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5.拓展延伸,提升素养: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关于马的诗词、故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6.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马的形态、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5.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巩乃斯的马》中马的形态、习性以及马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2.掌握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a.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c.写作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马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课后讨史、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要求:做好讨论记录,整理成文字,字数不限。
4.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马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马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马与现代交通工具的比较”等。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巩乃斯的马》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阅读理解课文。
该文章讲述了少数民族巩乃斯在艰苦的环境中养马并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树立勇敢、坚持自强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的艰苦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培养勇敢、坚持自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述和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困难的乐观态度,激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巩乃斯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养马的原因,并从中体会到坚持和自强的价值。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较长句子和描述,把握文章的含义和情感。
–引导学生从文中领悟人的坚持和自强不息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老师可以设计一个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你喜欢养动物吗?为什么? - 你了解过养马的人吗?你觉得养马有什么困难? - 你知道巩乃斯吗?你想了解他是谁吗?2. 理解文章1)朗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可以请一名学生或多名学生轮流朗读文章,帮助其他学生听懂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2:巩乃斯为什么要养马?–问题3:巩乃斯在比赛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3)共同讨论,学生报告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发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欣赏巩乃斯的勇敢和坚持。
3. 情感引导1)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问题:你觉得文章中巩乃斯面对艰苦环境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你觉得你能像巩乃斯一样坚持和勇敢吗?2)引导学生讨论巩乃斯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胜利带给他的改变。
巩乃斯的马-教案教学设计

巩乃斯的马-教案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巩乃斯的马本文是关于巩乃斯的马,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巩乃斯的马(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32人,男生15人,女生17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有及少数学生懒惰,怕动脑。
3.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将作者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4.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3)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5.教学难点分析(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6.教学课时:2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二、提出预习提纲: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2、指名朗读课文,课文写了什么?3、你从第一段中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读懂的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两段描写的什么(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5、你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按照预习提纲思考。
四、交流展示1、“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2、“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四则[名师]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四则[名师]](https://img.taocdn.com/s3/m/debf2dd8aef8941ea76e05df.png)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四则《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马”为主题,选文有说明文、散文,有古诗和现代自由体诗歌。
《巩乃斯的马》为散文,写群马奔腾的动态场面如“山洪奔泻”惊心动魄。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从中指出我们人类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说明了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作家周涛对于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的文章和他对西部的感情一样宽广而深厚,执著且激情澎湃。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希望成为这块土地的代言人。
”“辽阔”是他表现文章的艺术张力,《巩乃斯的马》借助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渴求。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巩乃斯的马》所描绘的马群奔跑场景并不熟悉,体会课文难度较大。
课前学生收集了许多资料,包括作家本人以及巩乃斯当地的情况。
学生们通过第一课时对马群、巩乃斯当地的诸多介绍,基本了解感悟了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巩乃斯马群奔腾的场面。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画批,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感染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质疑、讨论、朗读等使用各种方法学习体会课文,对场景的描写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设想与目标1.读中感悟。
读文百遍,其意自现。
这样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为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语境,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2.读写结合。
从文章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用法,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习写作的精妙方法。
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中的比喻句多、奇、大气,是学习和积累的好资源,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读和想象体会这些比喻句的生动之处,并及时练笔,反馈收获。
为使学生的练笔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可以为学生播放马群奔跑的影片片段,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心灵真正受到震撼。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教案

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巩乃斯的马》。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解析,句子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主题思想领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巩乃斯马的习性,感受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
2. 掌握课文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长句子,领悟文章主题。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原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解析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4. 句子分析:挑选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语法和修辞手法分析。
5. 文章结构把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6. 主题思想领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
7.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锻炼表达能力。
8.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解题技巧。
9.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仿写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巩乃斯的马》2. 黑板右侧:生字词:巩、乃、斯、鬃、蹄、奔驰、牧场等。
句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
开头:描述马的美丽外形。
结尾:表达自己对马的喜爱之情。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一篇关于马的课外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开展观察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解析2. 句子分析3. 文章结构把握4. 主题思想领悟5. 实践情景引入6.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的解析在《巩乃斯的马》一课中,生字词的解析尤为重要。
北师大版五年上册《巩乃斯的马》导学教案(1)

