)稳恒电流1.理解稳恒电流的几个基础概念:电流强度、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源和电动势。

从场的角度理解建立稳恒电场和稳恒电流的条件电流的连续性方程,恒定条件。

2.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的支路电流和回路电压问题。

(四)稳恒磁场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能由电流的分布计算空间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2.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

3.理解稳恒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4.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

理解平面载流回路的磁矩的概念。

能计算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能计算平面载流回路在均匀磁场中所受的磁力矩;能分析运动电荷在均匀电场和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运动。

5.了解磁介质的磁化机理及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和特性,了解各向同性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关系和区别,了解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206资环-836生态学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206资环-836生态学

湖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考试科目代码:836一、考试目的本大纲为生态学专业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通过学习与考试,了解考生对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的从事本专业技术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

参考书目:《生态学》,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考试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1.环境2.生态因子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二)种群生态学1.种群空间分布2.种群密度3.种群动态4.种间关系5.生活史6.种群的调节(三)群落生态学1.群落的组成与结构2.生物多样性3.群落的形成与演替4.群落的分类与排序(四)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五)大尺度生态学1.景观生态学、岛屿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2.基本应用(六)生态学热点1.可持续发展2.生物多样性保护3.全球变化4.恢复生态与环境保护5.物种入侵三、考试基本要求1.理解上述知识点的主要定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点涉及到的基本定律与现象(如贝格曼规律、自疏现象等)、数学模型(如种群增长模型、生物学参数及r、k对策者特征)、调查估测方法(如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测定等)、以及重要假说与理论(如竞争排斥原理、中度干扰等)。

3.在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如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分析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管理与服务功能中的生态问题。

油层物理考试大纲杨胜来魏俊之编

油层物理考试大纲杨胜来魏俊之编

《油层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了解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它们的高压物性参数。

2. 了解砂岩的粒度组成,比面等骨架性质,以及孔隙度,渗透性,饱和度,压缩性,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各种性质。

