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研讨会书籍
陶行知全集篇目索引

陶行知全集篇目索引
陶行知全集篇目索引
一、竹书篇
1. 论语: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
2. 孟子:离娄篇、梁惠王篇、公孙丑篇、尽心篇
3. 中庸:至治篇、让王篇、民主篇、仁义篇
4. 大学:敬让篇、法家篇、申江篇、亚夫篇
5. 韩非子:五言德篇、劝学篇、择善而从篇、劝学第二篇
6. 荀子:本谅篇
7. 庄子:入道篇、过往篇、养生篇、学道篇
8. 孔子家语:艰难封禅篇、颜渊篇、樊迟孝篇
二、洞笛篇
1. 公羊传:上兴篇、谏逐客书篇、下兴篇
2. 管子:正义篇、治官篇、行君篇、精诚篇、成物篇
3. 韩非子:分曹篇、政论篇
4. 颜回:文论篇、刑曹篇
5. 顾炎武:书信篇
6. 司马光:新五代史篇
7. 李贽:史记篇
三、文安篇
1. 劝学第三篇
2. 九章算法篇
3. 前汉纪篇
4. 后汉书篇
5. 平阳百官历篇
6. 魏书篇
7. 晋书篇
8. 隋书篇
9. 唐书篇
10. 宋史篇
11. 齐书篇
12. 明史篇
13. 清史篇
四、宋玉篇
1. 尚书:仪礼篇
2. 战国策:秦策篇、赵策篇、韩策篇、楚策篇、魏策篇、燕策篇、齐策篇
3. 诗经:邶风篇、卫风篇、夔府篇、寒食篇、湘夫人篇、大雅篇、小雅篇
4. 诗:古诗十九首篇
5. 曲:古曲七首篇
6. 词:梅花三弄篇
7. 乐谱:乐府古调篇
五、翰墨篇
1. 书法:郑则先文篇、石破天书法篇
2. 国画:唐宋书画篇
3. 油画:明清书画篇。
说说陶行知的出生地——兼与《行知桑梓文》商榷

文 中忽 略 了 一 个 事 实 , 陶行 知 不 是 陶 家 的 第 一 个 孩
家 人 只 好 归 里 ( 潭 源 村 )耕 种 四亩 祖 业 田 ( 父 只 黄 陶
子 。 陶 位 朝 与 曹 翠 仂 结 婚 后 第 一 胎 是 生 了 女 儿 , 名 叫 宝 珠 ,第 二 胎 还 是 生 了 个 女 儿 ,名 叫 美 珠 , 均 幼 年 夭 折 。 陶 行 知 是 陶 家 第 三 个 孩 子 ,存 活 下 来 了 , 为 了养 活 他 , 陶 行 知 的 父 母 将 他 寄 予 禅 门 取 乳 名 “小 和 尚 ” , 随 后 陶 位 朝 的 第 四个 孩 子 一 一 女 儿 陶 文 漠 出 生
该 没 有 异 议 。 在 陶 行 知 《 的 学 历 及 终 身 志 愿 》 一 文 我 中 , 写 到 “余 白幼 生 长 在 徽 州 ” , 古 徽 州 府 治 所 在 地
抓 住 丰 题 , 潜 心 研 究 根 本 和 陶 行 知 理 论 精 髓 , 我 们 认
为 这 才 是 陶 行 知 研 究 的 主 流 和 方 向 。 休 宁 万 安 为 了 当 地 的 旅 游 开 发 ,挖 掘 名 人 文 化 ,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无 可
地 到 底 有 没 有 价 值 , 有 多 大 价 值 ? 出 生 地 的 地 域 文 化
2 l年4 四 川 教 育 出版 社 出 版 。书 的 第 十 四 页 记 载 : 00 月
“ ( 行 知 )不 知 道 母 亲 曹 翠 仂 经 过 了 多 么 难 堪 的 他 陶
对 人 的影 响 有 , 有 多 大 影 响 , 是 否 是 决 定 性 影 响 ?歙
“ 里 ”两 字 岂不 是 多 此 一 举 。 归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和发展中国陶瓷艺术的学术组织。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致力于促进陶瓷艺术的创新、推广和传承。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于1995年,迄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研究会的成员主要包括陶瓷艺术家、学者、收藏家、爱好者等,他们来自各个领域,但都对陶瓷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研究会的宗旨是通过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展览、讲座等活动,以便会员们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研究会也会邀请一些国内外的陶瓷大师或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为会员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除了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还积极举办陶瓷艺术展览。
展览的目的是展示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推动陶瓷艺术在社会中的发展与传播。
此外,研究会还鼓励会员们积极参与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还注重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研究会会员经常出席一些国际性的陶瓷艺术大会,并与国外的陶瓷艺术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会更多的陶瓷艺术知识与技术,并将其推广到国内。
总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和发展中国陶瓷艺术的学术组织。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讲座等活动,研究会为陶瓷艺术家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
同时,研究会还推动陶瓷艺术在国内外的传播与交流,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分享交流会的开场白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分享交流会的开场白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依据什么方法来实现呢?我们的一条鞭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其实,不但乡村教育和乡村师范教育,最好的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是最好的方法。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用的就是教学用合一的方法,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教——书要读三遍;学——笔记要用心;做——感悟联实际。
教——书要读三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最好的老师,他不开口却诉说着整个生命。
我们该如何接受这位“老师”的教导呢?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读三遍,第一遍先粗粗的通读一遍,了解这篇文章的脉络,主要内容;第二遍是详细的读,弄清每部分具体写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开始写读书笔记。