北师大版五年上册《巩乃斯的马》导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巩乃斯的马展开,描述了马的形态、习性以及与草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使学生了解巩乃斯的马的形态、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长句子理解。
教学重点:巩乃斯的马的形态、习性的认识以及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和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草原与马的关系。
2. 预习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词和不懂的句子。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解释生僻词汇。
c.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马的形态、习性的描述。
d.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句子结构和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马的描述。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巩乃斯的马》2. 重点词汇:奔驰、雄壮、矫健、腾飞3. 表达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拓展: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草原骑马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精品学案1(精编)

《巩乃斯的马》学案一、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临危不惧、悲怆、惊心动魄、等词语。
2.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我能写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练句。
二、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临危不惧、悲怆、惊心动魄、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导学问题⒈自主学习⑴我来把课文认真地读三遍,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⑵我能利用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我发现这些字容易读错写错:⑶我来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恐吓:悲怆:临危不惧:苍劲:惊心动魄:⑷我还有一些词语不太明白⑸我能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题⒉交流合作对学:⑴我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大声给对子朗读三遍,并请同学帮我正音。
⑵我能把圈出的好词佳句和对子交流,积累更多的优美词语。
群学:我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悲怆:临危不惧:苍劲:惊心动魄:⒊激励展示⑴朗读展示:我要把感受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⑵感悟展示:我要把最打动我的原因说给大家听。
⑶群体展示:我能理清文章的层次说说我的阅读提纲。
⒋达标测评⑴我来读拼音写词语:měnɡ liâ lín líjìn zhì fēnɡ kuánɡ lin wei bu ju()()()()xiónɡ hún pânɡ zhuànɡ chán rào hǎn jiàn()()()()⑵我能区分字形,并组词语。
涌()缠()坡()毫()桶()厘()破()豪()⑶我会写句子。
壮阔:老练:四、参考资料知识链接:周涛,1965年考进新疆大学中语系,学习中亚语言。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喀什工作,后因诗歌创作的成就,被部队特招,成为一名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的军人。
历任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作协副主席、新疆文联副主席。
他的散文中,没有风花雪月、多愁善感,有的是一个文人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
北师版五年级上《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照北师版五年级上《巩乃斯的马》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学会联合要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培育学生朗诵的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感情目标:让学生感觉万马奔跑是多么的气概弘大,多么的广博恢弘。
经过对夏季雨中群马奔跑,表现了对激情的一定、对生命的欣赏教课重难点:认识课文表达的意思,可以大概理解文章中的感情。
能用自己的话会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教课器具:投影仪、录音机教课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课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你见过万马奔跑的场面吗?当你置身于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今日,就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到新疆的巩乃斯去感觉一下这类壮阔的场面!(板书:巩乃斯的马)齐读课题——巩乃斯的马二、沟通课前预习同学们课前都做了预习,下边我们就来沟通一下,你以为你查到的资猜中,那些有价值,就和同学们沟通一下,再谈谈你的感觉!(学生沟通,教师随机评论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认识了这么多相关课文的资料,下边我们就打开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看看作者都看到了什么?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经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回答下列问题:课文描绘是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马三、细读课文(一)学习2、3段1、听录音读课文想想,作者站在草原上,看到的情景是什么样的2、沟通: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归纳地谈谈它是什么样的?(最壮阔、惊心动魄、山洪奔泻似的)3、要点读读第朗诵2、3段,边听边画出要点的词语和句子,哪些地方表现了万马奔跑的“惊心动魄”?“忧如分别在全部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指导学生联合详细的句子、词语谈谈为何?4、小组沟通5、全班朗诵(二)拓展想像,领会课文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如何的画面教师放的录音,教师配乐吟诵2、沟通自己看到的情景3、播放录象,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同样吗 ?假如此时现在,就站在草原上,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些什么?4、美读第3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将作者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4、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
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指名朗读课文
课文写了什么?(抓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明确:夏天雨中群马奔腾。
夏日雨中群马奔腾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读懂的?
本段的最后一句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指导朗读:读出暴雨来诗的猛烈急促。
2、默读2、3段
思考:[1]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栽树的旁边做批注,可以使自己的感想,可以使自己的疑惑等.
[2]这两段描写的什么?(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3、学生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随时注意学生间的回答,补充自己批注,参与到他人的讨论中来。
4、出示句子: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
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
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作者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
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
5、出示最后一段: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你有什么感受?
(——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
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
)
四、总结全文: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
(二)内容探讨: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
(三)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充分表现马的生命活力?(描写抒情) 写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
(四) 小练笔: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运用描写抒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
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
课后札记:。