3. 掌握多相流体在储层中的物理性质(岩石的润湿性、毛管力)、微观渗流机理(相对渗透率、各种毛管阻力),掌握油、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特点,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使学生为宏观掌握油井生产规律,合理开发油田,改善和提高开发效果以及提高采收率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五、考核方式
采用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和实验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油(气)层物理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一)题型比例(总分150分)1、基本概念题(约占20%)2、图形及方法题(约占30-40%)3、简述题(约占30-40%)4、计算题(约占10-20%)二、考试内容第一篇储油(气)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章储油(气)岩石的分散性考试内容岩石的粒度组成:粒度、粒度组成、粒度组成的测定方法(筛析法、沉降法)、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粒度参数(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标准偏差)岩石的比面:比面(三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比面的测定(透过法、吸附法)、比面的估算胶结物:砂岩胶结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胶结物结构和胶结类型考试要求1)明确储层岩石骨架结构的复杂性2)掌握粒度组成的定义,粒度分布曲线的分析方法和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3)掌握比面的定义、常规测定方法4)掌握主要胶结矿物的类型及其结构第二章储油(气)岩石的孔隙性考试内容储层岩石的孔隙体系:储层孔隙的分类(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孔隙分类体系)储层岩石的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矿物成分、颗粒大小、颗粒分选性、排列方式、储层埋藏深度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从定义出发(外表体积的测定、孔隙体积的测定、骨架体积的测定)、地质方法储层岩石的裂隙率:裂隙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孔隙结构参数、孔隙大小及分选性考试要求1)明确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分类方法2)掌握孔隙度的定义3)明确孔隙度的影响因素,掌握孔隙度的各种测定方法第三章储油(气)岩石的渗透性考试内容达西定律及其岩石的绝对渗透率:达西实验及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一般表达式、达西微分表达式、不可压缩液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不可压缩液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可压缩气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可压缩气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岩石绝对渗透率概念及其内涵、达西定律适用范围及其判断、渗透率的使用单位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原理:岩石渗透率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岩石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常规小岩心测定、全直径岩心测定、气测渗透率计算公式、气测岩石渗透率的结果分析、气体滑脱现象、气测渗透率的校正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储层岩石结构、储层孔隙结构、地静压力和地层温度岩石渗透率的估算:测定资料估算法、岩石孔隙数据估算考试要求1)熟悉达西实验流程2)掌握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绝对渗透率的定义及测定条件3)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实验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4)明确气体滑脱效应及修正方法5)明确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了解渗透率的其他求取方法第四章储油(气)岩石的其他物理性质考试内容储层岩石的压缩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岩石的压缩系数、地层弹性驱油量、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粘土矿物(结构特点、物化特征、产状、膨润度)、温敏性矿物(石膏)、酸敏矿物、酸反应矿物;速敏评价、水敏评价、酸敏评价、其他敏感性评价考试要求1)掌握岩石压缩系数和地层综合弹性系数的定义2)掌握储层常见敏感性矿物的基本特性及抑制方法;明确地层伤害的评价程序和实验流程;掌握地层敏感性的常规评价方法;了解地层敏感性的非常规评价方法第二篇储油(气)层中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五章储油(气)层烃类体系的相态特征考试内容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及分类: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油气藏类型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与相态有关的基本概念、相态的表示方法、相图的类型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单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双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油气体系的相态特征,几种典型的油气藏相图:干气气藏、湿气气藏、凝析气藏、轻质油藏、重质油藏考试要求1)了解储层流体的化学组成和油气藏类型2)明确烃类体系的相态表示方法3)掌握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图特征4)掌握反凝析现象的相关概念和机理5)明确典型油气藏的相图变化趋势第六章油气体系中气体的分离与溶解考试内容天然气从原油中的分离:闪蒸分离、微分分离、多级脱气天然气向原油中的溶解:溶解度和溶解系数、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相态方程的建立:基本概念、相态方程的建立、气液平衡常数的确定相态方程的应用:相图的计算(泡点线、露点线)、多级脱气计算考试要求1)了解油气体系溶解与分离的基本类型及特点2)掌握油气体系溶解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描述参数3)掌握油气体系分离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描述参数4)掌握油气体系相态方程的建立过程、求解方法和主要用途第七章天然气的高压物性考试内容天然气的常规物性:天然气的组成、分类、天然气组成的表示方法、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对应状态原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偏差系数的求取、对应状态原理、气体偏差系数通用图版、对应状态原理求天然气偏差系数天然气体积系数:定义、确定方法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定义、确定方法天然气的粘度:定义、影响因素、确定方法(低压下的天然气粘度、高压下的天然气粘度)考试要求1)了解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描述方法2)明确天然气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的定义3)掌握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对应状态原理4)掌握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第八章地层原油与地层水的高压物性考试内容原油的化学组成和分类、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地层原油的粘度地层水的水化学组成和描述方法、水型的分类及判断、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地层水的粘度考试要求1)了解原油的化学组成及分类、掌握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了解石蜡和超深地层流体的物性特征2)了解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及显著特征、明确地层水组成的描述方法、掌握水型分类方法;掌握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第九章地层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获取和应用考试内容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流程及流体样品准备、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图版查取方法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本概念、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方法、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及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地层流体的取样方法,了解流体高压物性实验装置、掌握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掌握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图版查取方法2)掌握油气藏物质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和应用领域第三篇多相流体饱和的储油(气)岩石的物理性质第十章储油(气)层的流体饱和度考试内容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流体饱和度、各相流体饱和度几个重要的饱和度:原始流体饱和度、目前流体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流体饱和度的测定方法:常压干馏法、溶剂抽提法、气相色谱法考试要求1)了解储层流体的种类及宏观分布状况2)掌握流体饱和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各种测定方法第十一章储油(气)岩的润湿性考试内容储层流体的相间界面张力:自由界面能和界面张力、油藏流体间的界面张力(油气、油水、气水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的测定及求取界面吸附现象:界面吸附的概念、类型、机理、吸附规律、表征界面吸附的方程润湿的相关基本概念:润湿性概念、润湿程度的描述(润湿接触角、附着功)、润湿反转现象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岩石润湿性特性及及其润湿类型、影响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因素润湿滞后:润湿滞后的的概念、静润湿滞后、动润湿滞后、影响润湿滞后程度的因素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影响:润湿性影响油水在孔道中的围观分布、润湿性决定孔道中毛管力的大小和方向、润湿性影响地层中的微粒运移、润湿性影响采收率的大小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直接法(接触角法)、间接法(基于毛管力的方法、自动吸入法、自吸离心法、自吸驱替法)考试要求1)了解表面现象的相关基本概念、明确表面张力的确定方法、明确油藏流体之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掌握界面吸附规律、了解界面粘度的特点2)了解润湿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润湿现象的判定原则及润湿程度的度量标准;明确润湿反转的实质3)掌握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判定方法、影响因素4)掌握储层岩石润湿性的测取途径、掌握润湿性和润湿次序对油水微观分布的影响规律第十二章储油(气)岩石的毛细管压力及其微观渗流机理考试内容毛管压力概念:毛管压力的概念、各种弯曲面下毛管力的计算、毛管中液体上升或下降、毛管滞后现象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和换算:毛管压力曲线的概念、测定原理、测定方法、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水驱油的非活塞性:毛管中非活塞式水驱油的特征毛管孔道中的各种阻力效应:静态珠泡效应、珠泡流动时的毛管效应、珠泡通过窄口处的毛管效应、减小或消除珠泡效应的方法简化岩石孔道中的渗流:单根毛管单相流,单根、多根并联毛管中的两相流、不等径并联孔道中的两相流、单根变断面毛管中的两相流、毛管孔道中的混合液流毛管压力曲线的基本特征:定性特征、定量特征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毛管压力在储层评价、采收率、润湿性、油水过渡带确定及其岩石绝对和相对渗透率计算等方面的应用考试要求1)掌握毛管力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任意曲面毛管力的计算方法、2)掌握毛管力曲线的测定原理、基本特点和主要用途3)了解双重介质毛管力曲线的基本特征4)明确水驱油过程的非活塞性5)掌握毛管孔道中的各种阻力效应及其微观渗流机理第十三章储油(气)岩石的相对渗透率考试内容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相和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取:稳定流法、非稳定流法、毛管压力曲线法测相渗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相渗曲线在油水界确定、油井产水规律分析中应用考试要求1)掌握渗透率和流度的基本概念2)了解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3)掌握相对渗透曲线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主要应用第四篇油层物理研究与应用第十四章石油储量计算与提高石油采收率考试内容石油储量的基本概念: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储量石油储量的计算方法: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油气在油(气)层中驱替能量与驱替方式采收率概念:一、二、三次采油概念及强化采油;采收率的概念油气的排驱:排驱能量和排驱方式,不同驱油方式下的驱油能量及其采收率;宏观及微观采收率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储层非均质性;水油流动能力与采收率的关系;岩石润湿性与采收率的关系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分类、基本原则和实用性准则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途径:化学驱、混相驱、热力采油法考试要求1)掌握各种油气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应的计算方法2)掌握地层油气的驱动能量类型和排驱方式3)掌握采收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提高采收率的原理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