第三遍不是通读,而是带着疑问读,带着想法读,边写读书笔记边读。
“书读三遍,其义自见。
”通过三遍的阅读,对文章已经有所了解,而且有了很深的心得。
这些读书的经验灵感来源于彩虹花晨读课,时老师先出示诗歌,然后让孩子们尝试着去读,读到什么程度都可以,这就是让孩子们从整体先感知一下这首诗。
然后再分句的教授,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词语逐一介绍,这就是在细细的品味。
最后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读,带着感情去读,用自己的喜欢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就完全的把这首诗,学会了,弄懂了,能表现出来了。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是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诗歌是用来读的,能力是用来培养的,感情是用来表现的,我们这样做了,所以我们就这样学了,我们这样学了,时老师就这样教了。
学——笔记要用心教是输入,学是输出,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一出一进才能学以致用。
写读书笔记一定要用心,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读书笔记呢?通过读书以来,我总结出了以下两点,一激发兴趣,二理清了思路和脉络。
大家看这两份读书笔记,第一份是我第一天读书的笔记,把印象深刻的话抄了下来,然后自己的心得也写了下来,为了区分呢,我还用了两种颜色。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7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5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学“陶”师“陶”践“陶”成就教育未来——哈尔滨顺迈学校陶行知

●初 中部 设计 了 陶行 知 生平 展 , 分 1 2 部 分 、 科学探索及
教育经历 , 再 现 了陶 行知 爱 满 天下 、 乐 于 奉 献 等六 大 精
神。
以此 为 基 点 ,学 校 还 举办 了 陶行 知教 育 思 想 师 生
爿, 允满 个 人魅 J 的教 师 与思维 活 跃 的 学 , { , 赢 褂 了 与 会 々家 仃 J 的 ・ 致赞许 、
顺 迈 幼 儿冈 成 为孩 子们 的生 活 、 游戏 、 娱 乐活 动 、 适 心
环境 、 认 世 界 、 快乐 成长 的港 湾
●小 学部 “ 给孩 。 最 快 乐 的奄 年 ” 践 “ , 、 解放”
帅 果J f 】 小 合作 、 习模 式 , 带 领 学 生 一起学 r 《 合欢
俐》 ・ 义, 轻松 、 J r 放的学习氛嗣巾, f i : ' 1 : 积极 发 表 自 说会 道 、 能! 学会 玩 、 能 想会 做 、 能思 会 行 ” 展活 动 . 使
己的观点 行法 .手脑结合 ,积极有效地开展课章学
研究院副院长孙波等省、 市著名陶行知教育思想研 究专家、 学者受邀莅临参加会议
学“ ,
’
' 成就 教育 未 来
本刊 记 者 魏永 生
哈尔滨顺迈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2 0 1 7年 9月 2 9日 . “ 陶 行知 教 育思 想 研讨 会 ” 在 哈 尔滨 顺迈 学 校 召开 。学 校 颇具 特 色的 校园 文化 、 关注 学 生 成 长 的课 堂 与 丰 富 多 彩 的 活 动 吸 引 了 专 家 们 的 目 ) 匕 。与 会 专 家们 首 先参 观 了学 校优 美 的校 园环 境 : ●崭 新 的 幼 教 大楼 共 三 层一 万平 方 米 ,每 一 层 的 布置 都 独具 匠 心 , 体 现 了每 一 面墙 都 会 说 话 、 每一 间 教
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文集•相关推荐陶行知文集1图书信息编辑书名:陶行知文集作者:陶行知著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6-1 版次:1 页数:299 字数:280000 印刷时间:2008-6-1 开本:大32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 I S B N:9787534384882 包装:平装 204232962内容简介编辑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博大而丰富的,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思想和实践,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理论篇、诗歌篇和实践篇。
其中理论篇收录的主要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理论(包括其教师观、儿童观)。
诗歌篇收录了陶行知的与教育有关的儿歌,这些儿歌短小但意蕴深刻。
实践篇收录的主要是其学生戴自俺和孙铭勋的相关记述。
3作者简介编辑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为工农服务的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1 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14年先后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等人。
归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和中华教育改进社干事等职。
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
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及燕子矶中心幼稚园。
抗战前后,他倡导并实施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抗战教育等。
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的主要幼教类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的宣言》《幼稚园的新大陆》《如何普及幼稚教育》等。
4目录编辑序序理论篇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操震球问、陶行知答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生活教育之特质社会即学校——操震球问、陶行知答《中国教育改造》自序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
新成果·新领域·新贡献——谈“陶行知研究新视野丛书”

越说”。
一些人,甚至是研究陶行知多年的人,在功利化日趋严重的情形下,因为赶时髦而不惜喊出“超越”陶行 知,重构教育理论体系等口号。
事实上,在没有形成陶行知思想的替代物——新的系统的教育思想之前,去谈 所谓“超越”不仅于事无补,更有哗众取宠之嫌。
其三,存在“鮮头卖狗肉”现象。
一些学校以陶行知命名,一 些征文以学陶为名目,一些活动以师陶为噱头……其共同的特征是学陶只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陶行知作刻板 化、脸谱化、浅层次解读和利用。
换言之,他们只是假借陶研之名,行其他目的之实。
上述观点和现象有可能引 起社会大細陶行知及其思想的误解。
为此,需要我们正本清源,开展扎扎实实的陶行知研究工作。
“陶行知研究新视野丛书”的出版,为厘清上述认识乱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概括来说,它启示我们在 未来的陶行知研究工作中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陶行知研究要理性与热情雜。
既要坚持科学理性的研究态度,积极挖掘陶行知相关史料,作切 合实际的分析,又要对陶行知高尚的人品、献身的事业、伟大的精神心向往之,通过移情式理解,还原历史情 境中的陶行知。
丛书作者不畏艰辛,奔赴上海、重庆、桂林等地,遍查包括《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民国期 刊报纸,走访多位健在的晓庄小学的老人,为著作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其背后正是被陶行知精神 所感召。
第二,陶行知研究要坚守与创新相结合。
能够数年乃至数十年坚守在陶行知研究领域已相当不易,而不 断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对陶行知及其思想给出新的解释更为困难。
从丛书的写作来看,作者们大多视野开 阔,通过选择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元学科的相关舰和方法,建构出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框架。
只有这样在坚守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有所坚守的立场和态度,才可能将陶行知研究引向深入。
第三,陶行知研究要处理好反思与实践的关系。
陶行知本人就是一个反对空谈和坐而论道的人,从其名 字“行知”的由来已经看出他对实践的重视。
因此,我们对陶行知的研究不应该只是故纸堆里讨生活,而且 要结合当下的教育实践去反思陶行知思想的时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诗歌集》、《普及教育三篇》
张国华 吉林人民出版社 叶良骏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川省纪念陶行知先 生诞生九十周年大会 筹备组 四川人民出版社 邵丹编著·-2版 邵丹编著·-2版 方明编 辽海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5 2006.12 2006.12 2005.1 2005.5 (2006.1 1重印) 2006.5 1991.8 1991.7 1985.1 1991.8 1991.8 1985.1 1991.7 1985.7 1991.7 1991.8 1991.8 1985.4 1991.8 1985.6 1991.7 2010.2
陶行知研讨会我院现有书籍
序号 正题名 1 20世纪陶行知研究 捧着一颗以来不带装根草去-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3 陶行知的故事 责任者 金林祥主编 出版者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3 1994.9 1991.4
4 陶行知纪念文集 陶行知家书:人生处处有真情 5 (下) 陶行知家书:人生处处有真情 6 (下) 7 陶行知教育名篇
1981.8 1998 2010.1 2009.12 5,
江苏陶行知教育思想 研究会、南京晓庄师 2 陶行知文集 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8 四川省纪念陶行知先 生诞生九十周年大会 3 陶行知纪念文集 筹备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5 4 生活教育 第一卷 陶行知主编 上海书店印行 1981.12 5 生活教育 第二卷 陶行知主编 上海书店印行 1981.12 6 生活教育 第三卷 陶行知主编 上海书店印行 1981.12 7 陶行知全集 第四卷 诗歌 陶行知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4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天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普及教育 《从教育原点出发— —“自育自学”理论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与方法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
23 陶行知全集 第五卷:书信 24 陶行知全集 第一卷 25 陶行知师德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6 陶行知文集 27 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 28 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 1 教育十六讲
胡晓风等编 方明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研究所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研究所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研究所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陶行知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研究所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吕德雄„[等]著 江苏陶行知教育思想 研究会、南京晓庄师 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 周洪宇等编著 周德藩主编 蔡元培,陶行知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 司
8 9 10 11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名篇精选 (教师版) 陶行知全集 第八卷 陶行知全集 第二卷 陶行知全集 第二卷:论著 12 (1927-1935) 13 陶行知全集 第九卷 14 陶行知全集 第六卷 15 陶行知全集 第六卷:其他 16 陶行知全集 第七卷 17 18 19 20 21 22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全集 第三卷 第三卷 第十卷 第四卷 第四卷 诗歌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